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第170章
特殊
它由18个氮原子组成,以特殊的共键效应,组成了空间三维结构,六个氮原子相连组成稳固的蜂窝六边形,以此相叠加,最终反应组合下,形成宏观状态下,被她命名为N18的全新全氮化合物。
气体转固态的超高能材料领域,一直都是热门前沿课题,世界各国都有人不断研究追求,她记得,还有一种特殊的气体转固体类高能炸药的玩应,应该是海对面宣称的成果,是不断地加压,大概要加到100万到1000万个大气压,可以将气体氢转化为固态的金属氢,
资料显示分析:同等质量下,金属氢的爆炸能量相当于TNT炸药的35倍,远远大于任何化学能源的能量密度,仅次于核反应。
和全氮化合物,有点儿打擂台的存在。
不过,就和全氮化合物一样,越是强大的物质越不稳定。所以海对面研制出来的金属氢,无法在室温条件下存在,哪怕是在实验室当中,也很快就“意外”消失了。
不同于外界那些所谓宣称,所谓想象预告,吴桐是真真切切,推演出了这种特殊材料,特定的结构形成。
甚至是,制定出了,能够把这种全氮化合物从推演化成现实的制备工艺。
在她的全力以赴中,识海中推演的结果呈现,这种化合物与特殊的紫外线波
段结合,对于天然有机物和化工材料,几乎没有种类限制,具有极为强大的分解作用,甚至可以通过调节紫外线波段,达到定向产出对他们有益处的需求。
在N18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另一个参数的电压,加上真空负压工艺,将会再度合成一种新的全氮物质-N24。
这种全新全氮化合物就有些危险,属于接触到日常紫外线,就会发生剧烈爆炸的危险物品。
不稳定不便于保存的东西,肯定不是吴桐想要的,她排除多余选项后,确定了稳定保存的方法。添加氧化钠和碳酸钙钝化后,就可以压缩成为各种形状,实现在常温常压避光条件下多年保存,可以作为弹药和燃料去使用。
N24的引爆条件和常规TNT炸-药没有太大区别。
只是,相比较普通TNT,N24的单位能量应该它的20倍左右。调整数据作为燃料,也是普通固体燃料的数倍比冲,将会是一种极为理想的航天航空固态燃料。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她纸上谈兵的推演,真正的材料效果,她需要经过试验后才能完全确定,完备所有数据参数。
这样的危险性实验,老师的实验室,显然不符合制备要求。就是符合,这样的极度危险东西,也不适合在高校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她需要特定的地方进行实验,这一点儿,华总应该有渠道平台方便她进行下一步操作。
有困难,找合适的人求助,吴桐从不觉得,求助丢面子或者有其他顾虑。
从她应下华总的托付,学习加上推演设计的时间,也有一个多月了,华总估计该等着急了,该给华总一个确切定心答复,她没有拖延的习惯,当即取出保密电话,拨通了华雁行与她交换得联系方式。
“华总,我是吴桐!”电话接通,吴桐当即自报家门。
华雁行等待这个电话已久,从吴桐通过她的链接,登录624所数据库,从她安排安全部门的同志,把那些绝密资料带给吴桐开始,就在期待着吴桐的来电,吴桐的专线号码,她已经可以倒背如流。
真正电话响起来的时候,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华雁行眸中,不由闪过期待的惊喜色彩,是吴桐可以确定答应她的请托了吗?或者说,她贪心点儿期待,按着吴同以往的出成果速度,吴桐这是,有什么新进展了吗?
不过,华雁行把这一切期待都压下,不能给吴桐变相增加压力,她保持轻松地语调:“吴桐,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协助吗?”
她只当是,吴桐在学习研究中,遇到了什么难题,需要她来解析一下。
“华总,幸不辱命,项目可以确定立项,申请进入试验阶段。我有了些初步设计,需要实验来进行验证。老师的材料研究所实验室条件不足,无法满足实验要求,可能需要麻烦您帮忙安排下。”吴桐言简意赅的做了说明。语气自然,没有徘徊犹豫。
经过一次次成功的验证,吴桐的心态,也在逐步成长着,更加自信坚定。
“另外,华总,我研究的时候,意外和我的另一个课题共鸣触动,搞出来的东西,可能有点儿特殊!”
吴桐顿了下,找了个形容词。华雁行是国内顶尖的导弹专家,玩导弹的大心脏,她这点儿东西,在华雁行面前,应该不算什么危险。
华雁行还记得,吴桐当时说等她有了一定方案,会联系她确定立项。现在,吴桐的立项告知已然坚定传达。
她是不是可以大胆猜测期待,吴桐是在她擅长领域做出一定成果了?她刚想说话,就听吴桐后面那句略带迟疑的补充话语。吴桐性格谦虚谨慎,能让她坦言特殊的东西,很大可能,绝不简单。
T4、T5这两种划时代的航空新材料,吴桐推演优化,使得威龙数据近乎翻倍的发动机参数改进、威龙机体优化辅助这些已经可以说是重大绝密成果的东西,可没被她称得上一声特殊。
警铃第一时间在华雁行耳边拉响,她侧面了解到,或许是出于天才对自己的不自知,吴桐小朋友是个对自己研究成果向来有着偏低不太对焦认知的。
她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冷静,“吴桐,你所在的位置,所在的地方是否安全?有其他人看过你现在的研究成果吗?”吴桐的安全,资料的保密,这些都是要立马安排上。
“我在京大自己的宿舍,宿舍是经过安全部门梳理布置过的,还有安全部门的同志在隔壁负责保护,是安全的。我在宿舍近期没有外出,负责照顾我的,是安全部门的安姐,她进出一直回避,没有看过我的研究,手稿只有我自己看过!”
保密的基本原则她是知道的,吴桐很配合明确告知。
第171章
超燃
所有手稿尽皆未曾出过她的宿舍,一直在她的眼皮子地下,在开始闭关的时候,她就注意了安全推演地点选择,不会犯在公共场合推导这些机密东西的错误。
“好的,吴桐你整理下手稿,我让人带着保险箱去接你,走特殊渠道,护送你来624所。这里的实验室,仪器还算齐全,就是你搞炸药,也基本够你施展的!”
华雁行只是打个比喻,但是她没想到,果不其言。
吴桐还真是要搞炸药,且还是TNT20倍同单位能量强度的危险玩意儿。
挂了电话,吴桐把这些天的研究手稿全部归拢。
一直沉浸在推演没有感觉,真得是全部列在手边,才能感觉到壮观,整个诺大的桌面都快要高高堆起。一个保险箱箱估计是装不完的,她刚才已经让华总多带个保险箱箱过来。
这里面,其实更多的是她的推演过程,最重要的发动机设计图和含有N18、N24制备工艺的手稿,吴桐单独装了一封文件袋,始终未曾离开过她手中。
这才是最重要部分,若不是时间不够,她就把这些整理成文档,U盘更好携带。手稿她写的天马行空,整理起来是个庞大工程,转化文档没个一周时间估计搞不定,太浪费时间。
安全部门行动迅速,华雁行一报备上来,郑洪明立马无限拉高警戒线,开始联系安排行动,经历过吴桐几次出手的震撼,他只会把吴桐的研究成果无限高看,更何况,这次还是涉及这么重大版块。
蔡毅三人先一步到位,敲门得到吴桐允许,在吴桐客厅内守护着吴桐和那摞手稿。安雯书也算紧张中变通,还给吴桐带了份午点让吃点儿东西垫垫,一会儿战斗速度赶路,估计没有时间吃东西的。
郑洪明联系安排的行动速度很快,只一个小时的时间,吴桐与此次负责她前往624所的特种小分队汇合。
手稿装进保险箱,蔡毅和王杰一人锁了一个在手上,上来接应的两位分队队员押后护送,一行人转移下楼,上了他们开来的车子。
看似不起眼的商务车,实则是全改装防弹玻璃构造,一出校门,就有两辆车悄然跟上前后护送,直奔最近的西区军-用机场。
顺利抵达后,登上提前安排好的飞机,待吴桐一行人坐稳,飞机立即起飞,直飞西洲624研究所,中华导弹研究试验基地。
这里有专门的停机坪,两个小时后,飞机直接在这里降落。华雁行已经在停机坪等候,待飞机停稳,第一时间迎了上去。
“吴桐,欢迎到来西洲624所!”在吴桐下了飞机后,华雁行大大的给了吴桐一个拥抱,感谢这孩子,不辞辛苦,不远千里,为祖国奔赴而来。
这一个月,这孩子的工作状态她有耳闻,每一天的时间都在学习研
究,就差不眠不休了。认真努力程度,让她感动心疼。是他们这些老一辈能力不足,把压力集中到了一个孩子肩上。
“华总!”吴桐笑得眉眼弯弯,她也很高兴,不负期待,做出来些成绩,“找个方便说话的地方吧!之前不方便在电话里和您多说!”
电话里说,一是不太安全,有泄密风险,二也是说不清楚。
“有,咱们这就去办公室!”华雁行没有耽搁,直接带着吴桐和护送队伍,通过一层层检查关卡,去了她的办公室,这里,也可以说是整个624说数得着的安全地方。
目标护送安全抵达,和华雁行交接后,护送小队先行离开,蔡毅三人已经放下保险箱,跟着相应退出办公室,在外看护。此时,办公室,只剩下吴桐和华雁行。
吴桐从保险箱里取出最重要的文件袋,递到华雁行手里。“华总,这是我推导设计的超燃双脉冲压发动机,以及为它适配的燃料设计,您来验看一下可行度!”
“发动机已经推到出来了?”华雁行顿时一喜,饶是她期待吴桐有所进展,但是也没想到,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吴桐不仅完成了全面导弹板块学习,还推导出了新型发动机,还专门为了发动机推到出了燃料。
说话间,华雁行在办公桌上展开了吴桐的设计图,显露出上面精密的设计和数据。
“这款发动机的设计中心,是在同一燃烧室内用阻燃隔热层将每段装药有独立的点火系统,由控制系统确定每段装药的点火时间,以达到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引入能量管理的机制,满足火箭总体最优弹道的技术要求!”
“考虑到两级推力比较大,所以,采用的是两级推力间断点火的两级装药来实现为提高推力比,我这里采用多喉道的流场计算模型提高优化发动机结构参数设计!”流场、湍流,刚好是吴桐上一个主研课题,算是她的拿手好戏,用在这里恰如其分。
吴桐从出发点儿,到她的设计考虑,再到推理原理,所用技术,预期能达到的推力动能一一细细讲给华雁行。
华雁行搞了二十年导弹,对于导弹各个板块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发动机设计图纸一拿到手,她的视线就不由凝在上面,移不开视线,懂行的人才知道,这看着轻巧的一张图纸,蕴含了多少技术在里面,又有多优越。
不愧是国际顶尖数学天才,只那一个流场设计,就是他们一整个团队攻关数年没有完全啃下来的硬骨头。吴桐发起的那片流场论文,他们研究过,显然没有完全显露她的真实水平,更多是侧重于方程的新型解。
随着吴桐的讲述,配合华雁行深厚的功底,她霎时明白了,这张设计图到底有多顶尖,世界超一流设计稳了,她再也不用羡慕614所的杨总!
把数据换算到在研的PL-14上,得出的数据,让华雁行都为之心惊到振奋的颜色染上面颊。
这样的顶尖设计,绝对是绝密中的绝密,她以为她的安排已经足够重视了,没想到,还是犹有不足,看低了吴桐。
这份设计的价值,价值连城,再拉来一支队伍保护,都还嫌少。还好,这一路顺利,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她就是国家罪人。
第172章
N24
找吴桐求助,真得是她再正确不过的明智之举。
“吴老师,国家有你,是中华的幸运!”良久,华雁行才压制住澎湃的激动,找回自己的声音。
达者为师,哪怕吴桐只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版块,足以为师,称呼一声吴老师,是她发自内心的叹服。“感谢”
“华总,咱们继续说,为了更好储备考虑,也有制备成本考虑,我选择的是固态燃料为主导。基于于现在固态燃料的缺憾考虑,我做了定向优化研究。
电话里和你浅显提过,在研究的时候,意外和我另一个预研课题共鸣,我研发了这个高能燃料有点儿特殊!”
吴桐及时打断华雁行未出口的感激,她年纪轻轻,真不好承担这些大佬的拜谢,比起他们为国家贡献一声,隐姓埋名,不求声名显赫,呕心沥血推动了国家科技大跨步发展,她不过是才投入科研几个月的时间,贡献不多。
她转移话题,扒拉出全氮化合物的推导结果手稿摆在两人面前,给华雁行详细解说。
“一时感触,两个课题被我合并汇总推演出来。根据我的推演,设计出了这种高能燃料。它是一种全氮化合物,我给他命名为N18,这种特殊全氮化合物具有强大的分解性。
在此基础上,我又延伸除演变出了N24。现在手稿上N24推导的配比,还不完全是燃料,更侧重于爆破性,按着推导出来的数据参数,相同单位能量会是TNT的20倍左右。”
“20倍TNT爆炸能量?”成雁行止不住扬声,惊愕停留在她脸上,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TNT一直是综合性能最好的炸药,被称为“炸药之王”。
这个数据在现在,TNT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炸药选择,很多弹药在没更新配方之前,都是用的TNT,更新配方之后,也有都有TNT的参与配比,她是玩导弹出身,。
华雁行第一反应是,20倍的TNT,这是一个心惊的数据,它们的弹药性能要有跨越式革命精进了,第二反应就是,她什么时候还有铁口直断的天赋了?吴桐还真是来搞炸药来着!
“理论数据是这样的,还要看制备实物后真实的试验表现!”被华雁行目光灼灼的眼神盯着,吴桐有点儿不是太好意思,不过项目为重,她继续说道,“我来的路上又做了推导!”
她拿出笔,取了张草稿纸把她路上的推演刷刷刷写在纸上,“这是N24燃料制备调整钝化方向,让之前的那版炸药N24更侧重于燃烧性,兼顾燃料单位能量密度和燃烧速度可控的配比!”
不然,搁那种高能炸药配比制备的N24进去,那不是送导弹升空,而是真正送导弹上天。
按着N24的爆破性,以及送导弹升空,数以吨做单位计量的储备量,一旦点燃,可以说是能抹平一片地图。
“比冲应该能冲到800左右。”吴桐换算了下,报出了一个再次让华雁行震惊的数值。
“若是实验条件把控入微,或许这个数字或许还能往上提升些许!”
“还能升?这个比冲预测数据,已经是目前国内液态燃料比冲的两倍有余了!还能更高,那必须实验精细入微,把控到极致!”
吴桐都把饭喂到嘴边了,他们再做不到细微辅助性工作,都可以退位让贤,回家种红薯修理地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