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18章

作者:流水成觞 标签: 穿越重生

第292章

  助力

  这么宏大的启动布局图,吴桐觉得,最娴熟于心的莫过于设计者陆骁本身,想了想,吴桐拉过一张草稿纸,写下了一连数学公式,递过去给陆骁。

  “陆哥,希望这个能帮到你!”NS方程的通解,吴桐觉得,交给能够最大化利用它的人手里,才是能够物尽其用。

  她对战机的设计,布局,更多是能够基于现有参数进行最优化调整,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性能的提升。

  而不是,能够从零到有的完全设计。有了这个通解,辅助她的数学功底配合计算攻克,陆骁或许能够在如今的设计基础上,再出一版更极致的设计。

  NS的通解,吴桐只是对国际范围内保密。并不会只打算握在她自己手中,交托给绝对信任的国内顶尖科研工作者手中,最大限度的去利用它拉高科研进步,才算是物得其所,实现它的最大价值化。

  “这是?”能把物理玩到出神入化,陆骁的数学功底自然非同一般,只是,他更侧重于物理,没有像吴桐一样,追逐与数学的奥秘,在猜想证明上,一个个突破成果。

  第一眼,看到手中的公式,陆骁就不由瞬间眼神一凝,为之惊赞和心脏剧烈跳动。

  “NS-方程的通解,希望有助于陆哥你完成整体设计!让中华科研再进一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陆哥可以将它交给绝对可信之人!”这份通解,涉及太过重要,吴桐预计等J-35项目落地,掌握它绝对有助于科研的数据,再提交给上面。

  基于这份通解所涉及的范围,注定只能在极小范围内执行使用,才能确保趋向于国内的利益最大化。

  “我必不负所托!”深深的感动在胸腔中翻涌,陆骁正容严肃的承诺道,他必定不会辜负吴桐这份信任和支持。陆骁没想到,昨日吴桐隐约提起的惊喜,会是这样的一个特别惊喜!

  有了NS-方程通解的助力,还有吴桐的帮助,此次,他必须是冲击世界最顶尖排头位置的战机!

  “世界上最好的战机,才能配得上NS-通解的牌面!”

  吴桐为陆骁的宏愿竖起大拇指,这是他们共同追逐的目标,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战机体系!相信,这份宏愿,必定会随着他们的努力,有变成真正现实的一天!

  “一起加油!”

  为中华崛起,他们在努力!

  计算、推演,不变的主旋律,吴桐和家里人交代,又和学校对接过,暂时留在西飞,做J-35的完善设计。

  在NS-方程通解的助力下,整个设计图愈发的趋向于极致的圆满。

  两人不是不知道,国内外,对于中华研究STOVL战机,基本都是不看好,叫衰的状态,认为中华目前的航空工业水平,中华的战机设计水平,科研技术储备,是做不到STOVL战机的要求,过度追逐,不外乎是徒劳消耗,浪费时间金钱

  这样不看

  好的情况下,国内为什么还要坚持在研究,一切都为了,中华要将话语权,将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拳头足够强,才是最真理的硬道理。

  “吴总,向你汇报,不负期待,T10001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研发成功了!”保密电话里,褚恒元难得语态轻松愉悦。

  经过数位顶尖机械顶尖大牛带队攻克,历经数月时间,大型百吨级别碳纤维复合材料精密生产线自主研发成功,国内真正可以实现,超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国有化生产,自给自足,不再依赖于进口!

  向吴桐报告这个好消息,终于是研发出来了,他在心里抹了一把不存在的虚汗,难得在吴总面前,打包票领下的任务,如果再不能完成,还需要吴桐腾出手,调过来自行研发,那才是真正的笑话!

  他想,那几位带头攻克的专家,想必心里也和他一样。

  这次的效率,相较于平日里,快了不少,果然,还是哪里有压力,就哪里有突破!那几位老前辈,也想在年轻人面前,争口气。不能显得,他们太没用,证明他们还宝刀未老,历久弥新!

  相比较吴桐的速度,他们这个研发速度是有些慢了些。但是,世界,中华也就一个吴桐!上面对于国内出现了吴桐这样的耀世人才,大幅度拉升了中华数个版块的十年起步的科研进展,但是,也不会否定,其他一个个科研工作者的功劳。

  只是,那些个大佬,谁还没有个较劲心理,这次可不就是悄悄来劲比上了,虽然吴桐并不知道!

  “感谢几位前辈的鼎力相助,褚部你也费心了,这可真是今天最好的消息!”吴桐欣喜非常,在J-35的设计图逐步落定的时候,这个消息传来,无疑是极好的助力。

  这样的好消息,对于将要大面积使用T1000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J-35,无疑是一个极其有帮助的突破!

  “几位专家正在进行生产线的最后调整,预计近几日内,就会正式开始生产制备,总算是没有辜负吴总你的努力研发!”

  H-20首飞圆满成功,紧接着重复试飞,重复检验数据一步步出炉,各项性能优越的,让一众空-军-老大们喜得眉开眼笑,催着H-20生产下线,好尽快进入服役行列,他们的飞行员,已经单独挑出来训练了!

  H-20的机身上,已经初步运用了不少碳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机翼,基本是全覆盖模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已经形成了极大的缺口。

  这个时候,他们顶着压力,生产线的研发突破,总算是能够不拖后腿,将这个缺口去填补,并且,能够有新的余力,进行一定量的储备,预备新项目使用。

  陆骁和吴桐在做J-35的预研发设计,对于外界来说,还是密不可传的,但是对于他这个科研部主导负责人,并不是个秘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储备量,他已经做好划出一部分储量给J-35项目使用,并且,已经在汇拢经费,等待J-35申请立项拨付。

  对于奇迹代表的吴桐和之前国内最看好的科研天才陆骁,两人如他们期待的,强强联手,打造的J-35项目,上面,都是一致看好支持的态度。

第293章

  抉择

  事实胜于雄辩,吴桐和陆骁,已经用J-20和H-20项目,接连证明了,他们合作的成功,尽皆是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原有科研水平上,飞跃式提升,各项突破,都是让他们惊喜道近乎不敢置信的激动!

  再加上,这两位本身各自领域的一项项重大出色科研成果,如今,没用上面协调,两人就自发的互补配合,必将会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三的变革,他们如何不期待!

  在科研上,他们期待这两位联手的成果,同理,他们对两人联手合作的项目,自然要尽可能的支持,提前做好准备。大项目代表的,自然就是大经费消耗。

  褚部其实也挺愁的,眼看就要到年末,若是J-35项目预研顺利,特别是按着吴桐和陆骁出成果速度的一关预估,年内申请立项,很有可能。他能从哪里挪腾出来一笔巨额经费,留待给J-35立项使用?咬咬牙,褚部拨通了某空武领导的电话。

  战机研发,最终要是要交付于某空的,对吧,总不能让他一个人为了经费头疼,想要性能超优越的战机,他们某空总得大出血,把经费的压力给承担过去。

  想要坐享其成,绝对没有可能!

  若是某空敢打着坐享其成的主意,他就敢鼓动吴桐和陆骁,转头现在迫切希望得到他们关注的陆海两方。

  不要觉得,吴桐和陆骁这样的顶尖人才,因为项目的连续延展,一个个项目基本都在航空打转,让某空得意一枝独秀。

  顶尖人才到哪里都是顶尖,特别是吴桐,她已经用多项超优越民生成果证明,她的能力,并不局限于数学和航天,而是真真正正各方面的全才,陆海两方的请愿支援申请,现在还在他手里压着,没让那两方找上门去。

  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并不是太希望,太过于限制吴桐的科研方向,而是给她更大的自由发挥。

  他们也不能将国内科研压力,都寄托在吴桐一个人身上,哪怕吴桐的能力再出众,也不能紧着她一个消耗。吴总已经尽力助力于国家,她不欠国家的,不欠任何人。

  无论是谁,对于吴桐,只有请托,而没有强制要求吴桐必须专研某一项科研项目,必须做出什么成果的权利。

  这是上面明文给吴桐的保护,吴桐的贡献,一项项都被记录在册,只要吴桐想,他们可以配合公布出去,让世人知道,吴桐的诸多贡献。

  只是,之后保护吴桐的力量要成倍增加,为了吴桐的安全,吴桐的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毕竟,如吴桐这样的顶尖人才,于华国来说,是瑰宝,于得不到吴桐帮助的,就是迫切想要毁灭的存在了!

  吴桐对于把她的成果公布出去,让世人赞扬,并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在褚恒元郑重的问询她这个问题,吴桐很坚定的回答了不用。

  “于我来说,家人身体康健,安然无忧,我能纯粹的做研究,就已经足够!生活待遇上,我已经在享受,足够多的便利,已经足够了!”

  “好的,吴总,我们明白的!”褚恒元认真道,吴桐对家人的重视,他们要在往上提高一个等级,保护科研人员家人的安全,本身就在安全部门的职责,而吴桐这样顶尖科研人才的家属,更是重点照顾对象。

  若不是吴桐父亲,吴敬中同志,对于仕途并没有太大野心和追求,更安于现在平静生活,以吴桐的贡献,足以让吴同志,平步青云不为过。

  “陆哥,冯教授,好消息,T10001碳纤维复合材料预计本周内可以正式投产了!”吴桐笑着抬手,和办公室另一端,暂时停顿讨论的陆骁、冯远扬分享道。

  本来,詹工打算给吴桐另安排办公室的,不过,吴桐想着她在西飞这边并不一定能呆多久,而且大多数时间,她都需要和陆骁配合计算、推演,就没让单独准备,工作时暂时借用这边办公室一角,有个工作台就够。

  所以,只让詹工帮忙送张办公桌在陆骁办公室另一角,以作办公来用,方便随时交流讨论。

  悟道石碑升级结束,绝对推衍能力再次升级,直接在悟道石碑内部,形成了推衍空间。吴桐可以将有足够数据参数的设计,在推衍空间内进行实体化具现,还能模拟各种环境,自然也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方向。

  同步,冯教授抽出闲暇时间,也会来打个下手,做辅助研讨,他在战机这一块,一样有着丰富的经验,如今安心为辅,也是很有用的助力。

  不过,冯教授的重心,还是在辅助詹工对H-20的重复试飞数据收集,极限数据分析等方面上,J-35预研,又是机密中的机密,暂时还不能让金鑫参与其中。所以,即使在同一个研究所一段时间,吴桐和金鑫能碰上面的机会并不多。

  不过,两人并不遗憾,各自为各自的目标所努力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时间去惦念其他,想太多的。

  “哟,这次机械工程方面的那几位,可是终

  于热血奋发了回,速度还是可以的嘛!“冯远扬含笑调侃着,作为H-20的副总,当然是知道T10001,H-20用上不少呢。

  不过,之前大量制备生产线未能落实,他们用得还是吴桐实验室那边,数月的积累量,用得且珍惜着,半点儿不敢浪费。

  这会儿,总算听到好消息,H-20的投产,也终于要敲定最后一项,至关主要的材料了。詹工那边耐着性子做H-20收尾工作,可是热切期盼着,这个好消息。

  带头攻克生产线的那几位机械工程方向的专家,他基本都认识了解,其中一个,还是他们学校的支柱。其他的,就算是没什么交情,也基本是面熟的点头之交。

  冯远扬的调侃,并不是看笑话,更多是感叹,越是和吴桐、陆骁这样的年轻顶尖天才接触得多,可不是越让人感叹,上进的压力,紧随而来嘛!看来,感受到的,不在场也不能幸免!

第294章

  问题

  “我一会儿去和詹工分享这个好消息!他正等着,赶紧把H-20彻底交托,好跟进新项目呢!”有了J-35在前面吸引着,詹工的心,都快要飞了。

  他和詹工属于大哥别笑二哥,都是一样的心驰神往,不然也不会时不时过来瞅瞅吴桐和陆骁的合作预研设计进度!

  特别是在初步了解陆骁和吴桐定下的宏大计划,以及可施行技术推演,他的那颗心,那就更是热切期待着,J-35项目真正立项,见证J-35成功落地。

  如果那些预测中的性能,都能如吴桐陆骁过往的战绩一般,化作现实,那就真真的就是大鹏抟风,苍龙出海,手擡手搦,日上月下。

  一切向好得方向进展,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吴桐,接下来就要辛苦你做最后整体参数推到优化了!”陆骁把最终设计图敲定,轻轻地舒了口气。

  “还有最重要的发动机了!”

  其实最开始,J-35只是他停留在设想中的一个期许,陆骁是没有太期待,它能在短时间有化作现实可能的。

  甚至连J-35的称号,都只是对标国际,在F-35进入研发和试飞后,有了这么个概念,国外有了F-35,那他们也要搞J-35。

  J这个词,其实是有一个强大霸气的隐含寓意的,歼灭呀!是他们最真切的期待!

  那个时候,其实他们连J-20都还没有彻底搞定,还在夜以继日的专研之中。

  很庆幸,他们遇到了吴桐,未曾忽视吴桐的作用,重视吴桐的成果。

  得到了吴桐的辅助,威龙J-20完满设计,有了超级机身材料和叶片材料助力,还在发动机上有了优化提升,铸就了迅速成形,落地服役,震撼世界的威龙。

  紧接着,吴桐又助力威龙J-20,研发出了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空空导弹PL—15,将小型化空空导弹概念化作现实,给了威龙更锋利的武力蓄积。

  威龙的技术,逐步衍射消化,吴桐再度助力优化,又有了如今首飞圆满,再度突破世界各项记录,拉开差距的H-20,即将进入投产服役序列。

  借助NS-方程通解,他有了更精确的设计,突破往日极限,堪称他最成功最强大的一次设计。J-35初步气动布局设计完善,而完成他设计根基的,最重要关键,还是在于吴桐。

  目前国际上stovl战机以M国的F-35B为世界领先水平,但是,F-35B,有着不可忽视的缺点,航程短,载弹量小,结构复杂。

  结构复杂不可怕,他们一项项的技术突破就是了,能做出来设计,就能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落实。

  载弹量小,这一点,在他们突破了空空导弹小型化高威力的科研进步、以及各项超级材料大幅度降低机身自重,都是扩大载弹量的助力。

  所以,他们要面对的,最直接问题,也是最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航程短。

  众所周知,战机的航程,也就是续航时间主要是由油量来决定的,但在飞行的过程中,和战机的巡航高度,以及所飞高度层的风量的大小,巡航速度的大小都是有关的

上一篇:开局一盘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