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韶华 第317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女强 爽文 重生 穿越重生

  讥讽之意,清晰可见。

  眼见着两人又要对上,李博元忙咳嗽一声:“时间紧急,都各自去忙吧!”

  人家南阳郡主已经要成亲大婚了。你们两个不相干的外人有什么资格和必要在这争风吃醋啊!

  郑宸冲王瑾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王瑾目光暗了一暗,盯着郑宸的背影,不知在想什么。

  ……

  “长姐别哭。”

  昭和殿里,太和帝温声抚慰泪眼婆娑的宝华公主:“朕当日决意撵走柔然使者,就料到边关会有战事。现在的战况,已经比我预想中的好多了。”

  “柔然野心蓬勃,觊觎我大梁江山,这和长姐有什么关系?外面那些没影子的流言,你不必理会。”

  宝华公主哭道:“边军死伤颇重,还有许多无辜百姓被杀,被掳走的成了柔然奴隶,生不如死。这些罪孽,都因我而起。众人都在背地里怪我,我心里也怪自己。”

  郑太皇太后信佛,宝华公主自幼被祖母养大,自然也跟着信佛。只觉得这些杀孽都因自己不愿和亲而来,心里满是负罪感。

  太和帝哄了许久,才哄得宝华公主停了眼泪。

  宝华公主走后,在宁安宫里“静养”了两个月的李太后来了。

  李太后不知听了谁嚼舌根,张口便道:“早知会这样,当日索性应了和亲。哪怕是能安抚柔然迟几年动兵,大梁也能多几年太平日子。”

第547章 流言(二)

  太和帝听得心头火起,板起脸孔:“这是朕的决定,和长姐无关。再有人乱嚼舌头,母后直接杖毙了多嘴的奴才,别在朕耳边说这些。”

  李太后没料到儿子发这么大的火,颇有些委屈:“我还不是为了你的皇位安稳考虑着想,你不领情也就罢了,反倒来怪亲娘。”

  “现在边军守着司州,苦苦抵挡,柔然骑兵一边围司州,一边四处烧杀抢虐,这般下去,不知要死多少无辜百姓。难道皇上就不心痛?”

  太和帝面色惨然,半晌才道:“朕心痛,更恨自己无能!”

  说着,身体晃了一晃。

  李太后面色倏忽一变,冲上前扶住太和帝,声音都发颤了:“你别恼,都是我不好,多嘴惹你生气。你快些平心静气,万万不能动心火。”

  太康帝就是晕了几回,最后一次永远合上了眼。太和帝的病症和太康帝相同,不宜过度操劳,尤其忌讳情绪大起大落。

  太和帝闭上眼,慢慢呼出一口气,然后疲倦地睁开:“朕没大碍,歇息一会儿就行。”

  李太后原本还想给南阳郡主姜韶华上点眼药,现在也没这份心了。小心翼翼地扶着儿子坐下,又令人召季太医前来。

  季太医为太和帝施针,开了药方。待一碗黑乎乎的汤药喝进口中,太和帝很快闭目睡去。

  不过,即使是在睡梦中,太和帝也是眉头紧皱,可见忧思颇重。

  是啊,边军只能勉强守城,周围县城遭柔然骑兵屠戮,根本顾不及。生灵涂炭,江山不稳,身为天子,焉有不急之理。

  宝华公主心思更是沉重,当天夜里没睡好,隔日一早便发起了高烧。

  进了景阳宫请安的姜莞华和范嘉宁,听闻这一消息后,立刻去了公主寝宫探望。

  姜月华红着眼迎了出来,低声道:“公主殿下忧思成疾,内火虚旺,额头烫得吓人。几位太医正在会诊。你们且在外面等一等。”

  姜莞华梳起了妇人发髻,红润的鹅蛋脸散发出新婚特有的风韵。她恨恨道:“也不知是谁这般恶毒,胡乱嚼舌,恶言中伤公主。”

  “公主殿下温柔娴淑,为人和善可亲,对身边人都好得很,从不与人结怨。”范嘉宁也红了眼睛,哽咽道:“到底是谁在煽风点火,用这般恶毒的话来伤害公主?”

  范嘉宁做了几年公主伴读,和宝华公主情谊深厚。眼下宝华公主身陷流言纷扰,范嘉宁心中义愤填膺。

  再者,边军战事不顺,范大将军身为边军主将,必须要击退柔然骑兵。否则,一旦丢失疆土,便是大梁罪人。

  双重担忧之下,范嘉宁心中忧急如焚。

  姜月华低声道:“这流言里,还牵扯到了南阳郡主。说当日是南阳郡主第一个挺身而出,坚持不能和亲,怂恿皇上撵走了柔然和亲使者。这才有了这一场战争。”

  姜莞华素来不喜欢姜韶华,听到这等话也忍不住呸了一口:“简直是胡说八道!以我看,分明就是有小人散播流言,令人心浮动。满朝文武里怂包也多得很,眼见着战事不顺,就怪这个怪那个推卸责任。”

  “这和南阳郡主有什么关系!”范嘉宁也道:“南阳郡主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安稳。又献军粮又出援兵,要不是南阳军,说不定边军连司州都守不住。南阳郡主分明立了大功!”

  姜月华叹了口气:“罢了,我们说这些有什么用。以韶华堂妹的脾气,定然会有应对。我们还是照顾好公主殿下吧!”

  ……

  宝华公主这一病,竟是缠绵病榻不起。

  郑宸忙了五日,去向太和帝复命:“臣追查之下,找到了放出流言的两个内侍和一个宫女。不过,再往下追查,就查不出来了。”

  接连几日寝食难安的太和帝,清瘦了一些,脸色也不好看:“只管用刑!”

  郑宸拱手应是。结果,用了大刑之后,宫女撑不住死在牢狱中,两个内侍在咽气之前倒是交代了,说是受王丞相指使。

  王丞相气地不轻,不得不上奏折自辨,并怒指郑舍人故意栽赃陷害。

  安国公一派毫不示弱,立刻纷纷上奏折弹劾王丞相不顾大局,为了一己私怨搅乱朝堂。郑太皇太后再次闯进金銮殿,当众怒责王丞相不配为一朝丞相,要点脸的就该主动致仕。

  王丞相丝毫不惧,冷然道:“老臣深蒙先帝恩德,早已立誓全力辅佐皇上,为大梁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眼下正是边军和柔然大战之际,老臣身为丞相,不能也不敢辞官。倒是太皇太后娘娘,不安于后宫,整日插手朝堂政务,野心太过了。”

  “大梁是姜氏天下。太皇太后莫非想让郑家人摄政,将这江山改个姓氏不成?”

  这一番杀人诛心之言,郑太皇太后也担待不住。安国公立刻跪下,向天子哭诉郑家的忠心。

  被弹压了数月的党派之争,竟又重新燃了起来。且来势汹汹,颇有趁机一决高下之势。

  太和帝被闹得心力交瘁,在朝上发了脾气:“眼下正是战事要紧的关头,需要君臣一心共同抵挡外敌。这等时候,你们还要彼此攀咬彼此争斗较劲。朕这个皇位不坐了,直接让给你们来坐。”

  说完,面色铁青地在众臣惶恐的请罪声中拂袖离去。

  ……

  “不出所料,果然又是一片乱象。”

  几日后,消息传到南阳郡。身在亲卫营的姜韶华,对宋渊叹道:“放出流言的人,应该不是王丞相,是郑家父子。”

  “他们想借机生事,以宝华公主和我为矛,攻击王丞相。”

  “皇上对王丞相本来就有诸多不满,现在矛盾堆积越来越深,总有一日,会彻底爆发。”

  “等王丞相被扳倒了,安国公就要争一争丞相之位。哪怕争不到,丞相党的魁首一换人,势力便会大大衰退。到时候就轮到郑家父子称霸朝堂了。”

  宋渊目中闪过怒焰:“都这等时候了,他们还要斗个不停。边军要是守不住司州,整个北方都会被柔然铁蹄践踏。”

第548章 消息

  姜韶华无声叹息,和宋渊相顾无言。

  半晌,姜韶华才打起精神道:“朝廷已经派了援军去司州,等援军一到,战事便会大有起色。”

  宋渊低声道:“可惜援军年后才启程,只盼着能早些赶到司州。”

  率领援兵的宋将军,正是宋渊伯父。叔侄两个虽有纷争不和,在这关键时候,宋渊没任何别的念头,一心希望宋将军快些领兵赶到司州。

  这才是真正的忠臣良将。

  姜韶华道:“让人密切留意京城,有消息立刻来禀报。”

  宋渊拱手应是。

  接下来数日,京城不时有消息传来。

  宝华公主一直卧病,在寝宫里养病不出。

  李太后在人前说了几句微词,被郑太皇太后叱责,两宫关系紧张,影响深远。朝堂里除了丞相党太皇太后党,竟又冒出一个李家。眼下李家势力最弱,可李家是天子外家,礼部尚书李尚书是天子外祖父,一旦王丞相倒下,李尚书也有竞争丞相的实力和资格。

  太和帝一边忧虑边关战事,一边为朝堂后宫复杂的人事操心,好了没多久的龙体又有不支的趋势,在一次小朝会中差点晕厥。不得不在昭和殿里静养。

  无人能压制王丞相安国公,两人在朝中几乎撕破了脸,事事彼此针对。两派官员斗得激烈,原本还算顺畅的政务运转,又变得拖沓冗长不顺。

  在这样的情形下,郑太皇太后为天子选了皇后和四妃一事,倒不算什么大事了。

  未来的皇后是郑氏嫡女,是郑宸嫡亲的堂妹。四妃也皆出自名门大族,分别是李氏纪氏贵女,另有两个出身武将门第,一个是左氏女,另一个出自包家。

  此次选秀,兼顾了朝堂文臣武将,平衡了几个世家大族。唯有王家被排除在外。

  天子大婚的喜日定在六月,等皇后进宫后的一个月,四妃便会陆续入宫。礼部要操持天子大婚和四妃入宫,格外忙碌。

  ……

  此时已是二月末,到了春耕时节。

  姜韶华在亲卫营里住了一个多月,终于启程去诸县巡查。这都是数年来的惯例了,不必一一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涌入南阳郡的流民皆被妥善安顿。南阳郡强大的武力,给了百姓们十足的安全感。没有苛捐杂税,没有贪官污吏,政通人和。从北方迁入的流民,如水滴汇入江河一般迅速融入了崭新的生活。

  心情纷乱的姜韶华,在巡查郦县后,心情顿时大为好转:“郦县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口?”

  蔡县令在心中划拉一下算盘,张口答道:“回郡主,年后又来了一千多流民。现在郦县的户籍册上,共有六千二百三十五户,共计有两万八千六十七人。”

  人数是以前的三倍还多。除了源源不断涌入的流民,这几年里本地百姓吃饱喝足安居乐业,新出生的孩子也较诸之前多了一倍不止。

  姜韶华失笑:“你记得倒是清楚。”

  蔡县令笑道:“流民的户籍,都是臣亲自记录办理的,每个月都要重新计数一回。这是最新的数据,等到下个月,或许又要多一些。”

  亲卫营在北方诸州郡招纳流民后,会先送回南阳郡,到底安排去哪个县城安顿,便由陈长史冯长史商议安排。

  郦县山多林多,待开垦的荒田更多,蔡县令又是个孜孜不倦的老黄牛。陈冯两位长史不免也有些偏心,流民都是先紧着郦县。

  人口和土地是最大的财富。有了人,才能开垦荒田种粮食,有了田地安身立命,流民的心便能迅速安定。原本贫瘠的郦县,这几年来因流民的不断涌入,焕发出了灿然生机。

  蔡县令领着姜韶华看了新开垦的荒田,粮种刚种下不久,冒出了一点点绿苗。又去种了两年的胡椒地。

  “这胡椒实在是个好东西。”蔡县令低声笑道:“虽然种起来麻烦,采摘也辛苦,可价格十分高昂。卖去南方,能赚回大笔银子。如今我们郦县的百姓可是半点都不穷了,便是县衙也富裕多了。”

  和蔡县令待在一起,确实是件愉快的事。姜韶华今日笑容就没断过:“县衙既然有银子,也该好好修缮收拾一番了。”

  郦县县衙既破又旧。蔡县令有了银子,却没有修县衙的打算,笑着应道:“现在司州那边在打仗,虽说离我们南阳郡还远,不过,臣还是打算将城墙再建得高一些。”

  对百姓们来说,高大结实的城墙最为可靠。生活在城墙环绕的县城里,格外有安全感。

  南阳十四县,最富裕的是叶县,便是博望县和比阳县也比郦县富裕得多。可外来的有些家底的百姓,都愿来郦县安家,就是因为郦县的城门最大,城墙最高。

  这也是蔡县令的智慧之处。他上任几年来,一直在修城墙,一点点地修建成了如今模样。

  姜韶华赞许地看着蔡县令:“你做得很好,比本郡主预期得好得多。”

上一篇:春棠欲醉(锦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