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听落花
“那你们俩再猜猜,他要是真是来找你们阿娘,那会是什么事?”符太太笑道。
“肯定不是来给阿娘请安什么的。”六娘子先笑道。
“也不是请教学问,表哥不喜欢学问,他最怕阿爹和他说学问。”七娘子咯笑出声。
“别瞎说。”符太太再拍了下小女儿。
“你应该说:表哥一心向学,就是公务过于繁忙,实在没空儿!”六娘子话没说完,就笑出了声。
“笑什么呢?”尉四娘子看着放好最后一盆花,坐到榻前扶手椅上。
六娘子和七娘子一替一句说了,符太太看着大女儿,笑道:“你觉得是什么事?”
“姑母给他看好亲事了?”四娘子答的极快。
“最好别是这事儿,真要是为了这个,只怕十有八九又不能成。”符太太叹了口气。
要是王妃给世子看好了亲事,他为了这个来找她,那照惯例,就是他已经回绝了,让她劝劝王妃,免得王妃气着了。
“阿娘往好处想,也许是找阿娘打听打听那家姑娘脾气为人怎么样呢?”四娘子笑道。
“我觉得不会,表哥那个人,你要是跟他说谁谁怎么样,他就这么看着你。”六娘子拧过头,抬起下巴,从眼角往下斜向四娘子。
“还要说一句:你这样论人是非,你阿娘知道吗?”七娘子立刻接了一句。
四娘子失笑出声。
“世子这么教训你们,那是为了你们好!”符太太又气又笑。
“也许是他自己看好了人,来找阿娘当媒人呢。”七娘子笑道。
“越来越胡说。”符太太拍了下七娘子。
尉四娘子听得心里微微一动。
收拾好饭厅,母女四人出来,尉四娘子拉了拉符太太,两人落后几步,尉四娘子挽着符太太的胳膊,低低问道:“阿娘,姑母知道那位李姑娘吗?”
符太太看了眼女儿,片刻才答道:“大约不知道。”
“你没跟姑母说啊?”
“你这话就胡涂了,睿亲王府在江南两座别业,上千的管事下人,用得着我替她打听事儿?再说,他们睿亲王府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最忌讳窥探打听,你不该问出这样的话。”符太太皱眉薄责道。
“我知道了。”尉四娘子蹙起了眉,倒不是因为阿娘的教训,而是她没想到姑母竟然不知道那位李姑娘。
送走顾砚,符太太坐着喝了半杯茶,把大女儿尉四娘子叫了进来。
符太太示意女儿坐到自己身边,低低道:“还真让你七妹妹说中了。”
“啊?李姑娘?”尉四娘子眼睛都瞪大了。
“嗯,你猜他头一句跟我说什么?”符太太声音压得极低,“他问我:他要怎么做才能对阿囡最好,你瞧瞧!可真上心。”
“我早就跟你说过,表哥对李姑娘好得很,你一点儿都没往心里去。表哥那样的人,他什么时候替别人操心过茶饭点心?那位李姑娘要吃什么喝什么,表哥交代的可仔细了!”
尉四娘子一声长叹,对于这件意外大事,至少这会儿,她心里几乎全是八卦兴奋,至于这件事引发的震动和无数的连锁麻烦,她还没想那么多。
“我哪能想到这个!你表哥从小儿就目无下尘,唉我是真没想到。”符太太感慨万千。
“姑母能点头吗?”尉四娘子担忧道。
符太太无语的横了女儿一眼。
“我问错话了。”尉四娘子反应极快,“表哥问的是怎么做对李姑娘最好,表哥这是不容姑母不答应,唉!姑母那样的硬脾气,也就是表哥能压着她,可是,唉!”
“唉!”符太太跟着叹气,“他们府里,竟然是王爷脾气最软和,唉!”
母女俩对着叹了十几口气,尉四娘子微微屏气问道:“你怎么跟表哥说的?”
“我让他先带李姑娘回一趟京城。”符太太压着声音,“李姑娘那样的出身,咱们不是瞧不起她,她那出身,跟王府天渊之隔,差太多了,再一个,平江府和京城风土人情也是大不一样。
“那位李姑娘是个有主意的,也不是那种一味贪恋富贵权势的人,去一趟京城,让世子看看,也让李姑娘看看,也许是世子,也许是李姑娘,就能看到这份不合适了。”
“那要是看了之后,表哥还是觉得李姑娘好,李姑娘也觉得合适呢?”尉四娘子皱眉问道。
“李姑娘进了京城,那就是你姑母的事儿了,真要是都合适,那就是一桩大喜事儿了!”符太太嫌弃的横了女儿一眼。
尉四娘子恍然噢了一声。她明白了,她阿娘这是把人托进京城,放到姑母面前,也是,这不是她们这些亲戚能插手做主的事,可是……
“那咱们总得有态度吧?到时候咱们要不要跟他们一起回京城?要是一起回去,到了京城,要是姑母觉得不合适,那我怎么跟李姑娘相处?”尉四娘子问了一串儿。
“到时候再说吧。”符太太揉起了太阳穴,她头疼。
第253章 亲眼
平江城娄头镇。
周沈年站在倪如石母子租住的那两间倒坐房门口,背着手,悠闲的打量着四周。
倪如石挑着一担柴,快步进来,看到周沈年,一个愣神,随即笑道:“先生是迷路了,还是有什么事?”
“你就是倪如石吧?”周沈年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倪如石。
“是,先生是来找我的?”倪如石急忙放下柴担,微微提心看着周沈年。
“我姓周,跟在世子爷身边办些杂事。”周沈年笑道。
倪如石眼睛瞪大了,看着看着他的周沈年,微微有些紧张的抿着嘴,等周沈年往下说。
周沈年笑起来,这个倪如石,倒是很能沉得住气。
“不过,我这趟过来,办的不是我们世子爷的差事,而是受李家四娘子所托,过来跟你说几句话。”
周沈年的话顿住,微笑着看着明显紧张起来的倪如石。
“是越阳商号的李家?”倪如石问了句。
“你还认识别的李家?”周沈年反问了句。
倪如石摇头。
“四娘子看了你的墨卷,觉得你格致上差了些。”周沈年再次顿住,看着片刻之后,混身紧绷、脸色微微泛白的倪如石,接着笑道:“四娘子让我转告你:
“昆山县高家集有个高家学堂,有位邵先生正在那里客座讲课,邵先生在格致上虽说不是十分精通,可教导你却是足够了,你不妨去高家学堂住上几天,请邵先生指点指点你。邵先生年青时游历过不少地方,也曾入幕参赞过几年小县政务,策论上也能指点指点你。”
周沈年说着,从袖袋里摸出一块小银锞子,递给倪如石,“这五两银子也是四娘子托我带给你的。”
“多谢先生。”倪如石没退让,伸手接过银锞子,冲周沈年长揖道谢。
“不必谢我,好好考。”周沈年在倪如石肩膀上拍了拍,往外走了。
倪如石跟在后面,看着周沈年转过巷子口,看不见了,紧几步退回到院子里,托着银锞子看了片刻,深吸了口气,将银锞子装进袖袋,仔仔细细系好,抽出扁担,连走带跑往外奔出去。
趁着天色还早,他赶紧再买两担柴,再买些米,给阿娘备足柴米,回来再挑满一缸水,晚饭后,他打算睡上两个时辰就起来,启程去高家集。
………………………………
平江城。
平江织造司黄主薄的媳妇吴太太犹豫纠结了几天,还是觉得要和丈夫说说,让黄主薄想想办法。
吃了晚饭,吴太太看着儿子进了厢房念书,沏了碗淡茶端给黄主薄,笑道:“老爷可得空儿?大郎的亲事得跟你商量商量。”
“这是大事,你说。”黄主薄忙放下手里的书。
“你不是说李家那个小闺女很得世子爷青眼么?”吴太太坐到丈夫旁边。
黄主薄直起上身。
“好像不是李家,或是不止李家一家。”吴太太下意识的压低声音。
黄主薄惊讶的抬起了眉。
“书院街上那家茶坊,从世子爷到平江城起,就被王府顶下来了,这是你跟我说的。”
“这是实情,都知道。”黄主薄忙点头。
“府学旁边有个桥东巷,离茶坊近得很,桥东巷里的吴家,有个小闺女,也是十四五岁年纪,也是瘦瘦怯怯的,隔三差五的去那间茶坊,一进去就是大半个时辰,有一回,出来的时候衣裳都换了。”吴太太靠近黄主薄,声音压得极低。
黄主薄眼睛瞪大了,“你怎么知道的?”
“亲眼看到的!”吴太太撇了撇嘴,“我先让王妈去看的,听王妈说了,我又亲自去看过两趟,真真切切,我和王妈两个人四只眼看的清清楚楚!”
“那你看到世子爷没有?”黄主薄眉头紧拧。
“老爷这话说的,那间茶坊后门侧门好几个门,世子爷进出,能让咱们看到?”吴太太嘿了一声。
黄主薄眉头拧的更紧了,想了片刻,低低道:“这事得打听清楚,真要是……”
后面的话黄主薄没敢说下去,真要是世子爷喜欢瘦瘦怯怯的幼女,这可是见不得光的大丑闻!只能装不知道,结亲那是万万不可!
“太吓人了。”吴太太低低说了句。
“嗯,你多嘱咐嘱咐王妈,别让她乱说话,这事儿,”黄主薄拧着眉,用力揉了揉脸,“我想法子打听打听,你别乱动了,唉,怎么会这样!”
“我觉得世子爷不像这样的人。”吴太太低低嘀咕了句。
“唉,谁知道呢!”黄主薄一声长叹。
………………………………
顾砚回到平江别业,没多大会儿,书院茶坊掌柜请见。
顾砚忙叫进掌柜。
掌柜见了礼,垂手禀报:“禀世子爷,上个月十九日那天,住在桥东巷的吴家五娘子,头一次到茶坊,要了一杯最便宜的茶,在后园坐了一个时辰,二十一日,吴家五娘子又来了,同样要了杯最便宜的茶,同样枯坐了一个时辰。
“这一趟,”掌柜抬头看了眼顾砚,“吴家五娘子到茶坊之前,有个婆子躲在采莲巷口,一直伸头盯着茶坊,一个时辰后,吴家五娘子出来,采莲巷口的婆子就缀在吴家五娘子身后,一直跟到吴家。
“隔了一天,那个婆子又站在采莲巷口看茶坊,没多大会儿,吴家五娘子又进了茶坊。
“小的觉得蹊跷,就让人悄悄拿了那婆子,略一吓唬,那婆子就都说了。
“婆子说她姓王,是平江织造司主薄黄庆媳妇吴氏的陪嫁,说是黄庆夫妻听说世子爷对李家四娘子另眼相看,又听说四娘子的姐姐二娘子正在议亲,就想和李家结亲,托了府院一带的官媒苗媒婆往李家提亲。
“苗媒婆却跟吴氏说。”
掌柜的话顿住,看了眼顾砚,咽了口口水道:”小的照那婆子的原话禀报,说是苗媒婆说:世子爷瞧上的另有其人,让吴氏自己亲眼去看,说是,”
掌柜再咽了口口水,“说是隔三差五的到茶坊侍候。”
顾砚听得眼睛眯起,片刻,舒开眉眼,淡然道:“你很谨慎仔细,很好。你那边不必理会,那位吴家娘子想去就让她去。”
“是!”掌柜一口气松下来。
上一篇: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