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23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我一直觉得,何家和王府很疏离。”沉默片刻,顾砚慢吞吞道。

  “何记老号出什么事了?”李小囡问道。

  “包袱里有几本帐,你看看。”顾砚垂眼看着椅子旁的靛蓝布包袱。

  李小囡弯腰拿起布包袱,解开,拿了本帐,翻开看了一会儿,愕然看向顾砚。

  “何承泽给我的,那位何大爷的父亲,何记老号当家人。”顾砚脸色微冷。

  “丝绸海税照实征收的话,只怕跟你祖父当年改织坊税制没什么分别。”李小囡又翻了几页,叹了口气。

  照这本帐上的记载看,丝绸行截留的那一半海税,至少一半的流向都用在了江南地方,虽然他们的用意并不在民生而在政绩。

  顾砚神情晦暗,好一会儿,低低嗯了一声。

  “你今天在临海镇?”李小囡合上帐册。

  “嗯,今天收网。”顾砚看了眼那几本陈旧帐册,“何承泽说,是掀开了幕布。”

  “嗯,看这账册,确实是麻烦刚刚开始。”李小囡叹了口气。

  顾砚抬脚将钓杆踢进了湖水里。

  “晚晴说,你打仗很厉害?”李小囡思忖片刻,开口道。

  顾砚看了眼李小囡,没说话。

  “打仗的时候,什么时候最可怕?”李小囡问了句。

  顾砚没理她。

  “我问你呢,你打仗的时候,最害怕什么样的状况?”李小囡拿了本账册,在顾砚肩膀上拍了下。

  “你还懂打仗的事儿?”顾砚伸手拍开那本账册。

  “纸上谈兵还是可以的。”李小囡不客气道。

  顾砚斜了李小囡一眼,没说话。

  “我觉得吧,最可怕的状况,是你知道肯定有敌人,敌人肯定很强大,可你不知道敌人在哪儿,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有多少人,装备如何,也不知道他们打仗是什么套路,你四周全是敌人,可你对他们一无所知。”李小囡只好自问自答。

  顾砚转头斜瞥着李小囡。

  “现在你清清楚楚知道敌人在哪儿,长什么样,有多少人,有多少马匹刀枪粮草你全知道,接下来就一场一场的打呗,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李小囡拍着那几本账册。

  “你倒是挺会劝人。”顾砚哼了一声。

  “牛先生没事儿吧?”李小囡问了句。

  “嗯,这会儿应该已经在别业休养了。”

  “这个要拿给太子看吗?”李小囡拍了拍账册。

  “你说呢?”顾砚斜着李小囡。

  “不知道,我不知道太子是什么样的人,我都没看清楚他长什么样儿。”李小囡叹了口气,有些遗憾。

  “不给他看,跟他说说就行了,再怎么,他是君。”顾砚一声长叹。

  “我觉得他以后真的会头上长出角来。”李小囡抬手在头上比划了下。

  “君上要是和寻常人一样,那必定是昏聩之主。”顾砚伸手从李小囡腿上拿过包袱,系起来放到地上。

  “原本以为这趟收网,可以收拢一笔军费。”顾砚再叹气。

  “能收点儿银子,不过你最好留着,肯定会有好多麻烦。”李小囡跟着叹气。

  好一会儿,顾砚低低嗯了一声。

  “好难过啊!”李小囡往后靠在椅背上,一声长叹。

  “你难过什么?”顾砚有几分无语。

  “替你难过。”

  “多谢了,我没难过。”顾砚用脚踢了踢那只布包袱,“就像你说的,既然清清楚楚知道了,余下的不过就是一场一场打下去。”

  他确实很难过,不是因为这趟收网、这只包袱,而是因为他死过一回,他以为这一回一切尽在掌握中,可现在他才知道,他不过刚刚知道他真正要面对的是什么,像何承泽说的,他只是拉开了幕布而已。

第189章 钻门路

  史大娘子和潘九娘子,尉家四位小娘子一起,送走诸位小娘子时,暗暗松了口气。

  她还没完全恢复,忙到这会儿,已经累得后背一层虚汗了。

  “咱们歇一歇。”尉四娘子上前扶住史大娘子。

  史大娘子脸色不好,她早就注意到了。

  “嗯,是有点儿累了。”史大娘子和尉四娘子一起,进了旁边一间小暖阁。

  丫头送了汤水点心过来,史大娘子慢慢啜着碗红枣汤,微笑着听着潘九娘子和尉六娘子说着哪个小娘子好看,哪个小娘子软软糯糯的说官话真好听。

  尉四娘子的丫头银星从外面急步进来,看着尉四娘子,欲言又止。

  “怎么了?”尉四娘子皱眉问道。

  “刚刚我把那些小娘子落下的东西送到二门外,听到外头一片哭喊声,好像出事儿了。”银星脸色不怎么好。

  那一片哭喊声可不是一个两个,哭声喊声很是惊恐。

  “我去看看。”尉四娘子呼的站起来。

  史大娘子跟着站起来。

  “你脸色不好,别去了,你们三个也别动,我去看看就回来。”尉四娘子按住史大娘子,又交待了两个妹妹和潘九娘子,疾步出去。

  没多大会儿,尉四娘子就回来了。

  “出什么事儿了?”史大娘子看着尉四娘子那一脸说不上来什么意味的表情。

  “是杨五爷在拿人,拿了挺多人。”尉四娘子不知道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

  赐宴刚散就拿人,客人眨眼成犯人,这样的事儿她还是头一回经历。

  史大娘子眉梢微挑,片刻,慢慢噢了一声。

  拿的应该都是跟海税司有关的官员吧,这场赐宴,只怕就是为了拿人吧。

  ………………………………

  阿武没看到拿人的事儿,她一直站到,看着太子举一次杯,鼓乐扬起,接着落下,再举杯,乐声再扬起,看的听的津津有味,一直看到太子起身离开。

  换班下来,大家都被拘在下人们休息的屋里,等到被放出来回家时,外面早就只有鸟鸣上下,和往常一样清静无比了。

  阿武回到家时,李小囡已经到家了。

  晚饭时候,一桌人都看着阿武,听她眉飞色舞的说着白天的见识,听她隔上三句五句就挥手总结一句:没意思。

  阿武说得热闹,大家正听的津津有味儿,院门外传进来一声问:“李姑娘在家吗?”

  “我去!”

  阿武一跃而起,很快就回来,扶着门框,手指点着李小囡,“找你的。”

  “谁?”李小囡蹙眉问了句。

  “不认识,五十多岁,一身绸子,这么笑着。”阿武挤出一脸笑,点头哈腰。

  “我去看看。”李学栋站起来。

  “不用,你问他是谁,找我做什么。”李小囡伸手拦住李学栋,看着阿武道。

  “好!”

  阿武一个转身,很快又回来了。

  “他说他姓施,是咱们平江丝绸行的会长。他说要给你请安。”

  “跟他说我不在家,明天也不在,后天也不在。”李小囡直截了当道。

  “好!”阿武干脆极了。

  “是丝绸行的,会不会是生意上的事儿?”李金珠看着李小囡,问了句。

  “不是。”李小囡答的极其肯定,顿了顿,看向李学栋道:“说不定还会有人去找你,给你送银子,送贵重东西,跟你哭,求着你要见我,或者求情,或者别的什么,你不要见,实在避不过撞上,或是被堵住了,不要听,不要收任何东西,不要理会,赶紧走。”

  “出什么事儿了?”李玉珠听的一脸惊悸。

  “走了。”阿武踩进门槛,“瞧他那样子可没死心,我把院门栓上了。”

  “我还是说说吧,大家知道比不知道好。”李小囡叹了口气,“今天太子爷在王府别业赐宴,世子在临海镇抄了江南丝绸总行和海税司,抓了很多很多人,大约还有不少人家会抄家。”

  屋里鸦雀无声。

  “我就说!怎么没看到世子爷!”阿武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那咱家没什么事儿吧?怎么都找到咱们家了?”梅姐白着张脸,看着李小囡问道。

  “找上咱们家是求着咱们阿囡替他们说情的。”阿武伸头答道。

  “明天一早我去把银子付了,把那座宅子买下来。你明天别去作坊了,跟梅姐一起收拾收拾,办好房契咱们就搬过去。”李金珠看向李玉珠道。

  “好。”李玉珠忙点头。

  突然找上门的丝绸行会长,阿囡这些话,她有点儿吓着了。

  “我过来帮梅姐收拾。”王雨亭急忙笑道。

  “我也……”

  “你跟着阿囡。要不,阿囡明天到对面茶坊避避吧。”李金珠截断阿武的话,看向李小囡道。

  李小囡垂眼嗯了一声。

  明天她想去一趟别业,看看牛车前怎么样了,明天悄悄儿过去,这会儿不提了,现在的事,就已经有点儿吓着大阿姐和二阿姐了。

  “雨亭明天跟我走,咱们先去一趟洪家,得交待交待银珠。”李金珠接着道。

  王雨亭连连点头。

  吃好饭,王雨亭和阿武回去茶坊,没多大会儿,院门啪啪拍响,阿武的声音在外头响起。

  梅姐小跑开了门,阿武托着一小筐葡萄,迈进门槛,示意梅姐赶紧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