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崔渡咧嘴一笑:“说来奇怪,郡主这么厉害,我半点都不怕。”
正说笑,一旁忽然传来喧哗吵闹声。
崔渡一惊,霍然转头看过去。
明晃晃的日头下,两个挖矿的男子大声吵闹,面色狰狞,激动之余其中一个握紧了拳头,猛地打了对方一拳。
那个男子被打中鼻梁,一声惨呼,鼻血哗哗往下流。他一手掩着鼻子,一手拿起手中挖矿石的利器挥舞。短短片刻,就打成了一团。
“别担心,有人会去处理。”姜韶华见惯这等阵仗,丝毫不以为意。
崔渡嗯一声,继续盯着看。果然,很快便有身高力壮的管事上前,一脚踹翻动手的那个,又将另一个捆住双手。然后高声厉斥:“山里严禁动手。你们两个今日犯了规矩,罚你们关三天黑屋,不准吃饭。”
那两个凶神恶煞一般的汉子,一听到这重罚,吓得双腿瑟瑟发抖,立刻跪下求饶。
可惜,这时候求饶也没用处。两个管事过来,像拖死狗一样将两人拖走了。
其余挖矿的男子,用嘲笑的目光看着两人,然后继续埋头挖矿石。
“这样的事,矿山里每日都有。”姜韶华淡淡道:“关黑屋里挨饿,对他们来说是最严厉的惩罚。”
他们都是些早该砍头的恶人,挨打挨骂都不怎么在乎。最在意的是一天三顿饭。尤其是晚上那一顿,挖银矿石最多的几个人,就能在众人艳羡的目光里端走一盘子肉。
这是他们辛苦挖矿一天最期待的事。便是自己吃不着,看别人吃都是好的。
崔渡听到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法子不错。”
姜韶华挑眉一笑:“三年多前我来矿山,想出的办法。这几年靠着这一招,银矿的产出也翻倍了。”
崔渡给郡主竖了个大拇指。
第370章 荒田(一)
姜韶华一行人在银矿山里待了四天,巡完整个矿山后才下了山。待回到博望县衙后,陈长史忽然病倒了。
姜韶华问询后,立刻吩咐随行的孙太医前去为陈长史看诊。
孙太医细致地诊了一回脉:“山里风大,温度也比外间低得多。陈长史这是凉风入体,没有大碍,喝几日汤药歇一歇就好了。”
陈长史发着低烧,脸孔发红,精神不济:“有劳孙太医了。”
孙太医低声劝道:“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陈长史现在年岁不小了,体力不如从前,不宜整日奔波操劳。郡主还要巡查诸县,陈长史等这一场病养好了,还是回王府坐镇吧!”
就别逞能随行了。
陈卓略一点头。待过两日精神稍好了,便对郡主说道:“郡主只管继续启程巡查,臣留在博望县里静养。等身体好了就回王府。”
姜韶华也是这个意思,顺水推舟地应了,温声嘱咐陈长史好生养病。离开博望县的时候,很顺手地将杨审理一并留下了。
杨政:“……”
他又没生病,体力也好得很,足以伴驾随行。郡主怎么将他也扔下了?他还希冀着接下来大展神威,好好扬一扬断案如神的威名哪!
杨审理心里委屈心里苦,却又无可奈何,送走郡主后,转头便对陈长史诉苦:“陈长史,我以前言行是有不妥之处。这三年来,我也都改了。郡主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当差也勤勉多了吧!可郡主还是不愿重用我。”
这就是郡主驭下的高明之处了。
软硬兼施,恩威并重,并不一味温和平易近人,拿捏人心恰到好处。想想杨政几年前的行事做派,再看看眼下,简直是天壤之别!
陈长史默默在心里给郡主点赞,口中温声笑道:“郡主巡查诸县,至少也得四五个月。你掌管刑房,哪里能离得了这么久。此次随行也有月余了,应该回王府了。”
不是回不回王府的问题,重点是郡主还是没拿他当心腹。连一个后来的汤有银都比他有体面。
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杨审理,少不得絮叨了几句。
陈长史耐心听着,不时劝诫几句,心里却想着,要不是冲着刑部杨侍郎,郡主早就将你撵出南阳王府了。你还想做郡主心腹,且慢慢想吧!
……
“郡主,我们下一站去哪?”
出了博望县向东,官道很快变得狭窄,也没那么平坦了。崔渡骑术平平,算不得好,骑了半日颇有些腰酸背痛。姜韶华行路一个时辰,便吩咐众人停下休息一会儿。
崔渡坐在树下,一边喝着凉水,一边好奇地问询。
姜韶华随口笑道:“之前不就告诉你了么?下面要去郦县。”
要去蔡县令的地盘啊!
崔渡对蔡县令颇有好印象,笑着说道:“我正好实地去看看郦县的耕地。”
郦县地处最偏远,县城与县城之间也没驿馆,到了晚上,便在荒郊野外露宿。众亲卫早有准备,手脚利索地搭起帐篷。数十个帐篷正好围成一圈,将郡主的帐篷拱卫在中间。
姜韶华在夜风和一片鼾声中入眠。隔日晨起,姜韶华精神奕奕,却见崔渡顶着一双黑眼圈过来了。
姜韶华看一眼,顿时乐了:“怎么?昨夜没睡好么?”
崔渡疯狂吐槽:“我昨夜和秦虎孟三宝睡一个帐篷。他们两个打呼噜的声音震天响,秦虎半夜磨牙,孟三宝说梦话,我根本就睡不着。”
众人都闷笑出声。
秦虎孟三宝也没见不好意思,理直气壮地说道:“我们都睡得香得很。以后再露宿野外,你还是和宋统领一起睡。”
崔渡原本是想着多和年轻亲卫们亲近,被呼噜梦呓声折腾了一夜,这点小心思早就烟消云散,连连点头。
姜韶华又是一笑,转头嘱咐马耀宗:“今日路上,你多照应崔渡一二。”
马耀宗拱手应是。
好在年轻人熬得住,偶尔一夜没睡好也没什么。接下来行路,崔渡有说有笑。再到晚上露宿,便去和宋渊同一帐篷。
如此两日,到了郦县。
蔡县令早有准备,领着县衙所有人前来相迎。
在见到崔渡之后,蔡县令一双小眼睛瞬间就亮了,激动地握住崔渡的手:“太好了,崔公子竟然也来了!我们正好遇到了一桩棘手的事,要请崔公子指教。”
崔渡也是个闲不住的主,立刻问询是怎么回事。
姜韶华侧耳聆听,就听蔡县令道:“……今年郦县接收了四批饥民,开出了万亩荒田。不过,那一片荒田种下粮种后,发芽迟,长势格外慢。可急死我了。”
崔渡略一思忖道:“应该是土质土壤的问题。我先去看看。”
蔡县令大喜过望,正要点头,忽然想起什么,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郡主:“臣先迎郡主去县衙安顿,再请崔公子去荒田。”
姜韶华随口笑道:“本郡主年年来郦县,也不是第一回 了,蔡县令不必这般小心翼翼。你说的荒田在哪里,现在就过去,本郡主也要去瞧瞧。”
蔡县令是个实在人,郡主说要去,他也就直接领路去了。
陈瑾瑜马耀宗都习惯了郡主的行事做派,汤有银却是生生又开了一回眼界,心里颇为震撼。
郡主这才是时刻将百姓民生当做头等大事啊!
如果朝廷衮衮诸公都有郡主这样的心胸,那大梁朝堂会是何等光景?坐在龙椅上的年轻天子,要是有郡主这样的手段能耐,北方也能早些平定,百姓不会遭那么多罪了。
汤司吏浮想联翩,感慨不已,一边策马随在郡主身后,向荒田而去。
和之前的西鄂县一比,郦县的饥民安顿明显好得多。在荒田里耕种的饥民们,衣衫破旧却干干净净,面无菜色,目中有着对未来的希冀和热切光芒。
这样的精神状态,不必多问,都是蔡县令的功劳。这个干瘪黑瘦相貌丑陋的蔡县令,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郡主,崔公子,这里就是荒田了。”
第371章 荒田(二)
郦县山多林多,土地也多。以前因为匪祸严重,郦县百姓生计艰难,十分贫穷。后来土匪窝被剿灭一空,郦县又有了一个勤勉爱民的蔡县令,短短几年间,郦县就从倒数前三的赤贫县城,进步到了中县的位置。
今年郦县第一批接收饥民,安顿得十分妥当,得了陈冯两位长史的高度赞扬。直接拿郦县做了范本,令其余诸县效仿。
姜韶华巡过西鄂博望等县,今日进了郦县,才算真正顺眼顺心。
蔡县令伸手指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田地,语气中难得露出一丝骄傲和自得:“这些田地,都是他们辛苦开垦出来的。臣已经将土地都登记入册,按着之前定好的,一半土地归百姓,另一半归郡主名下。”
姜韶华失笑:“不是说另一半归县衙吗?怎么变成本郡主的了?”
蔡县令理所当然地应道:“县衙的就是郡主的。”
这话有道理。
陈瑾瑜马耀宗一并点头表示赞同,汤有银反应稍慢一步,很快也跟着点头:“蔡县令言之有理。”
崔渡忍不住瞥一眼蔡县令。别以为蔡县令只会低头做事,拍起马屁来也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姜韶华抿唇笑了起来:“也罢,本郡主的也是县衙的,更是百姓的。田里每年产出的粮食,送一半去王府,剩余的都留在县衙自用。”
蔡县令大喜,忙拱手谢恩。
至于崔渡,已经麻溜地下了马,快步走进田里,仔细勘查土地和地里冒出来的青苗了。
姜韶华等人也纷纷下马,走进田里的步伐格外小心,以免踩踏了幼苗。
崔渡仔细看了一回,又从孟三宝手中借了长刀,将土地挖开,蹲着看了许久,用手拈,又闻了闻。
“这片田有什么问题么?”姜韶华莫名地跟着紧张起来。
崔渡沉吟片刻道:“这里的土壤确实有些特别,应该是盐碱含量高了些,粮种入土发芽慢,长势也不好。这样下去,几个月后怕是收不了多少粮食。”
姜韶华眉头微微一皱,还没出声,蔡县令已经急了:“这该如何是好!当日选荒地的时候,我还特意选了这一片。离他们安置的村落近,土地也平整些。今年百姓们开垦荒地格外卖力气,就是盼着能收一季粮食。要是没收成,该如何是好!”
“蔡县令先别急。”崔渡笑着安慰道:“没那么严重。粮食多少能收一些,就是产量没那么高罢了。而且,这盐碱地也是可以治理的。等我仔细研究过后,教百姓们一些治理土壤的办法。”
姜韶华接过话茬:“今年粮食收成不论多少,都归百姓们自己。要是粮食不够吃,王府会拨发粮食过来,你不用担心。”
蔡县令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长长作揖谢恩:“多谢郡主恩典。他们都是离乡背井的可怜人,如今在郦县落户生根,臣盼着他们能尽快融入这里的生活,心情急迫了些。让大家见笑了。”
姜韶华微笑道:“你是他们的父母官,以父母爱子女之心善待百姓,珍惜怜爱他们,这样的县令,本郡主应该重重嘉奖。谁会见笑,谁敢笑你!本郡主饶不了他!”
最后一句,霸气又威风。
崔渡忍不住抬头看一眼。
明亮的阳光在郡主美丽的脸庞上镀上一层光芒,耀目璀璨,无法直视,只能仰望。
蔡县令已感动得湿了眼眶。
他从不当众说什么“臣愿为郡主赴死”这一类话,只郑重应道:“郡主的话,臣都记在心里。臣定不会让郡主失望。”
姜韶华微微一笑,伸手扶起蔡县令。
勘测土壤这等事,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崔渡既然说了问题不大,姜韶华一颗心也就放下了。她在蔡县令的陪伴下,去附近的饥民村落转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