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65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你哥哥不在……”李金珠一句话没说完就顿住了。

  学栋在外头的时候越来越多,家里的事不能再凡事指着学栋挡在前头,她不用打学栋的旗号,她要讲的就是她的意思,她们姐妹的意思!

  “我去找堂翁翁讲话。”李金珠的话顿住,沉默片刻,看着李小囡,低低道:“阿囡,这说得来,能说得来几天?说不定过几天就说不来了,再说,那位贵人家是京城的,他总不能一直呆在平江府,以后?”

  后面的话,李金珠没说下去,她也不知道怎么说,要是那位贵人走了,或是不喜欢跟阿囡讲话了,她们一家会怎么样?

  “我也不知道。”李小囡声音低低,“大阿姐,那个世子跟咱们家有交往,是从那一院子鸡蛋开始的。

  “皮蛋行的生意,确实是因为王府的照应,才格外兴隆,可是,要是没有王府的照应,咱们也能做好皮蛋行的生意,是不是?咱们的皮蛋好吃,尹嫂子会做生意,大阿姐二阿姐能干能吃苦。”

  “没有那一院子鸡蛋,哪儿来的皮蛋行?”李金珠低低叹了口气。

  “那!”李小囡顿了顿,垂眼道:“大阿姐,要是咱们回到没有那一院子鸡蛋之前,你觉得咱们能过得下去吗?”

  “能,怎么不能?”李金珠答了句,沉默片刻,看着李小囡笑道:“再怎么,你哥哥的秀才是咱们自己的本事,只要有这个,再怎么都比在小李庄那时候强多了。

  “你好好写字吧,我去外头看看。”

  李金珠站起来,看着仰头看着她的李小囡,伸手在她脸上划了下,“咱们家有你,有你哥哥,再怎么都能越过越好。”

  “嗯!”李小囡笑容绽放。

  ………………………………

  李学栋应黄县尊的邀请,在昆山县学讲了两三堂经学,又讲了十来堂格致,离李银珠出嫁的日子就没几天了。

  李学栋向黄县尊告辞。

  黄县尊让着李学栋坐下,倒了杯茶给他,指了指旁边桌子上一张大红泥金请柬,和李学栋笑道:“你三姐这趟亲迎,热闹极了,你听说了没有?”

  “听说了些。”李学栋微微欠身,恭谨答道。

  他听说的这些,全是洪二哥跟他的抱怨,不是抱怨他们李家,而是抱怨他翁翁一会儿一个主意,实在太能折腾了。

  “听说是从睿亲王府世子爷添妆起,就热闹起来了。”黄县尊声气轻缓,带着一脸笑,仔细看着李学栋。

  李学栋看向黄县尊。

  “说是你妹妹跟世子爷以朋友相交?”黄县尊迎着李学栋明显有些茫然的目光,笑问道。

  “阿囡极少说起,学生这趟回来,直接就到县里了,还没见到阿囡和大阿姐她们,不是很清楚。”李学栋老老实实答道。

  “你是个好孩子。”黄县尊目光里透着怜惜,“我记得你妹妹,瘦瘦小小的,眼睛很亮,一看就是个聪明孩子。”

  黄县尊顿住话,垂下眼,抿了几口茶,放下杯子,叹了口气,看向李学栋道:“你们姐弟几个失恃失怙,乏人教导,我就倚老卖老,多说几句。”

  “请先生教导。”李学栋立刻拱手欠身。

  “能结交到世子爷这样的贵人,这是天大的福运,福运越大,越要谨慎,越要惜福,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弓不可拉满,势不可使尽。”

  黄县尊一字一句,说得很慢。

  李学栋凝神听着,见黄县尊不说话了,忙欠身致谢,“学生受教了。”

  “嗯,回去说给你妹妹听听,你妹妹是个聪明孩子。好了,回去吧。”黄县尊抬手,拍了拍李学栋的肩膀。

  “是,谢先生指教。”李学栋站起来,再次谢了黄县尊,告退回去。

第101章 回门吓着了

  洪家金银珠翠绸缎茶酒不停的铺过来,李家金玉文房盘盏礼盒不停的回过去,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趟的金闪礼数晃花了所有人的眼。

  就连亲迎那天,最吸引大家目光的,也是来了多少对女伎多少对喜郎,都用了哪些花扇捧礼,那花檐子上怎么那么好看,催妆散了多少花红,就连原本最热闹的打女婿,也在一把接一把的利市钱之下,瞬间瓦解。

  转眼到了三朝回门。

  前一天,洪家就打发人过来,告知李家:小夫妻几时从洪家启程,大约几时到李家集。

  在李银珠夫妻到李家集之前半个时辰,李小囡和翠叶两人就等到了镇子口,两个人靠坐在栓马石上,说着闲话等李银珠回门。

  等了一刻多钟,先是五六个衣着喜庆的长随,骑着马从路口转出来,接着是一辆崭新的桐木青油大车,大车四圈儿披着红绸,后面跟着三四辆大车。

  “银珠姐到了!快去讲一声!”翠叶一跃而起,高喊了一声,顺手揪过一个伢儿,推了他一把。

  “银珠姐到啦!银珠姐到啦!”小伢儿才七八岁,一边跑一边跳一边兴奋大叫。

  小孩子们跑得快,先呼啦啦冲过来,得空儿的姑娘媳妇们也跟着跑过来,事先领好了接待差使的几个同辈兄弟也急急忙忙迎过来。

  镇子口顿时热闹起来。

  长随在栓马石前下了马,一个长随接过缰绳拢马栓马,其余几个长随忙着拿脚凳放脚凳,招呼李家几个青壮,从最后一辆大车上一个接一个卸礼盒。

  后面一辆车上的丫头婆子先跳下车,提着裙子,急急忙忙上前侍候。

  在丫头婆子冲过来之前,洪振业已经挂起帘子,跳下车,伸手去扶李银珠。

  李银珠头上扎着根赤金百花簪,一边用了个宝石掩鬓,穿着件销金红罗长衫,一条大红石榴裙,极其富丽十分耀眼。

  李小囡站在车旁,仔细打量着李银珠的脸色神情。

  李银珠看起来还不是很适应身上的绫罗绸缎,两只手不是轻提着裙子,而是把裙子整个儿的拢起来,还不放心,转头看裙子拢齐了没有。

  李小囡调转目光,看向洪振业。

  洪振业一只手扶着李银珠的胳膊,另一只手替李银珠提起落下来的宽阔衣袖,塞到李银珠手里,仰头看着李银珠,正要说什么,挤到最前的一个小伢儿怀里响起几声响亮的“咕哇’,几只癞蛤蟆从小伢儿怀里窜出来,往外逃窜。

  一只癞蛤蟆正好跳到洪振业手上,洪振业一声惊恐的尖叫,猛的甩开,癞蛤蟆落在地上,洪振业看了眼癞蛤蟆,立刻闭上眼,两只脚乱跳,两只手乱挥着大叫:“救命!救我!救命啊!”

  李银珠急忙跳下车,弯腰捉住那只癞蛤蟆,顺手扔出来,站直,瞪着闭着眼睛跳脚大叫的洪振业,一巴掌拍在洪振业肩膀上,“就是一只癞蛤巴!你叫什么叫!”

  “我怕,怕怕怕,怕……那个东西!”洪振业吓的脸都白了,抖着嘴唇,硬是没敢说出蛤蟆两个字。

  “那就是一只癞蛤巴,田里到处都是,你怕它干嘛!”李银珠瞪着洪振业,无语之极。

  “就是怕……”

  洪振业话没说完,一声响亮的’咕哇’,另一个伢儿怀里又跳出几只癞蛤蟆,洪振业一声惨叫,一头扎进了李银珠怀里。

  周围静默了一瞬,哄然大笑。

  李小囡慢慢抬起两只手,叉在腰间,歪着头,看着两只手抓着李银珠肩膀,头埋在李银珠胸前,一声接一声惨叫的洪振业,不知道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

  翠叶笑的声音都变了。

  落后了半步,只看到了后半场的曹二嫂子一边笑一边挥手赶众人,“都散散!都散开,笑什么笑。赶紧走!三姑奶奶,三姑爷,咱们这边走。三姑爷放心,这边没有癞蛤巴。”

  “有!他怀里有!他也有!”一个小伢儿蹦着跳着,手指点着,愉快大叫。

  “翠叶别笑了,把这些伢儿都赶走!还有你,你们几个,把癞蛤巴都拿走。

  “三姑爷放心,咱们这边走。”

  曹二嫂子看着紧紧抓着李银珠的胳膊,苍白着脸,抖抖索索的洪振业,再看看无语到肩膀都耷拉下来的李银珠,再也忍不住,噗一声笑出来。

  经受了一场癞蛤蟆惊吓的洪振业,进了李家小院,一口气喝完一杯茶,总算感觉好些了。

  “癞蛤巴有什么好怕……”

  “能不能别讲这几个字!”洪振业瞪着李学栋,打断了他的话。

  “好好好。那你好点儿没有?好啦?那行,咱们先在这里认亲,就咱们姐弟几个,再到祠堂认亲,就现在,行不行?”李学栋笑道。

  “好了,行了。”洪振业深吸了口气。

  “都进屋吧。”曹二嫂子招呼诸人。

  堂屋里,李金珠面朝屋门,坐在上首,李玉珠坐在另一边,李学栋和李小囡一左一右面对面坐在下首。

  曹二嫂子刚要招呼并排站在堂屋门口的洪振业和李银珠进屋,李金珠看了看,扬声问道:“梅姐呢?”

  “我去叫她。”

  李小囡站起来,一路小跑出来,先到厨房,梅姐果然在厨房,李小囡拉着梅姐往外走,“赶紧,认亲了,就差你了。”

  “我哪能去!我不祥!”梅姐吓了一跳。

  “那是他们鬼扯,你吉祥得很,是大阿姐叫你,快走。”李小囡推着梅姐往外推。

  “梅姐,快点儿,就差你了。”李学栋也跟出来。

  “哪有这个理儿,这哪能行!”梅姐手忙脚乱。

  “阿梅去坐好。”曹二嫂子上前,拉着阿梅进了堂屋,将她按在李小囡下首。

  “我……”

  阿梅窜起来,被曹二嫂子按着肩膀按回去,“阿梅坐好,好了,新人请进吧。”

  洪振业和李银珠一前一后迈进门槛,并肩站好,洪振业长揖,李银珠行福礼,先给李金珠见礼,再转向李玉珠,一直到阿梅面前,同样郑重的长揖和福礼。

  阿梅直挺挺靠在椅背上,用力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来。

第102章 入手处

  李金珠想通之后,和李士宽说的头一件事,就是银珠出嫁的礼数,就到三朝回门。

  一来,这是她们李家集以及小李庄的惯例;二来,正是农忙时候,农时不能误;其三,亲戚姻亲的情份,在之后长年累月的相处,不在这一场二场筵席。

  李银珠回门隔天,她们姐弟就启程返回了平江城。

  一家人忙到半夜才收拾妥当,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金珠李玉珠赶往作坊,李学栋上学,李小囡睡到天光大亮才起来,吃了早饭,搬了张桌子出来,站在院子里,心不在焉的写着字,盘算着她的生意。

  梅姐连走带跑从后院出来,解着围裙,和李小囡笑道:“阿囡哪,你看着家,我去买点儿鸡蛋,咱家那几只母鸡要抱窝了!”

  “嗯?好。”

  李小囡停了笔,看着梅姐拎起篮子,进堂屋,摘下挂在梁上的带盖竹篮,仔细点了点,拿了一串儿大钱,一路小跑出去了。

  李小囡呆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梅姐去买鸡蛋了!

  她们家从来没买过鸡蛋!

  梅姐买鸡蛋是为了给母鸡孵小鸡。

  李小囡呆站着,片刻,将手里的笔啪的拍在桌子上,双手叉腰,哈哈大笑了两声。

  她知道她的生意应该从哪儿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