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第143章

作者:许百龄 标签: 爽文 科举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步进偏殿,皇帝询问他对西北诸部有?什么看法?。

  这一问也源于殿试的最后一道策问关于西北的问题,他答得比较合圣心?。

  只是?皇帝不知他的策对,有?一部分是?受教于俞慎言。若论对西北各部的了解,满朝中俞慎言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

  西北各部的政治、经济、文化、邦交等方面,俞慎言研究太透。他也很有?见解,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在史馆呆了六年,真是?屈才。西北各部史最迟下月初也编修完,之后要往哪儿去还是?未知。

  既然话?题落在此?处,俞慎思?也便顺着回道:“陛下恕罪,臣对西北诸部的见解粗浅,不及臣之兄长细深,容臣回去请教兄长后,再来回陛下的话?。”

  皇帝闻言微微蹙眉侧头看这个少?年臣子,还是?不规矩。

  倒也好,少?年人?还是?要有?点少?年人?的心?性和朝气,才不沉闷。

  “爱卿的兄长……俞慎言?”

  “正是?!”

  皇帝再次记起来,这个俞慎言当年殿试时二甲拔尖,以其?才在翰林院这么多年怎么着也该出头了,竟一次没到殿前来当差。

  “他是?在修史?”模糊记得有?哪位臣子禀奏过。

  “是?,臣之兄长修的正是?西北各部史。”

  前些日子白尧提到,当年临时成立专于西北各部史编纂的史馆,史书即将编纂完成。原本以为多则十余年,少?则七八年,如今六年便完成,出乎预料。

  原来这个俞慎言一直在史馆,也难怪这么多年未见其?人?。

  皇帝在偏殿榻上坐下来,笑呵呵地道:“朕便不让你当这个传话?人?了。”命内侍去传俞慎言。

  俞慎思?:“……”

  这会儿翰林院不御前当差的,都散值了吧。

  有?话?不能明儿问?比他还急?

  -

  翰林院的确已经到了散值的时辰,俞慎言本准备与?幼弟一同?家去,遇到了殿前散班回来的白尧,得知幼弟被陛下留下。他便在翰林院等着,刚准备回史馆,便有?内侍来传陛下召见。

  他顿时不安起来,莫不是?幼弟御前犯了事?

  一边随内侍过去,一边谨慎地询问陛下传召何事。

  小内侍一直在殿外伺候,哪里知晓殿内的情况。

  俞慎言更加忐忑。

第115章

  俞慎言惴惴不安地随着内侍步入偏殿,抬眼瞧见皇帝稍稍歪着身?子倚在坐榻上,身?形略颓,似有几分疲态,面上却又显得几分精神,目光看向斜前方。

  几名内侍展开舆图,幼弟就站在舆图前。

  不是幼弟犯事就成。

  幼弟年少,性子顽皮,刚入翰林院什么都没摸清楚就到御前当差,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当初献策之事,明面上是高明进利用陷害,幼弟反将一军。陛下何其英明,岂会看不出幼弟也有隐瞒。

  没有降罪,这事也算翻篇了。

  他近前几步俯身?参拜。

  “平身?吧。”皇帝声音略显轻快。望着眼前年轻臣子,想到当年殿试时也是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人,和其弟相仿年纪。

  兄弟二人俱是仪表堂堂,少年俊才,瞧着几分赏心悦目。

  皇帝心情也舒畅些,“爱卿这些年俱在编西北各部?史,应对如今西北各部?了解透彻。眼下西北诸部?不安分,时常滋扰边境,挑衅进犯,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皇帝朝旁边示意。

  俞慎言顺着皇帝的目光望过去?,正是大盛西北边境与诸部?的舆图。

  西北及周边的地理舆图他看了六年,一山一河一城一池,甚至一碑一界都了然于心。

  他顺势余光瞥了眼幼弟,想来是幼弟在陛下面前提及此?事。

  西北外族不安定,自古以来便有之。

  太-祖皇帝对西北各部?强势围剿,实行羁縻之策,的确安定了几十年,然没有绝对地掌控。先帝在位后期这一政策失效,陛下登基时又逢西南动?乱,东南倭寇作乱,多地大灾,内忧外患,对西北松懈,才致使西北各部?兴风作浪。

  其中端沙和安曲两部?这几十年厮杀吞并,势力整合,做大做强。成为与大盛接壤,并对大盛威胁最大的两个部?族。

  如今朝中对于西北各部?的应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武

  力围剿,一种是效仿太-祖皇帝。

  然在俞慎言看来,依目前大盛和西北各部?的情况,两种做法都太困难,效果也不会太理想。

  陛下召他前来问?话,显然想听?到不一样?的意见。

  俞慎言转回目光,朝皇帝施礼回禀:“回陛下,以臣愚见,第一步是掰开西北这个拳头。”

  皇帝当即明白他的意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俞慎言道?:“西北各部?从太-祖皇帝时的十七部?,到太宗皇帝时的三十二部?,再到如今九部?。这几十年分裂、吞并,相互厮杀,最后以端沙和安曲两部?对其他部?的武力威慑,才将局势最后稳定下来。

  西北明面上是九部?,实际算三部?,其他七个小的部?族为了生存相互联合,成为一气。几十年厮杀,各部?内部?以及各部?之间并非一团和气……”

  俞慎言详细地给皇帝讲述当今西北各部?内部?以及相互间这几十年的争夺和统治区域的变化,以及矛盾演变。

  一边说一边指着舆图上的位置。皇帝的目光在舆图上,根据俞慎言所言来回跳转。

  随后又提到他们统治者内部?矛盾。

  “端沙的首领是通过兄终弟及的方式坐上首领之位,与其侄子之间矛盾重重……安曲的首领年迈,诸子皆值青壮年,出现诸子夺权之势……其他七部?受欺压已久,也有伺机而动?之心……臣以为如今是分化西北各部?的最好时机……”

  端沙和安曲以及其他七部?,三足鼎立,想从外面去?围剿驱逐,他们必然拧成一股绳。大盛这么多年用兵、灾害,国库紧张,实在不宜常年兴兵动?武。

  若是将西北这个拳头掰开,内部?相互厮杀,化整为零,便可?不击而溃。

  俞慎言又详说了一番分化各部?的具体?策略。其中强调要第一时间掌控河套地区,以防对方以此?作为跳板对大盛动?兵。

  他一字一句说着分化之策,说着夺取被西北各部?占据半数的河套之策,皇帝也认真听?着,目光或看一眼臣子,或看一眼舆图,或微垂着思索。

  边听?边颔首,对面前臣子的想法颇认同。

  俞慎言一番分化之策说完,嗓子有些干,他稍稍咽了咽口水,润润喉咙。

  皇帝亦听?得出他声音发哑,旁边的公公伺候皇帝几十年,知晓皇帝是爱才之人,已经让内侍端着茶水过来。奉到皇帝跟前,皇帝直接示意给俞慎言。

  俞慎言谢恩没有推拒,若不润润嗓子,待会说话要失礼了。

  皇帝问?:“西北各部?分散统治,虽不成大威胁,亦会常常滋扰边境。”

  前朝末年至本朝初年,便是此?番境况。

  “爱卿的第二步策略是何?”

  俞慎言也不敢在皇帝面前藏着掖着,幼弟藏着掖着已经惹皇帝不悦一回,他万不能再犯此?错。

  他道?:“回陛下,第二步是经济管控。”其中不得不提到如今大盛实行的禁止西盐入境之策。

  虽然此?策是高明进所提,俞慎言也不可?否认此?策对于目前大盛控制西北各部?经济有很大裨益。

  西盐是西北各部?重要的经济来源,西北各部?利用西盐的财收用于军事,最后化为一匹匹战马,一柄柄军刀来杀大盛军民?。

  断其财源,便能一定程度遏其军事,自然也就翻不起大浪。

  皇帝再次颔首。不知何时外面已天黑,殿内掌灯的宫人早将灯火点上,皇帝竟没有在意。

  皇帝再次朝旁边的公公示意,公公搬了个凳子过去?。

  俞慎言谢恩却没有落座。

  前面一盏茶是他不得不喝,但是这凳子还是免了。皇帝恩宠,但他要知晓分寸。他既不是老?臣,也不是功臣,年纪轻轻的末流小官,可?不敢御前如此?放肆。

  “坐下细说。”皇帝见他还站着,直接开口。

  他犹豫着要不要落座,总管公公笑?着劝了他两句,他才浑身?不自在地坐下。

  俞慎思在舆图边站到此?刻,不仅腿酸,肚子还饿。皇帝面前他又不敢有太多小动?作,交握在身?前官袍袖口中的双手,微微抬了抬按着自己?空空的肚子。

  第一天当差就加班,也是苦命打工人。

  不过这班加得很值。

  他暗暗舒了口气,见皇帝现在所有的目光和心思都在俞慎言身?上,视他和殿内的其他人为空气。他假装去?看旁边舆图,稍稍挪动?了下步子活动?活动?,否则要站僵了。

  俞慎言说完第二步对西北经济管控之后的政治管控,又说到了第三步策略,便是通过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和联姻等方面形成根本的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他的主张更侧重文化和宗教?的渗透。

  这第三步和俞慎思殿试策对的文章比较近,只是俞慎思的策对文章不足千字,答得较为笼统,不及俞慎言此?刻说得详细深刻。

  他偷懒归偷懒,还是认真听?着皇帝和俞慎言的对话。

  之前俞慎言和程宣多次说到西北的情况,他亦在旁边听?着,却没有这次说得这么深。

  他今日?也是第一次知晓俞慎言肚子里比他知晓的还有货。

  毕竟六年,他全身?心都在西北各部?史上。

  无?人知晓,这六年来,他翻阅了多少史料,托高晰或熟人寄来多少关于西北的资料。同僚休沐清闲,他常去?拜访曾去?过西北的官员,或与往来西北的商客交谈,了解西北的情况。

  人未踏出京城,却已经在书卷的字里行间,在旁人的话语间将西北走过一遍,也看到西北古往今来的变迁。

  他当初被逼去?史馆修西北各部?史的时候,心中的理想便是将来西北平定,安土定疆,疆土划分有史可?依。若是不幸后世动?乱,诸部?分裂割据,总有后世君主能够以此?为据,收复失地,不让大盛寸土沦入外族之手。

  这个理想让他没有将修西北各部?史当成是一份闲职,让他没觉得这个冷板凳坐得毫无?意义。

  也是这六年的勤勤恳恳,才有此?刻侃侃而谈。

  -

  当从勤德殿离开,已是深夜,月近中天。

  夜风没有白日?的暑气燥热,舒爽清凉。

  离开皇宫后,有夜鸟从头顶飞过,同时远处响起一阵夏蝉夜鸣。

  终于可?以下班了!

  俞慎思长?舒一口气,伸个懒腰,有点同情地看着俞慎言,今夜他怕是睡不了多会儿。

  皇帝让他回去?写个折子明天呈上去?。

上一篇:过分漂亮的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