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第214章

作者:双叶成林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他强忍着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要私下有别的举动,同样属于不尊重凌姑娘的命令。

  只是派了心腹来流民营担任管理官员,将这些长安官老爷们一视同仁,男的跟流民一起去干基础工分活,修河堤、修马路、去工地。

  女的管你是官夫人,还是大小姐,必须进工坊干活。

  过程在锦岁看来挺好笑的,她就像当初看霍子安当牛大人一样,看着这群官老爷们直播‘流民就常’。

  她还特地让那些长安来的官员们亲眼看到这些人干活,她又‘枉开一面’:“到底是朝廷命官,不能只跟流民干一样的活,并且你们干得还不如流民呢!

  这样好了,每人每天写一份报告,就‘流民安置’问题写一篇策论,和你们对流民营生活的感想。凡是提出有用意见的,本姑娘给你们加工分。”

  又对那些没进流民营的长安官老爷们说:“你们也一样写策论,可以来打探流民营的情况,刚好现在有同僚在里面,一起讨论一下,怎么让底层百姓脱贫。”

  咱就不用军训,用这个办法实施长安官老爷改造计划。

  那些官夫人、小姐们一样要学,锦岁对她们相对没那么严厉,还许她们进女子学院学习。

  至于家眷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她允许继续住在官员住所,不受连带惩罚。但被这些官员认为,是成了‘人质’,他们要敢逃,老小绝对活不了。

  开始的时候,这些官员是想尽办法逃脱,想联合所有长安官员反抗。一幅大义凛然的模样:“她今日能这般对我等,明日就能这样对你们!

  必须让她知道,我等乃是长安来的朝廷命官,不是流民、难民,不能受她摆布!”

  开始还有人意动,但当天下午程榆就带他们去看火药试爆:“新的投石机造好,今日试一试火药的射程。”

  然后众官员们就看到,投石机射出数百米远,炸毁山石,在地面炸出巨大的深坑。

  锦岁自然也在现场,就是她来指导改良投石机的。她一人站在高处,一众边城的军工官员,专注地聆听她的指点。

  而那些站在她身后的将士,如同标枪一般盛气凌人,却对她这个女子,满眼皆是敬佩和信服。

  那一刻,长安官员们觉得,就算她不带着‘如朕亲临’的玉牌,一样能指挥全军!

  面对这样的女子,除了能质疑和嘲讽她的性别,他们这些文官实在干不了什么事。

  这么说吧,顾长萧能把他们提前送来,就是确定了他们在边城掀不起风浪。

  但凡有能力翻点风浪的,顾长萧都会打断了手脚,削去了臂膀,然后再送来。

  本来还能对僚只是一时嘴快,说了说流民的问题,就被蛮不讲理的凌姑娘强行送到流民营之事气愤不已。

  看过这场火炮测试之后,这些官员全都沉默了。

  这会听到人在流民营的官员还在说着要反抗,他们唯有沉默应对,最后才真诚地道了句:

  “你们还是安分地把凌姑娘要的策论写完,把这些流民安置好,在陛下到来之前从这里离开要紧。”

  见没能拉拢到同盟,这些官老爷又想别的招术,那就是贿赂边城的官吏,让他们不用干活,饮食起居再弄好点。

  想着顶多在流民营熬上一段时间,等风头过了再想办法离开。

  结果贿赂的东西官吏倒是收了,但翌日就看到程榆带着那些东西过来,每一绽子、金块、玉佩……程榆都能跟原主人对上。

  一一念完之后才高声道:“凌姑娘说了,这些东西是长安官员捐赠给流民营的,全部用于流民安置!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些官员!

  当然,你们若还有这份心,再多捐些东西更好。”

  哼,你们怕是不知道凌姑娘的行事风格!贿赂这种事,当然是,礼一定要收,至于事办不办得成嘛,不做保证。

  那些贿赂的官员在不明所以的百姓掌声中,红得脸都滴血了,只觉羞愧难当,恨不得挖条地缝钻进去。

  有人暗骂‘疯子!’边城从上到下,到处都能见到疯子!

  程榆似笑非笑地对这些官老爷道:“各位就别白费心机,还是早点写好策论,将流民安置妥当才是正理。”

  “尔等的手段,在长安有用,拉党结派、贿赂公行,在我们边城是没有用的!

  边城只认实力,家世、门生、党派在这里是行不通的!这里有笔墨,凌姑娘开恩,每日让你们多休息一个时辰,好好写策论吧!”

  锦岁坚持让他们写策论的原因是,她觉得这些文官当中有人是有才能的,只是在长安那种风气之下,人人只想当墙头草,结派抱团。

  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无法出头,所以这也是她给他们的一次机会,要真有才能肯实干,她不吝提拔。

  官老爷们这边稍微安生了一些,那些夫人小姐又在学院找事,她们倒闹不出大事,就是成天哭,太影响集体中别的学生了。

  陈芸娘这样的好脾气,同样出身士族,又有被卖为奴,差点殉葬的经历,最终嫁给程榆当了官夫人,还管理女子学院。

  她觉得她能理解这些官夫人、小姐的心情,所以开始时还规劝着她们,对她们也很照顾,重活累活不让她们干,只干些纺织、刺绣的活。

  饶是如此,这些官夫人、小姐还是天天哭,又是哭粗茶淡饭,又是哭衣衫是粗麻粗棉磨了皮肤。

  又是成日坐着纺织腰痛腿痛手磨出泡,又是哭自己在长安锦衣玉食,来到边城竟然干奴隶的活。

  陈芸娘听不下去了:“哪里是奴隶的活?难道你以为我们女子学院的姑娘都是奴隶吗?”

  “难道不是吗?她们是奴隶,而你就是自甘下贱,堂堂官夫人,竟然跟一群庶民草芥一起生活。”

  女学生们气得不行,之前还同情你们呢,现在才知道你们这些人高高在上久了,根本不值得同情!

  女学生们又气自己,凭什么同样的活,我们干就是应该的,你们这些官小姐干,就觉得很可怜?

  都是人,都是娘生爹养的,你们凭什么比我们精贵?

  陈芸娘低声道:“你们竟然这样想,那真是枉费了凌姑娘的一番苦心。既如此,以后你们就跟学生们干同样的话,不会再有优待了。”

  “既然你们这么爱哭,那就哭吧!哭瞎了眼也是活该!”

  “忘了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学生,而是要赚基础工分的流民,所以活干不完没饭吃!”

  这事陈芸娘都没告诉锦岁,凌姑娘那么忙,何必拿这点小事烦她。

  她既然把这些人交到自己手里,那自己一定要想办法教好她们。

  很快,让夫人、小姐更绝望的事发生了,那就是学院竟然每天还要跑早操。之前她们是不参加的,现在陈芸娘特令她们也加入。

  天才亮就集合绕着操场跑三圈,然后就打华佗五禽戏。接着吃早饭,分配干活。

  陈芸娘有意将她们隔开干活,便分成几队轮流,其中一队轮到去牧区给牛羊喂药,跟着军医和医护队同去。

  陈芸娘有意让她们长长‘见识’,特地带她们去看了那个挂满尸骨的树林,毫不意外,一些夫人吓晕了过去。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在边城,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若不自强,外敌来时只有等死的份!

  就连长安胡人不也打进去了吗!难道你们活下来,靠的就是哭?凌姑娘费了那么多心血,给我们女子自强自立的机会。

  你们却只认为这是凌姑娘的刁难,认为自己就是高人一等,平民百姓低贱。

  胡人攻入长安时,可有饶过贵妇贵女?可有放官夫人一条生路?”

  陈芸娘不知道是她们听进了自己的话,还是被树林尸骨吓到,总之她们安静了很多,哭的次数少了,分配活时也不再叫苦。

  并且这些官夫人、小姐渐渐地在学院找到乐趣,首秀是吃食,她们开始鄙视大锅饭。

  但吃多了番茄鱼丸、酸辣粉条、番茄土豆烧肉等等长安没吃过的菜之后,她们爱了吃大锅饭。

  更神奇的是,一些夫人、小姐的隐疾还消失了,像以前快走几步就喘,坐下起身就头晕,吃饭半碗就饱,睡里时常惊梦失眠。

  这些富贵人才会生的病,全部没了。吃的香睡的香,有一些年轻的姑娘还打心底喜欢上了女子学院!

  喜欢研究医药,听军医授课,看凌姑娘写的医药教材。

  也有喜欢上刺绣的,设计新的花纹,得到女学生的崇拜。那是在家里,在四方小院,在闺房里,永远得不到的快乐和满足。

  她们大着胆子向母亲表示,以后就算父亲官复原职,她们还想留在学院求学。

  当第三批官员送到边城的时候,恰逢收大白菜。

  因流民营的官老爷们最近表现不错,锦岁便令他们一并去看收白菜。

  刚来的官员很不情愿,甩着袖子说,哪有朝廷命官一来就往田地里跑的,我们可是身负重任。

  头两批官员察觉到他们的心态,有种既想看戏,又同情的感觉。原来我们刚来时,是这样欠揍的态度啊!

  怪不得凌姑娘会生气!

  然后程榆一句话,让他们都自愿往地里跑,那就是:“大白菜是边城的新菜蔬,亩产,四千斤!”

  众官员跟之前看收红薯、土地的那批官员一样,第一反应就是掏耳朵,然后用鄙视的眼神看程榆。

  吹牛不打草稿,我们可是从长安来的,不是从山沟沟来的!

  你们边城的官想压我们长安官一头,就撒这样的谎吗?

  好笑的是,到了地里看到一个个胖娃娃一样的白菜,这些人还是不信。

  他们认定这是边城搞出来的把戏骗人的,直到亲自拔出一棵菜根,剥去老叶,看着翡翠色的菜叶,白玉似的杆,试试重量。

  这才相信这真的是蔬菜,还是从未见过的蔬菜。

  然后就是采收称重,还是剥了老叶之后称的,因为老叶要送去喂牛羊。并且我们已经种了大半年白菜,收成好几次了,实在没必要在亩产上面造假。

  就这,一亩称下来还有四千多斤!

  成功把那些才来的官员震住了!前有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后有亩产四千的菜。

  这边城哪里是边关荒野,明明就是风水宝地啊!

  锦岁不想重复之前的话,也不想再玩一套警告、震慑、惩罚之类的事,流民营那批官员还没毕业呢,没必要新增成员。

  她直接将新来的官员交给第一批官员带:“你们负责带他们熟悉边城。

  别怪本姑娘没说清楚,出了事连坐!”

  懒得跟你们这些长安来的人废话,浪费我时间。

  燕十一成天啃着番茄看笑话:“这次准备削谁的手指?剃谁的胡子?罚谁去流民营干苦力?”

  锦岁白他一眼:“本姑娘心地善良,温柔恬静,最讨厌打打杀杀的。你少污蔑我啊!”

第222章 在长安杀杀杀的顾长萧

  燕十一差点被番茄汁呛到:“你敢把这话当着流民营那些官的面说吗?”

  锦岁笑道:“我有何不敢?你该先去问问他们,敢听吗?听到敢反驳吗?”

  燕十一沉思了一下点头道:“还真是,你敢说都没人敢听!我有点同情陛下了。”

  这下反锦岁一噎:“同情陛下什么?”

  燕十一小声嘀咕:“娶一个这么凶的媳妇……”

  锦岁往前凑了一步:“你说啥?”

  燕十一忙改口:“没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