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双叶成林
李恒最怕什么?怕燕州动荡,怕戾王告状,怕他袒护士族的事被放在明面上,朝廷一问责,他别说想调回长安,丢官丢命都有可能。
锦岁便给他一个机会,那就是边城打鞑子那一战,将李恒的名字也写到战功簿上。
李牧州是全力支持边城这一战的,战前为边城筹备物资,不惜得罪燕州士族。给边城调兵遣将,调了三千燕州军。
战后又帮着救援、追拿逃兵、抓拿作战的郑家……
没错,嘴是上下两张皮,正反都能说。
锦岁拿着写好的军功薄给李恒看,直接问:“你签不签?”
那一刻她都能感觉到李恒的犹豫和痛苦,不签,送上门的政绩军功你不要。
你在燕州几年都没立下啥大功,这一次戾王是半泼天之功送上门。
就像饿了多日,人家把饭送到嘴边,你张口就能吃,你张不张?
但是这个名一签,那你从此就跟戾王是一条船上的,不光在燕地士族看来,你是戾王的人。朝廷那边也这么认定了。
难道你能去跟誉王、皇后一派解释,你不是真心要帮戾王,是被逼无奈的?
你猜他们信不信?
李恒当时是哭着问戾王:“王爷为什么不能放过我?我还有一年,就能调走了啊!”
锦岁拍拍他的肩膀,真诚地笑道:
“因为本王对李州牧一见如故,我舍不得你走啊!再调一个州牧来,不像李州牧这么能干怎么办?”
李恒恳求地问:“我不签,王爷会如何?”
锦岁指着燕州军三个字:
“不如何,只会如实上报,燕州军全员做逃兵,这些年朝廷给燕州军的军饷,也不知都用在哪里了?该不会是在李大人的银库里吧?”
她又指着郑芸二字:“郑家拿活人殉葬,郑芸能在燕州城闭城期间逃离,该不会是李大人纵容的吧?”
李恒猛地高声打断她:“我签!我签还不成嘛!”
锦岁亲自给他取笔研墨,笑道:
“以后边城就靠李大人关照了,这路咱们快点修啊,军饷军资什么的,别让本王催,你多往朝廷催催。”
“对了,边城的商贸一直没打开,李大人帮帮忙,燕州的商人多让他们往边城跑跑。”
……
顾长萧问她为什么这样送政绩留李恒时,她没正面回答,而是给他讲了个小故事。
“两军交战时,敌人箭楼上的弓箭手,准头很差,十箭有九箭落空。”
“而我们的弓箭手是能将其一箭毙命的,你说这个时候我们要不要将对方毙命?”
顾长萧瞬间心领神会:“当然不能将其毙命!杀了这个不中用的,敌人派上一个神箭手,我军死伤更重。”
锦岁嘿嘿一笑:“所以咱们千万不能让李恒调离,他这个燕州牧要做的稳,做的长久,于咱们边城才有利啊!”
第119章 鱼油和盐田
把李恒留在燕州的好处还多着呢!他知道太多燕地士族家的秘闻,咱手里有他的把柄,不用担心他背叛。
因为背叛了直接杀了就是,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他从士族那里贪来的钱还能用于边城建设上面,他现在等同于戾王的传声筒加钱袋子。
总之留着李恒比朝廷新派一个州牧要强太多!锦岁郑重地跟顾长萧说:
“不光不能换了李州牧,还不许他辞呈,就让他在燕州牧这个位置坐的稳稳的。”
想到某事,锦岁又忍不住偷笑,瞟一眼顾长萧,她没敢说出来。
顾长萧替她说了:
“小季道长在想,这李恒想破局,最好的法子就是跟戾王结亲,送个貌美的女儿到戾王后宅,才能保命又保住财富地位。对吗?”
锦岁一本正经:“你自己说的,我可没这么想。”
顾长萧瞟她一眼,接着也闷笑起来:“如此,这戾王不能人道,还真为我省去不少麻烦。”
锦岁赶紧扭过头不接话,这人竟然能这般不在乎自己那方面的名声,心态很强啊。
等能闻到咸腥的海风时,锦岁又兴奋起来:
“我跟你说,说到做生意,城里都是小打小闹,要是能放开海商,咱们做出海的生意,那就真的是财源滚滚,别说养一个边城,养十万大军都没问题!”
顾长萧沉声道:“朝廷禁海多年,若能放开海禁,沿海州城的商贸确定会繁华。”
锦岁朝他眨眨眼:“难道你到现在还要死守规矩?这片海域可是戾王的封地。”
她没说的更直白,反正给顾长萧心里种下一粒‘海商’的种子,等到他需要大笔金银的时候,自然会走这条路。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缕浓密黑烟,空气中的腥臭味更浓。
刘校尉惊道:“王爷,前面营地是不是着火了?”
凡是亲眼看到火焚边城那一幕的将士,看到这样的浓烟无一担忧。
锦岁忙道:“大家放心,不是着火,只是在熬制东西而已。”
刘校尉没再多问,先派两人到东海营地去通报。
顾长萧小声问她:“你知道他们在熬制什么?”
这事锦岁没打算瞒他,程榆和寒星是知道的,并且鱼油火器也不可能做生意用,只能给边城做武器。
她点头道:“打鞑子那一夜用的野火,你是看到威力的,他们熬制的就是那东西。”
顾长萧大惊:“如此利器怎么能在东海边上熬制?这里人手少,防守差,被人抢去学去怎么办?”
在他看来军工用器,一定要严防死守,小季道长怎么如此不重视保密?
锦岁忙道:“这里是半成品,得拿到边城完工,你放心好了,就算有人看到也只当是食材,不可能往武器上面想的。”
这下子顾长萧越发好奇了,那一夜爆炸声如雷公降临,烈火焚天如火神降世。
那样神奇的武器,竟然在东海边上几十个人就能制出来?
他一直没追问小季道长那武器的事,就是担心小季道长怕他想强夺,他在耐心地等着小季道长坦诚相告。
不等锦岁自己说出来,顾长萧先道:“这武器秘方也是季家的传家宝吧?”
锦岁很不好意思地扭过头:“没错,确实是传家宝!”
顾长萧忍笑道:“等季道长来了,你们祖孙商量,只要是我能给予的,不管你们要什么,一定如愿。”
锦岁嘿笑两声,这大老板够敞亮。她最烦只画饼不兑现的老板,从某个方面讲,真跟顾长萧打工也不错。
很快他们就到了这个粗糙营地,十几个将士在浅滩区捕鱼,几人在那开膛破肚。
整条的鱼晒咸鱼,鱼腹中的内脏全部放在桶里,装满一桶就倒进大锅熬煮出油。
为防被人识破,锦岁特地叮嘱过,熬出来的鱼油混着鱼汤装桶送到边城,到时候再提炼一次装瓶。
看到王爷过来,将士们都很激动,纷纷洗干净手脸前来行礼。
他们已经从送物资的将士口中知道边城一战,很愧疚自己没帮上忙。
当时弟兄们舍生忘死打鞑子,而他们却在东海这里捕鱼晒盐。
听到熟悉的人战死,将士们都跪地嚎哭,痛骂鞑子和燕州军。
锦岁真诚地道:“这一战我们能赢,靠的是将士们的勇气,还有就是你们熬制的鱼油。”
“没有那些火器,我们守不住边城,整个边关都会遭鞑子蹂躏。”
“你们虽没直接参与此战,可一样立了大功。只有各司其职,边城才能壮大。”
顾长萧在那看翻滚冒泡的大锅,丝毫不在乎那腥臭味,想到河堤边上看到的火灶痕迹。
他忙问:“是不是不挑鱼?河鱼海鱼都能用?”
锦岁点头:“之前用的就是河鱼,量太少,我才借着晒海盐之名留将士们在东海,明着是晒盐,暗中是熬制鱼油。”
来时顾长萧最好奇的就是那盐田,他见过海盐,也知道若边城能有大量海盐有多重要。
可现在他更在意的是这鱼油,估计鞑子到死都不会想到,要了他们命的东西只是鱼内脏熬出来的油而已。
太神奇了!小季道长之才,旷古绝今!
顾长萧再看锦岁的目光,灼热的让她不敢与之对视。
你别这样看着我啊!让燕十一瞧见,又要造咱俩有龙阳之好的黄谣了。
赶紧小声对他说:“你放心,我已经将火器制做法教给程榆和寒星,就算我离开边城,你也不会缺火器用。”
顾长萧突然道:“小季……季岁,你可愿与我义结金兰?以后以兄弟相称。”
锦岁吓的连连摆手:“真不必如此!我会的东西都教给黑羽营了,真没藏私。”
顾长萧忙道:
“我确实欣赏你的才能,想让你留在边城辅助我。但我也是真心想与你义结金兰,小季道长的人品才情,令人敬佩。”
锦岁忙打哈哈:“这个咱们以后再说,你看完鱼油我带你去看盐田,那才是重点。”
你现在欣赏小季道长的人品才情,想和他结义成兄弟。
可你若知道小季道长是女的,会不会羞愧的杀了我泄愤啊?
创业期的大老板为了留住人才,还真是啥都干得出来啊!
第120章 不一样的感觉
虽然锦岁拒绝和顾长萧结义,可他直接以‘季兄’相称,那亲热劲,让锦岁觉得他有所图谋。
就像后世大老板创业期,非让员工当法人一样。法人是那么好当的?搞不好我就替你坐牢去了!
锦岁本来还在犹豫,等凌爷爷来了,两人的身份换回来,要不要留在边城。
现在确定了,走!必须得走!
顾长萧这态度,要么想让我做打工人,为他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