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第152章

作者:兔牙酱 标签: 系统 现代架空 悬疑推理 穿越重生

  温珣跟法医助理也才刚到不久,他笑着跟祝好打了个招呼之后,开始了初步尸检。

  程述戴上手套,拿起床头的遗书,祝好也赶紧凑过去,想要验证他们刚才的推测是否正确。

  【周围的邻居都说,小武离开后,我终于能自由了,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很久没有离开过淮江市了,以前每天下了班就赶回家,生怕小武饿肚子或者出什么事,退休后更是每天呆在家里陪着他。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一台机器,一直在运转,却没有任何感情和思维。

  很多时候,我都想抛下一切永远离开,可我有工作、有同事、有朋友,能看外面的世界,小武却永远只能生活在这一方小天地,最多就是去院子里散散步,他的生命里只有我。

  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受苦,却又为他的死松了一口气,我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秦聿风主动解释:“小武是死者的儿子,也是他唯一的亲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脑瘫,上个月刚去世。”

  祝好突然记起放在楼梯间的那副轮椅,应该就是钟正平的儿子生前所使用的。

  钟正平留下的“遗书”同样没有交代任何事情——这也不奇怪,毕竟儿子就是他唯一的亲人,他就算有事要交代,也无人可以倾听了。

  不过和先前那几封“遗书”一样的是,他的“遗书”通篇都在表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却没有告别的语句。

  这很有可能又是一起伪装成自杀的谋杀案。

  程述问:“他儿子的死因是什么?”

  “听说是病毒性感冒引发的呼吸功能衰竭。”

  脑瘫患者长时间处在缺乏运动,体内代谢速度减慢,患病期间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和继发症,看似普通的感冒也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程述继续刚刚在电话里没来得及说完的话:“老秦,觉得这几起案子留下的‘遗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遗书,根据我们推测,更像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留下的宣泄情绪的文字。”

  “心理治疗?”秦聿风掐着腰,环视了钟正平的房子一圈:“以他的经济状况,心理咨询的价格对他来说不低啊。”

  祝好明白他的意思,或许像柯盛和方晴这样的年轻人在陷入迷茫和痛苦时,可能会想到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可刘玉珍和钟正平都只是普通的退休职工,经济水平也很一般,就算遭遇了不幸,几乎不会有花钱去做心理治疗的意识。

  程述稍一思索,问道:“谁报的案?”

  秦聿风:“是住在顶楼的邻居,在家里录口供呢。”

  程述把遗书装进证物袋里还给他,朝祝好一勾手:“走,我们上去看看。”

  祝好应了一声,跟在他身后往楼上走。

  说是顶楼,其实这栋老式筒子楼也就只有五层楼。

  狭窄的台阶几乎容不下两个人并肩而行,铁质的楼梯扶手早已经锈迹斑斑,常年不见阳光的楼道中飘散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路过二、三、四楼时,祝好注意到好几户人家门上的“福”字早已褪成了陈旧的淡粉色,门把手上塞满了广告传单,看起来已经许久没人居住了。

  报案的邻居就住在五楼的左手边,透过敞开的房门,可以看到有警员正在给一对头发花白的夫妻录口供。

  虽然门没关,祝好还是礼貌地敲了敲房门,警员看到是他们,默默往旁边挪了些,让出位置,同时介绍道:“大爷、大娘,这是我们局里的专家,有事想要问问你们。”

  大娘一听到“专家”两个字,立刻露出敬畏的神色,起身就要去厨房给他们倒茶。祝好赶紧拦住她,请她坐回沙发上:“大娘,不用那么客气,我们就问几个问题。”

  大爷大娘忙不迭点头:“好的好的,你们问。”

  程述:“你们是怎么发现钟正平出事的?”

  大爷回答:“昨天晚上我本来想叫他一起来家里吃饭,敲了半天却没人给我开门,但从窗户看房里又亮着灯,我想着他是不是睡着或者临时出门了,就让老太婆装了几个饺子挂在他门上。”

  他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水润嗓,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出门买菜回来路过他家门口,才发现这饭盒里的饺子根本没动过,我一想,觉得不太正常,担心他是不是出事了,才赶紧打电话报警。”

  “您平时经常给他送饭吗?”

  大爷点点头:“是呀,我们是几十年的邻居了,这栋楼的住户都陆陆续续搬走了,剩下的也就我们、老钟和其他一两户,平时有什么事都会互相帮衬一下。”

  几十年的邻居,对钟正平家的情况应该十分了解。

  祝好问:“能把他儿子的情况详细跟我们说一下吗?”

  “他儿子名叫小武,出生的时候就不太正常,特别是这儿。”大爷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智商只有三四岁,手脚也不利索,出行都靠轮椅。”

  大娘叹息着摇头:“老钟这一辈子啊,苦得很。他老婆生下小武之后就跟他离婚了,他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小武拉扯大,又当爹又当妈的,工资和退休金都花在小武身上了,退休之前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照顾他,也没找过伴儿。”

  祝好又问:“小武去世的时候,钟正平有什么表现?”

  “当然是很难过了,虽然是个残废,但好歹养了三十几年,肯定是有感情的。”大娘长叹一口气:“不过我说句不好听的,老钟照顾了他三十多年,他的死对老钟来说也算是种解脱了。”

  大爷也点头同意,语气里满是惋惜:“你说老钟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程述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最近跟什么人有过来往?”

  “这个……”大爷跟大娘

  对视一眼,摇了摇头:“应该没有吧,他其他亲戚都在老家,除了我们这几个老邻居,好像也没什么别的朋友了。”

  “那昨天下午有人去过钟正平家吗?”

  大爷为难地哟了一声:“不太清楚,我们从中午就一直在家里张罗着年夜饭,没太注意呢。”

  大院里设施陈旧,住的人也不多,门口连保安都没有,更别提监控了。昨天恰逢除夕,大部分人都忙着在家里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也有不少人提着东西来走亲戚,就算凶手混在其中,也鲜少会有人注意。

  说话间,祝好注意到家里的柜子上放着几个新年礼盒,刚才在钟正平家也见过一样的,便问道:“大爷、大娘,方便问一下,这些礼品是谁送的吗?”

  大爷回答:“哦,是铁路局专门给我们这些退休职工准备的新年福利,昨天早上刚送来的。”

  原来如此,难怪钟正平家也有。祝好问:“我可以打开看看吗?”

  “当然没问题。”大娘应了一声,起身把柜子打开,将礼盒拿出来摆在茶几上。

  祝好大概看了一下,除了一些常见的米、面、油之外,还有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

  大爷大概是担心她把茶叶的礼盒拆开,小心翼翼地暗示她:“这可是好茶,听说七八十块钱一斤呢。我可舍不得喝,还要留着将来送人呢。”

  祝好会意地笑了笑,把礼盒放回原处。

  与邻居的谈话结束后,再回到一楼钟正平的家里时,尸检已经结束了。

  初步检测证明钟正平身上没有反抗伤,尸斑呈鲜红色,按压后不能完全消失,尸僵遍布全身关节。由此可以判断他同样死于一氧化碳中毒,而且死亡时间已经超过了20小时。

  结合楼上大爷、大娘的证词来看,钟正平应该是昨天下午三点到六点之间去世的。

  在钟正平家的电视柜上,祝好找到了跟楼上邻居家同样的礼品盒,只不过那盒包装精美的茶叶已经被打开了,盒子上面的铝箔被掀开了一个角,又小心翼翼地盖上。

  七八十块钱一斤的茶叶对经济拮据的钟正平来说无疑是珍贵的,只有招待客人时才舍得倒出来一点点,说明对他而言,凶手是一名很重要的客人。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看似值得信赖的客人,却是前来索命的恶魔,不仅在他的茶水里加入了麻醉剂,离开前还不忘把茶杯洗干净,销毁自己来过的证据。

  秦聿风捏着发涩的眉心,问出了跟祝好同样的疑问:“老程,你说是连环杀人案,那凶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程述思考良久,说:“先回局里吧,我需要对凶手进行一次犯罪心理剖绘。”

第174章

  “GHB,也就是γ-羟基丁酸,是一种强效中枢镇静剂,进入人体后会影响脑部的多种传导物质,使人产生昏睡、失忆、神智不清或严重昏迷等现象。”

  会议室里,温珣率先对毒物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汇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边眼镜,说道:“刘玉珍的遗体已经火化,钟正平的毒物检测结果至少要等明天才能出来,现在大家手上拿着的是其中两名受害者方晴和柯盛的尸检报告。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四名死者都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另外,我们采集了方晴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及胃内容物,使用GC-MS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出她血液中的GHB浓度达到每毫升20mg。也就是说,她生前曾经服用过含有羟基丁酸的饮品,结合现场勘查的记录和她的胃内容物判断,应该是她家冰箱里的橙汁。柯盛的血液中也同样检测出GHB。”

  秦聿风撑着额角,一脸凝重地盯着尸检报告看了好一会儿,转向负责现场勘查的警员:“你说两句。”

  警员应声站起身:“由于刘玉珍和柯盛当时被认定为自杀,因此现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证据没能保留下来。但从方晴家和钟正平家采集到的所有指纹都不在数据库中,说明凶手要么没有犯罪记录,要么就是进屋后全程戴着手套。”

  “凶手不会全程戴着手套的。”程述突然插话:“她需要给受害者留下一个好印象,让他们放松警惕,因此进屋后一定会主动脱帽、摘手套,表现出自己的礼貌和友好。”

  警员点点头:“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对比其中是否有来自同一个人的指纹。”

  秦聿风又转向另一名警员:“之前对方晴家小区监控的排查有什么结果吗?”

  “有的。”负责排查监控的警员打开大屏幕,点开了监控录像,解释道:“方晴居住的小区属于中大型社区,共有5120户人家,人流量很大。我们在当日案前发正门、侧门的监控中,一共发现五十多位提着重物或背着背包进入小区的人员,排除掉男性的话,还剩下37位,目前还在逐一排查她们进入小区后的行动轨迹。”

  案发当天正值雪天,监控录像中不少人都戴着帽子和口罩,更有甚者还撑着伞,想从中确定凶手的身份还需要一些时间。

  秦聿风皱眉沉思片刻,向前倾身,问坐在对面的程述:“老程,你有什么推论?”

  程述从尸检报告中抬眼,问了句:“听说过‘死亡天使’吗?”

  这句话开始得没头没脑,“死亡天使”这个听着有些中二的词汇引来会议室里众人一阵交头接耳。

  祝好在脑海里迅速搜寻,想起自己曾在一本跟犯罪心理学有关的书籍里看到过这个词,于是十分给面子地在嗡嗡的讨论声中接过他的话:“死亡天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连环杀手,通常指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连环谋杀的医疗工作者。”

  程述一点头:“没错,比如美国有一名名叫查尔斯卡伦的护士,他承认自己在多家医院和疗养院工作的16年期间杀害了至少40名病患,但据称受害者可能超过300人。在他的供诉中,他宣称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清除低质量生命体’。”

  话刚落音,会议室里一片哗然,有人提出:“你的意思是,凶手是医院的员工吗?”

  程述摇摇脑袋:“不,‘死亡天使’只是个代称,除了医疗工作者之外,还有消防员甚至是警察。不过与其讨论凶手为什么杀人,不如先讨论她为什么选择这几位受害者。调查了那么多天,你们发现受害者之间的共同点了吗?”

  有警员接过话:“几名受害者的性别、外貌、职业、年龄、社会背景都不一样,经过调查走访,他们之间也互相不认识,完全没什么共同点啊。”

  程述依次指着白板上受害者的照片:“方晴因为车祸失去丈夫,刘玉珍因为失误导致孙子噎死,柯盛因为车祸失去双腿,钟正平也刚失去他的儿子。虽然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失去亲人,还是因意外导致残疾,他们都在经历着令人痛不欲生的创伤。”

  会议室里又是一阵议论。

  秦聿风抬手叩了叩桌面,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问道:“老程,你的意思是,凶手的作案目标是那些正在经历创伤的人?”

  所有人齐刷刷把目光转向程述。

  程述竖起一只手掌,掰着手指边数边解释:“‘死亡天使’杀人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童年创伤、心理疾病甚至是为了寻求刺激。不过大部分‘死亡天使’之所以杀人,是因为某种扭曲的使命感和道德优越感让他们视自己为‘仁慈的终结者’。他们将谋杀重构为‘特殊救治行为’,并享受掌控他人生死的感觉,以获得对权利和控制欲的满足。”

  秦聿风十指交叉放在鼻端下,顺着他的话稍一思索,问道:“那我们要找的凶手,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程述慢条斯理地站起身,踱步到白板前面,正色道:“我们要找的这个凶手是名女性,年龄大约是40到55岁之间,外表上看没有任何攻击性,为人热

  情、性格和善,很容易让人对她产生信任感。”

  有警员问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程述指了指祝好:“祝好,你来解释一下。”

  祝好猝不及防被点名,迅速地组织了一下语言:“首先,凶手去柯盛家时穿的是女款拖鞋。其次,凶手下手前选择先用GHB将受害者迷晕,说明她对自己的体力并没有自信。最后,所有的受害者都对她毫无防备,不仅主动邀请她进屋,而且还用好茶招待她,说明她十分受到受害者的信赖。”

  程述说:“没错。另外,这名凶手很有耐心,她会花时间摸清楚受害者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情况,并选择他们独自在家时,借着上门探望的名义对他们下手。”

  会议室里众人议论纷纷,有警员提出猜测:“有没有可能凶手并不是故意谋杀,而是协助想寻求死亡的人自杀呢?”

  程述摇头,把那几封遗书的复印件发给在场的警员,解释道:“如果凶手是出于某种病态的‘好心’去协助受害者自杀,那么受害者的遗书上至少会交代一些未完成的事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通篇都在宣泄痛苦的情绪,甚至没有任何告别的语句。如果我们的推测没错,这些遗书应该属于心理治疗的其中一个环节。”

  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住,垂着眼帘稍一思索,沉声道:“而且这些遗书,很有可能早就在凶手的计划之中。”

  目前发现的所有受害者都沉溺在不同的苦难中,凶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成功把谋杀伪装成自杀——毕竟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这几名受害者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本就容易产生寻死的念头,加上现场都留有亲笔写下的遗书,更是坐实了他们死于自杀。

  结合“死亡天使”杀人的动机来推断,凶手相信自己所作所为是仁慈的,是为了将这些人带离痛苦的泥沼。

  而死亡,就是结束这一切苦难的最好方式。

  她认为受害者不敢自杀,所以她必须成为那个“仁慈的终结者”,替他们结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