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听落花
“什么叫不管能不能,我肯定能做首富!”李小囡抬起下巴。
“受教了!”顾砚一边笑一边拱手,“李首富,以后还请多关照,要是借个钱什么的,李首富可要抬抬手。”
“一句话!就冲咱俩这交情,有多少借多少,别说钱,抛头颅撒热血都不在话下!”李小囡豪气的挥着小手。
听到抛头颅撒热血,顾砚心里仿佛被什么猛的撞了一下。
绿袖为了他,鲜血流尽。
“只要我活着,绝不会让你损伤一根头发。”顾砚折扇伸过来,拦住李小囡挥起的手,压了下去。
第129章 新铺开张
五月初的江南,细雨霏霏。
江边,一大片芦苇丛生机勃勃,随风起伏,一条小船从芦苇丛中探出一半。
顾砚穿着件宽大的苎布长衫,没系腰带,头上戴着斗笠,坐在船头,伸着钓杆垂钓。
雨雾苍茫的江面上,一条小船随着风浪起伏上下,直奔芦苇丛而来。
靠近芦苇丛,船夫停下橹,仔细查看,看到垂钓的顾砚,急忙摇起橹,直奔过去。
小船离顾砚那条船一尺来远,稳稳停住,船夫架起橹,曲膝跪下,磕了个头,“世子爷。”
“辛苦了。”顾砚看向船夫,手指点了点船帮。
“属下份内之事。”船夫再磕了个头,直起身,欠身往前,用船桨搭上顾砚那条船的船帮。
“回世子爷,一共九拨人,都已经进了临海镇。”船夫压低声音禀报。
“嗯,很好,你跟过去统筹,到了临海镇,先去见见黄显周,告诉他,你和李姑娘身边的阿武是生死兄弟。”顾砚低低吩咐道。
“是,请世子爷示下,做到什么程度?”
“全力以赴,他们要是能把整个临海镇的码头都抢到手,那就凭他们抢。”顾砚声调清冷。
“是!属下懂了。”
“去吧。”顾砚吩咐了句,重新握起钓杆。
“属下告退。”船夫收起船桨,半跪在船上,船顺水流出两丈来远,船夫站起来,摇着橹,很快就消失在苍茫的水雾之中。
顾砚慢慢收起鱼线,看着空空的鱼钩,放下钓杆,吩咐道:“回去吧。”
………………………………
转眼进了六月下旬,赊织机收细布的生意从郭巷何家村和吴桥镇小张村两处往外,已经漫延到郭巷和吴桥两镇,以及周边五六个村子,赊了将近三十台织机出去,每天能收上来的细布有二十匹左右了。
尹嫂子的公公张老爷子对尹嫂子的新生意十分卖力,连着七八天,早出晚归,几乎看遍了平江城,仔仔细细挑了处五开间的宽阔门面,亲自上门,劝李金珠和李小囡把铺子买下来。
真要长远做生意,还是买铺子划算,至于买铺子的银子,他借给她们,不要利钱。
李小囡十分纳闷张老爷子这份过度的热情,转着弯问了尹嫂子一句,尹嫂子撇着嘴,冷哼了几声道:“他打着算盘呢!这事儿跟你们无关。他要借给咱们,咱们就拿着,以后再跟你们讲。”
李小囡见尹嫂子一幅张老爷子欠她钱的模样,不再多问。
不用说,这肯定是家务事,等尹嫂子想讲的时候再听八卦吧。
布行就顺着越阳皮蛋行,起名越阳布行。
这个名儿,让尹嫂子高兴的好几天合不拢嘴,感慨了好几回,说李小囡这是给她面子。
李小囡倒不是为了给尹嫂子面子,一来她觉得越阳很好听,二来,她实在想不出别的名儿了,起名儿这事,她不擅长。
新铺子打扫干净,重新油漆粉刷了一遍,尹嫂子的建议,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摆上柜台就行,柜台要矮,越简单越好,只要干净两个字,她们要跟其它的布行不一样,这铺子要跟她们的布一样,东西好,且实在实惠。
李金珠和李玉珠对尹嫂子就是佩服两个字,李小囡对尹嫂子的建议深以为然,铺子的事看到一半,就放手不多管,由着尹嫂子张罗。
六月底,挑了吉日,新铺子开张大吉。
这一回放了将近半个时辰的鞭炮,没再请阴阳先儿,她们还是越阳的号,这算是分号开张,用不着请阴阳先儿。
越阳皮蛋行早就在平江城里名声响亮,这家分号一开出来,周围的人家就买上门了。
五间新铺子,先用了三间,一间卖皮蛋咸蛋,两间是布行。
上门买皮蛋的阿婆媳妇们或是自己,或是被皮蛋这边的李金珠指引,看细布问价儿,当场就扯上几尺几丈细布的一个接一个。
这细布一匹跟一匹不大一样,她们并不在意,她们连一匹布都买不了,哪还管这一匹跟那一匹一样还是不一样,看哪一匹好扯哪一匹呗。
最最要紧的,这细布便宜啊!比绸缎行里的细布至少便宜两成!
夏天正在穿细布的时候。
尹嫂子站在柜台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招待介绍,时不时喊一嗓子:
“刘嫂子是咱们老主顾了,你给多放一寸!”
“张婶子是咱们街坊,把我留的那几块布头拿出来给张婶子瞧瞧,没事没事,我忙成这样,哪有空做针线,就是瞧着好,舍不得卖。”
“赵阿姐是我老阿姐,把零头抹了,记到我帐下,赵阿姐您别客气。”
……
请来的扯布伙计高声响应着,利落的量布撕布包布。
李小囡坐在角落里,仰视着八面玲珑、长袖舞得滴水不漏的尹嫂子。
人才啊!
午正前后,街上的人少了,铺子里的客人也少下来,布行的两个伙计总算能坐下来歇口气了。
尹嫂子心情极佳,从隔壁酒楼叫了饭菜,请大家吃了顿丰盛午饭。
刚吃好饭没多大会儿,李小囡正打算回去,苗媒婆和一个面容温婉的妇人说着话儿,进了铺子。
“这俩不是好东西,你俩别讲话。”尹嫂子低低交待了李金珠和李小囡一句,站起来,热情的迎上去。
“唉哟,刚刚雀儿在我们门头上叫,我还想着有什么喜事儿,敢情是苗嬷嬷来了,苗嬷嬷好,吴婶子好,可有一阵子没见着二位了。”
李小囡往后缩,李金珠跟在尹嫂子后面两三步,只笑不说话。
“阿妹这生意越做越大,可是不得了!”苗媒婆站在门口,转身转头仔细打量,“我们是从你们总号过来的,这新铺子开张,也不说一声,要不是今儿正好经过你们总号,真就错过了。”
“嬷嬷那么忙,这点儿小事,哪敢打扰嬷嬷,难得嬷嬷和吴婶子过来,嬷嬷看看这细布好不好,要是喜欢,我送嬷嬷一块长衫料子,就怕嬷嬷嫌弃。”尹嫂子说着话儿,拿了几块细布料,送到苗媒婆面前。
“那就多谢了,我正想要件细布衫子,吴妹妹,你过来帮我掌掌眼,哪一块好?”苗媒婆赶紧先挑料子。
“这两块都好,真好,放下哪一块都舍不得。”吴婶子一只手拿着一块料子,抬抬这只手,再抬抬那只手,一脸不舍。
尹嫂子笑容不变,却不说话。
“还真是两块都好,阿妹你看呢?”苗媒婆托着两块料子,斜着尹嫂子。
“嬷嬷要是都喜欢,那就都拿去,一块料子的铜钿我还贴得起。”尹嫂子笑容亲热。
“那就多谢了。”苗媒婆也不用伙计,自己卷起两块细布,夹在胳膊下,看向吴婶子笑道:“尹阿妹是个大方人儿。”
“可不是,尹嫂子当年那嫁妆,一抬接一抬,多哄动呢,他们张家又有的是银子。”吴婶子笑道。
“哪有银子,我是穷大方。”尹嫂子面上半点不露,笑容亲热依旧。
李小囡坐在角落里,继续仰视尹嫂子。
真是人才啊!
第130章 明白人
“苗阿姐,你过来看看这些细布,还有带花样儿的呢,这花样儿真不错,多吉利。”吴婶子挨排细看那些细布。
“这个好看,给咱们三姐儿做件不擎襟半长衫子,多好看!”苗媒婆拍着一匹回纹细布,和吴婶子笑道。
“三姐儿的嫁妆得赶紧准备了,就是这颜色太素。”吴婶子用指甲用力抠了几下,“这匹还挺细密,刚才那匹不行。”
“尹阿妹,你家这细布有别的色儿没有?”苗媒婆看向尹嫂子问道。
尹嫂子正心疼的看着吴婶子抠过的布边,听到问话,先哈哈笑了两声,“还真没有,我们只做本白细布生意,染了色就贵了,我们这是小本生意。”
“那你们能不能帮我染几匹?”吴婶子立刻笑问道。
“染布这活儿太讲究,吴婶子又是极讲究的人,我们这里上上下下没一个懂行的,可不敢胡乱包揽。”尹嫂子连说带笑。
“不就是添钱么,尹嫂子放心,该多少铜钿,我一文不少你的。”吴婶子明显有几分不高兴。
“这做生意,可没有把生意往外推的理儿。”苗媒婆接话道。
“我们这是小本生意,一天卖不了几匹布,有生意哪敢往外推?实在是不懂。
“嬷嬷也知道,我们原本是做皮蛋生意的,卖卖布也就算了,再要染布,那哪儿懂啊。”尹嫂子笑容不变。
苗媒婆看向吴婶子,吴婶子脸儿拉下来了。
“三姐儿的亲事说定了?”尹嫂子立刻转话题。
“嗯。”吴婶子似理非理的嗯了一声。
“唉哟那可是大喜的事儿,哪家的哥儿啊?我真想不出来,有哪家哥儿能配得上咱们三姐儿!”
尹嫂子双手一拍,一声惊喜的唉哟。
“这家这人能入了嬷嬷和婶子的眼,必定差不了,是哪家啊?”
“就是从前住在咱们那一带的余家大郎。”苗媒婆一脸抿不住的喜气。
“唉哟哟!竟然是余家大郎!那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他家搬走了,我就说,咱们街坊里可没有配得上咱们三姐儿的!
“余家大郎多挑剔呢,他挑来挑去,挑了得有十来年了吧?敢情,挑这挑那这么些年,就是等着咱们三姐儿长大成人的吧?”
尹嫂子连说带笑,不停的拍着巴掌,硬生生拍出了一屋子的喜气。
“凭他怎么挑,还能挑出我们三姐儿的不好?我跟你讲,余家这门亲事,别的也就算了,我就是瞧着他们家那一院子的花草好,我们三姐儿性子娴静,就爱个花花草草的,别的,也就那样!”
苗媒婆本来就抿不住的喜气,被尹嫂子一巴掌接一巴掌拍的到处都是。
吴婶子也昂起头,矜持的笑起来。
“余大郎多好看呢,跟咱们三姐儿站一起,唉哟哟哟!那得多好看哪!金童玉女!”尹嫂子接着拍手夸赞。
“我就是觉得俩人站起来又般配又好看!”苗媒婆眉开眼笑。
上一篇: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