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瑶台玉人
今天她也不知道这丫头怎么了。
平时这丫头回来就钻进房间瞎捣鼓去了,只有吃饭才出来。她从来也不关心家里大人们的事,今天怎么什么事都要参与。
肖瑶揉了揉头,一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神色很认真,“妈,咱们家只有一套房子,又不是有好几套,福利分房当然要了。以后即使不住,可以租出去,也是一笔收入不是。”
“人人都有房住,谁会租你的房子啊?”爸爸笑着摇头,“瑶瑶,你以后工作单位也会分房,每家每户都有房子住,房子根本租不出去的。”
唉,肖瑶内心叹息,单位分房的好日子,是根本轮不到她的。
“不会啊,”肖瑶据理力争,“我们老师说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必然会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又没有房子,他们会有很大的购房和租房的需求。”
爸爸听着觉得似乎有点道理,问,“哪个老师教的?现在初三了,学校还教这个?”
“政治老师教的,这些都属于时事政治,中考要考的。”肖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爸爸点头,但随即又说,“瑶瑶啊,福利分房是不可以买卖的,这一点你中考的时候要注意,别写错了。”
啊,对。
当时的福利分房是不可以买卖的。
但是,政策是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实只需要出一个房改房的政策,自住房就可以变成商品房,就可以自由买卖了。
可是普通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想这么多,毕竟96年的时候还没有商品房这样东西。
“爸,你们这次福利分房位置在哪里啊?”肖瑶问,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地势的好坏了。
肖爸爸想了想,“应该是在湖东街上,这次我们厂和邮局拿了同一片地,盖好房子一家一半。”
“邮局?!”肖瑶又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叫起来。
没办法,她实在太激动了。
要不怎么说90年代遍地是黄金呢,湖东街邮局那边的房子,若干年之后会划成一个双学区的学区房,最高的时候,单价在10万块一平方。
也就是60平方的房子,转手就是600万。
600万啊,就她四十岁时候的工资,要干一辈子,还得不吃不喝。
肖瑶两眼冒光,“爸爸!这套房子地势非常好,你一定得去报名啊!”
“闺女,这房子不是白拿的,即使是福利分房也是要交钱的。”肖爸爸说。
“交多钱?”肖瑶问。
“2万左右吧。”
“那我们家有多少钱?”
“买完电视五千不到。”
肖瑶痛苦捂头,小心翼翼的问,“爸,你那个彩电能不能先不买?”
肖爸爸沉吟片刻,“不能。都已经和别人说好了。”
奶奶听了半天也听明白了,肖瑶非常想要这次的福利分房。
于是奶奶发话了,“正德,你就去厂里申请福利分房吧。我这里还存了些钱。到时候批下来,我再问正昌拿点先凑上。”
肖正昌是肖正德的哥哥,肖瑶的大伯。
肖瑶心里呵呵。
他们不知道,但是肖瑶知道。大伯是靠不住的。
大伯这个人嘻嘻哈哈,很好说话。但是在家里不当家。
他们家的钱全是大伯母掌管。大伯母对他们家是一毛不拔,当然这时候肖瑶家里的人还是不知道的,毕竟也没问他们借过钱。
当然肖瑶此刻不会说,毕竟奶奶让爸爸先去申请福利分房。
只要爸爸去申请了,肖瑶觉得基本问题不大。
爸爸在单位年年是劳动模范,区里的,市里的奖状拿了一大堆。而且那时候很多人并不想要房子,竞争力并不强。因为房子不可以交易,他们觉得有这个钱,不如存在银行里拿利息。
只要爸爸去申请,问题就不大。
接下来,就是怎么把钱凑齐了。
到了周末,肖瑶一早就去了奶奶的店里帮忙。
奶奶的这店,有十几个平方。店面横向很宽,进深不是很深。
肖瑶觉得这个布局很好,横向宽,店头大,可以展示更多的商品。
只是这个小店实在是看着不起眼。
店门口一排灰蒙蒙的玻璃柜台。
灰蒙蒙并不是因为不干净,而是那时候的玻璃杂质很多,擦得再干净也没那么亮堂。
玻璃柜台很矮,台面也不过到肖瑶腰这个位置。里面的商品是摆放在玻璃柜台中间的玻璃隔板上,那就更低了。
想要看清里面的东西,得弯下腰,透过浑浊的玻璃去挑选。
玻璃柜台后面还有一排简单的木架子,上面放些生活用品。
店内光线昏暗,买东西的人站在门口是看不清货架上的东西的,更别说拿起来看一看,比一比的。
那个时代的人都是这样,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但是对于肖瑶来说,这种购物体验实在是糟糕。
其实肖瑶来店里也没什么忙可帮,因为周末学校休息,没有学生光顾,店里冷清的很。
虽然离奶奶店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纺织厂,但是厂里的工人很少到奶奶店里买东西。
因为奶奶店里大多数的商品都是针对学生们的。
倒不是奶奶不想做他们生意,只是奶奶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但却不知道大人需要什么。
肖瑶找了个皮尺,在店里忙活了大半天。
量一量,记一记,再量一量,再记一记。
她之前就是学的室内设计,毕业了之后在这个行业干了十几年。
之所以她一直被压迫,一直还没有换工作,除了学历不够高之外,还有一点是,这是她喜欢的工作。
反正在哪也是被压迫,不如找自己喜欢的行业,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点点慰藉。
她觉得第一步是把奶奶超市的格局调整一下,再把商品类型做一些优化。
首先店面就是要整洁敞亮,先装几盏日光灯,保证店里什么时候都是亮堂堂的。谁喜欢摸黑买东西啊。
然后把这些个老旧的玻璃柜台,后面斑驳的靠墙的木架子全部换成现在超市里用的那种货架。
商品全部陈列在货架上,顾客可以自己挑选。
超市对于肖瑶来说,是见怪不怪了。但是那个时代,顾客只能站在柜台外面挑选商品,如果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拿,会很有新鲜感。
因为肖瑶记得自己第一次去超市的时候就是东摸摸西摸摸,好奇的不得了。
肖瑶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奶奶听,奶奶笑呵呵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包好的手帕。手帕一层一层打开,里面有花花绿绿各种面值的钞票。
肖瑶看见了两张红色的大团结。
奶奶把那两百块钱递给肖瑶,“奶奶看行,这钱你拿着,不够你再跟奶奶说。”
“谢谢奶奶。”肖瑶接过钱。
她一个穷学生,没钱寸步难行。
肖瑶昨天数了数自己的压岁钱,有八百多块。她的压岁钱有别的用处,所以她也不得不用奶奶的钱。
肖瑶下午就坐汽车去了很远的一家建材市场看货架。
第6章 订购货架
那时候的交通真的很不发达。
公交站很少,肖瑶走了很远才能走到公交车站台。
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站台,就是路边不起眼的地方插着个光秃秃的铁杆子,上面装了一个铁牌子。
公交车每一趟之间时间间隔很长,具体多长时间肖瑶也不知道,因为她连手表都没有。
上了车,也不知道是公交车减震的问题还是路不平,一路都在颠。
到建材市场,差点没把她颠吐了。
肖瑶下车缓了一下,赶紧就去办正事了。
建材市场就在一个很旧的厂房里,里面冷冷清清的。
桌子,椅子,柜子还有一些木制品稀稀拉拉的摆着,摊位放的也没什么规律,基本上是哪有空地就放在哪儿。
肖瑶路上花了太多时间,到这里已经到了市场快关门的时间。
有些摊主已经开始往自家的货品上面盖防尘布,准备回家了。
肖瑶在市场里转了一圈,或许看她年纪小,不像买东西的样子,基本没人理她。
肖瑶也不急着问人,就是先看看各家做的东西以及找找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
转了一圈,也没有她想要的类似的货架。
“小姑娘,想买什么?过来看看。”一个靠近市场后门的摊主笑容可掬的和肖瑶打招呼。
摊主三十多岁的年纪,人看着很亲切。
肖瑶走过去,拿出她画的图纸给摊主看,“我想要几组这种货架,你们这里有吗?”
摊主低头看了眼,“这种没有现成的,你有图纸我可以帮你打。”
那时候工业没那么发达,基本上都是手工打制家具,不是流水线上出来的。
肖瑶告诉了摊主她要的尺寸和数量,然后直切主题,“一共多少钱呢?”
其他说的再好也没用,钱谈不拢一切都是白搭。
摊主拿笔认真的算了半天,告诉肖瑶,“至少260。”
上一篇:逃荒:我靠美食交换系统极限求生
下一篇:逆徒们竟然都想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