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54章

作者:流水成觞 标签: 穿越重生

  “吴总,你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研发团队由衷的赞叹道,这是他们一直以来最深的感慨,他们深切为自己能够加入吴桐团队,跟着她一起,打破世界记录,创造一项项,几乎都是奇迹的超级改变!

  虽然,可能奇迹这个词在吴总身上太过常见,但是每一次,他们还是觉得,唯有奇迹能够代表他们内心最真切的叹服!

  大家与有荣焉骄傲的同时,心里都非常清楚,吴桐才是整个团队的中流砥柱,奇迹是吴总创下的,他们只是辅助吴总将她的设计,制备成实体,这是任何一个实验室熟手,在吴总的指挥下,都能做到的事情!

  跟着吴总一个个课题,一项项研发走过来,他们早已经敛去所有的骄傲,早早为这个比他们都小的吴总折服,没有人能不对这样的吴总,心生敬畏。没有人,能不为吴总的奇迹能力,所折服!

  吴总的年龄小一些又怎么样?奇迹又不是凭着谁年纪大,就能做出来,比吴总大出去的那些年岁,不过是比吴总多吃了几年白饭而已,没什么好骄傲的!

  此时,吴桐的心里也很是喜悦,虽然材料惯来是她擅长的版块,但是超导材料,一直是个几乎没有太多可以参考依据的深坑领域。从开始接触超导体,到研究高温超导的机理,设计超导材料模型,再到创造常压下超导临界温度的记录。

  这一路以来,吴桐在上面付出的心力,是难以估量的。不过,这一切,换来如今还算漂亮的战果,吴桐基本还算满意!

  “大家也辛苦了,这只是初步的材料,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提升!”吴桐轻轻舒了一口气,虽然没做到常温超导,但是有这款碳纳米石墨烯导线,仿星器装置线圈主体材料,算是能够初步待定了!

  诺大的可控核聚变仿星器装置,在规划图纸上,正式向现实,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的迈出,她也可以真得像上面申请立项,不是空口白话,只凭一腔孤勇立项!

  “吴桐,你这不仅仅只是为了超导材料而研发吧?”看到最终的成品,经多见广的成老,不由得有了更多的揣测。在吴桐吩咐团队继续重复试验,收集数据的时候,他跟着吴桐的脚步,同步迈出实验室轻声问询。他总觉得,吴桐是在下一盘大旗。

  “还是老师眼光敏锐,了解我!”吴桐轻笑,她的确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超导而研发超导,“老师,我想做可控核聚变!”

  对自己的老师,也是有着足够权限,未来也需要老师协助的课题,吴桐也就直言不讳,毫不介意和老师探讨她的野心和企图。

  “可控核聚变?”饶是已经隐约猜测,吴桐可能有大动作,成老也依然为吴桐真正的目的憾然。可控核聚变,轻飘飘的五个字,所代表的,却是谁听闻,都要为之侧目的振动,那是能够决定,未来,哪方能够率先迈入下一个赛道,决定未来的重大领域。

  “是的,老师,我想试试,可控核聚变,想试试不同于目前国内主研领域的仿星器装置,这次研发的碳纳米石墨烯超导线,是我为仿星器装置的线圈,准备的材料!”吴桐确认的点点头,她不是一时冲动去挑战,而是想要一步一步去攻克难关,落实这个极具有价值的大课题!

  让人们,真正进入,清洁能源的时代,也能让他们中华,拜托国际原油依赖,真正的将能源,掌控在手中!海水的净化提取利用,他们已经收集到了足够他们初步运作的主材料,那是可控核聚变的前提。

第398章

  批准

  “有用到老师的地方,尽管开口!”成华南眸中激动澎湃,心中熊熊火焰再次点燃,慷慨许诺。

  嘿他成华南的学生有这样的壮志,且还为了这份决心,真切的在研发迈步,他为什么,不能陪着学生疯狂一把?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他的确是不能回到少年,但是此时此刻,成华南觉得,他再次有了当年年少的热血澎湃!

  “肯定不会和老师客气!材料的研发,一直都还是需要老师坐镇,您知道的,我的精力,惯来还是放在研发上面,顾及不了其他!”吴桐当然不会和自己老师客气,小师兄和陶然虽然都能独当一面,但是到底,还是需要老师这样经验丰富的大专家,在一旁坐镇,更有底气!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师这一生的经验,就是他们研究所,珍贵的宝藏,是他们这些小年轻,简单的阅历,无法比拟的存在。

  “你去忙其他吧,实验室我帮你盯着!”成老给吴桐比了个没问题的手势,和吴桐挥挥手,示意她该忙忙去。幼徒对他如此信任,他必须要,让这份信任,发挥出百分之两百的光彩!成老的背影,雄赳赳气昂昂,那架势,颇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雄姿英发。

  就差左牵黄,右擎苍了!

  吴桐失笑,不过老爷子有这样的精气神,是好事,人嘛,精气神旺盛,才是长寿之象。她在研发上,比一般人顺遂,可不想,老爷子觉得自己落伍,从而寥落,失去斗志,她希望的是,老爷子始终能有这份精气神。

  带着笑意,吴桐回了办公室,以保密专线拨通了上面电话。这个电话,是她酝酿已久,如今终于可以拨出去的动作。没有一定基础准备前,她从不会只凭一点儿概念,就去急吼吼立项的。

  “褚部,还记得我年前的提议吗?可控核聚变,如果上面批准,可以立项了!”时机已经成熟,她也做了不错的预研基础,接下来的部署,就不是她这个小实验室能够玩转的,也不是她目前手头的闲余经费,能够支撑得了!

  可控核聚变,才是真真正正的吞金兽。

  只单单一个超导材料,她目前手头的经费,就已经消耗缩水不少,今年的其他项目,肉眼可见,可能要提肘见襟。

  好在,真正立项下来,她这部分的经费消耗,是能够报销的,就是不能报销,也无妨,这部分经费,本就是上面拨给她做自有项目安排。

  今年她的主要精力,基本就在可控核聚变了,目前的剩余经费,在她不开发其他项目的基础上,还好够支持整个研究所运作的。不行的话,她就把自己去年的分红先垫上,不会让研究所短了运转资金的!

  “关于可控核聚变,我已经有了初步的研发思路,并且在刚才,成功研发出支持第一步计划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158K,常温常压,可用于实际运用!”吴桐一连串的报出了她的准备和目前的进度。“陆骁陆总那边,已经在做等离子体约束的方案”

  “好的,吴总,我这就向上汇报,您等我通知!”

  从安排好新能源电池项目,目前国内,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新能源汽车推广酝酿,预计快了,可能上半年就可以见到,两周甚至更长时间续航的电脑手

  机,上千公里续航的电车问世,高速沿途的服务区,已经开始在加装快速充电桩

  这是统一标准的好处,他们可以提前铺设基础设施,而全国无论多少家新能源汽车公司,都要按着统一的标准,去制备生产充电连接端口。

  而作为源头控制方,各个新能源汽车公司、新能源电池需求方,已经陆续把抢占市场,预定电池的款项,抢先打入新成立的新能源国有锂电公司项目,这个项目,一并划归到中源集团,成为它名下强劲的子公司。

  也正是因为,这些抢先市场,必备投资的资金汇拢,除去留下足够生产运作的资金,他们也算是有了一笔不小的经费补给。这笔诺大的经费,褚恒元直接冻结,不允许任何项目调动,等待的,就是此时此刻,吴总的通知。

  这是吴总,为缓解可控核聚变研发带来的经费压力,事先做出来的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经费积累,自然要用在,吴总所需要的项目之上!

  吴总,延续着往日一贯的稳定,再次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这刚一通知,就给他们一个重磅惊喜,他们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经有了一定质的突破。而且,这项超导材料的突破,不仅仅可以用于可控核聚变,未来还有更多适用领域,吴总出手,一贯以点成面,涉及深远!

  常温常压,158K,超导材料这些数据,作为对材料没有深入研究,却有着足够评判标准、记录了解的褚恒元,深深明白,这所代表的是什么。他挂断电话,当即没有任何犹豫,向上拨通。

  “吴桐吴总,申请可控核聚变立项,且已经有一项超导材料破纪录突破!”

  电话那端,传来一声沉静且有力的回应:“批准立项,全力支持!”吴总已经给他们足够的惊喜,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战果,他们现在的科研进步,是躺在吴总的功劳薄上享受,如今,吴总着眼于未来,想要为国内弯道超车助力,抢占下个赛道的先机,他们为何不全力支持?

  就如他们之前相信吴总,吴总从来没让他们失望,且不断给他们惊喜,这一次,他们依然想要怀着绝对信任,去支持吴总,所以,他给了,全力配合支持的指定。

  倾尽全部力量,若是能够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所突破,未来超发达国度,必将有中华一席之地,他们必将能抢占,下个变革的先机,让中华,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而不是单单以人口著称的名声!

  而是,能够再现,大唐盛世,万邦来贺的壮哉场景!

  那句歌词唱得不错,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第399章

  凌云

  倾尽全力,背水一战,输他们输得起!吴总的速度,不会让他们拖个几年功败垂成,只超导材料进度这一成果,就已经超越领先国际数年,拉开差距,他们有足够的是试错时间!

  赢了就此弯道超车,他们在下个赛道终于能领先一局,让别人追赶他们,而他们也能凭借这个先机,得到充分的积累,助力国内基建经济迅速腾飞,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吴桐吴总,之前也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和成果的基础,即使是失败又如何,只能说是时机未成熟,他们积累了经验,国内失败的科研项目多的去了,不能把所有的负累都压在吴总身上,这一点儿,他们得定位清晰。

  更何况,按着以往吴总的一贯行为准则来评判,他们的成功几率,还是不小的!不妥当的项目,吴总是不会随意申请的!

  “吴总,上面批复,全力支持,无论是人、还是经费、以及其他,都由我来牵头,全力配合您的研究!”得到上面的许可,褚恒元亲自驱车到京大,将立项批准的消息,亲自送到吴桐手上。

  “感谢上面的信任,我必将不负所托,全力以赴,让我们尽快进入,可控核聚变时代!”被信任的开怀,浓浓的责任感袭来,吴桐认真,一字一句的承诺道。她会让,成果对得起这份信任和期待。

  “上面托我给您带句话,您尽管放手去做,无论什么结果,我们都接受,我们接受试错的可能,您还是以自己为重!”对他们来说,项目失败不可怕,但是绝对不能因为一个项目,赔上吴桐这样顶级大才的可能。

  目前,海内外,其实不止一个先知先觉得科研工作者,觉得托卡马克装置的潜力,即将被挖掘到顶,下一步的未来,究竟在何方,其实目前国际主流,并没有突破的方向。

  国内对可控核聚变这一块也很是关注,不少学者觉得,应该丰富国内聚变领域,为国内核聚变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借此机会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南华那边,其实有提出,想要从海外引进仿星器技术的可能。

  吴桐想要从仿星器装置着手,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机遇挑战,“这是一条全新的路!”从吴桐提出可控核聚变,或者说作为科研部的主导,国内可控核聚变的研发经费,国际可控核聚变的支持经费,都是从他手里批出去的。

  他对可控核聚变,并不陌生,甚至知之甚详。

  虽然在国际兴起搞托卡马克装置,国内也跟着顺势而起,加重在这个版块的研究。但是,其实,国内在更早之前,其实也有搞过仿星器装置。

  国内的聚变研究,其实早开始于1950年代,几乎与国际上的进展同步。从1950年代初期开始,爱对面,欧盟、苏联等国就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希望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受控的聚变反应,所以这些研究都处于保密状态。但是他们很快认识到这个目标的困难程度,因而开始公布一些研究成果。

  借此接触上,国内聚变领域的积累,也在此打下基础,到196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建造仿星器装置“凌云”。

  只是,这种类型的装置磁场结构非常复杂,当时受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用数字计算来设计,采用电阻网络来模拟磁场位形,设计磁体。

  到1970年代初,磁体已制造成功,因为该14室已迁往三线,故直接发往四川乐山,在那里进行安装。

  这一装置安装成功后,曾用电子枪在真空室内发射电子束,用荧光屏接收以研究电子轨道和磁场结构。

  再加上当时特殊时期,最终凌云功败垂成,折戟沉沙。

  结果表明,由于加工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高,实际得到的杂散磁场过大。这一装置后来虽然停止调试,但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对这种装置取得的认识和当时国外是一致的

  但是现在,吴桐重启仿星器装置的路子,无疑再度肯定了,仿星器装置,

  是对目前世界上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清洁的核聚变能装置之一的这一说法的更大肯定。

  “当年的凌云,理念是很好的!”吴桐的权限已经调到最高,她想研究的领域,国内的机密资料,都是由她自由调动,所以,吴桐很明白,褚恒元说得什么。“我们接着先辈们走过的路,继续砥砺前行!”

  “谢谢吴总,接下来您有什么吩咐,尽管和我说!此外,可控核聚变项目涉及不小,接触面广泛,您要做好对外泄露的准备!”当然,吴总只需要做好有敌对方针对的心理准备,其他的安防守护,则是由安全部门一力承担。

  若是他们让吴总直面危险了,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失职。褚恒元提前点明,只是涉及吴桐的事情,都要和吴桐说清楚罢了。

  “我早就做好了面对一切可能的准备,只是,我的家人?”从开始战机材料的研究,吴桐就没想过,自己有置身事外的可能。她不担心自己,但是有些担心会不会影响到家里人!

  “无妨的,您家人那边,我们也在关注着,您家人基本都在京大附近活动,这一片的警力和安全布防,也是最多的,安全问题,是不会有问题的!真得有特殊针对行动,还是更多在您这里!”现在培养一个成功的特遣,也不容易,那些会算的,可不会把这样的重要棋子,浪费在不是主要目标身上。

  所以,真正有危险针对的,还是吴总本人。

  但是,针对于吴总的行动,也是他们最无法安排的。他们已经不止打发一批试探性的动作,无论是当时无良网络酸鸡公知被引诱网曝吴桐,还是私下里的靠近行动,在安防部门以逸待劳,守株待兔的严防下,尽皆被一网打尽。

  吴总基本都在足够安全的范围内活动,从不到处乱串,实在是让安全部门的保护行动很好开展,方便安防部门的守卫安排。

第400章

  铁板

  对吴桐来说,只要确认家里人的安全无虞,其他都不是问题!

  若是真有针对她的危险行动,她会让那些人后悔此行的,不要觉得她是软柿子,经过这两三年几乎不间断的朝阳紫气法锤炼蕴养,又经过数次的洗礼,她的气力,几乎是呈几何倍的增长,只是,平日里,不怎么用得着,没有让她试过全力的机会。

  她会让那些不怀好意的家伙明白,什么叫踢到铁板。

  “我需要人手,特别是在这个领域,有经验的人手,这个需要您去帮我沟通,可控核聚变,仿星器装置的制备和组装,以及后期的实验运作,各个难关的攻克,都需要大量的有经验人手去操作。只凭借我自己,无疑是双拳难敌四手,安排不过来的!”

  既然褚恒元带来的好消息,吴桐也就不客气,借着上面的支持,吴桐开口要人,“二则是,前期材料研究,在我这边的研究所还能腾挪开来,但是后期的点火试验,肯定不能再京大展开的!”在京大这样的人烟密集场所做可控核聚变点火试验,那基本就是老寿星上吊,自寻死路,是对她和团队的不负责,也是对整个京大以及周边居民行人的不负责。

  等离子体失控,亿做单位的高温,是可以瞬间抹除一片地方的,所以,必定不能在人烟密集的场所实验。

  虽说可控核聚变和氢弹什么的武器毫不沾边,但名字里终归是带个“核”。凡是与核扯上的关系,哪怕从技术指标上来讲绝对是安全的,但是也终究不是一般常规研究,必须要慎重选址。更别说,即使普通实验都有危险,谁也不敢拿这么多学生和民众的生命安危开玩笑。

  “这些都没问题,吴总,西南研究所,华南研究所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人手,都由我来帮您沟通安排到位,场地选择,我们也会尽快落实,重新建设,应该会在京郊无人烟的地方,建立专门研究场地,选址尽量距离京大近一些!之后,会由专业的核工业建设集团进行专业施工!”

  这是方便吴桐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安排往返。二则是,位于京大侧方,当年作为吴桐研究所附属小区建立的场地,已经完工,可以交付,这次也可以负责安排一批过来的人员。

  这些琐碎的事情,都不需要吴总来督管操心,他们会即刻安排下去,进行测量建设,以及人员的动员调遣,确保一切,跟得上吴总的进度。

  “等到实地测量结束,核工业建设集团那边出具具体图纸,到时候您再看看,哪里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上面批准指令下达,其实该有的行动,就已经开始悄无声息的开始部署起来,勘探队伍今天内就会全部到齐,开始勘探测量。

  他们只有一周的探勘测量时间,并且,要给出具体的修建图纸。随着批准指令下达,所有的时间,都是紧而有序的开始最快速度安排。

  他们要预备一个可能,吴总素来以快速终结出了名,如今更是在可控核聚变上,已经从超导材料稳稳迈出了一步,直接突破性跨越,他们可不能让吴总回头设计研发都完成了,还不能交付试验场地,那才是真正的笑话。

  “我没什么特殊要求,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建设就可以,我只有一点儿提议,那就是务必确保安全!”吴桐其实对场地什么的,并不太挑,任何实验场地,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场地对她的影响微乎其微,安全是她唯一的要求,她得对跟随她一起攻坚项目的人员安全负责任。

上一篇:开局一盘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