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这样学习的进程,会让他有种,这些年的时间,都是在浪费的冲动。当然,他明白,吴桐终究是特例。普通人,是不能和吴桐,随意相提媲美的!这世间,多少年,才出来一个吴桐!
“我就当您是夸赞了,我这也是心急吃个热豆腐,挑着来学的,再加上之前还算有些航空发动机的基础在,很多知识点儿,会有共通性,才快了些,您们才是真得,实打实的奠定基础,我现在学的,可都是您们摸石头趟河,奠定出来的成果!”
越是深入学习,吴桐觉得,她就越是对这些先辈从心里佩服,融会贯通整个船舶动力基础和目前国内的蒸汽轮机研究进程,吴桐对接下来的研发方向,有了还算明确的进度,这会儿,心情还算轻松。
“您再给我两周时间,我尽快给您一个可行性方案,倒时候,由您点评下可行性!”心里有谱,吴桐也就给出了还算明确的时间期限。
“两周?”饶是徐工对吴桐的能耐,已经有了一定认知,但是还是为吴桐的速度震惊,他觉得,这样以年为单位进行研发优化的方案,都是正常现象,吴桐厉害,怎么也要个两个月到半年吧,怎么也没想到,吴桐只给自己留了两周时间。
“您要觉得时间太长,我在尽力压缩压缩!”她其实给自己真正预留的时间是十天,剩下的几天,是为了更周全从容。
“两周已经足够少了,我是担心你时间太紧张!”徐工这会儿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赶紧道,两周时间给出确定性方案,他若是还嫌时间多,那就真得是不知好歹了!“就是两个月时间,我们也等得的!”
“无妨的,徐工,两周见分明,合适咱们就继续,不合适咱们不耽搁时间!”吴桐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信的,后半句的不合适,她相信,基本不会存在。
足以驱动六万吨,甚至是十万吨航母的燃气轮机,必然是重大型燃气轮机,且需要不止一台,组成燃气轮机组,构成更好驱动航母,实现更长久耐航,以及超长续航的基础。
燃气轮机加船舶综电系统,这是常规动力航母未来的发展蓝图,在战斗力和改造潜力上,和之前勉强拼凑,使得航母运转的基础,不可同日而语。
“之前,威龙、鲲鹏,苍龙的一些列成功,超长续航,其实我们考虑过航改燃,只是,WS-15S以及,WS-B1所涉及的技术,太过于深奥,我们吃透都已经是难事,更别提航改燃!”若是航改燃那么容易,之前的LM2500项目,也就不会以失败告终。
现在,吴桐的肯定之言,无疑是给徐工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若是别人说,他早就让人洗洗睡了,做梦比什么都快!但是,吴桐,却是不一样,WS-15S、WS-B1,可都是出自这位之手,她承诺的,必定都是可行且能办到的!
“航改燃是个路子,只是不能完全照搬全套,里面的优秀技术和优秀材料可以进行借鉴匹配,但是,我们船舶还是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航空发动机过于精密,其实不是太适合用在航母上的!”这一块,吴桐觉得,她还算有发言权,直接给了定调。
航发发动机上的技术,不是不能用在船舶航母上,但是,只能取部分精华,不能
完全走捷径的。若是这么好走,海对面也就不会搞出来核裂变核动力航母。
“好,这方面你是行家,你来决定,我等你的好消息,需要我配合的,吴桐,你尽管说,这两周,我就转向为你服务!”徐工也是果断的,既然是期待吴桐的结果,不过两周时间,他费得起,那么,他就干脆腾出来所有精力,给吴桐打下手。
“徐工,您给我个安静的办公室,给我准备些纸笔就可以!等我将方案做出来,后面需要您出力的地方,多着呢,您做好准备!”吴桐也没客气,当即说出自己的需求。
她这人在做研发设计的时候,有个好也不好的习惯,就是比较独立,外人基本无法跟上她的思路,还是她自己研发设计比较痛快。不过,后面真正铺展到实体试验,就需要劳动徐工配合支援了!
“没问题,我这个办公室,就交给吴总你来用,你还有什么需要,随时和我提!”徐工当即搬出一摞草稿纸和一匣子笔,把办公桌腾出来交由吴桐,他的办公室,目前是设施最周全,最保密,可以让吴桐立即投入使用的。
至于他办公,隔壁会议室暂时用用,不影响的。
确定不影响徐工的正常工作,吴桐也没客气,当即开始动笔,推演起来。航母的动力系统,牵一发动全身,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地方,是在容不得她有半点儿的分心,半点儿大意不得!
UGT-2500国产被命名为QC280的功率,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将国产QC280用在航母上,想要达到足够支持航母更好运转的额定功率,就要更改目前航母设计方案,为了进气,就需要有四个舰岛。不说这样的设计合不合理,就航母本身的自重增加,占用面积增加就是不可取的。
在不能走数量增加功率的基础上,那么,唯有的路,就是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让她从28兆瓦,翻倍再翻倍,能够更好支持航母运作的,需要上百兆瓦,想要达到更高要求的,燃气轮组的效率,还要再度提高。
更高的要求,代表更高的技术突破难度,但是,这对于吴桐来说,恰恰是她擅长的版块。有了明确的需求和定向,还有了明确的基础,明确的研发方向,吴桐在徐工的办公室内再次扎根,动笔开始推演勾了起来。
大型燃气轮机的图形,一步步推导出来的精确数据,逐渐在吴桐的推衍空间内演化成实体的定向优化巅峰,再转化成吴桐笔尖的精良设计图纸!
第374章
拔高
说是两周,吴桐向来说到做到,她给自己预估的第十天,吴桐笔下的设计图,彻底归向于圆满。精妙的大型燃气轮机在吴桐的笔下诞生,在吴桐的推衍空间内,已经是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实测验证,是实实在在可行性方案。
她还是走了QC280的路子,基于这个基础上,进行无限的拔高优化。重型燃气轮机三大核心部件,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叶片的设计这其中的涉及的技术关键难点儿,以及相关突破点儿,都在吴桐的不断推衍下,被推平成了助力完成的阶梯。
重大型燃气轮机的涉及成形在吴桐笔下,吴桐同步优化了宁辽号的动力系统,与之配套成形。
“咚咚咚!”徐工正盯着手中的航母设计总图纸仔细思考,他把希望投注在吴桐身上一部分,却也没有完全寄托于吴桐,日常关于航母的研发设计优化,依然在进行着。宁辽号只能说是,勉强运转,都不能说是形成完全的战斗力,他们的研发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思考着已经捆住他们许久的优化方案,徐工也不免有点儿分心,已经第十天了,不知道,吴桐那边进展如何了?为了避免打扰到吴桐的研发,这些日子,他也不怎么出入接近隔壁原先属于他的办公室,给足了吴桐信任和放手施为的空间。
上面都能相信吴桐,且吴桐还携带着之前的辉煌战绩,有足够的保证在,他肯定要要对吴桐这次的助力,报以信心以待的!
只是,真正的记过没有出来前,患得患失,提着心,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
敲门声响起来的时候,徐工以为是手下的研究员,头也没抬的说了声请进,就继续盯着桌上占据了半张会议桌的航母总图,这是张完全的设计总图,目前,也只有少数几位核心工程师有权限观看,其上复杂的标注,更是能让不了解航母的人,看得眼花缭乱!
但是,在真正懂航母的人眼里,这张图,凝聚着他们国内多少人呕心沥血的奋战,是整个国内航母研发浓缩的最精华。
“徐工!”得到许可,吴桐推门而入,轻声再次唤道。
“吴总?”徐工错愕抬头,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隔壁在他固有思维中,应该在奋力研发的吴桐。“你这是?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吗?尽管说,我来安排!”。
时间还没到,徐工还以为是吴桐缺了什么东西,当即咨询道。
“徐工,您不用忙,我是来给您汇报给还算好的消息,关于大型燃气轮机的设计,幸不辱命,我提前完成了。您来仔细核定一下可行性!”吴桐笑着伸手做请,请徐工随她来,到办公室一览详情。
虽然,她很相信,自己设计的动力系统和重型燃气轮机的可行性,但是具体如何,还是要这位深蓝707所负责人,同时也是宁辽号航母的主要研发负责人,来进行评定,才有接下来的进程!
“提前完成,完成了?”徐工倏地抬起头,近乎能听到脖颈骨的咔嚓声,这不怪徐工的动作大,也不怪他一惊一乍,实在是着实让人想不道,吴桐不仅没有多花时间,甚至还提前完成了研发设计,什么时候,他们的研发设计,能够这么高效率了?
“是的,还算顺利,提前完成了!”吴桐确认的点点头,“多亏了徐工您们这些先行者奠定的基础,我不需要从零到有,在QC280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华,比从零开始设计,要简单了不少!”
优化升华,一直都是她拿手板块,所以快一些,也是正常,吴桐习惯了自己的速度,视若等闲,对自己这次的完成速度,并没有太多惊讶。
“我这就去,我这就去!”徐工急急迈腿,扑通一声,带倒了身边的椅子,椅背磕到腿上再弹射到桌腿,发出巨大的响声,他这会儿就好像没有感觉一样,半点儿不觉得疼,几乎以小跑的速度,赶赴吴桐身边。
“您慢点儿,慢点儿,不着急的,图纸和手稿不会跑的!”办公室门前,还有安防人员守着呢,安全是能够确保的。若不是被加强培训的保密原则在,吴桐其实把图纸直接带出来,也是可以的。只是,事关重大,还是搁在原有办公室不携带出来,避免扩散更为妥当。
“吴总,吴总,那可是燃气轮机,大型燃气轮机,我淡定不了啊!”随着吴桐,徐工几个跨步一起进入了隔壁办公室内,一个箭步,就冲到了他原先的办公桌前,顿时的,就被桌面上,那张完善的重型燃气轮机图纸所吸引。
这设计徐工越是看的深入,越是想要拍大腿的击节赞叹。此等妙法,犹如天上而来!
“居然还可以这样设计,居然还可以这样结合?吴总,你这是把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有点儿都结合起来了,让燃气轮机,打破了固有限制,具有了蒸汽轮机的持续稳定动力输出更经济与环保,推力是启动快、费油、推力小的,且还不挑嘴!”
“是的,您慧眼如炬,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这个设计的精髓,咱们毕竟是资源有限,又有不错的船舶综电系统,自然是要将咱们的优势,最大化的扩大!
按着预估,这台大家伙的效率能拉倒200兆瓦之上,再加上我优化过后的动力系统,具备能独自撑起整个航母运作的能力,具体能效,还要看实际造物出来的,材料上的要求,之前我在航发上做过研究,咱们可以偷懒匹配来用!”
吴桐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在完成整体燃气轮机的设计后,吴桐又进一步延伸到整个动力系统的调整,将这个版块的性能,拉倒最优状态,才是她最终的追求所在。
现在,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桌上的图稿,总算不负所托,完成了她最初的期待,前前后后,这都快一个月的时间,才见图稿,对吴桐来说,这速度,算是慢得了!
第375章
鬼斧
前面栽树,后面乘凉,吴桐也算是能享受一回自己创造的便利。
蒸汽轮机和动力系统对材料的要求,并不比航发发动机高,所以,之前开发研究的众多材料,就可以直接选择性取用,这个便利,也算是之前的技术映射。
“天马行空,鬼斧神工!”徐工最后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吴桐的设计,也是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他的震撼,无与伦比!
吴桐这两周的研发设计突破,堪称他们两年的进展,最关键的是,吴桐不仅给出了精细到一目了然的设计图,甚至配套理论出处,验证,都标注的清晰可见,以扎实的根基,支持着她的研发设计。
这一次,海舰把吴桐请来,真得是解了他们燃眉之急,还坐火箭式帮助他们的研发提升,真得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感谢您的夸奖,不过,这句夸奖咱们还是放到实体试车结果出来,达到我的预期数据,我再向您讨夸奖!”吴桐笑着道,虽然她在推衍空间已经经过多少次模拟,但是,模拟空间是基于相对最优状态下的数据,实际能达成怎样,要看他们实体试验的每一步操作,以及最终的组装结果。
“没问题,肯定是没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我若是让它有问题了,我这深蓝707的负责人身份 ,就这直接退位让贤!“徐工,如今对吴桐的惊艳和敬重几乎拉到了最高,吴桐稿定设计,他们深蓝707若是连按图索骥攻关都做不到,直接可以原地解散,还称什么战舰摇篮!
“感谢的话,我就先不多说虚言了,接下来,吴总,你来坐镇,看我们的表现!我们若是让你的设计打一份折扣,都是我们的失职!”徐工直接给吴桐立下军令状。
二百兆瓦起步,相当于之前他们刚刚转化国产的28兆瓦,近乎于十倍的提升,一台几乎都能撑起一座航母的运转。日后技术延伸,舰艇船舶都能用的上,只要想想,这个提升,就能让人热血沸腾!
“好的,接下来麻烦徐工了!”吴桐负责研发,元件绘图,至于工程跟进,交给徐工,吴桐很放心。徐工是老牌科研人员,徐工为首的深蓝707所能把航母改进补全到入睡,能突破国内舰艇领域多个空白的第一,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绝对过关,吴桐没什么不放心的。
徐工这一辈人,基本都是雷厉风行的作风。这边和吴桐商定建造顺序,那边,就立即安排起各部门运作,执行起来。有个成熟的团队和成熟的督管人员的便利,吴桐已经尝试多次,那是如虎添翼,大道驰骋。
对于吴桐的设计,徐工给予了最高的重视,他带着核心团队,从理论、到设备,再到人力安排,都按着最精锐最保密的部署去安排,效率自然也是极快的,仅仅一周的时间,在吴桐的辅助下,他们就将吴桐的研发设计,梳理出的关键技术点儿吃透,并且开始了先期验证操作。
前期的基础设施,材料,设备,也逐一迅速调遣安排到位。定向凝固、大精稀数控机床、电液束打孔还好,吴桐这份设计,是基于国内现有工艺水平去进行设计的,他们在前期准备上,不算特别的艰难。
但是,同样的,他们又遗憾于目前的基础工艺无法和国际顶尖媲美,是不是如果有国际顶尖的工艺和设备,他们的大型燃气轮机的效率,还能往上再度攀升?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视线,常规动力航母,比拟核动力航母的野望?
他们现在该感谢的是,还好吴总在研究航空事业的时候,研发出来了一系列的超级材料,虽然先让航空航天那边吃了红利,但是如今,也惠及到了他们舰艇船舶领域,最起码,他们不用再麻烦吴总,从零到有的去研发新材料。
“突破了?进入新的大型燃气轮机攻坚项目?”开玩笑吧,这是几乎所有接到指令的核心人员第一反应。但是,紧接着,一项项项目进程的安排,真真切切参与了技术疏导学习,他们才意识到,竟然是真的,他们在大型燃气轮机上,真真正正有了巨幅突破。
这种突破,简直让他们恍然如梦,有种一觉醒来穿越数年的错觉。但是,真真切切的时间,又提醒着他们,这是现实中,此时此刻发生的进展。就比如之前,他们一直无法攻克的压气机、透平叶片特性问题,现如今,解决提升技术,都摆在他们的眼前,由他们学习!
这种唾手可得的感觉,实在是让人幸福的想要流泪!
学,必须学,往死里学!
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先进的技术,虽然不知道上面从何而来,但是他们首要关心的是,如果能把这些技术掌握成自己的,并且辅助制备实验尽快完成,才不负这份技术的由来。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找徐工探听,只是,平日里对他们再照顾不过的徐工,对于这个问题,三缄其口,直接让他们背诵保密原则,他们就明白了,这不是他们该问的。所以,核心团队成员,也就掐灭了那丝好奇之心,转而化为全力学习的动力。
掌握消化,变成自己的技术,才是他们现在的重点。不然,再好的成果摆在他们面前,也是浪费时间。
徐工并不是不想告知,这些是由吴桐创造的奇迹,只是,基于上面对吴桐的保护,吴桐存在的知晓性,只截止到他为止,重难点技术梳理的学习,都是他代领,汇总的问题,他能解决当场解决,不能解决她发送给吴桐,由吴桐将解析过程传达给他,再由他传达下去!
紧锣密鼓的筹备到位,正式的制备,就在徐工的组织部署中,一步步安排到位,深蓝707所,就犹如一条拧紧发条的生产线,流水精细操作,在每一个元件的诞生,组成一个个精密的部件,最终,落成了齿轮咬合紧密的大家伙。
第376章
神工
“吴总,我们完成了,申请进入试车,请指示!”组合完成后,徐工盯着眼前的大家伙,近乎痴迷。
反应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接通吴桐的联络器,将好消息,第一时间汇总到吴桐手上。
整体的制备,吴桐也在逐步的跟进,收到这个消息通报,她并不意外,但是,经历重重困难关隘,实体制备落成,吴桐的心情,自然是喜悦高兴的。
历时三个月,马上就可以见证最终结果,吴桐的心,也是澎湃激昂的。
“请重复检查后,明日我们进行实体试车!”高兴之余,吴桐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该有的流程,继续稳定的安排着。
“是,马上进行!”徐工斩钉截铁的应道,吴总的安排是应该的,谨慎起见,他们的确是要对每一个零部件,都要进行核对检查,再三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再开启试车操作。
当一切准备就绪,轰隆低沉的运作声音响起,慢慢归结到近乎轻声范畴,半点儿没有刺耳的感受,新巨型燃气轮机的运作声音,比以往实验的机器,声音更小,也就代表着,更好的隐蔽性能提升,第一项的感受,就是成功的,这对所有实验科研人员,都是振奋的激励!
总控室内,透过特殊的隔断保护玻璃,看到里面精细运作的大家伙,吴桐的眸子里,露出满意的神色,他们的大家伙,就该如此神勇。
等国内基础技艺再有提升,它还能更强。随着实验进程的推进,一项项数据,被汇总到总控室而来。
数据读取器汇总过来的数据,效率定格在312兆瓦这个数字,整个实验组测试人员简直不敢置信,312兆瓦!
这是什么概念?是这一个大家伙,就能支撑起一艘十万吨起步的航空母舰稳稳运作,再加上,他们优化后的动力系统,最终综合拟测数据。
他们的航母,至少可以在海上航行二十至三十万海里,可以达到三个月九十天的耐航,也就是一次满燃料运作,他们的航母,几乎可以相当于核动力航母一样,数月不需要额外补给,可以一直服役于深蓝大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