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第270章

作者:十八木听风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是个有年代的老玩意了,拿到民俗博览会上卖不值当,而且还漏了家底儿。

  您要是想出这件阴沉木珠子,我可以帮你私下打听买主,比拿到博览会上卖划算。”元妮说的十分诚恳。

  民俗博览会,其实更像是一个年货交流会,也像老式的庙会。

  在民俗博览会上交流的物件,必定是有特色有意思的,但不一定特别值钱。

  这主要是考虑到顾客群体,能去城隍庙逛悠看热闹的人,大多是普通人,买个花馍鞋垫还行,要买阴沉木珠子,就超出主体的消费能力了。

  丁老太太瞬间就明白了元妮的意思,“那行,这事儿就拜托给你了,珠子我先收着。”

  “你要有时间,可以跟着我姥姥一起蒸花馍,进项少点,但只要卖出去就有钱。”

  丁老太太大大方方的点头,“蚊子再小也是肉,我不嫌少,我还能多找几个人一起蒸。”

  姥姥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那你跟我一起去参加博览会吧,万一有人相中了花馍,让她们订货,咱们赶年前做出来。”

  丁老太太一拍大腿,“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可我只会蒸大白馒头,不会花样子。”

  “这简单,你和面,我来捏面人,然后咱们几家的灶一起上锅蒸。”

  丁老太太答应了,她还发动群众,在巷子里借了不少笼屉。

  “把大小一样的笼屉摞在一起,只要一眼灶就可以蒸透,但是要注意火。”

  当天晚上,几个老太太一起折腾着,蒸出五十斤面粉。

  第二天一大清早,元妮就带着展品,往城隍庙去了,顾超帮她推车子,耿老太太和丁老太太还有姥姥都跟着一起去了。

  还没到城隍庙,就见人潮涌动,路边上满是小摊子,卖什么的都有,年画,对联,锅碗瓢盆辣椒面

  “这是没有固定展位的商户,在外头借光的。”顾超说道。

  摆摊的人多,逛街的人更多,两人只能顺着人流慢慢的走,到了城隍庙门口,有两个带红袖箍的人守着,“推车的挑担的,一律不准进。”

  元妮报了戴科长的名号,才被放了进去。

  里边一水的地震棚,棚里的东西要比外边精致,什么泥人,糖人,拨浪鼓都有。

  顾超忍不住笑道,“还民俗博览会?这不就跟庙会一个性质吗?”

  几老太太也觉得,这就是庙会。

  城隍庙里头还有院中院,经过院中院的时候,也有带红袖章的人守着。

  说来也巧,就在一行人的前头,刚好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背着手悠闲的走着。

  这外国人跟小本子不同,一头金发实在是太扎眼了,跟小太阳似的,他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还买了一个糖人在手里拿着。

  很快就到了院中院,几个带红袖章的人就自动让上到了一旁,还做出请的动作,让外国人进去。

  外国人回头一看,身后跟着一个妙龄少女,还有好几个老太太,他立刻发挥Lady first的风度,请元妮一行人先走。

  元妮儿笑眯眯的向对方表示的感谢,没想到外国人是让上了,把守院中院的红袖章却不让她们进去,“这院里都是精品,不对你们开放。”

  金毛老外好像懂一点外语,但不是特别精通,看见元妮几人被拦住,他还十分惊讶,一个劲的耸着肩膀,似乎在问为什么。

  耿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她看着几个红袖章说道,“真没想到,在咱自己的国家,外国人都让了,倒让自己人给拦下了……”

第405章 奇怪的规矩

  “要优待外宾啊,你们拿这么多东西,是准备进来摆摊吧?快走,里边不让摆。”红袖章问道。

  现在就是这个风气,喜欢优待外宾,对自己人反而要求很严。

  还不等元妮儿报出戴科长的名号,对方就已经看见他们,忙不迭地跑过来,“你们过来了?”

  “是啊,还有展位吗?我看外面路两边都摆满了。”

  “有,专门给你们留了一个。”

  戴科长都这么说了,两个红袖箍互相看了看,都觉得没脸,两人不敢再拦着,而是让开了路。

  戴科长不仅给元妮留了展位,而且展位的位置还不错,就在外院和院中院之间的地方。

  元妮儿把蝈蝈葫芦,袖算算盘,还有花鞋垫和花馍馍依次拿出来摆好。

  戴科长好奇的看着袖算,“这是什么东西?看着像算盘,为什么又是圆形的?”

  袖算是木质的,元妮套在手臂上,现场给戴科长演示了一番,“跟算盘的功能是一样的。”

  “不错不错,这东西很有特点。”戴科长满意点头,觉得给元妮留展位很值,毕竟是民俗博览会,而不是不同的庙会,总得有点特色。

  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告示板,放在了蝈蝈葫芦的边上,告示板上是早就写好的内容,专门介绍蝈蝈葫芦的来历传承。

  “先把这块摆上,我再给袖算写一个内容介绍。”戴科长还挺认真。

  戴科长刚走,元妮他们这个小摊位就挤满了人,有人看蝈蝈葫芦,更多的人是在看花馍馍,问能不能吃,什么价格?

  这是姥姥的主场了,老人家很镇定,“寿桃里头是有豆沙馅的,两毛钱一个,老虎馍也是两毛,不过没馅儿。”

  立刻有人掏出钱来买,“给我各来一个吧。”

  “同志,你们这个寿桃还有吗?我家老爷子明天过生日,能不能给我做个大的?”

  丁老太太立刻摸出小本本,“可以定制,你要定制个几斤的寿桃?”

  老太太们做事还是有章法的,在来摆摊之前,大家伙就把花馍的价格商量妥当了,怎样定制什么章程,也说的明明白白。

  金毛老外似乎对他们的摊位很感兴趣,专门跟过来买了一个老虎馍,然后又询问蝈蝈葫芦。

  这人是懂一点中文的,顾超尽量简单的给他介绍,“这是清朝一位皇帝的葫芦,用来养蝈蝈的。”

  解释蝈蝈颇费了一点儿劲,主要是大冬天的,虫子早就冻死了,要是搁夏天,到处都有蝈蝈在叫。

  金毛老外终于明白了蝈蝈葫芦是个什么存在,“哦,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它要多少钱?”

  “两千块一个,三千块一对。”元妮说着,把金镶葫芦也往前推了一下。

  金毛老外挠了挠头,说他愿意用两千块买金镶葫芦,因为这个葫芦上镶了金属,颜色没那么单调。

  元妮的意思是三千块一对,原装的好葫芦卖两千,金镶葫芦只要一千,但金毛老外愿意用两千买,那就随他了。

  金毛老外喜滋滋的拿着金镶葫芦走了,他觉得这件纪念品很值。

  快到中午的时候,大舅母的手工鞋垫已经全部售罄,丁老太太还接了不少订单,主要是订老虎馍和寿桃的。

  “丁主任已经订出去几百斤了,咱蒸不了那么多,后面的订单就不接了。”姥姥提醒道。

  丁老太太笑着点头,“没想到蒸馍也能这么挣钱。”

  蒸馍走的是量,老虎馍寿桃还有手工艺,所以说更赚。

  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吃食,顾超端了几碗醋粉凉皮过来,大家守着摊子,简单吃了一口就算完了。

  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过来的人越来越少,元妮准备收摊。

  在收摊之前,她还专门跟戴科长打了一声招呼,同时把管理费也交清了。

  戴科长遗憾的叹了口气,“没想到能来这么些人,上头的领导也说这种形式好,早知道就应该办三天。”

  元妮笑而不语,以后肯定会越来越热闹的,虽然只摆了一天,但她成交了一个金镶葫芦,已经把成本翻十倍赚回来了。

  大舅母没跟着一起出摊,就在家里等着呢,看见大家伙回来,就赶紧问情况,“生意怎么样?馍能卖出去吗?”

  姥姥让她看馍筐,“都空了,还订出去好几百斤,歇一会儿,就烧水和面,准备蒸馍。”

  丁老太太把大舅母拉到一旁算账,“一双鞋垫五毛,你一共给了我二十双……”

  大舅母拿到钱,一脸喜滋滋的,不知道啥时候还有这样的机会,反正就费点功夫等她闲了,还可以织点围巾袜子啥的放着,万一能卖出去呢?

  今天都有收获,最高兴的要数几个老太太,她们都没想到花馍的生意会这么火,还订出去这么多。

  要是能在约定的时间做完,光靠花馍,她们都能小赚一笔,今年可是个大肥年啊。

  年前的日子忙忙碌碌,扫屋子,擦玻璃,清灶台,炸豆腐,炖肘子,每天家里飘出来的,都是不一样的香味。

  猫蛋狗蛋几个小孩,嘴角都是油滋滋的。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上午,总算是把所有的订单都给出清了,丁老太太拿着小本子给大家算账,几个老姐妹,每人都赚了二三十。

  分完钱之后,姥姥要留丁老太太吃饭,丁老太太摇头谢绝了,“小兵不是看上一双白球鞋吗?一直也没有闲钱买那个,现在有了钱,我得赶紧给孩子买回来。”

  丁老太太走了,姥姥又惦记起在外边的人。

  “你大舅舅也该回来了吧?”姥姥跟元妮念叨。

  “再等等,也许等会他们就到了。”

  从时间上算是快到了,但现在是春运,没人能保证按时按点到地方。

  四舅舅和四舅母已经在为搬家做准备,两人一大清早就把新房子的炉灶都烧起来,等屋里有热火气了,随时可以入住。

  中午就简单吃了点儿烩菜贴饼子,下午大家都坐一块包饺子。

  大舅母说起了自己调班的事,“从初一到初五都是三倍的工资,抢着去值班的人可多了,我只抢上了初四一天,八一抢上了初五一天。”

  “那也行,好歹抢上了一天。”

  平时上一天只拿一天的钱,年节期间上一天拿三天的钱,大家伙觉得,还是去值班更划算。

  聊得正热闹,院子大门被人推开,大舅舅一行人,终于顶风冒雪的回来了。

第406章 诉苦

  四舅舅也去接站了,四舅母娘一家子都站在他身后,雪太大,几人的帽子围巾上都是白雪,睫毛都被霜冻住了。

  四舅母欣喜的叫一声,扔下手里的活,就出去接东西,“爹,娘,淑梅,这一路上还顺吧?”

  “顺,一路都有你大伯哥照顾着,可得好好谢谢这孩子。”四舅母爹笑眯眯说道。

  大舅舅照旧是一脸憨厚的笑,“说啥谢不谢的?都是自己人。”

  姥姥赶紧把大家伙让进堂屋,“大袄围巾帽子这些都可以摘了,挂墙上,屋里头热。”

  要想冬天过得暖,就得可劲儿烧煤,挣的钱少,啥地方都要省,挣的多了,就不用在意这些细节,怎么舒服怎么来。

  刚一进屋,四舅母娘就赞一声,“这屋可收拾的真整齐。”

  青砖大瓦房,方砖铺地,大炉子,硬木八仙桌上摆了好几个盖帘,盖帘上都是饺子,一看就是富裕又讲究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