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1章

作者:流水成觞 标签: 穿越重生

  “吴教授,最近在研究什么有意思的课题?”郑老好奇的问询,以吴桐的数学学术水平,已经站在了世界巅峰位置,她在研究的课题,必定也是世界最前沿的科研。

  “郑老,王老,你们叫我名字,直接叫吴桐就可以了!我最近在对数论温故而知新,顺便研究了下代数几何!顺便,还有些材料上的小研究!”让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以教授敬称,她无法厚颜消受。吴桐对长辈一项耐心,对二老有问必答。

  这些也是可以流于外界的内容,吴桐对二老并未有什么隐瞒。以二老的权限,若不是这里人多嘴杂,吴桐其实是不介意告知,她近期的详细研究目标的。

  “材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版块。”郑老认同的点点头,很多时候,他们的研究,也要基于材料的进步,这是基础研究板块的重点,吴桐对这个有兴趣,是个很好的方向。

  虽然一般而言,同时进行两个不同方向的研究,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事,更别说,在单科进行双向研究的时候,同时进行两个跨学科的研究,对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但是,这对于吴桐来说,只是家常便饭。

  特别是在他们这一桌,可以说代表国内,近期顶尖科研存在,但是,他们自问,也就做多能做到两个方向研究,而做不到跨学科数方向研究。

  但是,现在是吴桐,年满十八岁就荣获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样的盛誉,在做这样的事情,同时研究数学和材料学上,双线双向作战,他们倒不用担心,吴桐这样的人才会好高骛远,瞎胡搞,做不到硬去尝试!

  有来有往,两老一小之间交流的也就越发深入。对于二老擅长的爆炸学和雷达版块,因为研究导弹,吴桐都有涉猎,虽然不够深入,但是和二老基础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再加上,吴桐学习领悟能力够强,在话题往深入带的时候,二老的讲述,吴桐很快能够举一反三,甚至深入理解,只是在这简单的交流中,二老就能感受到,吴桐的迅速成长掌握。

  这两个领域,都是他们深深耕耘一辈子的事业,吴桐的点滴变化,都能被他们敏锐感知,这样堪称恐怖的学习能力,让二老深深明白,吴桐这样年轻,就能取得那般巨大成就的根源所在。

  这样的能力,堪称中华之福!

  三人旁若无人的交流,声音不大,但是同桌的几位其他一等奖得主肯定是能够简单耳闻的,若是说,最开始,他们还能隐约听得明白这二老一小在聊什么,那么可能就是一瞬间,他们就开始坐上了晕车,迷迷糊糊不知所以然。

  若是说,因为所涉猎版块的问题。但是他们之中,最小年龄的吴桐,搞数学出身的吴桐,却能和二老交流的有来有往,甚至一些简述,明显是吴桐在讲,二老在听!

  但看二老是不是若有所思,眸光湛然,甚至拍手叫好的表情,就足以证明,吴桐的讲述,提出的观点,是十分有建设性的!

  这样的差距,不由很让人苦笑!吴桐的才能,他们以前只是有些耳闻,如今,可真的是,实打实的领略到了!

  人和人之间,是真得不能比!想当年,甚至是现在,他们也都一个个,是别人敬仰的存在,当年也是被人夸做天才的。但是,他们的所谓天才,放在这位年轻顶尖学者面前,真得就是普通人而已!

  所以,他们也不用为了自己这次获奖,而有半点儿的自视甚高,只要吴桐没有过度骄傲,他们可以高兴,但是就是没哟骄傲的资格!

  国宴结束后,吴桐亲自送二老出门,将他们妥善交到随行工作人员手中。二老笑着和吴桐告别,他们和吴桐已经交换了地址电话,诚心邀请吴桐,有空常去他们那里看看。

  吴桐一一点头应下,目送两老在随行工作人员的妥善安排下,有序离开。同时,吴桐也告别师长,趁着热切想要围拢上来与她结交的学者,还没有真正动作,吴桐与接她的蔡毅和安雯书汇合,快速的出了安检口,登上了来接她的专车。

  配车专车出行,这是吴桐一直以来都安排的待遇,车子更是保密性高,车窗都是改装的防弹防偷窥玻璃。上京二月的天,外面的冷空气还是不减寒冷的威力,车里是已经提前预热好,温度适宜,座位也是带有加热功能,开启调整好适宜温度的。坐下,就能被暖烘烘的包裹,取散外来的寒气。

  不过,吴桐还是选择打开了点儿车窗,感受下外面的丝丝凉风,让自己更加清醒。刚才在宴会上,哪怕宴会厅空间够大,但是到底人数不在少数,哄哄闹闹,让人不免有些头昏脑涨,她需要来一点儿冷意刺激,让思维更加清晰活跃,来整理,刚才和二老沟通交流,所得到的灵感。

  无论是爆炸学版块,还是雷达版块,对吴桐来说,都是她目前所正在研究的导弹再次优化课题,所能涉猎的范围。

第329章

  优劣

  无论是爆炸学版块,还是雷达版块,对吴桐来说,都是她目前所正在研究的导弹再次优化课题,所能涉猎的范围。

  在和二老沟通后,吴桐脑海中,原本有些微卡顿的地方,顿时豁然开朗,有了更前进明确的改进方向。丝丝缕缕的明悟,化作她再次向前坚实迈步的助力阶梯。

  搞高超音速导弹,首先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高超音速导弹的定义。

  高超音速导弹指,广义上指最大速度超过5马赫的导弹。绝大多数弹道导弹的最大速度也都超过5马赫,算是广义上的高超音速导弹。

  不过,现在提起高超音速导弹,通常只是狭义的高超音速导弹,即以对地打击为主要任务,主要在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速度超过5马赫、可实施大幅度机动的导弹。

  马赫是速度单位,1马赫就等于1倍音速,也就是说,在地球大气中,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速度是音速的5倍,也就是每小时差不多6000公里。

  其实,未来他们要开发的超高音速武器不只有高超音速导弹,还有高超音速飞机和空天飞机等,这些武器被统称为高超音速飞行器。

  除此之外,高超音速武器还有一种叫做动能武器,又叫做高超音速射弹武器。

  这种武器可以将弹丸的速度提升到5马赫以上。在这个速度下,弹丸甚至不需要装填火药,光是靠巨大的动能就可以对许多目标造成摧-毁效果。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技术也要一步步升级,吴桐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现在先集中把PL-17和DF-17搞出来,尽快提供给上面,做全国性质的推广,为中华利器,再添新篇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海对面在高超音速导弹之上,地面宇航局还提出了极高超音速导弹的概念,这种导弹的速度更加惊人,可以达到马赫数10以上!

  不过目前而言,也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国内目前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吴桐对PL

  -17的速度基础要求,是破六,DF-17的基础要求,要破8-10马赫,她想,去触摸一下,所谓极高超音速导弹的范围!

  毕竟,要震慑宵小对国-家的窥视,还是要深深拉开差距,让人望而却步!

  高超音速导弹甚至可以在打击目标还没有来得及做出防御反应的时候,就击中目标,不仅要快,还要飞行轨迹特殊,速度和飞行轨迹的结合,可以大大增加打击目标空天防御系统的识别和拦截难度,确保有效地击中目标。

  说得更夸张一点,吴桐希望,她攻克的大家伙,速度足够快,高超音速导弹或者极高超音速导弹,可以无视打击目标的防御力量,直接攻击最重要的打击目标,让崛起的中华,拥有足够的底蕴,更加自信自强!

  但凡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大家都有一颗强国野心,吴桐也不例外,她也,正如自己的信仰坚持一般,

  摊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吴桐在上仔细的书写补充着,她想要达成目的,需要克服的一项项难关。深入研究,吴桐很喜欢这样的闯关。

  纵观资料来看,她要面对的问题,大致就在热防护、高温通讯电离,定位导航及校时,机动性、空气动力学、部件一体化,快速杀伤链等几大方面。

  如何去解决攻克这些问题,吴桐的思维快速运转,手下则是暴风急雨般,跟随着她的思维运转,速记着。

  结构设计,再加上优良性能的材料研发,以及强大的雷达,这三大板块优化完成,她的PL-17和DF-17,都蒙如愿完成。

  细分来看,她需要的技术板块和目的可以分解为:

  数字阵列雷达,弹头耐高温材料,高超音速突防、末端变轨机动、以及钱氏弹道,乘波体技术、精度要控制在50米之内

  吴桐一一列举者,他们需要待攻克技术,或者是她想要达成的目标,这些需求都能达成的话,那么,她有信心,将DF-17打造成为真正的航母-杀手,为宁辽号增加一大利器。

  耐热材料,这点儿是吴桐的拿手板块,他们有着深厚这个版块的经验,之前的研发材料,若是不能用,在这个基础上,再次更近一步就是了!

  耐高温材料,耐高温涂层,优秀的导弹外体材料其实数数来看,他们已经有了不少的技术储备。烧灼散热涂层这个板块,之前做得耐高温涂层适用广泛,这一点儿,刚好可以用到这个时候。

  推陈出新,本就是她应该做好十足准备的存在。材料上需要进步的地方,向来不是吴桐需要有顾虑的。

  推导方向,吴桐确认好大致方向,数学计算跟上,推导出详细的参数、数据,再用推衍空间进行模拟,查找漏洞,进行修改

  运载技术,发动机技术,虽然很多涉猎板块,吴桐或多或少都有涉猎掌握。

  现在真正上纲上线,吴桐觉得,她还是要把相对薄弱地方,都给拉伸提高。木桶能承载的最高水位,从来都是以最短板位置作为容纳底线的。

  材料的突破方向,设计的突破方向一个个在吴桐的脑海中映射,吴桐的眸光转向深邃,遇山移山,遇海填海,吴桐的从来不怕,遇到问题。

  技术的难关,遇到问题。能够有问题,就代表着某项工作没有做到位,这是自我校验的最好方式。虽然,吴桐基本没有出错的风险。

  “吴总,到家了!”在吴桐疾风骤雨输出的时候,车子平稳近乎没有颠簸的将吴桐载入燕园家中地库,待吴桐顿笔,明显结束思考,安雯书才轻声提醒道。

  吴桐首先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导弹在稠密大气中以每秒差不多1.7公里甚至更高的惊人速度飞行,会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弹体表面温度达到2200℃,这比战机的。如果采用简单的金属热防护罩,则会增加导弹质量,从而限制射程和机动性,因此需要更加先进的手段。

  另外,单体内部的各个电子组件,自身发热的同时又不便于散热,如何防止它们自燃或者熔化,也是一个问题。

第330章

  循序

  一个个问题列出,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攻关难度大到海里去,几乎看不见攻克的光亮,光想想,可能就要头皮发麻。但是,对于吴桐来说,有问题才有突破的余地,一个个问题,也代表着一个个突破的指引方向,照亮前进的路。

  一页页列满问题的手稿,摊在吴桐的办公桌上,同时,吴桐面前,铺开的四开大草稿纸上,吴桐正在勾勒出不同的导弹轮廓。

  所有的研究,都有个词,叫循序渐进,吴桐在研究新型导弹,并不可能无中生有,她对之前先辈们过往的优秀设计,正在去芜存菁的吸收着。

  专线响起来,吴桐头也不抬,伸手拿过话筒,倾听里面安雯书的报道:“吴总,陆总等人来电,需要与您沟通!”

  “好的,安姐,转接进来!”研究所有专门的保密专线,吴桐告知过绝对可心的周边人,所有专线,统一会先拨打至外面作为助理的安雯书桌边的那台话机上,安雯书会帮她筛选来电,进而决定,是否需要通知她,问她意见转接。

  “吴总,难得来上京,你这会儿有空吗?我们想到京大拜访你!”电话刚一转接进来,詹工敞亮的大嗓门,不由就响了起来。昨天国宴,他们和詹工虽然一桌,但是吴桐主要是和郑老、王老聊嗨了,他们就没怎么说上话,这不,就惦记着,在出发回去前,再拜访一下吴总,好好说说话,他们在回西洲。

  吴总虽然做更重于说,切还是他们之间最年轻的,但是事实证明,有能耐不在年高,无能耐空长百岁。

  一次次的科研攻关助力,一次次的轻松化解他们遇到的难关,一次次的奇迹成果出现,吴桐早已经成为了他们这些人的主心骨。能和吴桐交流交流再回西洲,似乎就能给他们接下来项目攻关过层中,无上的勇气和动力!

  “正好,见识见识吴总的研究所!”

  “没问题,詹工、冯教授、陆哥,杨老师,你们来,我就是再没时间,也要抽出来时间的!”吴桐笑着应下,这几位前辈大老远的从西洲过来,还惦记过来看她,她怎么会不应,“你们现在在哪里我去接你们吧!”

  “不用,不用,我们已经进京大了,这就往研究所过去,咱们陆总就是京大出来的,路熟着呢!”冯远扬笑呵呵的打趣,陆骁这个半路京大生,虽然没有在京大待多久,但也能说是一声京大人。

  虽然詹工几人说是不用接他们,但是出于心意,吴桐还是赶紧下了楼,叫了阮成旭和陶然、以及在一楼汇合的管理团队负责人傅川唐一到出了研究所大门迎接。

  一行人的动作不慢,吴桐刚一迎出来,就看到了由远及近的车辆,不由得笑着等待,在两辆车停稳后,陶然、阮成旭、傅川唐很有眼色的先于吴桐,上前帮着拉开了前后车的车门。这几位同样不是普通人,安保人员也是同样的随身跟随出行保护。

  除了安保人员,他们也就只带了一个跟随人员,就是幸运的小同志,金鑫同学。

  “吴总,可算是又见到你了!还能来得及亲自给你说一声,新年快乐!”詹工一下车,就喜气洋洋的向着吴桐道:“再度恭喜您,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沃尔夫数学奖,我们一起预祝你,今年拿奖拿到手软!”

  “借您吉言,借您吉言,我也和您们说一声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元宵喜获奖,预兆今年一年,都是顺顺顺利利,项目都如你所愿!詹工、陆哥,冯教授、小哥,大家随我进研究所落座!”吴桐笑着招呼着几人向研究所内部走去,大冬天的,总不能让来客在外面喝冷风,这不是周全的待客之道

  吴桐亲自带领,又都是眼熟的高权限知名顶级科研人员,研究所安保人员自然不会阻拦。若是普通人,但凡靠近这个研究所,都要被上查三代,左右查密切接触人员了。随行的安保人员将会在大厅等候詹工等人下来,等谁詹工等人一起参观的,只有金鑫。

  “冒昧没有提前打招呼就过来拜访吴总,没有打扰到你的正事吧?”冯远扬细致的抱歉,若是因为他们一时兴起,打扰到吴桐的重要研究,可就是罪过。

  “无妨的,这两天我也没做太过具体的研究!”吴桐摆摆手,让几人千万别有顾虑。吴桐只要不是进入完全的深度研究,灵感爆发那阵,她是可以随时停顿,随时开始的,片段式的开始,片段似的结束,并不是太过为难的事情。

  吴桐大致的给几人介绍了下研究所内的简单布局,带他们逐层参观了下,也给几人引荐了她的得力干将。“这是我小师兄阮成旭,这是陶然,之前在华总那边,我就惦记想邀请的人才!”

  “加固涂层的研发者,我们有耳闻,不错,不错啊!吴总,你不只是个人研究能力超级优秀,这看人和培养人才的眼光,也卓绝得很!”陆骁含笑,这两位的履历,他还是不陌生的。吴桐团队,经过吴桐的培养,放在外界,也可以说是卧虎藏龙,新秀崛起。

  一楼一楼,直至五楼,吴桐也没藏着掖着,大家权限都够,唯一一个权限可能稍有欠缺,但是却是吴桐亲属,研究所就眼观层面上,并没有什么需要太过回避,不方便参观的地方。

  带着几位来客大致都看了看,吴桐带着大家进了她的办公室,在会客区落座,这里,也只有这些切实可信的人,能够坐得进来,

  “喝茶还是?”主宾落座,吴桐问一众人的意见。她这里,咖啡和茶都有准备,不过,吴桐的精力一向充沛,对这两项即使需要通宵研究,也没依赖,这些更多是作为待客的准备,当然质量是没得说的。

  “茶就好,茶就好,尝尝吴总这边的好茶!”统一意见,大家都要喝茶,吴桐亲自沏了茶,递给几人,“我对茶研究不多,只有最基础的热水冲茶包,请大家多多包涵!”

第331章

  乘波

  “哈哈都一样,都一样,我们不挑,回头J-35项目彻底完成,咱们蹭蹭陆总的手艺,请陆总给咱们好好演示一番茶文化!”陆骁有一手好茶艺,他们早有慕名。

  陆骁失笑,倒也没犹豫,“没问题,J-35项目完满交付,我准备好茶,请大家喝茶!”到时候,他从老爷子那边拿些特供好茶。他这些年多是在研究所,没那么多时间去找好茶叶,手头这一块有些缺乏。

  “我也出分力,茶叶我来提供!”吴桐笑着赞助:“我这里还有几两,据说是武夷山母树那边产的大红袍!”这是上面给她的供给里的,她对茶没太大研究,家里人也就稀罕下,用不完的。正好添个喜庆,物尽其用。

  “这感情好,陆总的手艺、吴总你的茶,我们可要大饱口福了!”

  顿时间,办公室内一片欢愉氛围。聊了聊日常后,吴桐的办公室绝

上一篇:开局一盘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