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61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我不喜欢拍桌子,前天拍桌子,是想看看能不能拍桌子。”李小囡看了眼顾砚那把折扇。

  “小心眼儿不少。你还想知道什么?能不能跟我吵架?要不试试?”顾砚笑道。

  “吵过了。”李小囡笑眯眯。

  “你这小妮子。想知道的都知道了?安心了?”

  “不是想知道的都知道了,是现在必须要知道的都知道了,以后的就不知道了,不光不知道你,还有我自己,一个人,不到死了那一天,都不敢说不会变化,是不是?”

  顾砚看着李小囡,没答李小囡的话,只似是而非的哼了一声。

  到死那一天,他已经看到过了。

  到死那一天,绿袖把她满腔的热血,拿出来弥补他的不甘和无尽的悔恨。

  她不全是绿袖,可她就是绿袖。

  他愿望中的绿袖,就是眼前这样:支支楞楞活活泼泼,蹦着跳着叉着腰,敢跟他拍着桌子吵架,托着腮告诉他: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

  ………………………………

  李小囡的生意初战惨败,等到两只脚上血泡结痂再脱落,彻底好了时,离李银珠出嫁只有十来天了,她们要赶回李家集,准备李银珠出嫁这件大事了。

  李文梁媳妇郭大嫂子要和洪振业阿娘吴太太来来回回的商量铺嫁妆等等的诸般细节,早半个月前,就带着女儿艾叶赶回了昆山县。

  李文梁带着最后一批嫁妆,早两天先赶了回去。

  李学栋和洪振业前一天赶回去昆山县,隔一天,李金珠姐妹四个以及梅姐,带着尹嫂子给李银珠添的嫁妆,分乘两辆大车,赶回李家集。

  一大清早,梅姐从后院菜地起,再次查看一遍各处,最后看进厨房,见处处都收好放好妥当了,提起满满一提篮松糕、青团等带着路上吃的吃食,正要出门,李金珠进了厨房。

  “都好了,刚看过一遍。”梅姐忙笑道。

  “嗯。”李金珠有几分不自在,从梅姐手里接过提篮,掀开看看,又盖上,递给了梅姐,又从梅姐手里接过来。

  梅姐的心提了起来。

  这一趟回去发嫁银珠,她跟金珠讲她就不回去了,留在家里看家,她不想回李家集,她害怕回到李家集就出不来了。

  她喜欢这里,长这么大,这间四方小院是最自在最舒心的地方。

  金珠这么难为,是要告诉她,她们不准备要她了吗?

  梅姐紧张的脸色微微泛白。

  “咳!”李金珠极不自在的咳了一声,“那个,也没什么。”

  梅姐紧紧抿着嘴,看着李金珠一言不发。

  她绝不先开口,她不会问出来!她们要是不想要她了,就让她们自己讲出来,她绝不会先开口!

  “那个,梅姐你也知道,银珠要出嫁了。”李金珠难为的脸都红了,“我们一家,你也知道,我不懂,那个,是尹嫂子讲,讲那个,得教,你能不能教教银珠?”

  李金珠一句话说出来,抬手抹了把脸。

  梅姐呆了一呆,一口气松下来,手里的提篮差点掉在地上。

  她已经吓得后背一层冷汗了。

  “我知道这事儿难为你,可梅姐你看,咱家,也就你,那个,别的,没别人了。”李金珠见梅姐一声没响,忙压着声音,陪笑解释。

  “你放心你放心!”

  梅姐赶紧点头,猛吐了一口惊气,心神归位,呆了片刻,又悲伤起来。

  “我跟你讲,这些天,一想到银珠出嫁,银珠嫁得好,银珠是个有大福的,可一想到银珠出嫁,我就……”

  梅姐一声叹息压抑而痛苦。

  “再怎么好,女人出嫁,受罪啊,那事儿,唉,你不懂,你这样好!不受罪。女人出嫁苦啊,你放心,我跟银珠讲,我教她怎么熬。”

  梅姐话没说完,眼泪掉下来,抬起手赶紧抹掉眼泪。

第95章 风光展示

  李家那间小四合院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

  李家姐妹和梅姐从下了车,连李小囡在内,立刻就忙起来了。

  李文梁媳妇郭大嫂子就等在李家,李金珠刚下了车,就被郭大嫂子一把拉住,开始讲从铺嫁妆起的安排,几乎每一步都有让李金珠拍板的地方。

  李士宽二儿媳妇曹二嫂子闻风上门,请走了李玉珠和李银珠。

  经过李文梁和洪老太爷来来回回的商量,洪家的聘礼由绸缎金器,改成了除了必要的几样聘礼,其它的都直接抬了现银。

  这些现银加上李士宽拿出来的六百两银子,一共一千一百两,一半由李文梁拿着,在平江城和李家集两处现买或是现打各样大小家俱,另一半交给李文梁的弟弟李文儒,在临海镇采买帘幔米子衣饰烛台盆架等等。

  这些嫁妆陆陆续续送到李家集,李家姐妹回来前两天,才全部到齐。

  李银珠头一回看到自己的嫁妆,在曹二嫂子的指派下,仔细看认真记。

  照曹二嫂子的话讲:自己的嫁妆那可得看清楚认明白了。

  这对李银珠来说是个挺艰世的任务,因为嫁妆里一大半东西她根本没见过,曹二嫂子只好把艾叶叫过来,陪着李银珠认嫁妆。

  李玉珠则和曹二嫂子对着每一件嫁妆,商量哪几样要单独放一抬,哪几样合放一抬,哪一抬先出,到了洪家怎么摆放。

  这可是件极讲究的事儿。

  一来,铺嫁妆是新嫁娘亮家底摆阵势的时候,这嫁妆摆好抬出去,一定要好看,要足够扎眼,要让人啧啧称赞,这摆放上的讲究可就多了;

  二来,男家备好的新房是空屋子空院子,屋里院里从大柜桌子架子床,到帘子帷幄烛台摆设,全靠嫁妆铺进去摆满,哪一样嫁妆要先摆好,哪一样先进去就会堵了路,得排在后面,都是要精心安排的。

  新房里的嫁妆,头几天是要全摆在外面让人看的。

  嫁妆全摆在外头的时候,新房里人进人出,摆在外头的嫁妆不能碍事,要防着毛手毛脚的客人碰坏了贵重的东西,贵重的东西又要放在显眼地方,小件的物什要让人能看到,又要不好拿,免得手贱的随手拿走了,不闹吃亏,闹起来不好,这中间就讲究得很了。

  这也是考较女家治家理事本事的时候,那些底蕴深厚的人家,一抬抬嫁妆抬进新房,依次摆起来,行云流水一般。摆出来的满屋子嫁妆,显眼的不动声色,处处妥当。彰显着女家的家风和底蕴。

  李士宽和李家的族老们,也打算来一次这样的彰显。

  自从李家出了位十来岁的秀才公,接着又和洪家结了亲,李家一跃成为昆山县有头有脸的人家之后,从李士宽到各位族老,这眼界见识就一天比一天见涨。

  他们李家三姑娘和县望洪家这场婚礼,李士宽和几个族老意见极其统一:

  这是他家李家在昆山县诸家面前的头一回大亮相,这是对他们李家的考验,也是个展示他们李家家底的绝佳时机,一定要齐心协力,把这场婚礼办得体面妥当,把他们李家的家风底蕴展示出来!

  铺嫁妆这件要紧大事儿,李士宽交到了二儿媳妇曹氏手里。

  曹氏出自绩溪曹家。

  曹家是徽州有名的书香大家,曹家女子以识书达礼、贤惠能干著称。

  当初,李士宽在二儿子李文儒身上寄以厚望,从李文儒五六岁起,就开始操心他这媳妇的事儿,这个媳妇得高攀,得仰着头娶,往后才能配得上他这个大有出息的二儿子。

  李文儒八九岁的时候,李士宽得了机会,认识了曹家,使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李文儒的才华前程说得天花乱坠,替李文儒定下了曹家长房长女曹大姑娘,在大儿子娶妇半年后,就赶紧把曹氏娶了回来。

  之所以这么急着娶回曹氏,是因为李文儒的聪明没照着李士宽预想的方向发展,而是四散流溢,今天东明天西,但凡正事都不喜欢,但凡没用的都要试试。

  因为二儿子的不争气,李士宽气的病了好几场,这个二儿子身上,唯一让他觉得省心欣慰的,就是李文儒和曹氏夫妻极为相得,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曹氏是自小以宗妇的标准教养长大的,李家这一趟重要亮相中最重要的铺嫁妆,李士宽就交到了曹氏手里。

  至于李小囡,她一下车就被翠叶拉走了。

  翠叶连一句思念的话都没顾上讲,对着李小囡,劈头一句:“堂翁翁讲要好好打女婿!”

  李小囡懵了,“啊?打谁?谁家女婿?”

  “你家的!你不知道啊!我告诉你!”翠叶兴奋的手脚并用的讲解打女婿是怎么回事。“……堂翁翁讲,打女婿也要讲究,让我找你商量,要打得有意思!”

  李小囡听明白了,长长的喔了一声。

  原来是这样啊,嗯,那是得好好打一顿!

  ………………………………

  临海镇。

  顾砚骑在马上,头戴金冠,银蓝斗蓬随风起伏,在护卫长随等的拱卫下,纵马直冲到海税司门口,跳下马,仰头看了看巨兽般的海税司大门,转身往旁边的码头过去。

  何记老号的当家人何承泽得了信儿,带着儿子何瑞铭,一路小跑出了何记老号,追向码头。

  顾砚在码头上转了一圈,迎着急迎过来的何承泽父子,指了指旁边的货栈,笑道:“我出来跑马,顺便过来看看,没什么事,你们忙你们的,不必过来侍候。”

  “再忙也不在这一会儿。”何承泽欠身笑道。

  “那也是,咱们去看看,最近有什么新鲜东西没有?”顾砚有一下没一下摇着折扇,看起来极其随意。

  何承泽看向儿子何瑞铭,何瑞铭忙上前半步,笑答道:“前儿到了一船新鲜样儿的圭表,自行人儿,刚刚卸下来,倒挺有意思。”

  “嗯。”顾砚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走出两步,才笑道:“去看看。”

  海税司旁边的货栈专门用来堆放当天卸下船尚未售出的货物,在货栈内当天售出的,由买家立刻转运出去,没能当天售出的,隔天就要转运到其它货栈销售。

  这间货栈是码头周围最大的一个货栈,也是最热闹的货栈。

  顾砚一行人衣饰光鲜、气势锐利,一进货栈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顾砚在货栈之间走走停停,时不时用折扇拨一拨货物,却都是漫不经心的一眼扫过。

  何瑞铭紧跟在顾砚身边,全神贯注的看着顾砚的神情动作,时刻准备着上前解释介绍。

  何承泽落后儿子半步,凝神看着顾砚的神情举止。

  “禀世子爷,姚武到了。”石滚禀报了句。

  “嗯,让她过来。”顾砚随口吩咐了句,往前一步,目光落在一只并蒂双喜象牙粉盒上,突然咦了一声,一个转身,看着石滚问道:“李姑娘说过一回,她阿姐要出嫁了,她有没有说过哪一天出嫁?”

  “说是三月初六。”石滚忙欠身答道。

  顾砚噢了一声,折扇在手心里慢慢拍着,眉头微蹙,片刻,笑道:“既然知道了,总得添个妆。礼数不能缺了,这个盒子不错。”

  “是。”

  石滚忙上前捧起那只并蒂双喜象牙粉盒,笑问道:“这是谁的货?什么价儿?”

  “我来吧。”何瑞铭急忙伸手去接。

  顾砚伸折扇按在何瑞铭手上,“这是我的私事,你不必管,让石滚去办。”

  “是。”何瑞铭急忙缩回手,看着石滚叫过象牙粉盒的主人,问了价,当场付帐。

  顾砚接着往前,又挑了一枝珊瑚,一对儿玛瑙碗,一对儿犀角杯,示意几个小厮捧在一起,看了看,满意的嗯了一声,吩咐石滚,“挑几个人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