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品红楼
秦书的介绍词干干巴巴,但刘协听得极为专注。
打断他问道,“每坊一万人,一百九十九坊,那岂不是说,能容纳,容纳......”
容纳多少,他一时算不出来。
秦书平静地道,“回禀陛下,近两百万。”
这是张师妹的意思。
他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大为吃惊。
容纳两百万人的城池,自古从未有过。
刘协倒吸口凉气,“这么多,这么大!”
张祯微笑道,“若不这么大,怎么敢叫白玉京?”
后世学术界,有个问题争论不休,难以定论。
那就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达百万的城市究竟是哪儿?
有人认为是南朝梁的都城建康,即南京,有人认为是唐朝长安。
现在,张祯想给后世一个确切的答案,不是唐朝长安,也不是南朝梁建康,而是大汉白玉京!
总面积约一百八十平方公里,是唐朝长安的两倍还多,汉朝长安的四倍多。
不过有一说一,白玉京的规划布局,她借鉴了唐朝长安,又把她的理念灌输给秦书。
宫城是皇帝一家的住宅,包含上朝的金銮殿,皇城是真正的行政中心,坐落着各部官署和太学,外郭城是民居。
城墙高十二米,厚度五米,基宽十八米。
每道城墙都有双重墙、双重门和木桥,并设置了箭垛、墙兔、壕沟、马道等。
墙外还有防火沟,随时能提水救火。
“为何这些龙都吐着舌头?”
刘协又指着宫殿上方造型类似的龙首问道。
秦书看一眼张祯,道,“此为避雷龙首,得宸王上指点制成。”
刘协问道,“能避雷?”
张祯回答他,“确切的说,不是避雷,是将雷引入地下,免得破坏房屋,伤及屋中人。”
避雷龙首的舌头,是铁制的,舌根连接着铁丝,直通地下。
如果房屋被雷电击中,电流就会从舌头沿着铁丝下行。
刘协叹道,“皇姐真是学究天人!”
转念一想,皇姐能避雷引雷,似乎也不是多奇怪的事情。
他记得皇姐有一神术“手招雷霆”,雷霆都能招来,避雷引雷也就顺理成章。
张祯:“......惭愧,陛下过誉了!”
这声惭愧,她发自真心。
因为,在跟秦书描述避雷龙首时,她就发现,古人有自己的避雷小技能。
秦书和师兄弟们,早就知道高大的房屋顶上,应该竖直放置铜制或铁制的针、锥、棒等物,以避免雷击。
他们只是不知道原理。
激动地问张祯,然而张祯也说不清,只能尽己所能。
更厉害的是,那位对雷电十分感兴趣的同门江塘,已经在思索引下来的雷电应该怎么捕捉。
张祯让他尽情去思考,每月俸禄照给,不用担心生活问题,如果需要什么协助,也尽管开口。
而她所说的避雷龙首,秦书也很给面子地采用了。
她觉得主要起到个造型的作用。
“这些又是什么?”
看完顶部,刘协转着圈的看底部。
刚才他就发现了,城池地面之下,有着许多孔洞,破坏了整体的壮丽肃穆感。
还是秦书作答,“此为下水道,可排水排污。”
“下水道”这个名字,是张师妹取的,很贴切。
张祯也道,“下雨时,恐城内积水,影响民生,因此得有孔洞排出去。城内人多,也需排污。”
其实,秦书等人也有下水道的概念,只是不够重视,最初只设计了几条主管道。
她发现后,立时让增加。
这也不能怪他们不专业,主要是缺乏建造超大型城池的经验。
下一回,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刘协凑近孔洞,惊呼道,“像座地下城。”
张祯也凑过去看,果见里面走向复杂,仿如迷宫。
暗赞墨家严谨,模型都制得这般细致。
虽然没必要,也敬佩这种工匠精神。
刘协转了几圈后,忽然眼含热泪,“皇姐,白玉京建成之后,真的会是天上仙都,对么?”
张祯肯定地道,“对!”
刘协一把抓住秦书的手,用力拍了拍,声音饱含充沛的感情,“秦爱卿,此为大汉国事,汝须得尽心!”
秦书与小皇帝接触少,不知道他是这种人,受惊不小,险些挣脱他的手,面红耳赤地道,“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说着看向张祯,意思很明白,师妹救我!
他虽读书少,也听说过刘家皇帝好男风。
可他虽然长得俊俏,却并不想走那条路,只想踏踏实实盖房子。
张祯好笑,刚要上前解救,就见刘协放开秦书,转来拉她。
遂一巴掌拍开。
第427章 有你这样的司徒,真是老刘家的福气
刘协也不恼,兴高采烈地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来人,宣王司徒、蔡太傅、朱太尉......”
点了一众公卿,入宫欣赏小版白玉京。
刘表也在其中,他当了太学博士后,恢复了年轻时的名士风范,说的话也入小皇帝的耳,小皇帝也就真拿他当个亲戚。
到得宣明殿,所有人大受震撼,惊叹不已。
也对白玉京有了初步印象。
如果说在此之前,白玉京像一个遥不可及的、缥缈虚幻的美好造物,那么此时此刻,这造物落地了。
就在他们眼前。
张祯交给众人一个任务,为白玉京里市、坊、街道命名。
宫城及里面殿宇的名字,就由小皇帝自己来取。
皇城各项建筑,则由她来取名,因为涉及到后面的官制改革,别人取的定然不合适。
众人欣然领命,都觉得这是种难得的荣耀。
白玉京模型,刘协命令放置在宣明殿中,不得挪动。
并且专人看守,禁止闲杂人等接近。
他时常过去欣赏,偶尔带上皇后伏寿和董贵人。
所有图纸都已绘制完成,倒也不必看着模型开工,张祯便也由得他,没有将模型拿回来。
——事实上,是先有了图纸,再有的模型。
而参与制作模型的工匠,也早已将其刻在脑海中。
这时代没有相机,也没有手机电脑,工匠们记性都好。
记性不好的也吃不了这碗饭,学徒时期就被淘汰了。
白玉京项目的总负责人,张祯定了李严,官名为白玉京将作令。
除了他,张祯也不知道这时期还有哪些基建狂魔。
李严十分意外,任他怎么想,也没想到这么重要的差事能落到自己头上。
他跟张神悦可没有交情,只有公务来往。
原以为她会委派朝中重臣,或者是她那些墨家同门,谁知竟然是他!
又感动,又不解,忍不住问道,“王上,为何是我?”
张祯:“因为你合适。”
李严:“秦书也很合适!”
张祯笑道,“术业有专攻,秦师兄是顶级大匠,更适合任职白玉京将作总监。”
简单来说,李严是项目总经理,秦书是项目总工程师。
一个管专业,一个管专业之外的所有事情,例如调度、运输、后勤、协调等等。
李严沉默数息,郑重施礼道,“严必竭尽全力,不负王上所望!”
张神悦说得没错,顶级大匠,确实更适合负责具体的建造事宜,而在此之上,还应有人总体统筹。
如此,方能各安其事。
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有几个掌权者能做到?
不都是重用自己的亲眷故交?哪管相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