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第353章
黄金屋
吴总在与不在,项目进度完全是不一样的。他们也需要,吴总的火线支援,吴总可不能把他们忘在脑后,他们也同样重要!
“华总,这段时间辛苦您了,我这来了,就是来帮您分担任务的!”吴桐携着华雁行的手往里走,“最近是多劳华总费心。”在前一阶段,对于整个项目,她几乎就相当于甩手掌柜,的确汗颜,
“都是我应该做的,吴总言重了,您来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华雁行向吴桐介绍着整个项目,她是老研究了,充分的经验,让她把整个项目,安排部署的井井有条。
随着吴桐的到来,PL-17项目,按下了加速键,两周时间,
吴桐把整个项目,带到了发射。这倒不是,前面的研发时间,华总不尽心,华总已经足够尽力了。只是,她的研发项目,最了解的还是她这个研发人。
她来亲自带队,自然是更快更熟稔的完成一个个技术突破。这样的速度,也让华雁行感慨,若是吴总之前一直在项目组,哪会让DF-17抢先发射露了脸。
吴桐在DF-17项目组里,DF-17先一步试射成功,这不由让华雁行孩子气的耿耿于怀。不蒸馒头争口气,他们是争夺吴总的帮助啊。
随着总控室传出的发射指令,延续着姐妹PL-15玲珑身姿,但是翻倍威力PL-17瞬间流星划过,直奔打击目标。
超长八百公里,在6.6马赫的速度下,转瞬即逝,
黄沙漫天中,伴随着是整个空空导弹研发基地从上到下的欢喜。八百公里,超长超远视距打击,他们做到了。
这个数据,大跨步甩开国际先进水平,她相信,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曾经的国内不敢想,如今的国际,依然不敢想,这个数据放出去,妥妥的惊到一片。
不过,他们大气,就不放出去惊讶小朋友了,悄悄服役安排,坐镇国内,等待给予那些不法分子雷霆之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终有PL-17闪耀惊艳于世的一天,不急于片刻之间!
“吴总,有你在,我们只管是等奇迹诞生!”华雁行深深感慨,PL-17的优越技术,又足够他们消化吸收,吃上好一段了。
“华总,咱们都在进步!这是您和整个项目中的功劳!”吴桐弯了弯眼眸,PL-17,她是真的只提供了设计,所有的那排,每一个元件,都是华总带着团队,众志成城,精益求精做出来的,所以,华总,应该感谢的,是他们自己,是整个项目组。
吴桐可没颜面,占据这些功劳,盛赞是应该属于整个基地研发人员。
“是,吴总,咱们都进步!”进步总是个让人高兴的事情,特别是得益于吴总的技术推导,他们的研发体系再次增加,所辐射地范围,所带来的变革,都将蔓延成海,等待着掀起惊涛骇浪。
吴桐是在六月初回的上京,西洲一行,顺利完成了两个预定目标,还参观了航天城发射中心,吴桐觉得,很是收获满满。
三月里,月中和月尾,阿贝尔奖、晨星奖,相继公布获得者,毫无疑问,是吴桐莫属,为吴桐增选院士再助威名。只是,当时吴桐在项目里,无暇关注,一如既往地做了代领处理。
这也是吴桐的惯例处置,颁奖组委会已经习以为常。
现在不少奖项,甚至在打赌,到底谁能获得,邀请吴桐亲自来领奖的殊荣。甚至,不乏有人,想要向中华抗议,吴桐是属于世界的,不要总让吴桐在中华一亩三分地打转。
不过,除了少许愣头青,国际还是默契理解的。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家的,吴桐在数学上的卓绝表现,人家祖国保障人家的安全,是正常行为。
为了纪念挪威著名数学家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二百周年诞辰,挪威政府宣布01年开始颁发此奖,并拨款2亿挪威克朗作为启动资金。
自2003年起,一个由挪威自然科学与文学院的五名数学家院士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宣布获奖人。奖金的数额大致同诺贝尔奖相近。
设立此奖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扩大数学的影响,吸引年轻人从事数学研究则是设立阿贝尔奖的主要目的。
晨兴数学奖授予45岁以下、在纯数学与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最高奖项。该奖创立于1998年,每三年颁发一次。
阿贝尔数学奖和晨星奖也相继为吴桐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阿贝尔数学奖可以说是世界奖金最丰厚的数学家,吴桐独揽本届80万米元的奖金,晨兴数学奖则为吴桐带来了一百万人民币的入账。
这两大奖项的颁布,奖金的刺激,也让众多网友纷纷感慨,原来书中真的有黄金屋,读书真能致富!
如今,国际各大数得上名号的数学奖,基本都被吴桐揽入囊中,就差了菲尔兹数学奖,因为没到时间,尚未公布。
但是,没人怀疑,以吴桐的成果,不能获得那项国际数学界最高殊荣的奖项。哥德巴赫猜想和NS-方程,无论哪一个,都足够的重量级,足以支撑吴桐去触摸菲奖,更别说,二者结合,无与伦比的优秀,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
“吴院士同志,也就你能等闲视之!”李轶生徐晨阳在潘文华、周文平的见证下,将奖项交给吴桐。这些奖的得主吴桐不动不摇,他们作为保管者,却是提高精神。对比,是有些扎心的。
“谢谢李老师不辞辛苦,帮我领取奖项!”吴桐道谢道,不是回了上京,第一时间被叫过来,带走奖项,她能说,她都快忘了这俩奖项了吗?
当时,她整个人的精力,都在研发突破上,过耳听闻的消息,虽然不至于忘记,但是没提别提点,她是想不起来这事的。
在她无暇顾及的时候,学校悄然间将一切帮她安排好,真得是得感谢,师长们的照顾。只凭她自己,是无法处理那么周全的。
第354章
为人师
“不辛苦,不辛苦,真要是谢,也要谢吴桐你给我们长见识的机会!”李轶生嘿嘿笑道。
如今,他几乎可以说是吴桐领奖代言人,在国际上的待遇,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大牛随处可见,,都是往日摸不到边的国际大牛。被人追捧的感觉太美好,若不是他意志还算坚定,几乎要被那些糖衣炮弹迷失自我。
还好,还好,他是坚定的,经得起考验!对得起国家和学校!
“你的三个学生都报道了,抽时间见见人家吧!就我们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表现都还不错!”李轶生建议道,吴桐出差了,那三位的就读安排,都是他和徐晨阳一手操作的。
博众而出,成为吴桐的学生,对他们来说,也是肯定的荣耀。入学以来,学得都还挺用心的,学业进度还算喜人。
机会难得,估计也没人作为吴桐的学生,还能不上心!
“听说,导师回来了!”方凌往外看了看,戳了戳苏东仪的胳膊肘,小声分享着她得来的消息。虽然最近,负责带他们的师兄和老师们,都未曾忽略他们,但是没有真正会见导师,他们总有些妾身未明的感觉,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这也由不得他们患得患失,只看他们导师做出的一个个巨大成果,一个个数学奖项都像不要钱一样,往他们导师手里颁发。任谁作为导师的学生,都不能等闲视之!
他们很是得有个强大抗压心里,也要好好表现。否则,后面的替补人员,多得海里去了,就等他们疏漏,将他们取而代之。
他们是非导师不可,但是导师不是非他们不可。当时面试竞争有多大,大家都还历历在目,他们都没想到,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导师选中的学生。
“导师要见我们,必然会通知的!”苏东仪眼手未曾离开过手中的演算,“安心学习,耐心等待!”给了一句明确的回复,他继续投入到研究之中。导师的NS-方程证明,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果然犹如天书,研究起来很是吃力。
但是,对于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又如奉纶音,视如圭臬,这是他们前进的至理。
看了看沉迷中的苏东仪,方凌摊摊手,也同步继续着手里的学习。苏东仪的话虽然简薄,但是没毛病啊,他们能做的,的确是只有谨守本分,安心耐心。
“东仪,方凌,导师到办公室了,让我们去见她!”何明泉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提醒他的到来,也带来了他们期盼的消息。刚刚他正好在导师办公室整理,看见导师进来,心中的激动,至今还在澎湃。
导师刚回来,就来见他们,无疑让他们与有荣焉。
“导师!”三个学生,看向坐在办公桌后的吴桐,难以抑制激动的唤道。
虽然,导师的年岁,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小,但是,导师的伟大,却是不曾局限于年龄,他们多
几岁的年龄,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明泉、东仪、方凌,你们好,初次正式见面,我是你们的导师吴桐!”吴桐笑着自我介绍到,虽然几位学生就读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她还欠他们一个正式的认识。“虽然是迟到的认识,我还是想要给你们!”
第一次为人师表,吴桐也算是摸石头过河,她并不准备直接树立所谓导师威严,而想给他们,做朋友的轻松。数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枯燥的。但是真正爱数学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独具美感。吴桐希望,她的学生们,也能体会到这份美感,真的爱数学而学数学。
“教授,不迟到的,您的正事重要!”虽然导师不在,但是他们的学习,并不曾被忽略,所以,倒是不用对她们抱歉的。
“最近学习生活上可有什么困扰?”吴桐关切的询问,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是导师该尽的责任。
“没有,李老师和徐老师安排的很周全!”方凌摇摇头,她的那点儿问题,根本上升不到导师的高度,直接随便一个老师,都能给她指点。
“教授,我想请教”苏东仪纯粹的提出,他这两天的疑问。
何明泉慢一步,也跟着提出了他这两天的问题。遇到倒是不容易,他们的确是希望,得到导师,高屋建瓴的指点。
吴桐一一给他们把问题,细致剖析讲解,
“我对你们的毕业要求很简单,四大和两篇一区核心期刊,做到你们随时可以从我这里毕业!”和学生分别前,吴桐给了他们努力的方向指示。
作为她的第一届学生,吴桐还是很希望,这几位,有个出色的未来。而四大和核心期刊,就会使他们最好的履历。
“是,导师,我们会全力努力的!”他们务必要全力以赴,不能让导师失望!
导师上四大顶刊,真得是一蹴而就,挥手就成,他们做学生的,就算是不能像导师那样如履平地,毫不费力。但是也确实,要有些成绩,不能没有半点儿成就。有这样的导师,毕业要求高,多正常的事!
更别说,他们还有导师指点,以导师的能力,指点他们,还不是轻易而举的事情!若不是指点他们,他们的课题由导师来做,恐怕就是随手的事情!
“我近期都会在学校,有什么问题,生活上或者是学习上,都可以来找我!一般来说,我在交叉研究所那边的时间更多一些!”带学生,吴桐还是很用心的,都是好苗子,交到她手里,她总不能误人子弟的。
逐一把能交代的,都嘱咐清楚,确认三个学生没什么事,吴桐就让他们下去,自由学习了。硕博研究生这个阶段,学生更多是自主学习的多,不需要导师太过安排任务,学习进度,由他们自己上心安排,吴桐不需要干涉太多,她只要在定期的答疑解惑即可。
这些都是,吴桐向师长们求教的经验。她没太多和导师相处的经验,再加上,她自己的研究和学习都挺独立的,也就希望,她的学生,能够延续这些还算好的传统。
第355章
挑战
跟着项目连轴转紧绷日久,又一走三个月,家里人都惦念得慌,吴桐回来后,就没有再第一时间安排需要立即课题。
一天里,半天的时间,在学校看看研究所的团队人员项目研发和成果吸收进度如何,或者指点指点入门新接手的学生们。
另一大半的时间,吴桐尽量把时间更多空出来,多陪陪家人。家里人,是她最温暖的港湾,是她走到哪,都会惦念的。有的时候,吴桐觉得,家里人舍不得她,其实能反过来,是她离不开家里人。
若不是研究项目复杂,两个项目并存,吴桐其实,偶尔也会不免有打道回府的想法。只是,当时深处研究所,手头的关键项目不容她多想,回去一趟所要麻烦的地方太多,吴桐才选择尽可能快的结束项目回归,而不是频繁来往,增加安全部门的麻烦。
家里人不需要她一刻不停的守着,在陪伴家人的时候,有了空余时间,吴桐就在数论的ABC猜想和搁置许久的新能源问题,展开学习研究储备。这个过程中,吴桐并没有将其当成一种必须要解决的任务,而是仿佛生活中的调剂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展开,也随时随地都能结束。
对于任意大于1的常数ε,存在一个常数C(ε),使得对于大部分满足条件a+b=c的正整数三元组(a,b,c),都有c<(rad(a*b*c))^ε。在这里,rad(n)表示n的所有质因数的乘积,ABC猜想最先由最先由乔瑟夫奥斯达利(JosephOesterlé)及大卫马瑟(DavidMasser)在1985年提出。
换个更能理解的说法,就是假设我们选择a=2,b=3,c=5,显然它们满足a+b=c。我们计算出它们的乘积a*b*c=2*3*5=30,并计算出其质因数的乘积为rad(a*b*c)=rad(30)=2*3*5=30。根据ABC猜想,我们有c<(rad(a*b*c))^ε,即5<30^ε。
对于任意选取的常数ε,都存在一个足够大的C(ε),使得不等式成立。
吴桐一直觉得,数学是个很有意思的领域,特别是纯数领域,在这个数字和符号表达的世界里,或许不理解数学的人眼中,他们是怪胎,是枯燥乏味的,是看不懂的天书,
但是,吴桐在这个世界里,真正的摸索到了乐趣。或许,她最开始接触数学,并不是彻底抱着研究所学的心里,当时只是想着,提高一下自己的成绩。
当想要提前高考,预备保送作为备选,接触数学竞赛,成了她踏足数学的起始点。围绕着数学竞赛,提前学习大学数学,深入数学领域,为数学的神奇而感兴趣,从感兴趣到喜欢,再从喜欢到热爱。
始于兴趣,源于热爱,精于专注,终于坚持,吴桐觉得,她还算认真的,在践行着这句话。现在,数学变成了她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是她最感兴趣的终身事业,也是她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学到的,即是她自己的,无可剥夺,无可取代。
阳光倾洒,寻个光与暗交接的地方,携一本书搬个躺椅或者单人沙发,寻个舒服的姿势,斜倚着身子,往外看,是明媚的阳光普照,万物生机,高楼伫立的鲜活场景。
室内有中央恒温调控,适宜的温度,带走初夏的燥热,手中,是她学习研究的资料,慵懒中去学习,惬意中享受学习,边上有是疼爱她的二老,各忙各的,是不是分心和老人搭句话,周末更添所有家人,欢欢喜喜又放松学习的生活,真得是让人分外眷恋。
真正让吴桐放弃这种惬意,是她突然想起了一则传闻,倭国推出的王牌数学家望月某一,似乎就在今年八月宣称了他证明了ABC猜想,声称用此理论可证明包括abc猜想在内的几个著名猜想。他的论文在数学期刊上刊登以供参考查阅,很多人也开始学习他的理论。
因为这篇证明晦涩古怪难懂,很多数学家对他的文章持怀疑态度,是以,这个猜想,直至她那份记忆结束之前,她都没有听闻过,ABC猜想被验证,真正被证明的消息。
这则消息,本是积压在她不重要的记忆角落,被归类于无太大作用的版块,若不是愈发深入研究ABC猜想,她还想不起来这个,信息时代,很多人打开浏览器,挑出来的讯息,不是很关注的管快,基本都是一扫而过,丢在脑海角落里的传闻。
但是,姑且这个传闻,是真是假,望月某一是否真得证明了这个猜想,但是,吴桐想,她这个半愤青,不争馒头争口气,怎么也要快人一步一下,抢在八月份之前,把这个证明给发布出来,让这个证明的归属荣誉,继续归属于中华。
八月一号也是八月,八月底也是八月,为了确保妥当,吴桐决定,还是以她生辰为目标吧,正好,当做她今年送与世界,共享她生成美好时刻的贺礼。
这样想想,还是挺痛快的。
至于倭国那方,会不会因为而愤恨,吴桐表示,债多不愁,保密研究的那些东西透露出去,她早就该被国际暗中通缉多少次了!反正,她这辈子就没打算踏出美好的国内大门,那边对她拒绝通行,对她来说,毫无痛痒。
是以,吴桐当即决定,就这么干吧,与其让世界为了一个否定式的证明争论不休,由着那边沉醉在哗众取宠的梦里,不如,她试试,给世界一个更肯定的答案,尝试去终结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