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骄阳
报告的最后,依然是提问环节,第一个提问人,正是鲁大那位彭教授,彭院士。
他没有任何自持自己是前辈的不屑,十分认真谦虚的问询着他的疑问点儿。
吴桐看了眼报告,仔细为其作了详细解答,“关于威尔逊定理的引用”
“我明白了,谢谢吴桐,你的报告很精彩,我很受教!”彭教授恍然大悟,真诚向台上的吴桐欠身颔首,表达谢意,达者为师,他的态度十分端正。
“您老客气了!”吴桐保持着后辈的尊敬,回以致意,继续回答下一个提问者的问题。
借着这样光明正大的问答机会,在座学者,可以说是先把所谓面子丢掉,将自己看不懂的疑难点尽数咨询个遍,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报告质问。
当然,历经国际大牛洗礼认证,吴桐的无限群证法,也没有他们挑剔毛病的地方!
吴桐的回答真知灼见,点明扼要,各种数学公式和知识点儿信手拈来,随取随用,学识
储备之渊博,再一次让在场学者惊叹。
若不是看着眼前这年轻的面孔,听着年轻的声音,他们真得有种感觉,重回当年他们做学生的学校课堂,听哪位须发发白,让他们仰望、学识渊博的大牛教授在为他们授课,答疑解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或许不是感觉,而是真实的,台上他们觉得还是花样年华小姑娘的少女,已经真真正正具有国际大牛的水平!
席间,京大的代表们眼中闪闪发光,这是他们京大的璀璨骄阳,京大的扛鼎人物!
明珠的光辉太过微弱,唯有骄阳能与之争辉!
回答完最后一个提问人的问题,确认没有任何人再提问后。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拨冗到场!”吴桐微微躬身对着台下致礼,从容退场。
顿时间,掌声再次轰鸣响起,一众人目送吴桐下台,大家都明白,至此,中华数学界多了一位年轻的顶尖学者,享誉国际那种,京大又多了一位风云扛鼎人物。
报告会结束,吴桐没有多做停留,和蔡毅汇合后,就回到了学校的车上,取出手机看到了家里人发过来的信息。
家里人今天的机程回家,刚好和她的报告会时间冲突,她未能送行。
【桐桐,你开始做报告的时候,我们顺利到机场,小王和小安帮我们办好的登记手续,一切都好得很,你尽管放心。】
【小成给我们发了你上台报告的照片,特别棒,我们都为你点赞,为你骄傲!桐桐是最棒的!】
【小王和小安太费心了,我们临走给他们包了个红包,过了安检才发现,又被他们给塞回来了,桐桐你记得给他们好评!让人家孩子费心了!】
吴桐眉眼含笑,心情愉悦的读完家里一条条消息,看到最后,她不由对着成毅竖起大拇指,真诚道一声,“毅哥,谢谢你和王哥安姐费心了!我家人说你们特别棒,遗憾没能让安姐王哥收下红包呢!”
“大家满意就好,这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吴桐家人满意,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赞许。
主要是吴桐这边太省心配合了,他们这次出任务拿着特殊待遇,都心里有愧,难得有用武之地,可不是得多尽尽心。
美好的假日结束,学生返校,成人返岗,多多少少都难免有些假日综合征。恨不能,假期再长点儿,天天都是假期才最好!
相比较而言,作为六号已经开工,开始参加学术会议的人,吴桐反倒没这方面的困扰。让她遗憾的,反倒是和家人分别,不管如何,每一次的分别总是不舍的。
吴桐决定,赶紧把手里的项目完成,她就给自己休几天假,回家看看去。有了这个激励,吴桐的状态就是稍有懈怠,也能力及满血。
筛选着自己喜欢的倾向,吴桐陆续听了几场报告会。
特别是新晋两位华奖的报告会,还有一些国内顶尖学者,作为大半生都在这些板块研究的知名学者,他们对这个板块的细化理解,给了吴桐不少基础性的填补,让吴桐对这些板块,有了更深入细微的理解。
被邀请过来国际嘉宾和邱先生,也都有一场报告会,或者用分享课更恰当。难得的学习机会,吴桐也没错过。
两位国际顶尖大牛,两位菲奖得主,高屋建瓴的分享,让吴桐深深觉得,受益匪浅。
吴桐看过这两位的不少学术研究著作,特别是邱先生,在偏微分方程方面有着不俗的成果,于微分几何中发展了偏微分方程,他分享的正式这个版块的内容。
吴桐眸光发亮,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的感触,N-S方程,描述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本就是求解非常困难复杂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其中三维空间中的N-S方程组光滑解的存在性问题,被M国克雷数学研究所设定为七个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
人在会议上,吴桐定定的听着台上邱先生的讲述,脑海中,却是如地壳碰撞一般,激荡出灵感的火花。
流体是连续的,压强、密度,速度、温度,从质量、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基础原理出发,考虑一个有限的任意体积,设该体积可以在空间中固定,也可能随着流体运动。
雷诺数大于等于1时绕流物体边界层外,粘性力远小于惯性力,方程中粘性项可以忽略,N-S方程简化为理想流动中的欧拉方程;而在边界层内,N-S方程又可简化为边界层方程
吴桐手下的笔开始飞快在笔记本上书写着,一连串的数学公式在吴桐的笔端凝聚。
在吴桐突然定定好似呆住一样,随手垂首飞速写着什么的时候,坐在吴桐身边的蔡毅,第一时间察觉不对。
这是~!吴氏特殊状态出现了!
他本是差点儿被听不懂的数学学术分享会折磨出困意,全靠强大的意志力在支撑的,敏锐的判断让他第一时间打了个激灵,瞬间没了任何困意,整个人虽然还是一如刚才的坐姿没有变化,整个人却是内里紧绷起来,微垂的眼皮下,内里是炯炯有神的警戒,随时都能如刀出鞘。
第152章
铁则
在接到保护吴桐的任务时,他们有被做过单独培训,其中重点,就是这种可以被称为吴氏状态,吴桐独有灵感思考状态。
按着收集到的信息显示,过往之中,但凡吴桐有这样的状态出现,都是伴随着重大成果的诞生。周氏猜想、孪生素数猜想、波利尼亚克猜想,还有未曾透露的划时代航空新型材料
哪一个都是震惊世界,让世界为她惊叹的成果。
那些他看着都绕口的数学猜想名称,他们一时好奇,还特意去查了下问题和证明。只是当他们看到,那一页页繁复的数学公式,已经两眼冒金星,全是蚊香圈圈!对他们而言,除了其中偶尔的阿拉伯数字还算认识,但是结合那些数学符号后,通通都变成了他们看不懂丝毫的天书级别,互相不认识的存在!
他们曾经偷偷私下感叹,同一个世界,不同一个大脑,是不是相对这些神人,他们的大脑是和动物一个级别?
这是又要有什么震惊世界的成果出现吗?
蔡毅悄悄挺直腰杆,看似和其他认真保持精神听分享会的与会者一样,实则已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了随时看护吴桐,随时暴起应对一切意外的准备,也注意着,不能让人偷窥到吴桐的研究成果。
吴氏特殊状态,非涉及吴桐生命危险,不许打扰,这是铁则。
以吴桐之前的成果来类比,打断这样的天才灵感,或者被人为偷窥,那都是属于犯罪的范畴了!所造成的损失,属于不可估量。
吴桐的灵感不能控制在什么场合诞生,但是保护吴桐不被打扰,成果不被偷窃,这就是属于他们的任务。
极限求解?量子力学
齐次平衡法、傅里叶变换?
处于极速思考状态的吴桐,过往看过的文献资料在她脑海中迅速划过,一个个知识点儿跳跃的舞动,各有类比的闪光点,化为一条条线索,在她脑海全力推演下,组成了一个渐渐成型的湍流模型。
再一步演变,化成数学式子于吴桐笔端流淌
吴桐有一瞬间,仿佛摸到了那根弦,但是终究只是仿佛,她的积累还是不够,现在无法去冲击更高的部分,太过勉强,她目前还没办法戳破那层,困住太多前赴后继学者的窗户纸。即使那张纸看起来吹弹可破,但是它的牢固度,绝对要超出世人的想象!
吴桐略带遗憾,又还算满意的顿笔合上笔记本,正赶上邱先生表示报告会结束,掌声雷鸣般响起,她跟着合掌,送上感激的谢意,在邱先生的讲述中,与他的思维碰撞,她得到了不少启发。
吃水不忘挖井人,她的感谢。
“吴桐?”蔡毅有些紧张,吴桐的灵感不会是被现场环境打断了吧?只是,特殊申请转移现场所有学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现实操作的,他目前还没能力控制整个会场。
“毅哥,别紧张,无妨的,我已经结束思考了!”在外界,哪怕有成毅在,吴桐也不会把自己完全放在没有一丝防备的状态下。
刚刚她只是进入了深入思考状态,并未彻底忘乎所以。
“走吧,毅哥,我们回去,整理下我的所得!”和台上看过来的邱先生欠身颔首表示谢意,吴桐在邱先生退场后,紧跟着起身离开。
“吴桐,很高兴你来听我的报告会!”吴桐和成毅腿脚灵活,最先离开会场,正好跟上了邱先生往休息室去的步伐。
看到吴桐,邱先生很高兴,笑着和吴桐握手。
吴桐再次当面表示谢意:“谢谢邱先生点拨,让我摸到了一个课题前进方向!”
“能使你有所得,或许是我这场报告会最大的圆满!”邱先生笑得包容大气,他和京大有些小矛盾,不影响他和这个孩子的建交。
这个孩子,在数论上的成就,让他都为之侧目的惊艳。
或者说,他用孩子这个词,只是长辈看晚辈的感觉,并未有俯视,他也没有俯视她的资格!这个孩子的成果,已经让她扬名国际,在世界立足,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顶尖学者,与他同一层次。
只是,他没记错,吴桐的研究不是一直在数论版块吗?竟然还精力有研究其他?不由有些惊讶的问询:“最近在研究偏微分方程?对这方面有兴趣?”
真的不愧让世界羡慕的顶级数学天赋,看来,数论的研究并没有占据她全部精力,让她有
多费力貌似。
也是,能一个月内力破两大世界难题数学猜想的强悍,她对拓扑、群论的娴熟运用,她在报告会各个角度游刃有余的解答,已经足以彰显,吴桐在数学一途的丰富学识储备。
这样的天才,注定不会只限于一个区域,他自己不就是这样!
爱好总是广泛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桐和他能有重合的研究板块,这是个让人高兴的事情,以后他可以多了一位能够讨论的同水平小友。
吴桐腼腆笑笑,“有些好奇,做了些流体力学方面的学习,想做一个关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极限求解的课题,看了些资料,借由您的讲述,让我在这一板块加深了基础理解!”
“极限求解?limsinx/x=1(x->0)、lim(1+1/x)^x=e(x→∞)”邱先生挑眉,以手虚画着,饶有兴趣和吴桐讨论起来。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用极限公式代入,真是个新奇的角度。
“这是量子力学方面的吧?一般来说,更适合用在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上。”这孩子的知识板块,涉猎的可真不少,物理估计也学得不错,没点儿基础,可不敢碰量子力学,还能玩得这样清奇。
“我之前有考虑到流函数,但是带入之后发现行不通的!”
数学的极限指的是某一个函数中的某一个变量,此变量在变大(或者变小)的永远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A不断地逼近而“永远不能够重合到A
无限靠近而永远不能到达,吴桐想要在这个极限上,再往前逼近一步。“我之前看过丢潘图逼近”
第153章
乱来?
你来我往,吴桐和邱先生讨论的愈发深入,这样深入直观的思想碰撞,让吴桐眸光湛然,越发明亮,刚才才确定出的前进方向更加的清晰起来,吴桐觉得,是给她一支笔,就能推演出来的顺畅。
吴桐的感想扩展延伸,甚至有了另一种新的感悟。她曾经看过的文献资料多且复杂,很多都存在于她的瞬时记忆里,在不经意的碰撞中,就有几率产生灵感的火花,进一步延展开了。
“谢谢邱先生指点!”好半晌,两人谈论告一段落,吴桐深深躬身拜谢。
邱先生一样目光粲然,摆摆手连道:“和你研讨,我也有所得,我们互为指点了!你在偏微分方程、流体力学的功底,可不比你的数论差!”
世人都以为已经高看吴桐,但其实不然,吴桐在数学的功底,只是显露出冰山一角。这是和吴桐深入沟通数学,才能体会到的直观感受。
他当年凭借卡比拉猜想,得到了菲尔兹奖,但是,他似乎能看见,吴桐将菲奖的标准线无限上拉,菲奖将因她而荣光!
安德鲁那句高斯在世的感叹,真不是虚言!以吴桐在偏微分方程和物理学上的功底,哪天说她证明了N-S方程,邱先生都觉得,自己不会意外。
道别前,邱先生神秘的给吴桐一句留言:“请让我提前恭喜你,也容我卖个关子!”他之前和德的推荐,十分恰得时宜,再没比吴桐更合适的。
从邱先生那边告辞,吴桐直接返校,她在代表大会上的收获满满,是时候回去整理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