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 第20章

作者:杲杲出日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您的意思是?”宋和开口问道。

  他心中忖度着,郗归难道是说那些奇兵利器?

  可铁匠毕竟是人,就算百般防范,也难保不会有人泄密,抑或是,杀人越货。

  难道还有其他的密器?

  宋和想到了山上那间小屋。

  对于那间屋子,他早有耳闻,可是潘忠的人重重把守,他根本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用的。

  宋和心中充满了疑惑,郗归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换了一个话题:“你刚刚说这支军队还没有完全练好,可是清和,此次下山之举,不正可以当作一次练兵吗?”

  她进一步解释道:“将士们平日都在山间操练,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眼下京口大灾,下山救灾必会遇到各种情形,如何处理复杂局面,如何与王含的人相处,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这些都是考验。你可以跟着他们一道去,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若有表现不错的队伍,等地动过后,可以给予厚赏,再找个时机,送这些队伍出去剿匪,真正地磨砺磨砺。”

  “您说的是。”宋和纵使并不完全赞同郗归派人下山的主意,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久在山中的流民军,确实需要一场真正的考验。

  他叹了口气,继续问道:“我们要联系建康吗?”

  他心中更想问的是——要联系谢侍中吗?

  郗归摇了摇头:“不必。王含还在这里,建康会收到消息的,我们等着就是了。江左缺兵少将,我们手握人马,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是。”宋和压下了心中的思虑,告辞道,“那我这便组织医士,带着他们与将士们一道下山。”

  “去吧。下山之后见机行事,尽量不要与王含的人起争执。但王氏若行事过分,你们也不必忍让,只要注意不要惹上人命官司便是。”

  宋和应了一声,领命离开。

  郗归喝了口茶,让南星唤了管事的人过来,仔细询问两座庄园中的情况,确认是否有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

  傍晚时分,京口又发生了一次地动。

  郗归看着摇晃的檐角,做出了决定:“传令下去,分发雨衣雨具,分批下山扎营。注意锁好房屋,封死山间那座屋子,再让李虎带着西苑的人单独扎营。”

  雨天湿滑,庄园里的人一趟趟转移,直到夜幕降临,才在山下安营扎寨。

  郗归撑伞立着,听到了嘈杂的哭泣声、咒骂声,还有哀求声。

  江边空旷平坦,零零散散地聚集着不少灾民。

  他们有的面露哀戚,有的则是一脸麻木。

  几个衣衫破旧的孩子正在追逐打闹着,发出不合时宜的欢笑声。

  大人们则大多都在整理物品——他们仅有的,冒着余震风险从废墟中挖出的家产。

  郗归脑中出现了一句诗——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

  百姓们如此悲苦的生活,何时才能有尽头?

  郗归不知道,她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厨房的人安顿好后,开始埋锅做饭。

  炊烟袅袅升起,吸引了江边的灾民。

  越来越多的灾民凑过来,隔着重重守卫,目不转睛地盯着锅灶边忙碌的仆役。

  郗归皱了皱眉:“城中没有施粥吗?灾民的饮食怎么安排的?”

第49章 王含

  潘忠上前一步,面有难色地答道:“大火才刚刚扑灭,城中一片忙乱,这一时半会的,王刺史怕是根本顾不上这些没有受伤的灾民。”

  宋和远远走来,一听到潘忠这段话,便忍不住嗤笑一声,插话道:“只要建康没有明令,刺史府就压根不可能开仓赈灾。这几年年景不好,粮谷一年比一年贵,王含若是私自赈灾,等台城追究下来,太原王氏难道要亲自去填这个亏空?”

  “清和?你怎么回来了?城中情形如何?”郗归看向快步走来的宋和,当即追问城中的情况。

  宋和擦了把汗,简短地答道:“死伤无数。”

  郗归沉默不语。

  宋和环顾四周的灾民,补充道:“与城中的灾民比起来,这些人还算幸运,起码都全须全尾地逃到了江边。”

  南星忍不住反驳道:“幸运什么呀?江边这么冷,他们一个个饿着肚子,多可怜啊!”

  “女郎已经派人给他们扎营了。”潘忠在一旁答道。

  南星撇了撇嘴,还是不认同宋和的说法。

  “能施粥吗?”郗归想了想,开口问道。

  “我们的粮谷倒是能够支撑,只是有些担心,怕灾民中有人饿急了眼,一旦知道我们有余粮,会不管不顾地成伙冲上来。若是发生这样的变故,西苑的人可能就没法被完全隔开,女郎的安危或许也会受到影响。”潘忠严肃地答道,这正是他方才面有难色的原因。

  “施粥。”郗归果断下了决定,“分两处搭建粥棚,给灾民提供稀粥和热水。一处搭在江边,找个和咱们驻地相反的方向。至于另一处,王含现在在哪?你们把另一处粥棚设在离王含最近的地方,大大方方地告诉灾民,这是高平郗氏的粥棚,看看王含还能不能坐得住。”

  “是。”潘忠唤来几个部曲,一层层吩咐下去。

  粥棚很快搭好,米香散发开来,于清冷的江风中,带来了几分“活着”的味道。

  有流民军在旁维持秩序,灾民们虽然饥饿,但还都算冷静,并没有一哄而上。

  将士们一边揪出插队闹事之人,一边跟灾民寒暄,透露出“郗氏女郎于京口养病,知晓百姓受灾,匀出粮米来赈济灾民”的消息。

  两处粥棚一道施粥,再加上城里城外忙前忙后的流民军与郗家医士,百姓们很快便开始众口一词地感念郗氏女郎的善心。

  言语之间,不免多了些“还是郗家人心善”“郗司空保佑”“若是郗刺史还在就好了”之类的话。

  如此这般的言论传到刺史府,王含终于坐不住了。

  在太原王氏与陈郡谢氏一道击败了桓氏篡权的阴谋后,王含瞅准时机,将长女嫁给当今圣人,成为了江左名副其实的国丈。

  身处高位、养尊处优的他并不在乎那些灾民,但在江左这个格外注重品评人物的环境之中,他不能放任自己的官声受到损害。

  再者说,因为郗岑的缘故,当今圣人深恨高平郗氏。

  谢侍中又明摆着扶持皇权,肯定会和圣人站在一边。

  若是让圣人知道京口百姓在他的治下怀念郗声,他和宫中的女儿怕是都不会好过。

  于是,粥棚搭好不过一个时辰,王含便急匆匆地乘车赶往江边。

第50章 建康

  “老朽无能。”王含一见到郗归,便摆出一副自责之态。

  然而,尽管他说着如此谦卑的话,但作为当今皇后的父亲,面对郗归这样一个小小的女郎,王含依旧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气。

  于是就连那自责也变成了傲慢,生硬地砸到郗归面前。

  郗归轻扬嘴角,仿佛对他的态度一无所知:“刺史何出此言?京口的老老少少,可还都要仰仗您呢!”

  王含听她这么说,稍稍舒缓了神色。

  他抚着胡须笑了两声,开口说道:“老朽奉圣人之命治理京口,自然要为圣人分忧。只是如今有件为难之事,不知该如何处理?”

  他看向郗归,等着她的反应,但郗归却笑而不语,迟迟不肯接话。

  “呵呵。”沉寂之中,王含扯了扯嘴角,眼神从周遭的将士们身上扫过,最后收回视线,沉声问道,“今日地动过后,京口突然出现了不少青壮男子,均是从北固山而来,又与女郎一道聚集于此。敢问女郎,这都是些什么人?又因何在此?”

  郗归不紧不慢地开口,似乎并没有被王含的语气影响到:“郗归不才,并不知这些人从何而来,缘何在此。”

  “你——”王含伸手指向郗归,当下就要开口质问。

  郗归做了个且慢的手势,平静地说道:“昔年曾听家中长辈说过,永嘉乱后,北方生民涂炭,百姓只好南行避难。然而南来之路多有艰险,流民们为了生存,往往结成帮派,互相扶助。想来这些男子便是当时帮派中人的后代,所以才会在地动之时出面救人。”

  王含冷笑一声:“帮派之人?什么帮派能藏着这么多青壮?可别是反贼才好。”

  郗归抬眼说道:“刺史慎言,不要伤了民心。”

  “呵。”王含冷笑一声,索性转了话题,“这么多人,我是必定要给建康、给台城一个交代的,女郎可想好了。如此多的青壮,总不会是凭空出现的,只要他们在这世上存在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只怕到时候查出证据来,前账后账一起算,反倒牵累了郗氏一家老小。”

  “前账?”郗归看向王含,知道他指的是郗岑落败之事。

  她本能地有些恼怒,想代阿兄反驳回去。

  只是她很快便想到,自己也有些前账要与王含算。

  于是她说道:“那可正好,我等着与您算算前账呢。”

  王含被这句话噎住,吹胡子瞪眼地拂袖而去,只留下一句“此事白日里已报建康,不日便会有人来查,你好自为之”。

  “女郎?”王含走后,宋和唤了声郗归,想知道她接下来的打算。

  “无碍。”郗归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太原王氏欠我们的徐州刺史之职,也该拿回来了。”

  宋和等人还没来得及给出反应,她便换了一个话题:“经此一事,大家该知道储粮的重要性了吧?记住,以后务必要广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是。”

  众人都散开了,郗归将伞递回南星手上,抬眼望向江边。

  雨水打在江上,泛起一圈又一圈小小的涟漪。

  郗归在濛濛的雨雾中望向江面。

  一个多月来,她心中第一次升起了一些不确定的念头。

  消息也该传到建康了。

  不知道台城会作何反应?

  会一切顺利吗?

  她反复琢磨着自己的筹码与对策,紧紧攥住了手中的丝帕。

第51章 夜奔

  京口地动的消息传来时,谢瑾正在煮茶。

  那一刻,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他,却微微颤抖了右手,以至于茶水洒落到几案上,洇出一块小小的水渍。

  “京口地动了?”他放下茶盏,看向阿辛,忍不住再次开口确认。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