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57章

作者:流水成觞 标签: 穿越重生

  太阳持续不断聚变反应了几十亿年,世界可控核聚变却是依然裹足不前,在以秒来做单位徘徊,目前刚刚突破120秒,迟迟没有大的突破,最大的困难点儿之一,就是第一壁材料受限。

  还好,他们不是只凭他们这点儿能力,妄图挑战这个世界巅峰难题,他们有已经站在世界巅峰的吴总,为他们把关引路加托底,他们只是在抛砖引玉。

  “目前可见材料中,纯金属材料应该首先会想到钨!目前已知材料中,钨的耐热性能基本是最好的,在反应炉等离子体的轰击下,我们常见的不锈钢在瞬间就会变成铁水,甚至被气化掉!”因此,在地球上的所有材料中,只有钨耐高温性最好,熔点为3410℃。

  “可以考虑钨合金,直接用纯钨材料,恐怕是不行,钨也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就是太脆了、延展性差。这就极大限制了它的应用。”陶然摊摊手,若是真那么容易解决,纯钨材料,就不会被轻易地说舍去,

  提到钨板,世界范围内,已经早有人尝试过,用纯钨板来做聚变反应等离子体反应,只是,饶是钨的熔点极高,耐热表现也很优秀,但是,依然无法在上亿的高温下,

  二则,用钨来做第一壁材料,虽然比其他材料来说,耐热方面,勉强能坚持多几秒,但是面对辐射和粒子撞击,还是会有很大的损伤。

  尤其是最外层的钨有可能被撞击出去,形成钨离子。这些钨离子有一定机会进入到反应堆的等离子体流中。这些钨离子对于等离子体束来说是剧毒的,稍微多一些就有可能造成等离子体束破裂,产生安全事故。

  为什么这么严重呢,这里可以打一个比方。

  在两车道的高速公路上,如果不限制大车行走的车道,大车可以随意行走,而小车又不能减速避让,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肯定是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

  钨离子在等离子流里面,就是载重特别大的大货车,速度慢,重量还大,别的离子遇到它们,就会被撞飞。撞飞的等离子体会跑出主车道,撞向第一壁。

  而且,一旦像钨一样的重离子稍微多一些,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等离子体车祸,造成等离子体束破裂,从而把热量瞬间传递给第一壁,造成烧毁甚至爆炸的事故。

  所以,在使用钨为基底研发新合金材料,这些都是要克服的版块。

  “除了钨,我们也可以考虑下碳,从耐受热环境来说,自然是熔点越高的物质越好。自然界中最耐热的物质当属碳了,只要没有氧气,碳材料可以耐受3500多摄氏度的高温,比钨的耐受温度还要高一百多摄氏度,同时一些碳材料的导热性能也很不错,有利于表面热量的导出。

  所以一些核聚变装置会选择用碳材料来制作第一壁。但是碳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吸收!核聚变的燃料主要是氘和氚,它俩都是氢的同位素,具有氢的化学性质。

  这两种物质的高温等离子体,一旦撞上碳材料,很容易被碳给吸收掉,除了有吸附作用以外,还有化学作用,把碳变成有机物。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会改变材料的性质,影响第一壁性能的发挥!

  另一方面,也会消耗核聚变的燃料,降低核聚变的效率,尤其是对于昂贵且具有放射性的氚元素的吸收,是我们很不希望看到的。”

  一项项材料的优缺点被逐一提出摆放、排列,成为他们尝试改进以及筛选的备选条件,大家畅所欲言着,揣摩怎么改进。

  他们已经度过了害怕出错,不敢轻易出口的阶段,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这样的研讨会议,他们已经在吴总的鼓励下,建立了足够的信心。

  无论他们的想法多天马行空,只要是有一定依据的,不是胡编乱造,都是吴总鼓励的,哪怕是错的,吴总也会帮他们指点出来,那个地方出错,为什么错,让他们在错误中进步。

  所以,他们不怕出错,每一次这样的机会,都会是他们进步的阶梯。

  “如果沿用常规钨板的话,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涂层材料开始着手,可以考虑从”涂层也算是他们的拿手板块,他们和吴总初相识,辅助吴总完成的研发项目,就是耐高温涂层,后期他们吃到独自研发宏利的,依然是涂层材料,在吴总指点,和参考吴总研发的基础上,做出的加固涂层。”

  可以说,涂层材料,也算是他们的拿手项目,这个建议的提出,并不让在场人意外,基于常理行考虑,大家肯定会首先从自己熟悉、擅长的版块着手。

  吴桐和成老,在上首,倾听者会议室内,团队成员积极踊跃的发言,不由都眼含笑意。吴桐是欣喜于团队的参与感浓厚和活跃积极,她算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铸就了不错的开端。

  成老则更多,是为了吴桐团队对科研的积极热切,从内而外的自发性感到欣慰,科研上,最需要的,莫过于这种无畏的上进积极!

  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正式科研发展的基石,科研的进步,需要这样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加持!

第408章

  风云动

  年轻人好呀!这是年轻人的战场!

  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是他们这个年纪,已经进入暮年的科研工作者最向往的心境,他们已经被所谓的经验绑架,反倒是失去了曾经年轻时那份大无畏的心境,变得踌躇起来,变得有些畏惧失败。

  他们正逐渐老去,但是因为,有这样的接班人,即使闭眼,也能含笑九泉。

  听取完所有的发言,吴桐已经极快的在脑海中推衍着每一个提议的可能性,针对每一分发言,吴桐都进行了指点和剖析,最终定了了,三个方向进行实验,出具更多数据后,再继续筛选。

  钨的改善研发、碳材料的深入研发,以及涂层材料研发,这三个方向,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也是目前,比较有可能的存在,甚至,吴桐大胆在想,能不能将之结合起来,进行更有效的利用呢?

  一切的可能,都在研发之间,在没有真正的成果出现之前,神也无法断定,什么样的想法,能够出奇迹。吴桐能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凭着寥寥的资料,圈定三个极有可能的研发方向,已经是她知识储备足够丰富,以及敏锐的科研直觉的福气。

  毕竟是困扰世界多少年的第一壁材料,这是个究极难啃的硬骨头,吴桐若是能分分钟给出结果,她也会觉得,她就是材料之神,可惜的是,她不是。

  但是,吴桐并不贪心,能够顺利确认出三个研发方向,且团队的积极表现,踊跃的敢于试错,这才是她最高兴的。至于最终成果,那是一步一步往下实验推衍的事情,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不得来,不妄想,不自卑,终有出结果的时候。

  嘱咐阮成旭和陶然带着团队成员设计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吴桐在散会后,和老师说了说话,再和傅川唐了解了下目前项目进展动态。目前整个项目的外部对接,暂时有傅川唐担当盯着,蔡毅和安雯书辅助打打下手,老师坐镇。

  吴桐的精力,大多数还是投注在研发之山,关于项目的初期跟盯,以及对接人员就位情况这些琐碎事情,就先由她身边的人暂时支应起来。

  钨板、碳高能材料、涂层材料,回到办公室内,吴桐即刻进入心无旁骛的深度研发状态,在草稿纸上,逐一列下这三个她初步筛选出来的方向,开始进入了深入的推到演算,判定着这三个方向,下一步的研发设计,以及最有可能的研发选择。

  在吴桐开始深入研究的时候,国内的动静,也在悄然的进行展开着。国内某个隐秘的可控核聚变贴吧,这个贴吧审核严密,只有一定聚变基础的人,才能进来,算是一个小型内部人交流的小圈子。

  此时,沉寂的贴吧里,有人冒泡,试探性的发言:“吧里的各位大佬,最近圈子里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我怎么感觉,大佬们都在动作呢?”

  “应该是有什么大动作,我们老板上京了!”

  “一样,我们老板,也上京了!”吧里要说,真正的顶尖大佬,那是没有,但是越是这种不上不下位置的人,才是对消息和动作比较敏感的。

  “呵呵总不会是国内聚变领域要有大动作了吧?要是真有,吧里可以放烟花了,咱们聚变人盼了多少年,就盼着国内聚变有突破!”这是积极的,在吧里,他们都有一个统称的身份,聚变人。

  此时,暗光之下,也有隐秘的消息互相传达,那些不敢露头的老鼠们,也不由得活跃起来。

  “中华是不是要有什么大动作?”

  “查清楚,再有像是他们威龙、鲲鹏、苍龙那样的

  大事件,我们都可以切腹了!“作为耳目,失去了耳目的作用,他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存在价值的,岂不是要被抛弃?

  国内,安全部门此时此刻,也在召开着会议。

  “这一次,趁着上面的东风,都务必要打起精神,趁着引蛇出洞,多抓些那不敢见人的老鼠,你们给我当好了猫捉老鼠的职责!”那些人不动则已,动了就要做好被抓的准备,中华不允许,破坏国内稳定和安危的存在。

  在外界有敏锐感触的时候,风起云动的时候,上京某会议室,也有秘密会议在召开着。

  “我们把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这样的压力,交到一个年轻学者手里,是否是有些极端了?”

  可控核聚变的成果无疑是诱人的,清洁干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弯道超车的可能

  “人类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人类对地球各种资源利用的历史,从最开始学会使用石器、铜器和铁器,到现在使用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人类只用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过度的使用,终有一天,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会随着人类的发展,逐渐消耗殆尽。

  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和太阳能,但是这些获取能量的方式比较传统,能量利用率极低,很难满足人类的日常使用。可控核聚变,是我们必须拿下的堡垒!“另一端,低沉的声音严肃的响起来。

  70多年前,人类成功通过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方式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紧随其后,人类开始了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造太阳,其原因是太阳通过核聚变的方式发光发热,为地球提供能量。由于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各种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多,能源危机逐渐笼罩在全人类的身上。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个核裂变电站的建成,只用了9年时间。但是从第一颗氢弹爆炸到人类的第一个核聚变电站建成,人类至今还没有实现,由此可见实现可控核裂变与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难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但是,她不是一般人呀,她是我们的奇迹吴总,我们该对她包邮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第409章

  风险

  想要有多大的收获,必然要承担多大的风险,风险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天上掉馅饼!

  对普通人来说,想要有收获的前提,就是要敢于付出,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但对于他们这个层面来说,这次的尝试,就是一场冒险投资,这个付出是有风险的,有可能会获得收获,有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去做。可控核聚变,是他们必须要去投资研发的重大技术。

  “我们把希望寄托,也做好长久战和失败的准备,这本来不就是正常进程吗?吴总的参与,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希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将未来失败可能的压力,都加在吴总身上!全力的支持和信任,这是我们最该做的!”

  “是,这是显而易见的,我赞同这个决定!”即使是失败的,他们还不至于因为这一次失败,就责怪否定吴桐,更被说,吴总从提议,到申请立项,这堪称短暂的时间内,已经在初初接触可控核聚变的基础上,做出了率先的超越性迈步,他们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

  在人类前进,在国家前进的科研上,他们的意见,是统一的。

  若是他们拥有了可控核聚变,未来赛道,他们就拥有了提前的话语权,有了和国际扳手腕的底气,也有了源源不断,清洁廉价的电力能源。

  这是他们必须要掌握,要突破的技术每年,他们不惜本钱投注于研发,甚至抱着不乏吃亏是福的心里,参与了国际TTRE的建设,都是为了能够不掉队这个进程。

  现在,国内有了甩开国际,大步向前买迈步指望,国内若是错过了,那才是入金山空手而归!

  神龙需要的,从来都是自由翱翔蓝空,震慑天下的威武强大,而不是束缚的无力。东方神龙,在本世纪,已然崛起,向世界,展示他的,威武壮丽。

  办公室内,吴桐坐在办公桌后,手下不停的奋笔疾书。一连串的推导公式,在她笔端凝限。她的思维,已经在无限的最大延展。三大研发方向,吴桐逐一尝试。

  时间的流逝,以吴桐的效率,自然不会没有任何进步和收获。

  人造太阳这个巨大工程中,第一壁材料被视为关键材料之一。第一壁材料是核聚变装置中最先接触到聚变反应的材料,因此必须具备高温抗性和辐射损伤防御能力。

  吴桐在合金材料上进行延展推导,虽然未曾走到最后终点,但是也得到了一种巨大进步的材料研发设计方案。

  预期这种材料是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由多层不同材料组成。它能够承受高达1000万摄氏度的高温,同时也具备较好的辐射损伤防御能力。

  虽然还没能完全达到吴桐绝对的要求,但是这种材料设计方案,即使不能用在可控核聚变上,日后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上面,吴桐将这份意外的收获保存下来,日后有空再进行实验制备,现在的重点,依然是对第一壁材料的研发。

  虽然这种材料若是用,也能勉强用来做一次聚变实验,但是,他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无损的第一壁材料,而不是只是具有良好抵抗性,依然会被侵蚀的材料。

  因为在聚变反应过程中,穿透第一壁的中子还不仅仅只是在第一壁上打个孔那么简单,它会像吹气球一样在第一壁材料的内部形成空腔,最终导致第一壁材料整体的肿胀、脆化、甚至是表面材料脱落,从而造成严重事故。

  若是日后聚变反应堆,内部持续更换维修的代价太大,他们还是要现在设计的最初,就保持精益求精的绝对要求,避免日后被工人骂,被后人骂的可能。

  吴桐,还是想要一步到位,将第一壁材料真正解决,而不是阶段性的成果就拿出去投注使用。这样,是对上面的不负责,也是对科研的不负责。是拿人民生命财产,开玩笑的轻忽行为,这样的犯罪行为,事务厅不屑去做的。

  在金属复合材料上走到目前现有能力的终点,吴桐复又把目光放在其他方法上面。

  第二大方向,碳元素延展材料,最终成为吴桐最看重的研发方向。选择出这个方向最有价值,心有准备的吴桐,并不意外。

  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还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石墨烯、富勒烯等,这些同素异形体广泛应用于航空、医疗、石油化工、国防等领域。另外,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互相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这里,其实更让人看中的是他,高温下性能稳定,不易反应。

  在碳材料这个板块上,吴桐也算是熟悉至极。这次依然是以碳的进一步,或者说同位素石墨烯为落脚点。

  当然,单纯的碳材料石墨烯,肯定是无法达到吴桐想要的结果,碳纤维复合材料,吴桐把提升度拉满,基于目前的基础上,也不过是做到了是四千度的上限,距离百万起步,一亿高温打底聚变反应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选择这个材料,吴桐其实更看重的,是石墨烯材料独有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

  在多方设想对于仅仅凭着材料性能,抵挡高温只是单纯抵挡,是不够的,堵不如疏,这是自古验证的至真之理。

  目前想要做到完全抵抗耐受,属实过于困难。但是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降温系统系统,降温模块这些都将是重点改进版块,待到人员到齐,这些吴桐都将部署下去,由专人进行负责研发,她视情况进行优化推导,可以节省不少力气,也是集众人之力,攻坚可控核聚变这个硬骨头。

第410章

  降温系统系统,降温模块这些都将是重点改进版块,待到人员到齐,这些吴桐都将部署下去,由专人进行负责研发,她视情况进行优化推导,可以节省不少力气,也是集众人之力,攻坚可控核聚变这个硬骨头。

  包括后面的“等离子体排灰气中氚回收与氘氚燃料供给”、“氚安全包容”,这些国内都有一定的研发基础,这次征集调遣的人手里,这些课题的大能,都在邀请调遣之列。

  上面一旦下定决心,倾尽全力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切的阻挠都将灰灰湮灭,由上面直接调动的力量,真正的倾力去做,那是携势不可挡千军万马之势,倾斜而下。

上一篇:开局一盘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