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韶华 第243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女强 爽文 重生 穿越重生

  郑太皇太后眯了眯眼,呵呵笑了起来:“总之,你想明白就好。”

  郑宸不动声色地扯开话题:“姑祖母,我听闻朝中为了给南阳郡崔渡封赏一事闹得不可开交。”

第410章 角力(三)

  提起此事,郑太皇太后的脸色骤然一沉,鼻间溢出一声冷哼:“还不是那个王丞相,从中阻挠,处处作梗。不然,此事早就该定下了。”

  郑宸不动声色地接过话茬:“皇上说,南阳郡主上奏折,为崔渡请封侯爵。这封赏确实太过惊世骇俗,从无前例。崔渡还没成年,要是早早就做了侯爵,以后再立大功,难道就封国公不成?”

  “王丞相阻拦此事,也不全是私心。”

  郑太皇太后常年收着南阳郡的丰厚孝敬,又有赵公公时常在耳边吹风,一颗心早就偏到姜韶华那边去了,闻言道:“韶华已经在信中和我说了,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郑宸耐心进言:“为了此事僵持闹腾了这么久,总该有个定论。我们退一步,才能让王丞相也退一步。姑祖母不妨再和皇上商议一番。”

  郑太皇太后这才勉强点了点头。

  待到了晚上,郑太皇太后特意请了皇上来景阳宫用晚膳。

  皇上年纪轻轻就要担起国朝大事,每日为繁杂的政务操劳烦心。更头痛的是,朝中大事他这个做天子的说了不算,事事要权衡,要抑制两党相争,着实疲惫。

  郑太皇太后到底心疼孙子,没急着提朝堂之事,先叹道:“这龙椅实在不易坐,瞧瞧你这副憔悴疲惫的模样,哀家看着真是心疼。”

  太和帝心想你老人家要是真心疼我,就将手往回缩一缩,别大事小事都跟着掺和了。

  这等话也就放在心里想一想,说是绝不能说的。太和帝打起精神笑道:“有皇祖母心疼我,给我撑腰,我心里就踏实。”

  郑太皇太后听着这话十分顺耳,欣然笑道:“哀家是你亲祖母,自然事事都向着你。朝臣们用心当差的,也都是好的,像安国公和纪尚书,就都是忠心的好臣子。王丞相张尚书戴尚书周尚书他们,做官的能耐不小,就是心里杂念太多,在朝堂里结党,左右朝政,十分可恶。”

  没错,郑太皇太后还是和以前一样,在皇上面前不遗余力地贬低王丞相一党。

  这法子或许老套,但是绝对有用。最亲近的人天天在你耳边说别人的不是不好,任你是谁也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年少的太和帝对强势的王丞相,确实有诸多不满,他低声道:“平州瘟疫,平州乱军因瘟疫死了大半,已经溃不成军。这是老天给平州乱军的天谴,朕心里确实痛快。不过,平州还有二十多万普通百姓,岂能全部抛下不管。”

  “王丞相不肯派人去平州,朝堂里倒有大半臣子都赞成。朕也实在没办法。”

  郑太皇太后这一点倒是和王丞相意见一致:“平州已经成了乱军的地盘。别看乱军死了大半,说不定熬过瘟疫,乱军就会重新成军。这时候可心软不得。”

  “瘟疫是天灾,每一次瘟疫爆发,都会死很多人。封了平州,不让瘟疫流传出来,也就是了。”

  “再说了,韶华不是已经派孙太医去了吗?南阳郡就在北方,离平州近得多。就让孙太医一行人去,治好了瘟疫,是大功一件。朝廷重重封赏就是。万一有个好歹,孙太医一行人都死在平州了,也波及不到朝廷来。”

  太和帝沉默不语。

  他忽然有些羡慕远在千里之外的南阳郡主。

  南阳郡不算大,完全是姜韶华的地盘,姜韶华说了就算。想做什么,一声令下便可。他这个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却如提线木偶,说什么做什么,根本由不得自己。

  郑太皇太后絮叨了许久,才将话题扯回来,说起了崔渡封赏一事:“……今日子羡进宫给哀家请安,和哀家说起此事了。”

  “哀家想问问皇上,到底做何打算。”

  太和帝有些无奈:“韶华堂妹三番五次献粮给朝廷,归根结底崔渡要占一半功劳。如果不是他种出新粮,南阳郡何来这么多粮食?朕是想依着韶华堂妹的意思,给崔渡封侯爵之位。奈何王丞相等人都不同意。”

  郑太皇太后怜惜地叹了口气:“罢了,哀家也不为难皇上了。要不然,就退一步,给崔渡封个伯爵。哀家亲自写信,给韶华解释一二。”

  “已经退到这地步,王丞相要是还敢啰嗦,哀家亲自去金銮殿和他理论。”

  ……

  数日后,郑太皇太后的亲笔信到了南阳郡。

  姜韶华看完信后,眉头舒展,微微一笑。

  陈瑾瑜见郡主心情愉悦,也跟着笑了起来:“京城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姜韶华嗯了一声:“算是吧!到底能不能成,还得耐心等一等。”

  官场之道,和商贾们做生意其实差不多。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她在奏折上写的是请封侯爵,心里想的其实就是伯爵之位。现在看来,是要如愿以偿了。

  姜韶华令人去请陈长史冯长史过来,将郑太皇太后的书信给两位长史看了一回。

  陈长史很是满意,捋着胡须笑道:“这等大喜事,要不要提前告诉崔公子一声?”

  姜韶华笑道:“暂且不急。等朝廷正式的封赏和旨意来了,再说不迟。以免半途生出变数。”

  冯长史关注的事就实在多了:“献给朝廷的军粮,是不是现在就开始准备?”

  “不急,”姜韶华淡淡道:“我们南阳郡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等朝廷封赏来了,先给五成。另外五成,等明年再送去朝廷。”

  冯长史松口气,拱手领命。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朝廷那边终于有了动静。太和帝派了钦差前来封赏宣读圣旨。

  此时已是寒冬腊月,等钦差到南阳,正好是年底岁末。十四县的县令们都能赶来参加这一盛事。

  南阳王府上下因此事忙碌起来。一直在田庄里忙碌的崔渡,也在崔平等人的催促下回了南阳王府。

  回王府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来见郡主,谢郡主恩典。

  在一众王府属官的含笑注目下,崔渡一脸感激地行礼谢恩。

第411章 封赏

  崔渡来南阳郡快四年了,渐渐习惯躬身拱手行礼。而且,他心甘情愿,没有一点勉强。

  在众人眼里,崔渡的弯腰躬身,却有不同的意味。

  陈长史冲冯长史使了个眼色。

  冯长史嘴角弯了一弯。

  崔平目中闪过喜悦振奋,看了儿子崔望一眼。崔望知道父亲这一眼是什么意思。他原本就打算留在南阳郡,现在朝廷给崔渡封了伯爵之位,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必须得留下啊!

  姜韶华含笑上前,扶起崔渡:“快些起身。”

  “等过几日,钦差来宣读圣旨,你就是长宁伯了。”

  因农耕立功的伯爵,和因战功被封的武将勋贵不同。长宁二字,有百姓长乐安宁之意。

  崔渡近来时常听卢琮崔平等人说起大梁爵位的等级和特权,对伯爵也有了些概念,咧嘴笑了起来:“那以后在南阳郡里,是不是除了郡主,就我的官最大了?”

  姜韶华失笑:“爵位和官职不同。你还没成年,朝廷没有正式的官职给你,现在只有爵位。见了陈冯两位长史,你还是得行礼的。”

  没等崔渡点头,陈长史立刻笑道:“这可万万使不得。我和冯长史不过是五品长史,哪里担得起长宁伯行礼。”

  冯长史也笑着附和:“应该我们给长宁伯行礼才对。”

  崔渡笑道:“在我心里,两位长史都是最可亲最值得敬重的长辈。以后我们不论官职,就论长幼。”

  瞧瞧,必要的时候,崔公子的情商也是很高的。

  宋渊会心一笑。

  至于一旁的卢郡马,笑容就有些勉强了。

  他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入赘时的情景。

  姜嫣爱他,待他极好。南阳王对他这个女婿,却说不上如何满意,平日里客气中带着省视。他说话行事,不得不小心谨慎。在王府生活了数年,花了许多银子和心思,只结交了杨审理和邱典膳。

  结果呢,邱典膳辞官远去,杨审理这根墙头草,被姜韶华弹压住,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狗腿审理。来投奔他的堂兄卢琮,口中说得天花乱坠向着他,真正实际的行动一桩都没有……

  他三十多岁了,在众人眼里,还是个吃软饭的赘婿。王府上下,没人真心敬重他。

  眼前这个崔渡,竟得了朝廷封赏。

  长宁伯!

  这可是能世袭能传家的爵位,是有封地有俸禄的。按着朝廷惯例,封地其实不会真得给崔渡,不过,封地之内的税赋都归崔渡所有。

  也就是说,崔渡日后有自己的产业和俸禄,哪怕日后入赘南阳王府,和吃软饭也扯不上半点关系!

  想及此,卢郡马心里羡慕又嫉恨。

  别人没留意,卢琮却瞥一眼过来,以眼神提醒。卢郡马这才收回目光,假装自己平静无波。

  众人簇拥着郡主崔渡一行人进了王府正堂,就着接待钦差一事仔细商榷。

  “怎么这般麻烦!”崔渡听得嘴角直抽抽:“不是跪下接了圣旨就行吗?”

  众人笑了起来。

  “哪有这么简单。”陈长史笑道:“朝廷封爵,是天大的恩赏,该有的仪式绝不能少。”

  “崔公子来南阳郡快四年了,”冯长史笑着接了话茬:“一直低头种田埋头做事十分低调。这回,一定要将封赏仪式办得隆重些。”

  “一来彰显朝廷恩德,二来,也显示出王府对崔公子的重视。”

  最主要是显示出郡主对崔公子的重视。

  崔渡听出了冯长史的话中之意,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两位长史说得都对,我听你们的。”

  姜韶华抿唇一笑:“还有,传本郡主口谕,请十四县县令前来观礼。”

  如今有苍鹰传信,王府和十四县的通信来往比往日快得多。郡主的口谕,最多半日就能传到所有县令耳中。

  陈长史笑着领命。

  一直没吭声的崔平,终于有了起身说话的机会:“崔渡有今时今日,多亏了郡主厚爱抬举,我代表博陵崔氏,谢过郡主。”

  崔渡既是博陵郡崔氏子弟,长宁伯爵位的荣耀就不只属于他一个人,还属于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这几十年来人才凋零,在几大豪族里式微没落。现在忽然冒出一个长宁伯来,足以令博陵崔氏扬眉吐气。

  此刻,崔平对南阳郡主的感激,格外真切。

  姜韶华微笑道:“有能耐有本事的人,本郡主从不亏待。崔渡有今日,靠的是他自己。”

  崔渡不假思索地接过话茬:“没有郡主,我根本就活不到今日。我的一切,都是郡主给的。今时今日的荣耀,也当归于郡主。”

  崔平心想崔渡你会说就多说一点,得了郡主芳心,早点入赘南阳王府,博陵崔氏和南阳王府就此结亲,以后“走动”起来也就更方便了。

  就连陈长史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赞一句好。

  谁能想到,当初从路上捡来一个话都不会说的小哑巴,如今竟成了南阳王府不可或缺的臣子,成了郡主的左膀右臂。

  姜韶华笑道:“这样的喜事,不必等钦差来,今晚便设宴庆贺一番。”

  崔平心想崔渡你会说就多说一点,得了郡主芳心,早点入赘南阳王府,博陵崔氏和南阳王府就此结亲,以后“走动”起来也就更方便了。

上一篇:春棠欲醉(锦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