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双叶成林
锦岁认得这种武器,就是带铁链的流星锤,鞑子军中不止一个人用这样的武器。
当锦岁听到一个妇人撕心裂肺的哭声时,心脏骤然一紧,她记得这个声音。
扭头看去,霍子安跪在地上,他身边有三个孩子在嚎哭,还一个哭的几乎昏厥的妇人。
但那妇人手没有停,一边哭,一边细心地擦洗着尸体。
那是牛大的尸体。
我们疯狂的戴夫,从此再也听不到他那独有的叽里呱啦的声音,还有每一次必拿媳妇做比喻的种植秘诀。
霍子安看到真假戾王一起过来,他的神情紧张了一下,但很快变成认命。
经历了这场大战,不管他最终会迎来什么样的审判,他都不害怕了。
万蚁噬心的滋味固然让人恐惧,可看着牛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却让他更加痛苦。
他低声对两人道:“我的军功,都给牛大,他有三个孩子要养。”
锦岁没有回答他,继续去看下一具尸体。
她问顾长萧:“你在河西时,看过这样的战场吗?”
顾长萧沉声回答:“经常。”
锦岁沉默,战争,真残酷啊!
鞑子的尸体成堆地堆在一旁,程榆带人清点人数,准备晚些再推回城里焚烧。
天还热,尸体不能久放,必须尽快处置。比起埋了,焚烧是最稳妥的。
青锋的尸体也在,听锦岁说了他的身份,顾长萧问:“若他真能活下来,你真会饶他一命?”
霍子安在一旁侧耳听着,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青锋犯的是同样的罪。
锦岁摇头:“不会!他若只是行刺我,我或许会饶他一命。但他还杀了其他人,犯了我的底线,绝无活路可言。”
他引来马贼,杀了不少流民、牧民,锦岁岂能饶他!
敌人的尸体被叠成一座巨大的京观。
将士们的尸体要厚葬,锦岁下令在边城旁边圈出烈士陵园,为所有战死将士举生祭奠,厚葬之!
她让魏主薄去一趟燕州城,请李恒和燕州士族来参加葬礼。
她要让所有人亲眼看一看,我们的将士死的有多英勇,边城已成一片焦土废墟。
此举有几个目的,一是祭奠将士们的英灵。
二是让燕州出资重建边城,相信此战已经让他们意识到边城的重要性。
三则是,让他们看到戾王的能力!鱼油火器的能力!
我之前的话并不是威胁,而是实打实的,我就是有能力打燕州城!
我今日能将边城化为火海,能让两千鞑子死无葬身之地,全歼于边城。
我明日就能攻破燕州城,狠狠打断士族骄傲的脊梁!你们傲什么?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本王兵少又如何?试问整个燕地,还有一支比我边卒军更勇猛的军队吗?
四是,她要问罪燕州军,彻底抹杀郑家,相信亲眼看过边城战场之后,燕州士族对戾王行事,再难生出反对之心。
她和程榆、魏主薄还有几个队长商议,顾长萧全程站在她旁边听着。
很快就葬礼之事商议出章程来,程榆说不光要请燕州的官员和士族,还要自发让边关的百姓来围观这场葬礼。
让边关百姓认识到,鞑子来之时,保护他们的是谁。
锦岁认可了这个提议,不光是边关百姓,燕州城的百姓想来都能来。
程榆负责葬礼的事,她则去伤兵营医治伤兵。烧伤的痛苦远远大于刀剑之伤。
幸好她对空间攒药物之举从未懈怠,积攒了大批抗生素和麻醉药,加上陈芸娘带领妇人们做伤员护理,伤兵营的死亡率大大减少。
顾长萧虽然说她继续做戾王,但咱自己不能傲慢,故而锦岁不管是出什么主意,都会提前跟顾长萧商议。
好在顾长萧此人不事精,从未跟锦岁发生分歧,甚至锦岁考虑不周之处,他还给出补充。
此时她不知道的是,整个燕州城皆在讨论边城之战。
郑芸吓呆了,他怎么也没想到,那种情况之下戾王还能反败为胜!
并且胜的如此漂亮,将鞑子一个不留地全歼了!
那场惊天动地的爆炸,将整个城都变成一片火海的武器,自然也传开了。
燕州众人这才知道,戾王还有这样厉害的武器。怪不得能有恃无恐,敢孤军对战鞑子。
同时他们脑海中又浮现戾王围城讨饷之时的画面,那时他们极度轻视戾王,轻视边卒。
戾王在城下,他们在城墙上抛掷粮食嘲讽戾王是乞丐。
还有几天前,戾王带兵来讨要粮草和燕州军,他们也曾嘲讽戾王不自量力,必定会死在鞑子手中。
此刻回想起来,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若戾王当时发怒,拿那火器往燕州城墙上一抛,那我们就变成跟鞑子一样的烧焦尸体了啊!
待听到戾王要为战死将士办祭奠,一时整个燕州的士族,不管有没有得罪戾王的,全都备了重礼派人前往边城。
唯有郑家连夜跑路。
不过跑的也只是郑芸和他的嫡系,病重的郑朋朋被留下来供戾王发泄怒火。
第110章 葬礼
至于战死的边卒,对燕州士族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在这一战之前,无人在意边卒生死。
他们每年都会死一些人,或是冻死饿死,或是死于山匪马贼之手,亦或是死于野兽之口,对燕州士族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就连现在戾王要为战死的边卒办大祭,士族也觉得戾王的真正目地是宣示自己的战绩,堂堂皇子怎么可能真心为小小边卒办祭奠?
唯一相信戾王是真心的,便是燕家。燕家三兄妹皆换了一身治丧的麻衣,带着重礼前往边城参加葬礼。
燕家管事和族人皆劝燕九,派个人去就行了,不必亲自到场,谁都知道戾王是想借机发难。
燕九笃定地道:“戾王再怎么发难,也不会对燕家发难。我真心敬佩戾王,这场葬礼我要亲自到场。”
至于燕十一和十二娘,燕九说了他俩可以不去,但他俩坚持要去。
特别是燕十二娘,她听说戾王受了重伤,心疼不已,她能见到戾王的机会不多,她珍惜每一次相见。
郑朋朋是第二个到边城的士族,他披麻戴孝,被族人用软轿抬着,到了边城又用轮椅推着。
郑家的大半珍宝被郑芸转移,无法转移的田产店铺,郑家拿了离边城近的万亩良田田契,准备送给戾王。
这是李恒给郑家其他人的建议,想活命,只能用最谦卑恭敬的态度去求戾王。
戾王此人虽手段残酷,但他吃软不吃硬,郑家和他的矛盾主要是郑芸干的,郑朋朋从坟墓里出来之后就病倒,郑芸所做之事他一无所知。
相信跟戾王据实以说,再送上重礼,真诚祭奠边卒将士,戾王不会赶尽杀绝。
听说燕家、郑家和李州牧都带着重礼出发,燕州士族皆行动起来,生怕落后于人,被戾王追责。
当他们来到边城之后,亲眼看到现在的边城,看到垒成京观的鞑子尸体,才知那一战是何等惨烈。
此刻的边城还冒着浓烟,一片焦土之中还能看到烧死的战马尸体,城墙旁边没被焚烧之处,土地被鲜血染成黑褐色。
好像踩上一脚,都能踩出血肉一般。
被火焰燎烧的枯草丛中,还有带着血肉的断箭、断刀,甚至能找到残肢肉块。
亲眼所见的感觉,比任何文字形容,语言流传都来得让人震撼。
鞑子的凶残狠辣,边卒的勇猛无畏,火器毁天灭地之能,戾王的孤注一掷,以焚烧一城换取整个边关太平。
这一刻,凡是见证之人,无不心生敬佩。试问天下,还有几人能有如此魄力?
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将种田打猎的边卒军,训练成一支能和鞑子抗衡的精锐。
将破旧不堪的边营,变成鞑子大军的葬身之地!
鞑子可是一个都没逃出去!那可是鞑子啊!
他们以前只能纵容默许鞑子在城外打秋风,抢些边民百姓。甚至还怕鞑子不满意,暗中送些粮草。
只求他们满意之后赶紧走,一年一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现在戾王用真实一战告诉他们,以后的边关不再是委屈求全,不再是献祭百姓以求平安。
而是,用战火打回去!
凡敢犯我边关者,让你有来无回!
士族们相视一望,一个念头在心中浮现,燕地的天,真的要变了。
以前在他们看来,戾王行事张狂、毫无礼法,像个跳梁小丑,让人生恶却又无可奈何。
冷眼旁观戾王和郑家的荒唐事,等着看戾王连郑家都治不住,在燕地像乞丐一样夹缝求生。
可这一战,这座还冒着浓烟野火的城池,那些鞑子尸体垒成的京观告诉他们。
戾王并非没有对付燕地士族的能力,只是不想将拳头对向自己人,但你们若是敢轻视他,便是引火自焚。
有些家族只派个管事或是旁支来的,立即派人回家给家主送信,赶紧亲自来祭拜啊!
锦岁带着顾长萧,最先见的是燕九,连李恒求见,她都让人回一句:“王爷没空,大人去灵堂祭拜就好。”
没错,戾王专门为战亡将士设了灵堂,无数士兵牌位由高到低排的密密麻麻,不论来者是什么身份,都得恭敬地焚香祭拜。
燕九送上自己许诺的赏金,关切地问锦岁:“王爷的伤势如何?”
锦岁勉强一笑,抬抬手:“小伤,养养就好了,九郎不必挂怀。”
燕九看了一眼顾长萧,很隐晦地朝锦岁使了个眼色,锦岁心一动,示意其他人先出去。
她看到顾长萧的嘴角抿了抿,这是熟悉顾长萧之后才解读出来的微表情,咱们真戾王很不爽。
锦岁猜测他肯定后悔没把身份换回来了,被当成真的戾王护卫,谈事还要避开他。
帐篷里只余两人时,燕九才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上面是个地址。
“郑芸的藏身之处。”燕九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