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看到屏幕上的一行行文字,台下的新生也好,老师也好,不由得发出阵阵惊叹。
再次直击吴桐的成果,他们依然瞠目结舌,这是在介绍新生吗?他们怎么感觉,这是在介绍一位需要京大隆重接待的中华科学院院士的履历呢?
这其中任意一条单独拿出来,都够一般学者吃上一辈子了,她还再创新高,一个接一个,最关键,人家才刚满十七岁不久,这些都是人家十六岁创造的辉煌!
人比人,果然要吓死人!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未名博雅以沉静宽容的姿态,迎来了我们这一批满怀激情与憧憬的年轻学子,我很荣幸,受学校邀请,在此代表本届新生发言。
我和你们一样,为了考上梦想的学校,夜以继日付出奋斗的汗水对我们的每一付份出,如今化作丰硕果实,我们应该骄傲。
数论是我最先接触的版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些许成功,离不开学校和诸位老师的帮助,感谢京大开放支持的平台
进入京大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我们将怀揣着期待、好奇、自豪与憧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继承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不断奋进,不忘初心,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投入专注的学习,再次收获属于你们丰硕的果实
最后,我祝愿大家,都能如愿以偿铭记使命,再铸辉煌,愿与诸君共勉!”
对于演讲发言,并不是吴桐擅长的板块,吴桐简单把自己这一年的努力,用简单的语言,带着真挚的感情,表示了自己的感谢,也给诸多同届新生送上她的祝愿。
她这一年多,她感谢悟道石碑的出现,让她及时醒悟,并带给她心无旁骛的专注能力,她也感谢自己,持之以恒,不曾松懈的每一分努力。
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到如今,世界对她打开了新的大门,她更期待,喜悦的迎接未来无限广阔的未来。
在吴桐的话音落下后,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站在台上的吴桐轻轻躬身,正准备退场的时候,周文平代表数院迈了上来。
“吴桐,留步留步,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项特殊的颁奖典礼,主角当然就是你们的吾神!是这个称呼吧,我也跟上下新时代新概念!”周文平笑着招呼吴桐,扶正话筒,开始发表他的感言。
“从四月,李轶生副教授带来吴桐,让我震惊的周氏猜想验证开始,我似乎就一直处在不断的惊叹之中,如果非要我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我觉得惊世绝艳都不足描绘。IMO力破孪生素数猜想、国际数学家大会报告波利尼亚克猜想证明
她做到了我们曾经想,而没有做到的,她在科研上的成就,已经超过了很多老师,甚至包括我在内。
我很喜悦,我们京大迎来了这样堪称强悍的学生,她已经有国际顶尖学者的水平,未来,京大很欢迎她成为京大历史上年轻的教授对于给学校带来巨大荣誉的学生,对于吴桐的巨大成果贡献,学校在此,特别为吴桐颁发三百万奖学金,以及燕园住房以资奖励!其他同学,诸位同仁,也都可以向吴桐看齐,学校热切期盼每一位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崛起,奖学金等你们来提!”
典礼主持送上了大大的放大支票塑板,京大校长。数院院长潘文华
两人上台为吴桐颁奖。台下学生老师激动地奋力鼓掌的同时,也止不住对最后周文平加上的那句话侧眼。
等他们来提,好激动哦,可是周教授大人,也不现实想想、中华上下五千年,建国之后六十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个吴桐,那样的成果,是他们想做就能做到的,太看得起他们了!
对于奖金数额,吴桐以为是加上了入学奖励,没有多想。下台后才才发现,手机里出现新的到账信息,好像比预期的又多了一百万,打错了吗?
正好她退到后台,潘院、周教授等人都在身边。她不由小声报告了这个事情。
“没有错的,吴桐同学,感谢你为国家做的贡献!”京大校长也在就近,含笑对吴桐点点头,一语双关。
学校增加了一项国家特大重点项目立项,总不会越过他这个校长,让他无一丝耳闻的。增加的这一百万,不过是上面借京大的渠道,名正言顺给吴桐此次巨大贡献的奖励。
第131章
托付
因为保密机制,不能让吴桐在享受台前荣誉加身,但是国家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为国家贡献付出的国人。
这是他和吴桐的首次见面,但是他相信,以后还有更多机会。以后,这是他们京大走出的顶尖人才,他们京大的骄傲。
“吴桐,开学典礼结束了吗?咱们立项成功了,经费已经批下来,到账了!”吴桐的电话响震动,成老含糊称呼,意思却是明确的传达过来,“来实验室吧!”
“好的,老师,我马上过去!”已经是开学典礼最后的尾声了,吴桐向各位师长致以抱歉,随即赶紧奔赴材料实验室。
“老师,阮师兄!”刷卡进入实验室,吴桐先去了成老办公室。这会儿,办公室里,成老和阮成旭都在。
“经费下来了,吴桐,来,你来确认验收下!”这是保密团队新给吴桐配备的工作电脑,一切对接,都可以在这个专有系统上完成,牢牢加固的保密系统,确保吴桐的研究和咨询不被外泄。
“老师,我负责材料制备,工艺梳理,经费的安排,还需要辛苦您帮忙看管一下,我对这些不太擅长!”吴桐直言不讳,很清楚摆正自己的位置。
她或许在数学上,甚至材料学上,都可以说有些成果,但是这么大的项目,她是没有半分管理经验的。人无完人,她不可能上来就能接手这么大的盘子还能游刃有余。
她的长处,只在学习和研究上。
“这本就是我这老骨头应该做的,你只管安心研究,这些琐事,我先帮你站岗看着,需要用到什么设备,什么材料,甚至是什么人,你只管说,老师帮你调派!”成华南一口应下,他这老头子对新材料无有功劳,能帮幼徒处理这些杂事,让她专心搞研究,他也算发挥发挥余热。
吴桐登上特别注册的内部联络系统,这个系统,是以陆骁为主导,打造出来的内部联络系统,在她成为此次项目负责人后,自然拥有了一个加密账号。
她刚一登录上系统,就有消息弹出,是陆骁那边发过来的,“风洞数据已经跑了出来,此次完善过后的机型数据,完美达到我的预期,进入真正的机身制备流程,谢谢你,吴桐!”
他极尽追求完美,终于在吴桐这边,和吴桐一起推导出最终改进完善方向,达到他期待中的数据,让未来的中华雄鹰,在设计上,终于进入世界超一流行列。
很大可能是,超越一切战机设计,超一流。
第二条消息,来自于西飞杨伟总工。
“吴桐,感谢你,我们已经验证,部分优化后发动机的参数,真实有效,其他参数,现在,我们正在全力赶制优化数据后,新的发动机核心部件,重新试车,我会最快给你反馈新的进展和数据!”
吴桐很开心,她那天竭力推导出来的数据,真的能帮得上忙,真正能推进中华雄鹰展翅翱翔的步伐。陆老师和杨总工那边应该是不眠不休,才能在三四天里内赶工出来这么多数据,她也不能拖后腿。
吴桐把随身U盘插入电脑,开始接续输出上传,她又一次推导完善了T4材料的制备工艺,这是切实可以进入工业化生产的数据参数,这份制备工艺数据参数文档,是发给陆骁,由他中转发给菌工113厂进入正式投产制备,初期投产支出,拨款从她这里找老师对接。
由他亲自督管,预期,机身材料的出产,能跟得上战机的打造,可以用上新材料做机身。
吴桐又敬仰的给杨工回了信息,“我会尽快完成叶片材料制备!”
让新的材料的产出,赶上他们的制备流程,用上新的叶片材料,彻底使得WS-15焕然一新。
吴桐看消息的时候,成华南和阮成旭不用言说,默契的回避,等吴桐停顿手上的动作,成华南才接着道:“我从航空那边薅了一批材料,实验室材料已经准备齐全!”
他是玩材料的老行家了,怎么能够最快速度做好准备工作,他再清楚不过。
航空集团最终补足了上次T4钛铝合金材料制备时,他实验室经费的消耗。他想着宰熟不宰生,又以时间紧迫,那边材料周全,从那边调了批实验材料过来。
要账的话,他们从经费里付过去就是,比他们等经费到账,再给材料公司下单送材料要周全速度多了。
一切以新型材料为先,林哲明能怎么着,只能让他调。吴桐的托付信任,成华南尽心尽力为幼徒铺路,由他做项目综管,可以确保快速无纰漏。
“实验室仪器已经检查完备,确认无误,没有问题,可以随时开始试验,单晶定向凝固仪器,已经借进实验室,谢院士半个小时后抵达实验室!”阮成旭仔细的报备了他们的准备工作,以后他就一心跟着小师妹混了,为了光明前途,这会儿还不赶紧表现等什么。
等着被人取代?
以后多少人想,取代他的位置,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辛苦老师,师兄费心了,那我们开始实验吧!”吴桐点点头,和两人道谢后,一起往实验室走去。
这几天吴桐也没闲着,T5单晶镍铁合金材料的模型已经从手稿变成详细的模型数据,这会儿直接输入计算机模拟系统,开始进行数据模拟。
不出意外的各项高性能,在谢院士抵达实验室的时候,出现在显示屏上。这次,他们申请了超算端口,效率比之前实验室计算机的算力高出太多,出结果的时间,自然也就大大节省。
“好!耐高温、耐腐蚀、质量轻、强度高,抗蠕变”谢院士看着屏幕上各项模拟数据,不由眼睛发亮,激动赞叹出声。
“这是复合材料都达不到的优秀,又比复合材料成本低,好维修,太好了,咱们发动机叶片用上这个材料,那就是插上飞翔翅膀,开干,开干,怎么整,吴桐你来指挥,我全权配合,国家的未来,果然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
谢院士摩拳擦掌,今天这里没有谢院士,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实验参与者。
第132章
梦寐
讨论会议上,基于T4钛铝合金的优越数据,他们能预测到,T5专项叶片数据不会差了,但是当模拟数据真切展现在他眼前,无疑更具有直观的冲击力,让他迫不及待,想要把材料马上制备出来,上测试仪测试,验看真实材料的数据。
成华南一样的急切,万事具备,如今只欠开工。
“成旭,安排人员就位,我也迫不及待了!”
“老师、谢院士开始实验吧!”吴桐确定的点点头,一行人进了实验室,开始按着制备工艺,一步步操作起来。
一个新材料,不说材料的研发和设计,往往都是要经过大量的摸索很实验,才有可能成形,制备工艺,更是要经过不断的尝试积累,才能有走向投产的详细,两三个月能安排上投产,都是超快的速度。
只是,这个过程,在吴桐的推演之下,犹如按下了快进键,被无限压缩了时间,也能精确指定到详细工艺。
不过,即使是吴桐,在没有真正上手实验之前,她也只能确定用某种工艺,具体的参数,例如温度、时间也只能上实验,真正接触到实验进程,临场把控,才能确定到最精准的数据。
时钟
在不停摆的持续转动,时间的流逝被忙碌的人忽视,实验慢慢走到后期,理论模型,逐渐要化为实体。
反应炉高温熔铸的,正式他们的本次实验的镍铁叶片材料,吴桐在其中结合了钛,弥补了镍铁材料的不足,达到了复合材料的效果,所以才以T5命名。
本次实验,涉及到的核心技术,就是单晶定向凝固。单晶高温合金技术可以消除了晶界,能够在高温下保持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满足高推比发动机的设计要求,其制造技术成为制备先进发动机的核心技术,谢院士正式这个领域的大佬。
“高温合金作为单晶叶片试件合金材料,对固定抽拉速度、简单阶梯抽拉速度和多级阶梯抽拉速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我们曾经以单晶叶片试件温度场、糊状区和凝固组织生长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定向凝固试验,最终才得出采用低速固定抽拉和多级阶梯抽拉速度能获得单晶完整性好的合金材料,高速固定抽拉和简单阶梯拉速下单晶材料试件会在缘板产生杂晶。”
谢院士仔细的给吴桐讲解着单晶技术的核心要点,这是他们团队孜孜不倦,一次次实验,在失败中努力寻找到的核心要点儿。
但是,此时此刻,谢院士没有任何隐瞒,详细的传授给了吴桐。
这样优秀的孩子,他希望,能以这寥寥技术,作为这孩子小小的踏板,让她走向更高的巅峰,也带领中华材料,走向他们没达到的巅峰!
吴桐带着感激,认真的汲取着知识点儿,化为自己的掌握。
“老师,反应炉温度加到两千四!”
看到成华南操作,设定的是两千摄氏度的参数,接受了更深入的指导后,吴桐更进一步的直觉推演了下,这不是最精确的温度,需要再加,否则会导致金属内部不均匀,最终影响合成失败,勉强能成,也达不到最理想数据。
成华南没有犹豫,按着吴桐的嘱咐操作,实验主导是吴桐,自然是要按着吴桐的想法操作,不需要他的经验主义,主导只能有一个人的声音,不然实验不用进行,趁早玩完,这也是培养吴桐实验室掌控力的好时候。
他担了这孩子一声老师,在材料上,能指导她的基本就是些基础知识,他就想着,其他方面,多为这孩子想一步。
“可以出炉了,谢老,阮师兄,准备好定向凝固!”吴桐神色镇定,严阵以待盯着反应炉,在最合适的时间,配合着谢院士开始操作起来。
先打开炉子,然后按着拟定的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步骤操作。
要点儿都是刚才谢院士才普及强调过的,还有谢院士带着,几乎手把手的教导操作,他们很成功的做好了所有细节,避免了金属液凝固过程中内部的液体乱流,以高速凝固法,在稳定操作中,不断调整好抽拉速度,稳定工艺进行凝固
最终,一步步谨慎精湛稳定的操作下,最终,他们从凝固器里,取出了几片金属蓝黑色泽中又闪烁着丝丝银芒,带着些神秘美感的叶片材料。
一次成型,他们直接一步到位,打造成了叶片造型,本就是为了叶片而推演的材料,自然是叶片模型最能测试出真实数据。
“就是这样,完美,没有杂晶!”谢院士轻轻抚摸着材料表面,好似婴儿肌肤一样光滑的触感。先不说其他,这次定向凝固的操作是完美的。能够凝结出材料,实验已经成功了一多部分,现在只差对性能的测验对比。
但是只凭经验,他就能感觉得出来,这份材料质朴不言说的优越。
拉伸机先上,拉抗性数据,飞速上升,轻松跨越1000MPa,看着还在上升的数据,成华南和谢院士对视一眼,内心激动澎湃不言而喻,什么时候,材料的拉抗性这么容易就突破1000,都成了家常便饭这么简单?
最终数据,定格在1710MPa,无论是操作测试的,还是辅助测试的实验人员,都震惊的久久不能言语,又是一项超越模拟数据的最终测试数据,这也是要成为吾神的惯例吗?这也能成为惯例吗?吾神,真得是神仙材料人!
紧接着一项项的力学性能测试,从室温蠕变性能、机械疲劳性能、热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然后是高温下的各项性能,以及高温塑性
紧接着抗热腐蚀,抗氧化性能测试
高温熔点测试,更是让一众实验人员震惊,瞬时超温,直接逼近3000℃这个不敢想象的高温界限,具有极高的初熔温度,材料组织极其稳定,可承受2400℃以下高温常时间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