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反应过来,吴桐就有意识规划,研究所要想发展好,需要资金,需要人手。
俗话说得好,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吃草。想要招揽好的人才,优越的待遇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人家凭什么跳槽过来跟她干?
未来记忆里,底层生活教会她,只是喊口号,所谓奉献精神,是少有人吃这一套的的。
就算有人看重她的科研成果和名声,一时来投,也无法长久。
吴桐自省,她自醒悟以来,一直都处于相对简单纯粹的学习研究环境中,老师关爱,学校支持,从她数学学术成果,到她跨界材料工程一些列成果,都还算顺利快速推进,几乎没用她怎么烦心。感觉,她在人事上,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这方面过于单薄。
她得感谢,管理经验老师和华总手把手带她,好歹是积累了些做项目的经验,项目管理还算驾轻就熟。
但是对于一整个研究所的草创和惯例,怎么运作,资金怎么引入,人手怎么培养和挖掘吴桐觉得,她还欠缺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也太多!
她先回了自己办公室,根据目前收集到超滤+污染处理一整套成果性能数据开始做了个细致整理阐述,以及运用大方面的设想。
只是谈到写商业规划,投产落地推广
吴桐有些麻爪,搞研究搞学术她没怕过,迎难就上,但是写规划这东西,对她而言就有些陌生了,她这方面,未曾涉猎,有些浅薄,
又是一个需要请教的重点!
不懂就问,吴桐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稍微有些成就,就眼高于狂,谁也看不上,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所谓天才,就是历史先贤,总归人无完人,都有不擅长的地方。不懂就问,不会就多学,不耻下问,并不可耻。
扒拉下自己目前认识的人,吴桐觉得,她需要请教,第一个请教对象,也是最方便的,自然是老师成华南。
老师这个年龄,无论是学术惊艳、实验科研经验,还是这些人事人生经验,都历久弥新,可以给她太多指点。向老师求教,也是最恰当的。
第225章
指点
拎着半成品的规划,吴桐敲响了成华南办公室的门。
“老师,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来找您讨教了!”吴桐笑着推门而入,和成华南问候着,不见外的道。
成华南很是意外,也很是惊喜,意外他还有能指导吴桐的地方,也高兴,作为师长还能给幼徒答疑解惑。
“行呀,说说具体,咱们一起探讨探讨!”成华南一口应下,却没托大说自己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吴桐的水平如今青出于蓝胜于蓝,水平比他只高不低,还有能困住吴桐的问题,他估计也不敢说就一定能解决。
他也无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能不懂装懂,误导吴桐,这将会贻笑大方。他知道梧桐在搞一个重要课题,鉴于吴桐一贯成果惊人涉密,成华南十分谨守保密条例,即使在他的研究所,也不去探听。
“从我接触材料研究,平日里借了您的近便,都有您帮我,后来去华总那边,有华总协助掌舵,之前没意识到团队的作用,前些日子看到正在建造的研究所,这才发现,我还两手空空,一片空白,支撑不起来一个研究所,感觉有些棘手。”吴桐直言不讳,她目前的困惑。
“另外,我这边有一份刚研究的成果,是对之前和您提过的超滤净化课题的完善,还有些经济价值,我想找个可靠并且善于规划的人才,帮我完善起草一下运作方案上报上去!”
“人手方面,是个问题!”成华南沉吟,幼徒崛起太快,在人脉资源积累方面,的确是跟不上她的提升速度。
不过,这也不是特别为难的事情,他们人手不够,可以借调和挖角嘛。幼徒虽然年轻资历浅,但是成果卓越呀,她放出风去,投奔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只是,这样一来,不免有些来历混杂,需要花些大精力筛选,能力也会参差不齐,需要大海捞针发掘。
另外,就是来自于内部推荐,这一部分人员,会更加可查可靠一些。
“你小师兄用着还算顺手合拍吧?举贤不避亲,我先给你推荐成旭,你大师兄他们这些年也教了些学生,如果不是太要求如你这般卓越天才,我帮你问问,有没有合适人选推荐过来!”成华南这些年,也算桃李满园,如果不是非要精尖端人才,只是些辅助助手,倒是可以找一批出来。
除了一些极度优秀的毕业生,没毕业,工作会有着落,一般毕业生想要找一份合心工作也不是太容易。
“以你的能力,其实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成熟辅助团队来匹配。
但是基本这样的成熟团队都有各自的作风,你蓦然接受,需要浪费太多时间在掌控方面,不如自己组建磨合的团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你还年轻,不用过于着急,先基本人手配齐,把团队架子扎起来,你师兄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未来不敢说有多大成就,但是基本实验操作还是熟练地!”
“另外,上面也不会只是给你建立一个空空的研究所,仪器、基础人手,还是会帮你配置的部分,内部抽调的这部分人手,来源会更可靠安全一些!”
“这是预备先找些打下手的人,如果其中有优秀表现的,可以慢慢自己培养。如果你有碰到合适的人才,也可以自己寻摸,我们也帮你多留心消息!安保力量,安全部门那边会安排到位,应该还有辅助管理人员。
对于一个研究所来说,你只要把握住研究大方向,整个研究所会围着你转,不需要你过多费心!”
作为还算过来人,成华南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比尚且青涩的阮成旭,以及没有太多经验的吴桐要更加全面。
上面不会让吴桐太过浪费时间精力的,吴桐的时间宝贵,那些处理杂务的时间,用来研究,指不定又是一个重大成功出现。
比起吴桐研究的成果,所带来的福惠,帮吴桐梳理协助管理好研究所,让研究所围绕吴桐转,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等吴桐和研究所度过初期磨合,建立起自己的足够威信,自然令行禁止,让整个研究所服务于她,如指臂使。
成华南仔细的为吴桐分析,点拨,助力吴桐明确自己的定位所在。
“好的,要麻烦老师和师兄们帮我多费心了!”吴桐态度端正的听取老师的建议,认真的点点头。向师门求助,不丢脸,欠的人情她日后慢慢还回去。
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她本就没打算,能够一步到位,手下都是大将,各司其职,各有天赋,这不现实。
先有些基础可靠的人手帮着旭哥做些琐碎工作,能够支持实验正常运行,对她来说暂时就足够了!
她有个不算太好的习惯,做数学课题也好,做材料工程研究也罢,有些过于独立,基本更多是她细致推导有了接近一步到位的研发设计才投入实验,实验更多是辅助验证,而不是一次次试错。
这样好一点儿是,她对助手和团队的依赖性不大,有一些能够做基础实验操作的人手,就能撑起研究所初步运转。但是也有不好的,她一个人所关注的点,毕竟有限,这对研究来说,也是有局限性的。
“谢谢老师割爱,旭哥可是能帮我大忙,再周到细致不过,就是对不住老师您这边了!”吴桐说起来,有些歉然。她还没怎么回报老师,反倒是要挖老师手下大将。
旭哥在老师这边,也是顶大用的,协助老师管理研究所,安排实验。旭哥的能力,也是这样一步步历练出来的。
“无妨,无妨,你小师兄跟着你,也能多历练历练!见多识广,以后也能有更好的提升发展!”成华南摆摆手,他收学生,培养学生,是为了学生有好的成就,能为国家多做贡献,又不是为了专门给他打下手的。
科研界有没有这样,压榨学生,捆住学生的败类,这肯定不可避免,他对大环境无法控制,但是可以坚持确定,自己不是那样的败类导师。
第226章
请愿
“你们各有所长,为国效力,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期许!”成华南笑着安抚吴桐,让她不要心存愧疚,“你小师兄毕业,我本就打算推荐他出去,让他出去历练见世面的!”
他之前的打算,本是想在成旭毕业后,准备让大弟子章邵明再带一带成旭,在邵明那边历练后,成旭差不多可以出师独自发展,未来如何,就看他自己上进!
师傅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
以成旭的天赋,还有他们这一脉的资源助力,只要成旭足够上进,不荒废天赋,一般杰青还是没问题的,至于能不能达到他和邵明这个位置,就看成旭能不能突破自己,或者有没有这个机缘了!。
现在,有了幼徒吴桐,这是更好的去处,吴桐愿意让成旭加盟团队,登上吴桐这艘扬帆起航的大船,可以接触更多超越性研究理论,也进一步拓宽了成旭的未来上限。
这是双向有益的事情,多好,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对成旭再好不过!
不用对他心存愧疚的,每个入他门下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才是他最大的祈愿。
“这个研究所虽然现在是我在管理,使用,但是并不是归属于我的实验室,它是属于京大材料学院的。我也上了些年纪,这两年本就打算把这个职责托付出去,吴桐。若是不觉得老师年纪大,思维僵化了,回头老师把这边实验室交给妥当人员,老师倒是想要请愿,去给你打打下手如何?”
成老笑着打趣,也是十分认真的道。
幼徒前途不可限量,他这把老骨头,思维不说僵化,精力也大不如从前,往后只会慢慢走下坡路。
今年他比往年出去的少太多时间,除了有协助吴桐做得那两个项目,还有就是他得服老,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的天下!
与其坐在之前的功劳薄上占着位置,尸位素餐,不如找个更合适的切入点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就此退休,他的心也闲不下来,
发挥发挥余热。正好幼徒前途不可限量,在学术上,已经臻至巅峰,还能更上一层楼。
人事经验方面的欠缺,这不是大事,慢慢积累沉淀就有了。他教这孩子最少,愿以身为阶梯,助力幼徒走得更顺,也算是更有价值所得。
这个念头,他已经琢磨良久,在上面确定下对幼徒的奖励,给吴桐建立专属研究所后,最终确定了心思。
“您加盟坐镇?我必然是举双手欢迎的,只是,我那边,都还没真落地,过于简陋,太委屈您了!”老师愿意加盟,吴桐简直不要太惊喜。
但是,老师这样的大佬,本身就有自己的资源和团队,让老师来坐镇
她那边刚起步的小团队当镇山,无异于她是在剥削老师填充自己,这样的话,她是做不来的。
“我手头那些摊子,该交付的,其实已经交付出去,成旭毕业论文已经差不多敲定,只差最后答辩,也就出师了!等你的研究所落地,我和上面谈下,之前签过保密协议的研究员,你还算合作愉快,先以借调名义入你研究所!”借调,借调也是调,入了梧桐研究所,日子久了,那不就是吴桐的了!
之前他就说过,他的衣钵,由幼徒继承,吴桐是他最后的关门弟子,他这做老师的,教导吴桐是最少的,能为她做的不多,能有机会多做点儿,这也是难得的机会。
“我有了解过他们的意愿,那是巴不得加入你的麾下!”做研究的,在没能独立研究之前的研究员,谁不想跟着吴桐这样源源不断产出,且成果惊人的大佬。
“老师,谢谢您!”吴桐起身,深深的鞠躬,老师为她着想太多,这一句谢谢,只是最轻的表示,但是,此时此刻,除了这般,她不知道该如何更好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我们师徒之间,不需要这个,一日为师,老师为你考虑些,也是应该的。再说,以你目前的成绩,以及未来,老师是跟着你沾光呢!”成华南也是发自肺腑的感慨,他这般年纪,想要再有新成果出现,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协助吴桐,他将见证更多奇迹诞生,余生见地必然充沛满足。
“是,老师,我会的!”会让你为荣,实现你的期待的!吴桐斩钉截铁的保证,古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的研究所,有老师坐镇,将会再稳固不过。
吴桐把手头刚才第二项提起的半分规划递到老师手上,老师的权限够,她和老师之间,也没什么需要隐瞒不可透露的,正好让老师帮忙把把关。
“老师,您看,这是我近期做的研究!”超滤净化,N18这些的专利,其实都在她的手上,若是她想,其实随手就可以成立一家公司,去独立运营。这份市场,哪怕以她不多的商业嗅觉,也能感知到,将会有多大的盘子,数以万亿计毫不夸张。
只是,同样的,相比较研究板块的游刃有余,她对商业化运作反比的薄弱和不敏感。商业的残酷,她也有所耳闻。
到时候,指不定不知道她就被套了进去,深陷囵吞也不一定。所以,比起独立去运作,吴桐更愿意继续单纯的研究,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纯粹的研究人员。
有了成果,将之上交给国家最大化运作,利国利民,国家总归不会亏待她的,她现在已经享受着国家极高的优待,也想对得起这份优待。
如果有可能,她想要以此收获一部分研究经费自由。一个诺大的研究所,凭借她自己手头那点儿奖金,无异于杯水车薪,玩不转的。
吴桐仔细的给老师说着她的想法和考虑,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协助她判断,她的想法,有没有实现的空间。
一直依靠国家拨款,总归是有些被动的,她有的时候,研究比较随性,灵感来临谁也不发预料它的到来时间,把所有她隐约有些苗头的项目都立项,争取经费在那里搁着,更不现实。
第227章
定位
国家经费是有极限的,每一分的经费,都是上面想尽办法筹集预备的,给予科研界的支持。凭着她目前这点儿成就,是能申请项目并行,但是这无疑是给上面压力,也是不负责任的轻狂表现。
所以,吴桐想要手头有属于自己的充足经费来源,让她能够随时开展项目,也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属于她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个还算良好的待遇,也算是她增加团队向心力的一个不成熟想法。
曾经,一句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道出了多少科研人员的心酸。
大国崛起,艰难奋进,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不免还没来得及更大推广。但是,这并不是说未来就是一成不变的,她希望,未来所有科研人员,能有更好的待遇匹配。
“这是?你确定上交?”成华南仔细看了吴桐的成果内容阐述和参数,整个人一如阮成旭一般,饶是对吴桐心有预料期待,依然是被震蒙了的状态。
这样的惊人成果,又不属于军/工行列,这其中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数以万亿起步!
且用到实处,在经济价值背后所带来的资源循环构造,生生的变废为宝,化不可能为可能,甚至能改变国家部分资源依赖进口格局
“我确定的,老师!”吴桐确定的点点头。“比起我不擅长的商业运作,老师,我更想对自己定位在纯粹的科研工作者上面,一个研究资金能够自由的科研工作者!”
就如她之前所言,金钱多少算够,她目前房子和车子齐备,高额年薪、上面的优待足够满足家人和她,很优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