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第182章

作者:双叶成林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顾长萧没有给红包,但他有论功行赏,不过要等回到边城再兑现。

  那个晕倒在雪地里送信的流星马,来时送的信没送到,回时顾长萧又特地点他送信。

  领了红包他率先出发,去给边城送信,两个王爷都回来了!

  这个年过的,虽然戾王人在边关,在荒野中过得年,但快乐、欢喜和感动都是真的。

  并且,他还和岁岁互相表明了心迹,互赠的定情信物,顾长萧太满意了!

  而人在长安皇宫过年,面对满桌山珍海味、玉盘珍馐却食之无味的誉王是一点也快乐不起来。

  “母后,北疆使臣预计正月初八到长安,怎么办?儿臣已经想尽办法阻止,却没有用。”

  皇后一身华服雍容华贵,正歪在榻上吃着养颜的甜点,见誉王因北疆使团来长安自乱阵脚。

  她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只是使团而已,有何所惧?安排自己人接待,别让他们跟外人接触,事情办完就送他们走。

  就算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也无伤大雅。你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杀了君晏清,只要他一死,天下还有谁会与你作对?”

  哼,老皇帝不论是装病还是真病,他既然敢病,那本宫就有本事让他永远好不了!

  看一眼誉王,就是儿子不太中用,路都给他铺好了,却因顾忌太多,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屡次错失良机。

  当初让他多派些人马把君晏清截杀了,他却担心派出的人太多事情会泄露,结果让君晏清那个贱种成功逃回边城。

  这次君晏清奉命去北疆,多好的机会暗杀他啊!誉王又担心派自己人去北疆地盘截杀,容易留下话柄,反正是借左贤王的手杀他,何必又沾上风险?

  结果呢,这个贱种竟然反杀了左贤王,还扶持毛头小子巴特尔称王,还想派个使团来长安添堵!

  就算使团揭穿本宫与左贤王勾结又怎么样?左贤王已死,本宫只要说是你与巴特尔王勾结,诬陷本宫,你又能如何?

  “君晏清连燕地都没掌握,凭他那点边卒能有什么用?你只要防着他再次掌控西北军,任由他在边城自生自灭就是。”

  皇后实在想不通誉王为什么这么紧张?诺大的天下,你的眼睛不能总盯着边城那一角。

  “可是母后,我派的人打听到,这支使团中有您和左贤王往来的私信。”

  皇后不屑地哼了一声:“私信也能伪造,只要本宫说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

  皇后眼珠一转,心中有些不安,这份不安不是来自于君晏清,而是来自于自己的亲儿子。

  她太了解这个儿子了,说他优柔寡断,可他心狠手辣起来比自己过犹不及。万一他怕自己与左贤王往来之事败漏,做出封宫的事来,也极有可能。

  父兄最近都不跟自己说大事,在朝堂上大权在握,是誉王的左膀右臂。誉王不敢伤自己,难保父兄不会。

  她一个庶女爬到如今皇后之位,见过太多反目成仇之事。在父亲眼里,士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她和那个短命的嫡姐,都是工具而已。

  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工具,那就是誉王,事情若真严重起来,自己肯定会被舍弃。

  皇后很随意地道:“多日未见琪儿,还挺想那小家伙的。明日你让奶娘抱他来慈恩殿小住几日,本宫也享受一下含饴弄孙的快乐。”

  誉王心一突,琪儿是他的嫡长子,正是林氏女所生,才三个月大。母后突然要他进宫做什么?

  誉王离开皇宫后,立即找到顾国公,将皇后的吩咐告知,顾国公岂会不懂女儿在想什么。

  冷哼一声:“不必理会她,就说琪儿身体不适,她若逼见,就送琪儿来顾府做客。”

  誉王还是不懂:“外祖父,母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见琪儿?”

  他是不信皇后想孙子了,皇后最烦小孩子哭闹。

  顾国公瞄他一眼,同样是恨铁不成钢,但誉王这样也好,聪慧的君王是不会允许外戚做大的,而誉王现在理政全靠他。

  “不必管你母后想什么,你想法子查清楚北疆使团到底带了什么证据?我们要早做防备。”

  “西北军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

  “外祖父放心,您推荐的官员全部安插过去。君晏清的亲信,要么降职,要么驱逐出伍。”

  顾国公挑眉:“他们就没反抗?”

  “有过几次暴动,不过都被镇杀了。君晏清不在,凭那些小兵小将,不成气候。”

  “没有落草为寇的?”

  “也有一些,边关马匪众多,一样不足为惧。”

  顾国公沉声道:“要防着他们是真落草还是暗中去了边城?”

  这一点誉王到没想到,从西北到边城足有数千里,他们怎么可能一路闯过关卡到边城?

  但他没有反驳顾国公,只应道:“本王会派人盯着。”

  “我让你从燕地来的官员、商队中打听边城的实际情况,可有进展?”

  说到这个誉王就来火:“吏部有一小官之前在边城做主薄,极得君晏清信任。本王屡次找他问边城情况,他都避而不答。”

  顾国公果然立即变了脸:“你可是监国的皇子,对付这样一个小官还用我教你怎么办吗?”

  誉王忙道:“外祖父放心,本王很快就会让他开口。”

  魏清泉家的年夜饭吃的愁眉不展,他在边关数年,最期盼的事就是回京,没想到回京之后依旧是举步维艰。

  而现在他已经被誉王的人控制起来,不知道灾祸什么时候降临。

  “灵娘,你跟英芷一起走吧!”魏清泉的妻子黄灵娘坚定地摇头,握住他的手:

  “能送走英芷已是不易,若我也消失,暗中监察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到时候连英芷都走不脱。

  再说,夫君,我们分开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团聚,我不想再和你分开。

  不论面对什么,就让我们夫妻一起面对吧!”

  魏清泉流下两行热泪,他对妻子已经不是一句感激能诉尽情谊的,他在边关那些年,黄家人多次让灵娘与他和离,灵娘都不肯。

  艰难地带着女儿等他回来,好不容易他带着政绩和军功回到长安,却也只谋到一小官职,还处处受誉王的人刁难。

  而现在已经不是刁难了,誉王的刀已经悬在他脖子上。他是绝不会背叛戾王殿下,去指控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但他也不想牵连家人,所以才花了重金买通一个菜农,帮忙把女儿运出长安。

  英芷虽然才八岁,可她自幼聪慧,父亲不在身边这些年她更是比同龄人早熟。

  只要出了长安,有黄家人暗中帮忙,英芷能顺利到边城,得到戾王殿下庇护,就能活下来。

  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女儿能够活下来。

  英芷泪如雨下:“爹、娘,让女儿陪着你们吧!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魏清泉郑重地道:“英芷啊,你记住,你此去边关不光是为了保命,还为了给戾王殿下传信。

  誉王党因北疆使臣即将到长安而心虚,再想尽办法抹黑殿下。

  不光是我们这些从边城回来的小官小吏,凡是去过边关的商人、士族、官员,还有殿下曾经的亲信,都会受到盘问,成为殿下莫须有罪名的证人。”

第194章 去边城

  “一定要殿下早做准备!誉王是想彻底污坏殿下的名声啊!”魏清泉低压的声音,但情真意切。

  魏英芷感觉到父亲语气中的郑重,忙道:“父亲放心,女儿一定会把信带到。可是父亲,您拖延一段时间,我们等殿下消息不行吗?”

  魏清泉摇头一叹:“殿下在北疆还未回到边城,不知何时才能收到我送的信。

  再说,为父已经被誉王盯上了,他是不会给为父拖延的机会。”

  誉王一定会第一个拿自己开刀,这一点魏清泉很清楚,就因为他曾在边城做过主薄,并且得戾王信任。

  魏清泉现在非常后悔,当初他不应该回长安的,这个龙潭虎穴他这种小人物卷进来,立即就会粉身碎骨。

  应该听王爷的话,把妻女接到边城,接到那个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边城。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我的英芷,一定要活下来!

  当天夜里,夫妻俩陪着女儿守岁,殷殷嘱托,事事叮咛,母亲的眼泪没有断过。

  接年的鞭炮声响起时,趁着四方街邻都在放鞭炮,热闹声中,小英芷被母亲从后门,装进一个菜筐中。

  不一会一辆板车经过,将菜筐搬到板车上。车上都是菜筐,今晚没有宵禁,到处都有送货的板车,丝毫没有引人瞩目。

  小英芷没有睡,从菜筐洞中盯着外面,她看到一支穿着黑衣裳的官差去了她家,她很害怕,很想回家给父母报信,但她没有这么做。

  因为父亲说了,出了家门就万事别管,不要回头,一定要到边城去见王爷。

  也不知过了多久,板车摇摇晃晃,她被送到城外。她听到大舅舅的声音:

  “人我带走了,此事万不可跟旁人说,否则你我都会有性命之忧!”

  送货郎接过钱道:“大人放心,这事烂在小的肚子里。”

  英芷以为会看到外公、舅母和表姐他们,结果舅舅把她带到一个小破庙:“英芷啊,你在这别乱跑,舅舅去找辆车带你回家。”

  小英芷没忘记父亲的话:“可是舅舅,爹让我去边城。”

  英芷大舅眼中闪过一丝冷峻的光:“知道,会送你去的。”

  舅舅走了,英芷抱着行李缩坐在角落,不一会破庙里来了几个乞儿,看到孤身一人的她,乞儿们没有欺负她,反而问她是不是迷路了。

  英芷只一味地摇头,什么话也没说。也不知等了多久,突然有个小乞儿说:“不好了,来了一群官差,快离开这里。”

  有个小乞儿来抓英芷:“快走,官差会把你抓到养生堂的。”

  英芷自然不愿意走:“我在等舅舅。”

  “你傻呀!你舅舅这么久都不来,就是把你丢了!进了养生堂,你长得这么好看,会被卖到窑子里的!”

  英芷死活不愿意走,就在这时她从后窗看到舅舅正在给那些官差指路,这些官差穿得跟昨夜去自己家的官差一样!

  英芷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一幕,舅舅为什么带官差来?

  她停止挣扎,被小乞儿拉出破庙躲到一旁的树丛里,然后她就听到一个让她心碎又迷茫的真相:

  “魏家小娘子就在里面!你们拿住她,任魏清泉骨头再硬,也会乖乖听话。”

  舅舅出卖了她!不是要送她去边城,而是要把她给誉王做人质,逼迫父亲。

  小英芷的泪止不住地流,她很想冲出去质问舅舅,想回家看一眼父母的情况。

  但她更清楚自己现在绝对不能动!不能被他们抓到。

  她看到官差因为找不到她,转头把她舅舅抓走了。她听到舅舅在那里焦急凄声喊着她的名字。

  好像找不到她很担忧很害怕一样。若非亲眼所见,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舅舅会这样对自己。

  虽然父亲不在家的那些年,她和母亲经常受舅母刁难,被表姐欺负,可舅舅对她们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