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岫岫烟
瞧那包装大小,约莫是女儿家喜欢用的糕点。陆镇素来不喜甜食,漫不经心地收回目光,却没有要先她一步走的意思。
园子里花香浮动,风清气爽,本该是舒适惬意的氛围,但因陆镇在此,且又沉着脸不发一言,无形中平添几分压迫感。
姜川心细机敏,方才会出言唤住处在前方的沈沅槿,不过是从陆镇停下步子推断他今日非但不反感在此处遇见沈娘子,反而还存了几分兴致的。
气氛微妙,姜川沉了沉思绪,忆及她曾出言提醒夜里水边多蚊虫,因道:“雨日路滑,沈娘子当心些。”
沈沅槿言语感谢他的提醒,料想他们主仆应是不喜吃甜食的,临去前与人客套一句:“妾托人从府外买了些糕点,嗣王和姜郎君可要拿一包回去尝尝味儿?”
女郎的声音清脆悦耳,姜川听着甚是舒坦,即便她问得虽是他二人,然,陆镇还未发言,姜川又岂敢越过他贸然收下。
嗣王不比寻常男郎,沈娘子的一片好意,怕是用错了人。姜川本已做好沈娘子的心意将要被身前之人拒绝的心理准备了,未料陆镇那厢却是极反常地接受了她的“好意”。
“既是沈娘子的一番美意,某便却之不恭了。”陆镇说完,扭头就给姜川递了个眼色。
姜川会意,来至沈沅槿跟前,自她手中接过那包糕点。
沈沅槿亦未曾料想到陆镇会应下,可自己亲口抛出的话,如何能够收回,只能忍痛又匀一包出去。
“糕点里掺了砂糖,不常吃甜食的人吃着嘴里会有些甜腻,嗣王若吃不惯,可搭配茶水一起吃,不妨是什么茶,花茶也使得。”
陆镇耐心听她说完,本想就此离去的,然而他的步子还未迈开,竟是鬼使神差地先张了口,“沈娘子可擅茶道?”
气氛不似先前那般拘谨,姜川心下的那股异样感反而更甚,默默退到陆镇身后,沉着目光不发一言。
沈沅槿不过是在闲来无事时翻看过两遍《茶经》,后又跟在沈蕴姝身边学过几回前朝流传下来的煎茶和本朝兴起的点茶,顶多是小有心得,着实算不得擅长。
她在现代时极爱绘画,头一次发现此间还有在茶汤上作画的茶百戏时,倒也沉迷了一阵子,每日都要画上几盏才肯作罢,但与擅长此道的古人相比,怕还差得远。
“称不上擅,因在沈孺人院里住着,有幸品过几样府上管事送来的名茶。”
彼时的她端庄娴静,与那日在凉亭中散漫慵懒的举止大不相同,更遑论三年前追狸奴时活泼灵动的模样。
究竟哪一个才是她的本性。陆镇心中生了疑惑和探究之心,甚觉有趣,状似随口一问:“依沈娘子看,何种茶吃着最好?”
他从前几乎没怎么同她说过话。
沈沅槿实在不明白他今日缘何会这样多话,因他从前给她留下的印象太过冷硬,这会子一心只想快些离了他跟前,不假思索道:“妾吃着绵州的松岭茶就觉得甚好。”
绵州松岭产自蜀地,茶汤清透微黄,入口甘甜生津,馥郁醇正,虽不及鲜爽细腻、兼具竹香的紫笋茶,却也是难得的好茶。
陆镇在军中时,平日里与将士们同吃同住,能够用上粗茶便已难得,这绵州松岭需得在城中官员府上方能吃到,而这顶尖的紫笋茶在长安城亦极难寻见,大抵都是圣人自留一部分后,将余下的赏与宗室权贵。
梁王府战功赫赫,圣人出于笼络之心亦或是旁的什么心思,每每得了,总要赏下一些,因陆渊更喜阳羡茶,这紫笋茶送至府中后,大抵都是落到了陆镇的院子里。
这绵州松岭略次于紫笋、阳羡、蒙顶,可为茶中第二等,并不易得。
她既能在她姑母身边用那绵州松岭,必定是陆渊授意人送去的;一茶一饭尚且如此,更遑论旁的东西...
阿耶在她姑母身上花的心思,相比起他已故的生母和现今的继妃崔氏,不知超出了多少倍去。
思及此,陆镇的眸色陡然一沉,凝了沈沅槿那张明丽绝俗的脸片刻,暗暗拢紧手指,却是半个字也没再同她说,亦未给身侧的姜川递眼色,只将长腿一迈,大步流星地走开了。
嗣王方才明明还同沈娘子聊得好好的。姜川有些不明所以,却又不敢多言,连忙追上他,临走前还不忘同沈沅槿道了声谢。
陆镇在崔氏面前尚且不遵礼数,又岂会在她这里有所顾忌;沈沅槿从未想过要强行融入到梁王府的圈子里中去,是以半点也不在意陆镇对待她的态度,他刚才的举动,她更不会放在心上。
天边乌云散去,陆镇也走远了,沈沅槿不由轻出口气,抬眸望一眼清澈天空,提裙下了台阶,步履匆匆地离开风晚楼。
归至屋中,辞楹已睡了一觉醒来。
辞楹见她小口喘着气进来屋里,勉强撑起身来,“娘子怎的这时候方回?”
沈沅槿在她对面坐下,自斟了一碗放温的茶汤来吃,“方才在园子里躲了会儿雨,不免回得晚了些。那雨下得突然,我才要过风晚楼,谁知那花架下竟巴巴站着个女郎在那儿淋雨,便将伞借与她先回去换衣裳了。”
辞楹知她心善,况屋里还有两把伞可用,倒也没有纠结此事,只关心她是否被雨淋到。
沈沅槿摇头说自己没有淋湿衣裳,而后打开仅剩的糕点和果脯分做两份,一份留着她与辞楹吃,另一份则亲自送去沈蕴姝处。
正房内,陆绥在窗下的小几处握笔画画,听见有芙蓉酥吃,立时搁了笔,兴冲冲地迎过来,甜甜的嗓音唤了她好几声阿姊。
沈沅槿一把抱起陆绥,将她安置到罗汉床上,先叫她洗手。
陆绥十分乖巧地自己洗手,小嘴里还不忘重复一遍沈沅槿交给她的话:吃东西前要洗手,这样才不会病从口入。
那边月牙凳上的沈蕴姝见沈沅槿发上除一支银钿头钗子外,再无其他首饰,便叫盈袖去将她的螺钿妆奁取来。
沈沅槿闻言,顷刻间明白过来她要做何,偏头去看盈袖,连声将人拦下,“姑母前儿送我的首饰还在妆奁里吃灰呢,委实不缺什么。我同姑母保证,永穆生辰那日,定会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些,断不会给姑母和永穆落面子。”
盈袖顿住脚步,待沈沅槿说完,回首看一眼被她哄得满脸堆笑的沈蕴姝,笑盈盈打趣沈沅槿道:“三娘在咱们院里一贯不缺话说,只一见了外头的人这嘴里就没了话。”
“过来吃块芙蓉酥吧。”沈沅槿叫她的俏皮话说得笑眼弯弯,招呼她过来一起用糕点。
一屋子人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用晚膳的时间,沈沅槿在此间用完膳,陪着沈蕴姝母女去园子里逛过一回,夜里拿彩线打会儿络子打发时间,沐浴过后往床上沉沉睡了。
又两日,至三月二十一,陆绥四岁生辰日如约而至。
沈沅槿清晨起身,穿衣洗漱毕,坐于妆台前,辞楹为她疏了新学的双蟠髻,发髻正中以银孔雀衔珠冠子为饰,左右各配一支银鎏金折股钗花钿。
“娘子生得白,那藕荷色甚是挑人,难得倒衬娘子的肤色。”辞楹自觉今日为她梳的妆发极好,将人从月牙凳上牵起,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
沈沅槿不愿惹人注目,身上的裙衫是挑了半旧的穿,发上头饰亦不以金饰为主,面上未施脂粉,只淡扫蛾眉、薄涂口脂。
辰时一刻,二人出了门,往正房去。
进了门,就见陆绥穿一身喜庆的金线刺绣红裙,颈上挂着嵌珍宝金项链,一张小脸白里透红,像是工匠精心雕刻出来的瓷娃娃,惹人喜爱。
上晌悄然而过,午时过后,陆赵宗亲接连携礼而来。
陆镇这辈人中处在孩提期的女郎鲜少,除年长些出嫁了的,独陆绥这么一根独苗苗,自然颇受众人瞩目。
此番圣人虽未亲自前来,却也派了宫中的黄门特地赶来送贺礼。
沈沅槿因原身姑母的缘故寄居府上,也是客,自不必去府门处迎接宾客,只在女宾席的末位上坐着。
尚在京中的宗室相较前朝算不得多,故而一刻钟后,人已来得差不多,婢女呈了曲目单子进前,陆渊抬手接过。
陆昀因来得晚了些,自个儿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沈沅槿料想,这点曲点戏的环节定然轮不上她,小几上的瓜果点心不可辜负,遂先饮了两口茶汤润喉,而后拿起一块透花糍。
男宾席上,陆昀心中存着事,饶是那台上伶人怀抱琵琶奏起《蜀国弦》,亦未能勾起他听曲的兴致,直至抬首添茶时,眼尾余光瞥见一抹藕荷色的身影。
像极了日前在桥山上遇见的那位女郎。
第8章 偏在此处遇到他
陆昀稍稍侧目,略带打量的目光落到她身上。
只消一眼便确认了是她无疑。陆昀的胸腔中陡然生出一丝痒意,似有东西在轻轻抓挠他的心脏,就连他自己也说不出究竟是个什么滋味。
这样的感觉并未持续太久,仅仅只在数息后,那女郎忽地抬起首来,正巧对上陆昀投来的清润目光。
那一瞬,沈沅槿拿着糕点的手悬停在了虚空中,迟疑片刻后方回过神来将其搁至小碟上,不紧不慢地拿起巾子擦手。
陆昀的眸光清亮坦荡,无半分轻浮猥琐,加之先前两回见他,印象都不差,故而并未因他的目光产生不适之感。
她这厢倒是没什么,然而那边的陆昀却是在与她对视后,一颗心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那雄浑有力的心跳声一下一下地砸进耳中,不容他忽视分毫。
彼时的陆昀佯装镇定,缓缓移开视线,又往杯盏中添了些茶汤,而后执起茶盏细呷起来,仿佛刚才只是不经意间瞥见了她一眼。
沈沅槿见他垂首吃茶去了,方想起自己原本是要吃些微苦回甘的茶汤解腻的,遂端起茶碗送到唇边,专心去欣赏台上的歌舞。
今日天气清和,白玉浮云,那阳光不大晒人,落在身上暖洋洋的,席上觥筹交错,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陆镇似乎对伶人们用心表演的节目毫无兴致,自斟着酒徐徐吃着,一双凤目平视前方,偶有往别处看的时候。
有那么一两回,陆镇鬼使神差地捕捉到了那抹藕荷色的身影。
如此精心装扮过后,倒也有了几分贵女的样子。陆镇暗叹一句后便将目光移开,继续吃酒,不待歌停舞罢,离席往园子深处闲步。
他回来时,众人已不在席上,大多三五成群地各自玩去了,或蹴鞠捶丸,或投壶赏景。
淡淡扫视四下,就见前方假山外的旷地上,陆绥正缠着沈沅槿玩蹴鞠,沈蕴姝坐在近处凉亭中看她们玩飞弄。
春日的金光倾斜而下,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筛在地上,形成大小不一的耀眼光团。
沈沅槿借着在现代时踢毽子的基础,学习起白打蹴鞠的花样和招式来,自是要比白纸一张的孩童简单许多。
况她素日里,以腿、膝和背接球,将那气毬高高颠起。
陆镇的目光汇于一处,脚下的步子自随之停顿,立在那游廊下,眸色幽深。
陆昀与人坐在海棠树下的石椅处说着话,见一颗气毬往自己砸来,竟也不躲,还是在身旁男子的拖拽下,被那球擦腿而过。
不远处的陆绥眼见自己踢出去的气毬险些伤到人,显是有些吓住了,脸上的笑意化作无措,嗫嚅道:“永穆不是,不是故意的……”
“无妨的,阿姊知道永穆不是故意的,阿姊陪绥绥过去与人道歉可好?”沈沅槿半蹲下身子浅笑着安抚她,极为温柔地抚了抚她的发顶。
她的笑容和话语给陆绥带去了极大的安全感。陆绥不再紧张害怕,认真点了点头。
沈沅槿观她神情轻松了一些,这才起身牵起她的手,朝陆昀那处的方向走去。
那球乃是充气的空心球,较之南朝前的实心球更为轻巧圆滚,便是孩童,亦可将其踢高踢远。
她二人行至半道,陆昀已将那踢出场的气毬寻来,捧在手里。
沈沅槿屈膝与人施叉手礼,“永穆年幼,一时不察错了方向,惊扰到二位郎君,特来致歉,可有伤到郎君?”
他二人见状,忙不迭回一礼,陆昀那厢俯身将气毬还给陆绥,温声道:“无妨,那球并未落到某的身上来。永穆不过四岁的年纪,便是及了弱冠的郎君亦有踢错的时候,何况是永穆这般年纪的小女郎呢。”
陆绥接过球,红着脸同他道了句抱歉。
她的话音才刚落下 ,陆昀却是勾唇一笑,语气轻松,言笑似的口吻:“若真个细论起来,某该唤永穆一句皇姑才是。”
沈沅槿原以为他们会是堂兄妹的关系,却不曾想,竟是姑侄关系,如此看来,这位陆司直应是年长陆渊二十余岁、已故老陈王的孙辈罢。
正想着,又听陆昀礼貌问道:“某瞧着娘子颇有几分眼熟,大抵从前在何处见过,敢问娘子尊姓。”
只问了她的姓,而不问名,约莫是端方守礼惯了,生怕自己会唐突了她。
于沈沅槿而言,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似他这般令她感到舒服的男郎并不多见。
沈沅槿没有片刻的迟疑,当即据实相告:“妾姓沈。”
知晓了她姓什么,往后再见到她,便不会不知该如何称呼她了。
陆昀心里这样想着,忽然很想弥补先前两回未能唤她的遗憾,顺应本心叉手施一礼,朗声唤她:“沈娘子安。”
既要唤陆绥一声姑姑,必定是姓沈无疑了。沈沅槿见他如此谦和有礼,便也回他一礼,“陆郎君。”
方才她玩白打的动作颇为灵活,有许多他从前未曾见过的样式。
那时候,陆昀虽与人说着话,但却将她静立时和蹴鞠时的举止神态看得真切,端的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