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37章

作者:流水成觞 标签: 穿越重生

  在吴桐入职和放出要招录学生的消息后,他们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吴桐少年天才,桀骜心性,学校又特别支持她,担心她会霸道的她吃肉,别人连汤都喝不成,霸道的把所有好苗子都一网打尽,留给他们点儿残羹剩饭。

  但是现在,真正相处下来,他们觉得,是他们狭隘了。能做出那样卓绝成果的少年天才,又怎么会犯那种低级错误,吴桐真真的可以赞一声如沐春风和谦虚尊重、善解人意。和这样品行良好的天才同属于京大人,他们真得是弥足欢喜!

第347章

  皆非

  一众人一起吃个便饭,就开始了第二轮面试。下午还有一轮面试,这次面试的是博士生!吴桐只打算招录一名博士生,更侧重于这个博士生,还要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和天赋潜力。

  能够筛选到他们集体面试的博士生,肯定是经过了优中选优的,吴桐并不算太难得,就决定了她要定下来的博士生人选,何明泉,之前在金大数学系就读本硕,也是本次博士生招考的第三名。

  吴桐从他的研究中,能看得出,他的理论基础很扎实,或许不是那种一鸣惊人天赋型的学生,但是吴桐从他的言谈中,感知到了他的努力、对数学的喜欢和坚定,还有心态稳定。

  或许这样的学生,可能不会在一时半会儿不会做出来大的成果,但是,吴桐相信,只要他持之以恒的走下去,迟早会做出出色的成果的。

  对于吴桐,没有选名列第一的面试者,也没有选表现优异的第二位面试者,而是只选了可以说是有些表现平平的第三位面试者,其实在场的教授,都是有些不解的。

  “吴桐,你真不用为了迁就我们,而故意不选择最优秀的人才,你是咱们京大最优秀的学者,最优秀的学生,由你来指导,才是真正的双向共赢!”和吴桐有过不少会面,且和吴桐同一届,获取了华罗庚数学奖的文教授,不由直言不讳建议道。

  他们都是老骨头了,看到京大数院和国内数学界蓬勃发展,才是真正的得偿所愿,真不需要吴桐迁就他们的。

  “文教授,您放心的,我真不是做迁就,而是第三位候选人,何明泉更合我的眼缘,我很看重他的踏实,也想给他有个更好的平台!”这世上,天才从来不缺,天才也不缺导师用心的指点,反倒是类似何明泉这种,如果真得是没有遇到一个慧眼识珠的导师,很有可能明珠暗投,蹉跎半生。

  吴桐不知道,她是不是那个慧眼识珠的导师,但是,她想,她会尽心去做好身为一个导师该具备的紫责任,希望能让他,更好的走在数学研究之上。

  “行,吴桐行事痛快,咱们也都别墨迹,尽快定下各自看重的人选,先说好,可不能胡乱竞争!”潘文华拍板定案,他相信,吴桐有自己的思考。既然吴桐做了选择,他们支持就好。

  后一句话,潘文华是对着其他教授说的,当绕,这并不是要求,只是调侃。之前,不是没有俩教授,为了一个好学生,互相揭短,菜鸡互啄,闹出来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行,放心,潘院,我们会悠着点儿的,不会让咱们数院被人看笑话的!”好苗子,大家都想要嘛,至于若是两三个人都看上同一个学生,那就自己私下里比较个高低,胜者赢,败者退,大家谁也别不服谁。

  都是快要进入老骨头的人了,再让人看笑话,脸呢?有些人不要脸面,他们还要给自己留点儿体面呢!

  招录学生的面试,很快解决,其实,下面应该还有其他面试,不过,吴桐已经顺利达成自己的最初预估,就不再参与后面的面试。只待,安全部门对她看中的三位学生,做好背景调查,没有问题后,给他们发送确认的函件,约定好报到就读时间。

  吴桐把函件准备好,剩余的,安雯书会帮她

  处理好。面试完,时间还早,吴桐难得没有回研究所,而是直接回了家。她下一步,就准备奔赴航二院研究实验基地,进行最终的DF-17导弹打造,督管新型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发,这部分,在京大交叉研究所是施展不开的。

  所以,吴桐又要出差一段时间,在出差之前,吴桐还是想和家人再聚聚。到了家,吴敬中和金渝还没到下班时间,自然都还没回来。

  吴桐先到楼下,去看了姥姥和姥爷。金永庆正在和金姥姥一起研究煲一道甜汤,他之前不怎么研究这个,是从更日常的咸汤入手的。现在自觉手艺有所上涨,他开始挑战更高难度。他家桐桐,可是爱吃甜食的宝妞纽。

  “咦,桐桐,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吴桐敲门,金永庆开门的时候,不由得笑开了颜。好久没见桐桐回来这么早,最近特别行事匆匆。知道桐桐在忙正事,还坚持着有时间就来看他们,他们已经挺知足的。

  他选择这个时间,研究甜汤,就是希望,能给桐桐做点儿更顺口更新鲜的汤水,好好滋补一下,养养精气神,让桐桐面对研究,底气更足。

  “姥爷,姥姥,我今天事情结束的早,就先来和你们说说话呀!”吴桐笑嘻嘻的上前,挽着姥爷的手,进了家门。

  “小单。小蔡,今天是你们俩送桐桐上来,快进来,我刚煮了甜汤,你们也尝尝?”明面上跟随吴桐的四人和一家人的关系都挺熟的,几乎天天打照面,金家人。吴家夫妻俩,也是用心的把他们当成自家子侄辈看待,看到吴桐身后两步的二人,不由就熟稔的招呼道。

  虽然,这几位并不是次次应下,但是他们的热情,是他们的心意,不会因为这几个一次拒绝,就不再有再次邀请。只要不违背他们纪律的事情,他们想尽力对这几人好一些,一是相处久了,他们都是好客的人,二也是,希望他们的用心热情,能让这几个更用心的照顾他们家桐桐。

  家人的殷切关怀,都在这点点滴滴中浓郁。

  “不了,金老,我们还有安排,今天就不进去了!”蔡毅笑着摆手,他们要准备明日吴总出行安排,详细明确规划,且要做好万全准备。随着吴总如今面对的势态越来越广,即使查探和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他们也要警惕那万无一失中的泄密可能存在。

  特别是出行的时候,更是要做好万全准备,这是必要的上心,不能有一丝松懈,吴总的安全,半点儿轻忽不得!

  他们但凡有半点儿大意,无异于犯罪!吴总的重要性,事关重大!

第348章

  航天城

  “行,小蔡、小单慢走,有时间就来家里坐坐!”金永庆知道,他不合门,这俩孩子就不会走得,这是他们的职责,所以,金永庆招招手,关上了家门。

  “走,桐桐,尝尝姥爷做的甜汤去,姥爷今个儿用你们年轻人的话,就是复刻了一个你儿时记忆,宴席上的大碗甜汤,我记得小时候,带你去吃席,你最喜欢那个汤!”金永庆携着孙女的手,笑眯眯的给吴桐比划着。

  他在腰间比了比,“那时候,你才上幼儿园,还没我腰高呢!”他们那惯有的规矩,红白喜事要摆席,席上都有甜咸两种汤。

  咸的就是滚蛋汤,因为鸡蛋需要打散往汤里甩,所以这道汤也叫“甩袖汤”,因为鸡蛋是主料,再加上上了这道汤,就意味着宴席的最后,要赶紧离场,翻桌撤去一次性桌布,让下一拨客人就席,所以也被戏称为“滚蛋汤”,很是生动形象。

  甜的则是水果汤,有时令水果的时候,一般会放苹果桔子银耳蛋花之类的,没有新鲜水果的冬天,也会用罐头代替,别有风味。

  吴桐小时候,是挺喜欢喝的。并不会很甜,做得好的席面,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甜而不腻,水果清新,银耳糯软起了胶质,真的是让人念念不忘。

  吴桐小时候,最乐意的事情,就是跟着姥爷吃席。姥爷热情好客,爽朗大方,交友也多,吃席的机会一年中也就有了不少机会,特别是年底节庆大家有时间的时候,甚至能连着赶场子,那时候,对吴桐来说,就好像小老鼠掉进了米缸,美得不行!

  每次,最后都有甜汤溜缝,喝的小肚皮鼓鼓,被家里人打趣。咸汤也不错,不过家里也能做,就不怎么稀罕,只有甜汤,好像宴席上的大锅压力够,做出来的尤为好滋味。

  想起小时候的事儿,吴桐不由得弯了弯眼眸。她还算坦然,小时候虽然黑历史不少,但是因为熟知这些事儿的长辈们时不时地提起,她现在,已经能很好的将之当成笑谈来对待,就当是她,彩衣娱亲了!

  “姥爷姥姥疼我,那我今个儿可要好好尝尝!”吴桐喜笑颜开的接过来姥姥盛出来的甜汤,“就色-香味来看,金同志,你好厉害,已经做到和宴席上一样了呢!我再试试味道!”

  吴桐用勺子搅动了下,轻轻吹拂,送入口中,清甜润滑的滋味,萦绕在口腔味蕾,正是她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她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金同志,你现在手艺,杠杠的!”

  “哈哈哈那当然,我是谁,我可是当年厂子里的大师傅,只要我想干什么,就要做得像模像样,没有学不好的!”笑纳了宝贝大孙女的夸赞,金永庆叉着腰,得意洋洋的炫耀道,他金永庆能在建国后,在厂子里混出名声,可不正是还有些天赋!

  作为桐桐的姥爷,他怎么会差了!

  “桐桐这下,可是夸到你姥爷的心窝窝里了!”金姥姥失笑,老头子年纪一大把,老了老了,还是这么爱争先爱炫。也就桐桐,惯着这老头子的脾气!

  吴桐边喝着甜汤,边和老人说着话,等一家人都回来了,才告知,她明天要出差的消息,“具体归期暂未定,我会尽快回来的。去了基地,联系可能不会太方便,我来打过来给你们,真要是有急事,你们知道我另一个二十四小时开机的那个专线号码,随时联系我,不要觉得,怕影响我不告知我!”

  临行前,吴桐一遍遍,嘱咐着家里人,她不担心麻烦,只怕家里人瞒着她。好在,她进项目组后,上面会用心照看她的家人的。爸妈家里人真要是遇到个什么事情,肯定会有人周全处理,这样,也让她没有太多后备之忧。

  “桐桐,你放心去吧,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家里人,对吴桐的送别,只有这么一句叮嘱,无论什么时候,桐桐照顾好自己啊,才是最重要的。

  “不用挂牵我们!”他们肯定会小心再小心,不惹事,不怕事,注意交通安全,不让意外找上他们,惹来孩子们担心的。

  车子启动,滚轮前行,吴桐挥别家人后,整个人转向研究项目规划,让自己不再去惦念其他。如果,惦念太多,她可能就不舍得离开。无论如何,离别总是让人不是那么欢喜的 。

  航二院的总部,虽然在上京,但是这里,只负责理论方面,和基础一些的研究,真正的研究试验基地,还是在西洲航天城,这里有专门的DF基地。这里也是,国内在西洲,第一个组建的导弹试验基地。

  “吴总,欢迎莅临航天城!”吴桐的专机抵达,朱定军亲自过来接你,看到吴桐下了舷梯站定,她上前,热情地给吴桐一个拥抱。她最近越是研究,越是专研,也就越是为了吴桐的超级设计而震撼,学到了良多。

  所以,得知吴桐安排好时间,飞来西洲,亲自坐镇指导工作,她就特别空出来时间,亲自来接吴桐,表达她的感谢和敬重。

  “朱总!”吴桐笑着和朱定军互相拥抱,“咱们又见面了,以后同一个战壕里奋进!”她顺手整了整兜帽,西周风沙大,再加上吴桐需要保密身份,直接带了迷彩鸭舌帽和口罩,外面又还罩着冲锋衣的连帽,不靠到近前,是看不清吴桐的眉眼轮廓的。

  “走,吴总,你虽然不是第一次来西洲,但肯定是第一次来航天城,我给你好好介绍介绍咱们航天城。咱们这个基地,具体源头,已经可以追溯到建国不到十年的58年!

  当时条件艰苦,咱们的先辈们,仅仅依靠铁锹、麻袋、竹筐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和作业方式,仅用3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导弹试验基地——西洲“DF基地”。

  依托这个基地,最开始是做,导弹试验训练基地,后面慢慢发展,才有了我们现在目所及看不见全部轮廓的诺达西洲卫星发射中心,我们一般就叫航天城!”

第349章

  追风

  “这里是咱们的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咱们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咱们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作为半生都在和航天导弹打交道的朱定军,一年里有大半年,甚至一年到头,都在这里,她对这里的感情,无比浓烈,

  这里虽然曾经贫瘠,虽然满面黄沙,但是,这里一直在创造着奇迹,在谱写追月的神话,在创造奠定国家地位的辉煌。

  “在这里呆久了,吴总,你还能见识不少奇景,有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和边关冷月,还有“东风浩荡”“烟花盛放”“雪后暖阳”和“星月交辉这也算是咱们航天人和导弹人的见识福利!”一般人,可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大漠奇景。

  对工作和生活在航天城的人们而言,大风并不陌生。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月,狂风裹挟着沙石肆虐在这片瀚海之中。

  一年年,西洲航天人为了筑梦太空,战风斗沙,逆风而行,天清气朗,对他们来说,是最美的期盼,也是最奢侈的希望。风和日丽是属于内陆的词语,不是属于大漠的念想。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吴桐重复着这句战天斗地的话语,心中是增加的动容。那句话,再次呈现在吴桐耳边,所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他们负重前行。

  吴桐为自己现在,有了帮忙负重能力而喜悦。

  “走,朱总,咱们也追风战斗去!”听了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和故事,正是热血澎湃的时候,吴桐迫切想要尽快投入研发之中,助力国内,再添威慑利器。

  早点儿把DF-17落地,她说不定,还能去航天城串串门,看看航天器呢!玩了那么久战机和导弹,若是说吴桐对火箭发射没有兴趣,那绝对是虚言。

  当然,比起传统火箭发射,吴桐更有兴趣的,其实是可回收式火箭,或者说是航天飞机。只是,想要达到飞航冲破大气层进入宇宙,并且还要安全返回,这其中涉及的技术,以及能够提供航天飞机动力动能,和机体材料,都将是一个个重大研究课题,吴桐还没妄想,能在短短时间内解决。

  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也吃不成大胖子,吴桐明晰自己的定位,她现在重要的是把DF-17搞定,一步一步奠定更向上的技术,突破,都是在日积月累攀登的。

  “好,吴总跟我来!”朱定在对上吴桐坚定地目光时,劝说的话不再出口。本来她今天的安排,是带吴桐参观下基地,吃饭、然后送吴桐去住宿的地方旧情。基地是有专门的住宿地点,他们给吴桐安排的,是属于最高一级的住宿安排,位于重重保护的中心。

  但是,真正接触吴桐后,她也已然明白,吴桐是实事求是的性子,不需要那些流程化的安排,直奔根本而来。

  这样的实干,也是朱定军最欣赏的,她也是个实干的性子。顿时,带着吴桐风风火火,直奔研究基地。

  “DF-17的运载部分已经进入打造安排,弹头部分在进行”一路上,朱定军给吴桐介绍着目前项目进程。这些吴桐大致也都掌握,不过她汇报的,会更加详细。

  “朱总辛苦了,您做事,我放心,请您纵览全局继续安排,发动机研发地点准备好了吗?”吴桐了然的颔首,肯定朱总的工作,也点明她来此的重要目的。她是来,助力DF-17研发突破的。

  “已经安排好了,配合工程师也已经就位,两位辅助工程师都是咱们团队绝对的核心成员,非常可靠的同志,还有杨伟杨总主动助力!”最开始,杨总联系她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在开玩笑,谁想到,这位奔着吴桐而来,是真的折腰来当助手的。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在朱定军引着吴桐往发动机研发办公室走的时候,就碰上了守在门前的杨伟。看到吴桐,他当即迎了上去。

  “吴总,又来叨扰你,跟你开眼界了!”杨明笑着迎上来,他算是反应灵敏的,再加上因为身处J-35项目组,所以知道吴桐在搞新导弹,她直觉反应,吴桐肯定要搞发动机,他见猎心起,想要见识新的发动机革新技术,再加上想要给吴桐一些助力,特别申请来了DF-17研发项目组,申请加入新型发动机的研发团队。

  虽然贪多嚼不烂,变循环发动机,他其实也就掌握个基础。他也知道,贪多嚼不烂,但是对于新技术,新科研,谁又能拒绝得了诱惑,他没做到,所以,他来了。

  “杨老师,又要辛苦你跟我连轴转了!”吴桐和杨伟握手,杨老师能来助力,是情分,她很感谢。和杨老师合作很愉快,吴桐也期待,再次合作的顺利。

  “朱总,麻烦通知另两位工程师,咱们开个碰头会,我给大家仔细说一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要素,咱们就开始进入打造!元件图,我画了一部分,可以先安排上!”

  随着吴桐就位DF-17项目组,整个导弹研发进程,就仿佛拧紧了发条,加速向圆满进发。由吴桐亲自带领攻克的发动机版块,是最先完成的。一如既往属于吴桐的流水线作业,吴桐出元件图,杨总和两位核心工程师负责带领团队打造,组装,最终试车。

  试车数据相当理想,朱定军兴奋地眼眸熠熠生辉,“吴总,我们肯定能行的,必定能行的!”有了这样强力的发动机助力,他们肯定会成功的。

  同在西洲,制导核心研发,陆骁亲自过来助力,身兼两边重任,这让吴桐萌发了,要不自己搞定的念头,不过,后来想想,她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她自己上结果或许能做出来,但是肯定要腾时间挪精力去学习研发,不说等她学出来,是否会拖整个项目后腿,但是肯定会影响她的其他研发安排。

第350章

  两院

  在这个版块,前有奠基国内基础,打破零记录的最高科技奖得主王老,后又青年才干,才华横溢的陆骁。

  他们已经有了足够出色的大牛,陆骁之能,一样的无与伦比,国内的雷达,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个不是她必要攻克的版块。

  吴桐并不追求,成为全知全能的存在。那是神的领域,不是她的追逐。她还有更需要她投注精力的版块。在精,不贪多,所以,吴桐最终打消了乍然而的念头。

上一篇:开局一盘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