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26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吴太太说完,扫过满屋子的神情各异、但都带着震惊的目光,淡定的端起了茶杯。

  他们一家子,她们老爷,儿子媳妇,就连女儿也被送进了京城,只把她一个人留在老宅,她心里的恨意铺天盖地。

  李小囡挨个看着屏着气,激动不已看着她的那群小娘子,笑道:“好啊,一会儿让世子看看,他要是喜欢,就让他挑几个带着。”

  “阿囡!”站在李金珠后面的梅姐急的脱口叫出来。

  李金珠急忙按在梅姐肩上,低低道:“没事儿。”

  “你们站在门口等一会儿吧。”李小囡接着说了句,招手叫翠叶。

  翠叶的脸和梅姐一样白,挨近李小囡,瞄着淡定喝茶的吴太太,低低道:“你怎么能……”

  “艾叶姐姐说你给她写信说想去京城看看,你怎么不给我写信?”李小囡打断翠叶的话问道。

  “阿爹不让,说我什么都不懂,犯了忌讳怎么办,她们……”

  “没事儿,别管她们。你别听你阿爹的,他又不懂。”李小囡再次拽回翠叶的注意力。

  “我阿爹在我们家说一句算一句呢,我又不是你!”翠叶没敢像从前那样给李小囡一个白眼,再次扫了眼那群小娘子,挪了挪,贴近李小囡的耳朵嘀咕道:“我偷听我阿爹和阿娘说话,阿娘说那几房不要脸,如意算盘打的啪啪响,也不看看自己家孩子有那福分没有。都打你的主意呢,你得小心。”

  “嗯嗯,那你阿爹呢,怎么说?”

  “我阿爹说,没福分也没本事,就是懒也懒不过阿囡,你现在不懒了吧?”翠叶好奇的问了句。

  “现在更懒了。”李小囡冲晚晴勾了勾手指,晚晴急忙把一个小包袱递给翠叶。

  “艾叶让我带给你的,说要亲手交给你。”

  翠叶顺手接过包袱,看着李小囡勾来点去的手指,大开眼界,“你就这么,她怎么知道你要干什么?”

  “她要是不知道,那我就换一个知道的人使唤啊,反正人多得是。”李小囡笑眯眯。

  唐老夫人听的笑出来,看向李金珠和高大奶奶道:“咱们阿囡可不懒。”

  “世子妃厉害得很。”高大奶奶有几分仰视的看着李小囡。

  阿囡替学栋考秀才的事儿,学栋已经偷偷告诉她了,对阿囡的学问和胆量,她佩服得很。

  李小囡和顾砚没有在李家集吃饭的计划,喝过一杯茶,李小囡就站起来往外走,那群小娘子压着满腔的兴奋忐忑,急急忙忙往外跟。

  顾砚已经等在二门里了,李小囡示意李金珠和高大奶奶,以及唐老夫人都让开,招手示意那群小娘子。

  “这是他们给我挑的,我要是怀孕了什么的,用来侍候你,你要不要挑几个?”李小囡直截了当道。

  顾砚转头看向李士宽,李士宽脸都青了。

  “世子妃这话说差了……”

  “阿武掌嘴!”小娘子的话被沈嬷嬷打断,“好好掌嘴,要让她记牢,以后不至于再犯了以下犯上的错儿。”

  “哦?”在小娘子群侧旁的阿武一个愣神,正要看向李小囡,被雨亭猛拽了一把,“就是让你用力,快去!”

  阿武绕过小娘子群,看着已经被那群小娘子孤立出来,两只手紧紧抓住帕子的小娘子,往后退了退,扬起胳膊打了两巴掌,回头看向沈嬷嬷,“够不够?”

  “问她记住了吗?”沈嬷嬷道。

  “记住了吗?”阿武叉腰对着小娘子。

  小娘子捂着脸,嘴角有血流出来,看着阿武不停的点头。

  “既然没长记性,那就再打。”沈嬷嬷慢条斯理道。

  阿武一咬牙,又甩了两巴掌。

  “记住,记住了。”

  沈嬷嬷身后,顾砚已经扶着李小囡上了车。

第333章 一层压一层

  李小囡和顾砚出了李家集没多远就由车换马,赶到临海镇,再从临海镇赶回平江别业,已经是人定过后了。

  晚晴带着大丫头小丫头侍候李小囡睡下,打着哈欠回到自己住处。

  她和雨亭、阿武三人占了后罩房最西边两间和一明一暗两间西厢房,挪了几盆一人多高的桂花树围成一个小院。

  阿武站在院子里,拿着块厚棉帕子乱七八糟的擦头发,雨亭散着的湿头发,正点着阿武训斥。

  “怎么啦?”晚晴绕过桂花树,一边越过两人,一边随口问了句。

  “热水什么的都给你准备好了,赶紧去洗洗,累了一天了。”雨亭跟在晚晴后面道。

  “我跟晚晴说说。”阿武将帕子塞到雨亭怀里,跟着晚晴往屋里进。

  “她去洗澡你怎么能跟进去。”雨亭伸手去拽阿武。

  “平时你们不是张口闭口我是女人,这会儿又不行了?”阿武心气很不顺。

  “女人也不能看哪!”雨亭一巴掌打在阿武后背。

  “那我隔着帘子跟她说。”阿武推门进屋,雨亭’唉’了一声,急忙跟进去。

  “说什么?今天没人惹你啊。”晚晴的话里夹带了两个哈欠,“下次再有人说咱们世子妃懒,管她是谁,我非当场驳回去不可。

  “别的不说,就说今天好了,一天的功夫,从别业到李家集,到临海镇,再回来,多辛苦,连石滾都说累坏了,真是。”

  “你等会儿再抱怨,我有事跟你说。”阿武打断了晚晴的话。

  “你又有什么事儿啦?”晚晴又是一个哈欠。

  “往小娘子脸上挥巴掌这事儿我干不了!我这个人从来不打女人,以后,这活不能派到我头上。”阿武满腔气势。

  “第一,这活是我派给你的?不是是吧,那是谁派的?是沈嬷嬷是吧?这话你该去找沈嬷嬷说啊,你为什么不去找沈嬷嬷?是不敢吗?”晚晴不打哈欠,精神了。

  “我!”阿武卡住了,片刻又通了,“不是说我和雨亭归你管么?归你管当然得找你!”

  “那我问你,当初把你归到我这里,你是怎么说的?雨亭是怎么说的?虽然你干不了细活儿,可你功夫好有力气,要是万一碰到不长眼的,你就中用了,这话是你说的吧?”晚晴不客气的问道。

  “话是我说的,可也不能打女人哪,我这个人……”

  “怎么着,干什么活打什么人,还能由着你挑了?我还不想侍候世子爷呢,我找谁说去?你有本事你去找世子爷说啊,找世子妃也行啊,你就跟他们说,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天王老子老大你老二,你去啊!”

  “你以为我不敢?我明天……”阿武卡住了,用力咽了口气,“我不跟你们这些女人一般见识。”

  ……………………

  隔天,李小囡一觉睡到天色大亮,顾砚一向起的极早,早就练了功处理好早上送进来的公文,和李小囡对面坐下吃了早饭,勾手示意李小囡靠近。

  “昨天沈嬷嬷主动出面,做的很不错,今天早上,我问了问沈嬷嬷,她说这是阿娘的意思,说是阿娘交待她,说你在礼法规矩上不熟,到了事上怕是一时想不起来。我看她那样子,应该是真话,确实是阿娘的意思。”

  顾砚笑眯眯看着李小囡,李小囡的表情却不是他期待的感动高兴,而是像看傻子。

  “这还要问?你阿娘,咱们阿娘,你不知道你阿娘有多厉害吗?谁敢跟你阿娘阳奉阴违?连我都不敢,沈嬷嬷更不敢。

  “我跟你讲,你们府上,又错了,咱们府上,满府下人,真要是到了事儿上,你让他们往东,你阿娘让他们往西,他们肯定往西,绝对不会往东,平时他们听你的往东跑,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你阿娘想让他们往东。”

  李小囡鄙夷的斜瞥着顾砚,顾砚用力搓着手指。

  “从你这件事儿吧,我有点儿理解钦天监那位王博士说的天干无根虚张声势了。”李小囡有所悟。

  “你接着说,别岔话。”顾砚捏着李小囡耳朵让她看向自己。

  “想让我给你解释解释是吧?打个比方,有个管事,有个人吧,你让他往东,他没往东而是去西边了,因为你阿娘让他去西边,你大发脾气,革了他的差使,你阿娘会另外给他安排个更好的差使。”

  “那就卖了。”顾砚咬牙道。

  “咱们府上有卖人的先例吗?行行行,卖了,那你阿娘就让人把他买下,安排到更好的地方。你连咱们府上那些差使是好差使,哪些活难在哪里,哪些人看着卖力其实敷衍,还有什么什么的你都不知道。”

  李小囡给了顾砚一个白眼。

  顾砚眯眼看着李小囡,片刻,一点点笑出来,“你说的好!我有所悟,有道理,有个办法!晚晴!磨墨。”

  “我给你磨墨,你要写什么?”李小囡跟在顾砚身后,连走带跑往书房进去。

  “给舅舅写封信,让他给两浙路的秀才、官学的学生布置作业。”顾砚声音里透着笑意。

  他要让这些学子成为他的耳目。

  ……………………

  周沈年从杭城别业追到平江别业时,心里已经有些忐忑。

  照世子爷平时行事,肯定应该打发人告诉他,或者半路转去平江别业,或者让他在杭城别业等着,从来没有这样一句话都没有的时候。

  周沈年赶到平江别业,得知世子爷陪世子妃去了李家集,再看到那张特意留给他,写着伍杰登门拜会吴荣的小小竹纸,后背一层冷汗,世子爷是疑心他给伍杰通风报信了么?

  周沈年做了一夜噩梦,一大清早就心神不宁的等在水阁里,远远看到顾砚从假山后转过来,急忙迎上去。

  “世子爷,伍杰拜会吴荣……”

  顾砚脚步顿住,斜瞥着周沈年。

  周沈年额角一层细汗,“在下真没透露半个字,在下到世子爷身边参赞之前,伍杰和在下从无往来,在下……”

  “我确实疑心是你走漏了风声。”顾砚打断了周沈年的解释,抖开折扇摇着,边走边道:“阿囡给你打了包票,说你是位君子,只是敌不过伍杰那样的小人心性,就算走漏了风声,也必定不是故意而为之。”

  “是。世子妃明见。”周沈年透过口气。

  “做人当做君子,可做君子,也要能沉下去体味小人心性,对上小人就做的了小人。伍杰就交给你了,就用他给你磨炼心性吧。”顾砚接着道。

  “是!”周沈年一个’是’字充满感激,慢慢吐出口气,一颗心放了回去。

第334章 立场

  两浙路尉学政当天就接到他外甥的信,看完信,尉学政大加赞赏,虽说天已经快黑了,可这样的大好建议那是越快越好,尉学政叫了几个得用的幕僚过来,斟酌着写了通知,连夜送往各地官学,以及往帅司、漕司和各处官府报备通告。

  因为如今的学政姓尉,世子爷又常驻江南,学政上的公文就由蒋漕司最心腹得用的幕僚葛先生负责。

  葛先生清早刚到衙门,就看到了连夜送过来的那份作业通知,并没在意。

  跟别的学政相比,尉学政在布置作业这一项上那是鹤立鸡群,这鹤还是腿长十丈的那种。

  忙了一上午,中午吃饭的时候,葛先生才翻看那份作业通知。

  看着尉学政的作业一边思考怎么写一边吃饭,是葛先生最近一年多的习惯,毕竟,尉学政的学问摆在那儿呢,作业不但多而且质量高。

  看到一半,葛先生放下了筷子,抓起作业看完,站起来就直奔上房。

  上房后廊,蒋漕司刚刚吃好饭,正端着杯茶,站在廊下逗着一只雀儿,听了小厮的通传,招手示意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