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大娘子 第36章

作者:青丘一梦 标签: 穿越重生

  被雨浇得湿淋淋地缩在墙角,像头湿漉漉的小豹崽子,眼睛尤其像。

  可亲可爱。

  但徐问真要为自己说句公道话,她绝不是如周宣雉、十叔父和宁国姑姑那般好色的人,她纯粹是善心发作,“我瞧他和见通差不多的年纪,我待他好些,见通在外,旁人或许会善待他一些。”

  其实见通只要亮出身份,在外很难有人敢欺负他,不过是家人放心不下而已。

  含霜轻声道:t“明日便能见到七郎了。”

  没错,徐家的两代情种从的是同一序齿。

  所以大长公主和大夫人刚听到消息时,才会感到那般绝望。

  根据徐问真的消息,一向不信神佛的大长公主甚至往道观、佛寺里撒了大把香油钱,求天尊佛祖保佑,小七郎喜欢上的女子能比大七郎喜欢的稍微靠谱一些。

  何其卑微的愿望。

  雨中,马车行进的速度不快,走了许久才到桃花镇中,秦风等人沿路打听了商铺,最终选定了本地口碑最好的一家客栈,并顺路将季蘅送回家中。

  出人意料的事,季蘅家的宅院不小,门庭阔朗整肃,虽不像官宦人家,但应该有些底蕴。

  此时门口正有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人守在门首上翘首盼望,见声势浩大的车队停在自家门口,便下意识瑟缩一下,原本陪在她身边的邻居脸色有些难看,勉强立住,却悄悄往后藏了藏。

  她正慌乱间,便见季蘅跳下了马车,顾不得雨,忙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儿啊!”

  秦风见势不对,便翻身下马,季蘅已对他母亲解释道:“娘放心,我去山中采药,回家路上逢暴雨,在废弃庙宇中避雨时遇到这位贵人。贵人是去书院探望兄弟的,因暴雨不得上山,打算在镇上歇脚一日,见我无代步之物,便捎我回来。”

  季母听罢,长松一口气,又忙端正恭谨地冲秦风一礼,“多谢贵人。”

  秦风忙侧身让过,口称不敢,“奉主人命令行事而已。”

  季家邻居听他们交谈,听闻是过路的好心贵人,才又上前来,对季母道:“这回三郎可是遇到好心人了。”

  这时门里缓缓走出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女子,今日虽逢暴雨,毕竟是夏日,她却披着厚厚的夹棉衣裳,扶着墙缓缓走出来。

  虽然动作虚弱,但仪态未失,停步站在那,其举止风仪出尘正如水中菡萏,亭亭而立,虽着布衣,难掩不凡。

  季母与季蘅见她出来,都有些着急,过去扶住她,“大娘你怎么出来了?”

  “听到外头的动静,出来看看。”季家大娘掩口轻咳了两声,她已听到了外边的言语,知道情况,见车队中无人下车,便对秦风再行一礼,“请郎君代我们转达对贵主人的谢意。不知阁下一行在何处歇脚?可要先进来避一避雨,家虽寒薄,或有热汤一二聊以相待。”

  秦风客气地道:“不敢耽误主人行程,多谢盛情。”

  季家三人又齐齐行礼致谢,秦风回身上马,到徐问真的马车边隔窗说了些什么,然后领命驱马上前。

  车队又浩浩荡荡地动身了,邻居啧啧道:“这只怕得是官家的贵人吧?如此大的阵仗,哪怕是咱们这,很少见。”

  季蘅沉默不语,她不在意,还拉着季母说话:“季嫂子,贵人既然好心帮了阿蘅这一回,想是有些眼缘,回头你们备上礼物求一求。咱们看起来天大的麻烦,焉知到人家贵人手里,不是动一动手指的事呢?”

  季母苦笑道:“哪有那么巧的事。”季大娘子轻咳两声,她便一急,忙道:“可是受了风?咱们快回家去。”

  邻居见季大娘子咳嗽起来,不再纠缠,只叹一口气,叮嘱季母:“嫂子你可好生寻思着,这机会可不是常有的,左右都到如此地步,何必为了那点脸面再误了阿蘅终身呢?如今阿芷又是这样子,家境艰难缺医少药怎么捱得住?”

  然后道:“晚些我蒸些梨子,叫我家七娘送些来,给阿芷吃了,或许能缓解。”

  季母连忙道谢,季芷带着弟弟向她略一行礼,然后季家二人忙扶着季芷往里走,季芷轻声道:“不妨事。”

  季母稍微看出来一点,小声道:“陶家娘子心倒不坏,是为咱们打算。”

  “人家贵人善心,一面之恩,咱们怎可得寸进尺?”季芷摇一摇头,问季蘅:“参可取来了?”

  季蘅忙道:“已卖了,正卖给那位贵人娘子,娘子与了我足足十金!阿娘和姊姊你们的药钱不必愁了。”

  “原来贵人是为娘子?”季母惊呼一声,“如此气派,真看不出来,我还以为是哪里的官老爷出来巡视赴任呢。——十金!这样多?”

  她同丈夫开了多年医馆,对各种药材价格都谙熟于心,闻言有些慌张,“这可太多了——什么样的参没有这个价啊。”

  家中近来运道实在坎坷,季母便如惊弓之鸟一般,一点超乎常理的事情都会让她慌张不安。

  季蘅见状,忙将徐问真所言说了,季母听完,还是不大安心,“虽然史上慧眼识英才之事是常有的,可哪个是年轻娘子独自出门,识中英才先以银钱相交的?”她打量着儿子清俊的面孔,忧心忡忡地道:“别是……”

  “阿娘莫要多想了。”季芷摇摇头,道:“既然是官家女子,想来眼力行事,不是咱们这些卑微之人可以揣测想到的。三郎还稚嫩着呢……”

  她到底没忍心说得太深——她弟弟一看就还没长成,虽然生得样貌还算不错,可太清瘦了,又两眼空空,京里来的贵人娘子怎么能看得上?瞧人家身边的护卫,都一水高大俊朗,有这些人映衬,更显得三郎像个孩子了。

  只是母亲为母,看他们这些孩子觉着哪哪都好罢了。

  她低声道:“贵人如此施恩,日后若有机会,我们定要设法报答。”

  季蘅连忙“诶”了一声答应着,季芷教他,“遇到贵人,言声务必恭敬称诺,不可以口声应之,以为不恭。”

  季蘅这回机灵,随声应诺,季芷在心里叹了口气——弟弟虽然聪明,常常有些不一样的巧思,于人情世路上却并不熟悉。

  如此懵懂青涩的样子,叫她怎么敢撒手?

  季芷轻声道:“我又拟好了方子,明日雨停了,你还是去吴家嫂子那抓药,再将从前赊欠的药钱都结好。”

  季蘅忙答应下,季母道:“我自觉感觉一日强过一日,大约是要好了。再多用些温汤,两三日便可痊愈,可以不必吃药,何必还浪费药材炉火?”

  季芷微一立眉,有些严肃地道:“我为医者,便听我的。”

  季母拗不过她,口上只能答应着。

  街道上,徐问真的车队离开季家的巷子,奔着打听好的客栈而去。

  这几日天气不好,游人不多,客栈生意寥寥,见这样一大群人抵达,便知是笔大生意,掌柜亲自殷勤地迎出来,“敢问客官共要多少间房?”

  秦风问了他店里现住着几间,出去又回徐问真,不多时回来,将一角银子放在案上,“余下的房间我们都包了,先定一夜,烧好热水备着,餐食我们自己做,只是要借你们厨房与食材一用,共多少钱,你核算清楚告诉我。”

  这可是笔大生意,掌柜的接待过一些外地来的官老爷,知道这些达官贵人的做派,是轻易不吃外边的饮食的,因而答应得很痛快,忙不迭地喊人烧水打点房间。

  这客栈虽说是桃花镇最大,与京中毕竟无法比,徐问真住的上房是一个简单的套间,内屋设着床榻,用櫊扇屏风隔开,外间有桌椅几案,备有一榻,屋内陈设还算干净雅致。

  徐问真这一路在自家船上和问圆那里居住,卧房自然都尽善尽美,含霜见到这里,虽知道已是最好的条件了,还是忍不住觉着委屈到徐问真。

  徐问真安慰她,“这毕竟是个小镇,又不是什么州郡大城,能有这样干净已经不错了,收拾收拾,咱们便歇下吧。看这样子,明日应该能放晴,天一放晴,咱们就上山。”

  含霜答应了一声,还是指挥着婢女仆妇们将屋子又打扫了一遍,卧榻上的枕衾都换成随身带着的,取出自带的香炉来焚上祛湿除潮的崖柏香,再有一应茶具、碗碟,都不用客栈所备之物。

  这些常用之物走前含霜收拾出几大箱子,每一样在哪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安排起来有条不紊,徐问真感慨道:“我得含霜,真如一至宝矣。”

  含霜愣了一下,然后脸颊微红,口中坚强地打趣,“娘子如此说,还不给我涨月俸?”

  徐问真大手一挥,“涨涨涨。”又对其余人说:“此番出来,大家都劳累了,回去各赏三个月钱米,护卫、船夫们都有份,回头告诉出去。”

  小丫头品蕤机灵,欢欢喜喜地答应下,脆生生地谢赏,屋子里顿时满地t笑声,一路传出去。

  隔壁的云姑听到了,小丫头打听来消息,满脸喜色藏都藏不住。

  云姑微微笑了,“娘子是心疼你们这一路劳累,她原就是很心疼你们的,在家时常惦记你们冬夏衣食炭火可足。”

  小丫头用力点头,见她振奋感念的模样,云姑轻声嘱咐:“这会大娘子得歇歇,晚些去谢不急。”

  这边人都分配好屋子,把这客栈剩下的房间都塞满了,有的还需三四个人挤在一起,才堪堪住下。

  含霜度那套间除卧榻外还有两张榻,能住下人,与凝露便没参与分配房间——住在外头,不是自己家地界,含霜是头回经历,不敢过于放松。

  素日徐问真不大用人守夜,今日她们两个却不敢离开。

  周遭的屋室是,上下两层楼梯口都被徐家的护卫把住,强健的仆妇们拥簇着徐问真的屋子,这边摔杯为号,立刻能从四面八方杀来一群人。

  连日旅途奔波,外头又下着雨,徐问真没叫人折腾什么吃的。自己准备吃食是怕外面有人起坏心思动手脚,偶尔在外吃两餐新鲜的没什么,住在客栈里,晚上要歇在人家的地方,却不得不小心。

  如此歇了一夜,或许换了地方,又连日奔波,徐问真有些没睡好,倚着枕头听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不禁想起家中窗下的一小丛芭蕉,又想起问圆,他们如今应该还在船上,不知问圆怎么样了。

  她看得出来,问圆决定虽然做得果决,可心里并非不伤心,只是不愿露出来叫她们担忧而已。

  数年夫妻,当年又是那般的情投意合,走到如今这一步,人心非铁石,哪能一点不伤心呢?

  王家那老妇人,行事实在气人得很。

  不过徐问真掂量着,不必等她回京,祖母就会先将王家人料理了——毕竟不闹一闹,将真真假假的内情宣扬一点出去,岂不叫人以为徐家女只因妒忌和离?

  ——虽然徐闻真觉得对自己夫婿有占有欲没什么不好的,她祖父、父亲和七叔父都没有纳妾。

  在徐府,纳妾多情的十叔父徐纯才是那个另类。

  但世情如此,总不能叫问圆往后被人指指点点说闲话。

  还有宣娘那边,不知婚事找得怎样了。

  她这段日子带着见明出门,倒是渐渐觉着那小子真不错,沉稳、老实,又重情义,虽然不及问圆一点就通的灵秀,可在经史文字上很出挑,每年弘文馆评选都是上等。

  这时老实不算弱点了,宣娘可有主意得很,两人正好互补。

  见明生得又不错——他真是挑尽父母好处长得,生得一派风流俊秀、芝兰玉树佳公子模样。

  如今唯一的缺点就是七叔母了,不过算一算七叔母和宣娘两人的本事、靠山,她觉着七叔母怎么都玩不过宣娘。

  这些都是她闲来想的,叔父官位有限,赵家原本要议的见通不成,徐家又拿见明堵上,像什么道理?

  倒像西市卖货的。

  私心里,比起相处不多的见明,她自然更看重宣娘,希望宣娘能觅得一桩合心顺意的婚事,听闻舅母已在翻拣自己母家的侄男们了,或许不久之后便能有好消息吧。

  徐问真倚着枕、听着雨声胡乱想着,到三更天听得雨势渐归于无,才堪堪闭眼。

  一早外头公鸡打鸣,她又猛地醒了,一瞧,天光倒是大亮,可时辰还早。

  “徐见通,都是为了你啊!”徐问真磨磨牙,在心里骂见通。

  她会想不到,自己原本很期待出门的行程了。一路奔波,觉还睡得不好,罪魁祸首岂不就是那个惹出事来的见通?

  含霜她们睡得不沉,听到动静连忙隔着屏风唤:“娘子?”

  “进来吧。”徐问真道:“我听后半夜雨停了,上山无妨了吧?”

  含霜回:“一早秦风他们便去打听了,说山路还好,往书院那边的路毕竟勤修,却比有些村路还好走呢。咱们只是人多、东西多,秦风说,不知能够将一部分辎重留下,再留下一队人看着,如此上山便宜些。”

  这话有理,徐问真一边抬手披衣裳,一边道:“按他说得办。”

  凝露在旁边应了一声,将铜盆安置好,备好柔软的面巾,出去传这话了。

  品蕤、品栀等年轻女使进来服侍梳头、整理床铺,所有东西又要撤掉规整到箱子里,云姑起得很早,见徐问真这边屋里有了动静,过来说:“我听雨声久久未停,娘子只怕未歇息好。我一早借着他们的庖屋熬了菰米粥,蒸了两笼笋干火腿的笼饼,娘子用些垫垫再上山。”

  徐问真冲她仰脸一笑,“云姑最疼我。”

  云姑看着她,便忍不住眉目俱笑,一行人吃了早饭,打点好行囊,房间没退,留下一部分人马,去官府打好了招呼,然后秦风率着精干人手护送徐问真上山了。

  寒山书院那边情况未知,还是要在下头留个后手,桃花镇离那边已算很近了,留人在这边,无论是还回来歇息,还是留在山上召人上去,都很便宜。

  通往书院的路果然不算特别难走,是巧了,这边车队在山门停下,秦风与含霜上前去报来历目的,正逢几个学子打扮的年轻人从里面走出来,其中一个容貌与徐问真三分像,穿着玉白长袍,笑意爽朗,兴致勃勃地与人说近处镇子的特产美酒呢,忽然一下瞥到二人,与浩浩荡荡的车队,猛地愣在原地。

  “长、长……”

  马车中的徐问真这时徐徐下车,迎面就看到见通,一扬眉刚要说话,见通扑通一声跪下:“长姊!”

  ——其实他是看到了徐问真身后,拎着把紫檀木杖下车的云姑。

上一篇:重回暴君黑化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