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14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码头上已经理顺了,海税司那边还没敢动,筹码做了两套账。”顾砚答道。

  “今天的折子你看到了?”睿亲王接着问道。

  “让你辞差使的折子?”顾砚看了眼父亲。

  “嗯。”

  “您当初非要领山陵使的差使,皇上原本想让张相领。”顾砚将茶推到父亲面前。

  照本朝不成文的规矩,山陵使一向由先皇最心腹的大臣担任,山陵使的差使之后,该大臣就要递上辞呈,退居养老。

  “我和先皇的情分,这山陵使我领最合适,领山陵使差使的时候,我就打算好了,差使一了就递上辞呈。”睿亲王端起茶闻了闻。

  “北边的战事也就是这一两年,枢密院却在动荡之中,皇上很忧心。”顾砚皱眉道。

  “你前儿见王相,怎么样?”睿亲王岔话问道。

  “丝绸行的账本我拿给他看了,他觉得丝绸行供养士子,得益的是江南文气,天下文气,至于供奉小吏小官,王相的意思,要是没有丝绸行的供奉,这些小官小吏一样要养家过日子,这份银子必定要从差使上搜刮,遭殃的是黎民。”顾砚忍不住蹙起了眉。

  “王相历任州县十几年,极其熟悉州县政务。”睿亲王府抿了口茶。

  “我想把潘世易调回来用用。”顾砚看着父亲道。

  “世文那个堂兄?”睿亲王想了想问道。

  他对潘世易只有一点儿模糊的印象。

  “嗯,读书上不大行,走了恩荫,第一份差使是户部书办,一任之后到山东东路做了小县县丞,两任之后又回到户部,一任之后点了江西小县县令,之后一直辗转在县令位置上,我和他聊过一回,是个精通世事民情人情的,正好能弥补儿子在这上头的缺陷。”顾砚介绍道。

  睿亲王露出笑容,“你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这就极好了。”

  “嗯,山陵使要递辞呈也不是没有例外,阿爹也不是非递不可。”顾砚转回刚才的话题。

  “还是递了好,这是我跟先皇的情分。”睿亲王道。

  “阿爹也不替我想想。”顾砚抱怨道。

  “就是看着你现在这样,放心了,才不怕递上这个辞呈。”睿亲王笑道。

  “嗯。”顾砚看着父亲,片刻,垂眼抿茶。

  他阿爹从前因为他的愚蠢激进,殚思竭虑才早早撒手西归,现在,阿爹能安心退养,必定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早早离去了。

第314章 生意之外

  平江城。

  城外郭巷的织工学堂内外挤满了人。

  李金珠和尹嫂子站在正屋门口,两人四周站着陆嫂子等各村各镇负责统总收细布的人,各家织工学堂的山长,从各个镇村赶过来的各家族长,已经一群长衫士绅。

  李金珠和尹嫂子面前,几个婆子坐在地上,已经哭得哭不出声了。

  “这细布价儿不能你们说多少就多少,大家伙儿说是不是?”站在最前的一位族长喊了一句。

  满院子的人七嘴八舌的应和。

  “就是!现在这价儿掉下来一半!哪有这样的理儿!”

  “吾们现在不用你们的织机,吾们自己买织机,这价儿该往上提提才对!”

  “就是!这个价儿肯定不行!”

  “你们说什么价就什么价?哪有这个理儿!”

  ……

  尹嫂子挨着李金珠站着,不停的看着李金珠。

  一个中年士绅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往前一步,冲李金珠拱手道:“李夫人,你们李家如今今非昔比,那就更该体恤民生,宽宏大度才对,怎么能这样唯利是图,对这些劳苦之人压榨至此呢?李夫人就不替令妹想想吗?”

  “这位先生要是觉得这细布生意有利可图,不如先生收了他们的细布,把这笔大利赚回去。”李金珠看着中年士绅,不急不缓道。

  “李夫人做这细布生意,难道没赚到铜钿?”中年士绅旁边的年青士子忿忿道。

  “确实没赚到铜钿。”李金珠答道。

  “笑话!”年青士子根本不信。

  “怎么能跟李夫人这么说话。”中年士绅假意责备了一句,看向李金珠道:“这细布的价钿一直是这样,李夫人骤然降了这么多,又是在令妹嫁入王府之后,难道李夫人从前都是为了给令妹赚名声吗?”

  “就是啊,你妹妹嫁进王府,我们可都给添了妆!”陆嫂子旁边一个妇人忿忿道。

  “这细布生意不是李家一家的,你们要是觉得李家给的价钿低,那就卖给别家。”李金珠没理会中年士绅,看着那群族长道。

  “别家都说了,李夫人什么价钿他们就什么价。”一个族长忿忿道。

  “细布就是这个价儿,你们要是不想再织细布,织机你们自己卖,或是八折价钿卖给我。就是这样,咱们走吧。”李金珠示意尹嫂子。

  “李东家。”陆嫂子喊了一句。

  李金珠站住,看向陆嫂子。

  “我是最早一个跟着李东家做这细布生意的,那时候还是世子妃当家,这生意做的好好儿的,越来越好,东家不该这样,就算要降价,也不能一下子降这么多,这个价真不够本钱!”陆嫂子心情郁结之极。

  李金珠看着陆嫂子片刻,没说话,转头示意尹嫂子,“走吧。”

  “李夫人这样一意孤行,就不怕对令妹不利吗?”中年士绅叫道。

  李金珠站住,看着中年士绅,“我没读过书,嘴又笨,我说不过你。我四妹妹的名声不是拿铜钿买来的,我不怕。这细布生意,是生意,生意的事,你一句一个令妹,你这份居心我明明白白,我也不怕。我们走。”

  李金珠转身就走。

  尹嫂子急忙跟上。

  两人上了车,尹嫂子挑着帘子,看着走远了,放下帘子,看着李金珠担忧道:“真不会对阿囡有什么不好?”

  “要是这么点事儿都能让阿囡不好,那没有这事儿,阿囡也不会好过。”李金珠垂眼道。

  “那倒也是。”尹嫂子叹了口气,“也不知道阿囡过得怎么样,阿囡现在在天上呢。”

  “盘盘账吧。”李金珠拿出账本。

  她不能让自己闲着,有一点闲空,她就要想自己是不是给阿囡添麻烦了,添了多少麻烦,阿囡能不能撑得住,阿囡会有多难为……

  ……………………

  建乐城。

  周沈年一封封看着来自江南的友人来信,越看眉头拧得越紧。

  唉!这事得赶紧和世子爷说一说!

  周沈年挑了几封信拿着,往顾砚房间过去。

  周沈年等顾砚写好几份文书,把那几封信递过去,顾砚展开看过,拍到桌子上。

  周沈年看着顾砚的神情,拿不准这细布大降价的事儿他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试探道:“细布生意做的好好儿的,这个,只怕是出了什么事儿吧?”

  “阿囡跟我说过,这是阿囡的意思。”顾砚拍了拍那几封信。

  周沈年两根眉毛高高抬起。

  世子妃可不是唯利是图的人。

  见顾砚不说话了,周沈年忍不住问道:“那这降价?”

  顾砚扫了周沈年一眼,细布降价的事儿,他之所以没跟周沈年打招呼,是因为觉得阿囡那个降价的理由实在有点儿没道理。

  “阿囡说,织细布利润太大,这织细布的事就由女人手里转到男人手上了。”顾砚看着那几封信。

  周沈年没能反应过来,“转到男人手上有什么不好?把细布价钱降下去,那就没人织细布了。”

  “这州县细务上,你也没什么历练。”顾砚不客气道:“这事儿,我问过几个精通庶务的书办。”顾砚的话顿住,“这事儿你自己去问去看吧。你替写封信给潘世易,让他在两浙路逗留几天,好好查查着细布的事儿。”

  “好。潘大爷到哪儿了?”周沈年答应道。

  “算着,再有两三天就应该进到两浙路了,你写好信交给石滾,让他挑个人一路找过去送信。”顾砚道。

  “好,那我赶紧去写信。”周沈年站起往外。

  ……………………

  刘静亭对着李小囡给的那卷图纸,回去就翻来覆去的看,一直看到天黑,仿佛有了点头绪,接着看了一夜,看到天色大亮,迎着朝阳,只觉得昏头涨脑,似乎明白了,又好像一点没明白。

  实在太累,睡了一个来时辰,起来接着看,又看了一夜一天,这回是真有点明白了,顿时兴奋的手舞足蹈,扬声叫人进来要找阿武递信,才发现早已经人定时分了。

  刘静亭盘膝打坐,压下满腔的兴奋,一夜好睡,第二天大清早就让人递话给阿武,他要见世子妃。

第315章 好东西

  隔了一天,李小囡才找到机会出来。

  还是那间茶坊雅间,李小囡看着明显十分兴奋的刘静亭,“看懂了?”

  刘静亭又琢磨了一天一夜,已经很有把握了,点头,“这是用来缝衣服的?”

  李小囡顿时笑逐颜开。

  看来她画画的水平很高啊。

  “能做出来吗?”李小囡屏气问道。

  “虽说还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但,我觉得能!有世子妃呢。”刘静亭笑道。

  “你能亲自盯着做这个吗?”李小囡问道。

  上次他说他还有很要紧的事。

  “能。”刘静亭答应的极其干脆,“有件事得问问世子妃。”

  刘静亭盯着李小囡的神情。

  “嗯?”李小囡示意刘静亭问。

  “为什么不交给世子爷?”

  “这个东西做出来,能赚大钱吗?”李小囡反问道。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