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听落花
“你见到你们世子爷没有?”
“没有,是二门的小厮传的话,说是世子爷在二门里下了马,就吩咐让我来请你。
“来请你么就不用换衣裳了,我就赶紧出来,离二门还有几十步,石滚跑过来说了句带好,二门里还有一堆的箱笼呢。”晚晴和李小囡嘀咕道。
“那你看到那位周先生了么?”李小囡皱着眉。
这么急着叫她过去,出什么事儿了?
“没有!我就上次给你送信的时候见过他。他是我们世子爷的幕僚,这话是洪伯说的,我们这样的下人,是不许打听我们世子爷的幕僚的!”晚晴顺便给李小囡讲解了一条她们王府多如牛毛的规矩。
李小囡噢了一声,说起了别的闲话。
车子很快停进别业二门,李小囡下了车,和晚晴一起,跟着等在二门里的小厮,往别业进去。
第223章 吉言
顾砚站在暖阁门口,穿着件银白长衫,没系腰带,背着手,打量着李小囡。
李小囡站在台阶下,仰头看顾砚。
“进来。”顾砚被她看的笑起来,侧身示意李小囡。
“这是杭城别业后山上的秋茶,你尝尝。”顾砚倒了杯茶,推到李小囡面前。
李小囡端起杯子,小心的抿了一口。
“周沈年说你让于承福过来找他,怎么不自己接下来?”顾砚换了话题。
“那个于承福一幅野心勃勃的模样,我怎么接得起。”李小囡答道。
“你怎么接不起?”
李小囡高扬着眉毛,看着顾砚,没答话。
她凭甚么接得起?
“太子爷呢?回去了?”李小囡问了句。
“走海路回去了,皇上身子骨不大好。”顾砚落低声音。
李小囡轻轻噢了一声,叹了口气。
眼下的时空,真的是人活七十古来稀。
顾砚也沉默下来,片刻,将桌子上的信推到李小囡面前,“我看过了。”
顾小囡见是史大娘子那封信,噢了一声,将信折起放到袖袋里,“有用吗?”
“嗯,上弹劾折子的太学学生,和庞相有一点拐弯亲戚,其兄却是王相门下出身。史大娘子的弟弟目无下尘,性情孤僻,能请动他的文会不多。
“史大娘子回去之后,请动他的只有两场,一场是王相的幼子作东的赏秋会,一场是尉家的宴请。”顾砚冷哼了一声。
“大娘子真厉害。”李小囡赞叹了句。
“她心思缜密,聪明得很。”顿了顿,顾砚看着李小囡,严肃道:“她这份冷酷比聪明更甚,哪怕是至亲之人,父母儿女丈夫兄弟,妨碍了她,或是她觉得该清除掉,她都会毫不犹豫的动手。
“这个人,可以结盟,不可为友。”
李小囡赶紧点头。
她跟史大娘子能结什么盟?结了盟对付谁?
“她这信是写给你看的。”李小囡看着顾砚。
“她的信就是写给你的。”顾砚皱着眉。
他虽然想不出来自己哪儿露了痕迹,但他觉得史大娘子写信给阿囡,是因为她猜到了他的打算,或者,是觉得有这个可能,先搭上阿囡这条线。
可她跟阿囡交好,有什么目的?她想干什么?
他不想让阿囡跟史大娘子有任何交往,可这两位,史大娘子那头他没法说话,阿囡这边,他十分确定她不会听他的话,他要是不让她跟史大娘子书信往来,她最多就是糊弄的答应一声,和史大娘jbsu书信往来,只是不经过别业收转而已。
唉,要是这样,还是经过别业的好,好歹也能知道她们之间这书信往来有多频繁,真要是有必要,他还能悄悄看过再转给她。
“我觉得,大娘子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儿而已。我跟她要是能勉强算一个友字,那也就是个笔友,她这样的贵女,跟我离得太远了。”
李小囡看着顾砚紧拧的眉,认真解释了句。
顾砚看着她,片刻,哼了一声。
李小囡看着明显不怎么高兴的顾砚,端起杯子抿茶。
从于承福到史大娘子这两个话题,她觉得她跟他就是鸡同鸭讲的感觉。
顾砚看着垂眼抿茶的李小囡,片刻,叹了口气。
她不明白他的话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在情理之中,可他还是觉得十分郁闷和不快。
“杨五和四娘子的亲事定下来了。”顾砚突兀的说了句。
李小囡一个怔神才反应过来,说的是那位杨小将军和尉四娘子。
“四娘子不嫌……”李小囡一句话没说完,舌头打起了结。
这得算是四娘子跟她说的私房话儿吧,不该说出来。
“不嫌什么?”顾砚紧追问道。
“我是说,四娘子那么雅致的人,杨小将军挺行伍气的。”李小囡换了个说法。
“没有行伍气,怎么带得好兵?
“杨五七八岁的时候,就被他大哥带到军中历经了一年多,十二岁那年又去了一年多,十七岁就正式领了差使,从十夫长做起,直到现在。”顾砚笑道。
“杨家娶妇,一向首选尉家。杨五从小儿就特别听四姐儿的话,对四姐儿极好。要说哪儿不好,大约也就是有点儿行伍气,这不算什么。”
李小囡嗯了一声,确实,这门亲事离十全十美,也就是差了一点点,天下哪有完美的事儿呢。
“你二阿姐的亲事怎么样了?”顾砚问了句。
“没有合适的,大阿姐太忙了,二阿姐也忙,二阿姐一点儿也不着急,她好像不怎么想嫁。”李小囡笑道。
“你也不急?”顾砚打量着李小囡。
“二阿姐自己都不急,我急什么?又不是非嫁人不可。我是说我们家。”李小囡赶紧补充了句。
这个时空,要不是像她们家这样的,女儿家还真是非嫁人不可。
“你大阿姐也这么想?”顾砚斜瞥着李小囡。
“大阿姐跟二阿姐讲:就算年纪大了几岁,也别急慌慌的捡到筐里就是菜,真要是嫁错了人家,像梅姐那样,还不如不嫁呢。”李小囡笑眯眯道。
“当着你的面说的?”
“不是,她俩讲悄悄话儿,我正巧听到了。”李小囡嘿嘿笑。
“正巧?”顾砚撇嘴。
“就是正巧!”李小囡抬了抬下巴。
顾砚笑个不停,一边笑一边点头。
这个正巧,他也正巧过。
“你的生意怎么样?”迎着李小囡斜过来的目光,顾砚忙咳了一声问道。
“不怎么样,出去的钱多,进来的钱少。”李小囡叹了口气。
“你不是说过,放长线钓大鱼?”
“长线是放出去了,大鱼~”李小囡再叹了口气,“也挺多,可是钓鱼的人也很多。算了,不说这个了,你的案子怎么样了?”
“我回来的路上,过杭城的时候,当地织坊已经停了织工月钱,把织工全数挂进了牙行,周沈年说你让李家出面收秋蚕茧?能收多少?”顾砚眉头微蹙。
“这一个来月,尹嫂子那里经常有绸缎庄或是织坊的人借着买东西说闲话。”
李小囡严肃起来。
“我觉得,满江南的织坊和绸缎庄都盼着你手上的案子赶紧结了,怎么结都行,要是你输了,就是一场波折,大家还跟原来一样,皆大欢喜。
“要是你赢了,大家就赶紧跟着你改规矩,该怎么改就怎么改,不管怎么改,江南总不能没织坊,别人家织坊能开下来,自家也能跟着撑下去。
“这两种情形,不管哪一种,这秋蚕茧都不能不收,毕竟,这一趟秋蚕茧之后,到春蚕茧还有整整半年呢。”
李小囡顿了顿,看着顾砚,接着道:“要是什么信儿什么风头都没有,谁都不知道你手上这案子什么时候能结,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没人敢当出头鸟,拖上半个月,这秋蚕茧就烂在蚕农手里了。”
顾砚凝神听完,片刻,嗯了一声,“那就给他们点儿风头。”
“前几天我去了趟临海镇,黄先生说两句话就要叹一口气,他说难处都在你这里。”李小囡看着顾砚。
“嗯,太子爷这一趟过来,亲眼目睹,等他回到京城。”顾砚的话顿住,叹了口气,“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前我觉得这有什么难的,现在才知道有多难。”
“我觉得你能清理好海税司,再从海税司清理到京城,辅佐那位太子爷做个中兴之主。”李小囡看着顾砚,认真道。
顾砚扬眉看着李小囡,片刻,笑出来,冲李小囡拱了拱手,“托你吉言。”
第224章 又巧了
临海镇。
李士宽在照月楼门口下了车,小厮迎上来,带着李士宽进了二楼最里一间雅间。
雅间内,何承泽站起来,冲李士宽拱手见礼,“本该去一趟李家集,怕一路上人多眼杂,劳动李老兄了。”
“不敢当。”李士宽急忙欠身拱手。
他接了何老掌柜请他到照月楼喝茶的邀请,赶紧坐了车赶过来。这会儿,对他来说,何老掌柜的邀请已经不是让他激动不已的事儿了,可何老掌柜这份客气,还是让他有些惶惑和一步踩高的虚浮之感。
一年前,他能跟何老掌柜家的管事搭上几句话,已经是努尽了力气的高攀了。
世事变幻起来时,沧海桑田都在瞬间。
让着李士宽坐下,何承泽倒了杯茶,推到李士宽面前,笑道:“昨天铭哥儿去平江城,遇到了你家大小子,说是正忙着收秋蚕茧的事儿呢?”
“是。”
李士宽心里微松,一路上他都在想何老掌柜请他过来这一趟,所为何事,他想到了秋蚕茧。
“是阿囡的意思,说江南的织坊都停了工,要是没人收秋蚕茧,那就正好做笔生意。”李士宽笑道。
上一篇: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