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双叶成林
又商量锦安的学业:“边城没有好夫子,要不要去燕州读书?”
锦安猛摇头:“不要!”
锦岁思索着道:“再等等吧!今年春闱之后,王爷会在边城广聘有才之士,相信会有好夫子来的。”
之前天下有才之士不来边城,是因为边城只是个不像样的边关营地,而戾王又身背谋逆重罪,谁敢往边城凑?
但开春就不一样了,力大无穷城正式落成,因北疆使团誉王的名声必定受损,再加上春闱不少考生落榜。
顾长萧在自己封地是有封府官的权力的,也就是说到戾王麾下任职,其实跟朝廷的官吏俸禄品级是一样的。
凌爷爷和锦安回自己院子睡觉,锦岁不想挪动,就把纸笔拿到小桌上写。
因为和阿爷谈到春闱后边城广聘人才之事,她有了很多想法。不光要文人,顾长萧要征兵。
而她也要征人才,跟读书人不一样的人才,那就是匠人。
匠人在这个时代属于匠籍,谁能想到后世的各种非遗大师,在这个时代是匠籍,也就比贱籍好一点而已。
最直观的比喻,农民很苦,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一但天公不作美,一年没有收成,或者遇个天灾干旱,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但是,很多匠籍、贱籍的人,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置上两亩地,转为农民!
不少匠人奋斗三代,只为给孙子辈打拼下两亩薄地。
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朝廷会管,匠人和贱民,朝廷是不管的!
若遇兵力不足下达征丁书时,农户可以一户出一兵,或者几户出一兵。
而匠人、贱民则是直接抓走,哪怕年老当不了兵也要做兵奴。
他们的税更重,受到的剥削压迫更狠。但现在的边城,急需这些人才!
没错,在锦岁看来他们就是人才!
她接下来要做的事太需要这些匠人了,如果顾长萧能为她找到墨门传人,那就更加事半功倍。
若阿爷能用道观吸引一些有才能的道士,那她愿意付出更多的金子把人才留下。
不管是还没采回来的石油,还没开始研究的火药,还是羊毛纺织机、海船……
就凭现在边城这点匠人,根本做不出来啊!
她准备借着顾长萧招纳贤士这股东风,同样广招匠人,包括医师、泥瓦匠、烟花匠、木匠、漆匠等等。
只要来到边城,就给安家费,减免一部份税收,工钱还给得足。
她思索了一下,自己肯定是不能当官的,要是知道边城有女官,顾长萧绝对又会成为众矢之矢。誉王正愁抓不到顾长萧的把柄呢!
再次女扮男装当官也不行,不然会传出戾王有龙阳之好的。并且大家已经知道她是女人,再扮男人她也不好意思啊!
既然不能以官方的官义征人,以商的名义征也不行,商人的地位更低。
万一些有脾气的匠人一听是经商,不愿意来怎么办?
最后只剩下一个选项了,那就是办学院!
没错,我要在边城办一所全新的学院,奉墨子为师,广招天下匠人。
当然,孔子也要拜,做不到全民扫盲,小学堂得开办起来。
她越想觉得可行,开学院这个计划太好了,厉害的匠人能来能当老师,学徒刚好当学生。
学校包吃住,学费还能赊欠,直到你毕业后有工作了再还学费。
相信单凭这一条就能吸引无数人来边城求学!
在底层百姓看来,读书科举那是天梯,一百个学生不一定能出一个秀才。
相比起来更愿意孩子学一门手艺,以前都是到处找老师傅带,做几年学徒才能出师。
但现在边城有一座专门学手艺的学院!还是戾王建的大学院,三百六十行都能在里面学到。
肯定很多百姓愿意送子女进来!
她奋笔疾书,写着开学院的企划书,最后发现手冻僵了,便到空间里写。
困意来袭,喝杯咖啡继续写,再把学院的草图画出来。把她要做的那些研究都包含到学院里。
以科来分馆,像医学院专门研究青霉素的试验室,纺织院专门羊毛纺织机。
至于鱼油和火药,肯定是要放在军工部的,但能介绍自己优秀的学生过去,我们学院同样能挂个名。
还有农科,杂交蔬菜、水果研究起来,高产种子卖起来。
燕九的海船了能借用一下,去海外收集良种……
锦岁在懊悔自己之前竟然没想到开学院!现在才手忙脚乱地做起计划。
她写写画画,又到电脑里去搜集资料,直到脖子酸得抬不起来才发现,已经凌晨六点了。
阿爷马上就要起床,万一发现她不在就糟了。
赶紧把资料收拾出去,洗了把脸,衣裳也没换。
迫不急待地抱着资料要去找顾长萧,想想从正门走有多远,她搬来梯子选择爬墙。
王府中,几个暗卫一下子就注意到爬墙的季姑娘,这天边才露鱼肚白,太阳还没出来,季姑娘也太心急了!
我们王爷是顶着月亮爬到季府,季姑娘是迎着太阳爬到王府。何苦呢?中间开个门多好!
锦岁还像做贼一样弯腰往廊下跑,左右一看没有护卫这才放心。
她没来过王府不知道顾长萧睡哪,就东边卧室的窗户敲:“顾长萧。”
结果顾长萧一身汗地从旁边演武场跑过来,这样冷的早上,他竟然只穿了一件短褐,并且被汗湿了,紧紧地贴在皮肤上,腹肌的线条清晰可见。
锦岁大大方方地看:“王爷这身材真不错!”
顾长萧对她的出现很惊喜,笑道:“要不要我脱了衣裳给岁岁看?”
锦岁脸一红:“这倒不用了!”
他见锦岁抱了一些东西,笑问:“岁岁是给我送早饭的吗?”
锦岁忙道:“不是,我是来要东西的。”
“要什么?岁岁看中我的什么东西,只管说,都给你。”
“再赏我一万亩地好不好?”
第201章 疯丫头和疯老头
当锦岁把自己连夜绘制的学院图,以前各分院概况、征招天下匠人入院、低廉学费招生,不和拜孔圣的正规学院抢生源。
我们只从平民之中招生,我们的学院教得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是三百六十行。
当年董仲舒向汉武帝献上儒学,从此废百家独尊儒。儒确实能治世,但想兴国却需要别的。
像墨门的格物,便是建城、筑塞、做武器、改良农具、开山修路最好的学问,明明能和儒学形成一文一武之势。
如今却被打压成工匠!而我们边城最需要的就是这些工匠!四书五经可挡不住外敌的铁骑,也出不了海灭不了倭。
我要在边城建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院,助王爷强兵、富民。
我要培育出高产的良种,改良农具,让天下百姓人人丰衣足食。
我要改良工具,提高效率,让我们的商品卖遍世界,商汇天下。
我要为军中做出更强大的武器,减少将士的牺牲,不光要守护好边疆,还要让那些蛮夷知道,华夏边疆,绝不能犯!
我要让汉人成为世上最尊贵的民族,让汉人不管去到何处,都能成为座上宾,而不是成为比牛马还要贱的汉奴……
锦岁越说越激动,甚至她自己都没发现,她已经热泪盈眶。
她要建的哪里是一所学院,而是一个全新的国度,一个比盛唐强汉还要强大的国度。
这根本不是一个建设学院的企划书,而是一幅蓝图。让顾长萧热血沸腾的蓝图!
他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狭隘!只是重回长安,和誉王争权。
如今岁岁让他知道,真正英明神武的一国之君,应该怎么做。
“一万亩够吗?我给岁岁两万亩!”
锦岁认真思索:“也行!反正农科需要很多试验田培育良种。”
顾长萧突然靠近,锦岁心一颤:“你要干吗?”
只见他拿出手帕替自己擦眼泪:“岁岁心怀大志,我愧不能及。
不是岁岁助我让边城强大,而是我们齐心协力,让咱们的边城,变成真正的力大无穷城!”
锦岁干笑两声:“我有点理解程大人的心情了,这个名字听着确实很怪。”
顾长萧不认同:“一点也不怪!等力大无穷城如岁岁所说一样,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商汇天下。
那时天下人都会骄傲地说,大夏北境有一座雄伟的力大无穷城!”
他说话时递过来一杯茶:“岁岁嗓子干了吧?”
锦岁毫不防备接过就喝:“确实干了……”
一语未毕,她觉得有点头晕,医学常识告诉她,刚喝的茶中有助眠成份。
不可置信地看着顾长萧:“你要干什么?”
顾长萧上前抱住她,没让她软倒在地上,心疼地说:“我只是想让你好好睡一觉,岁岁你太累了。”
锦岁自己没察觉,但顾长萧却发现了,刚才她慷慨激昂地说着学院的规划,那种亢奋的情绪明显是一夜未眠,且全程处于激动状态。
这样很伤身的。
明明分别时说好了,你要好好睡觉的。
要给岁岁下药还真不容易,顾长萧怜爱地抱她到自己的床上,握着她的小手亲了亲:
“醒了你要是怪我,打我骂我都好,我只是不想你这样点灯熬油地劳心劳力。”
可惜岁岁已经睡熟,一句也没听到。
他让暗卫守让院子,自己则穿戴好之后亲自去告知凌爷爷。
凌爷爷一听自家孙女睡到王府去了,又惊又气,再一听她熬了一夜没睡写书院章程,累倒在王府,又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