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96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李学栋红着脸应了一声。

第147章 打起来

  临海镇。

  码头上,一个年青的扛夫举着招人的牌子,迈着豪横的步子,专门迎着那些本地扛夫,一边走,一边伸着头冲那些扛夫喊:“一趟算一趟!童叟无欺!一趟算一趟啦!不抽头不欺瞒,一趟就是一趟啦!”

  几十步外,站着十来个锦衣锦裤的壮汉。

  “他娘!老子忍不了了!”一个铁塔般的壮汉猛的甩了外褂,就要冲上去打年青扛夫。

  旁边的汉子急忙冲前几步,用力拉住他,厉声道:“回来!你闹什么!老大还没发话呢!”

  “老大!您说句话!”铁塔般的汉子瞪向站在中间的中年人。

  “你也不看看,这儿是动手的地方?”中年人往顾砚那座棚子抬了抬下巴,瞪了汉子一眼。

  “世子爷怎么啦?世子爷也得讲理!他们这明明是冒领!他娘的他们冒领世子爷不管,挖墙根挖到咱们脸上了,世子爷也不管,咱们把他们打回去,世子爷就要管上了?哪有这样的理儿!”铁塔汉子气的脸都变形了。

  “老四你消消气。”中年人旁边一个老者拍了拍铁塔般的老四,“你想想,世子爷为什么要驻守到这码头上?这棚子搭起来那时候,世子爷就说得清清楚楚,是为了让咱们这码头上没有人打架,你这么一冲上去,那就是往刀口上撞。”

  “随爷说得对。”拉住老四的汉子将外褂搭到老四肩上,“你看看那小子那幅德行,他就是故意撩拨,撩拨到你忍不住,冲上去打他,就是你闹事,你稳住,别急,老大肯定有主意。”

  “你们说的都有理儿,可咱们这码头上,不讲理儿,讲拳头,不打个你死我活,这事儿就了不了!”老四套上外褂,忿忿然道。

  “老四这话讲得对,这码头上,不讲理儿,讲拳头。”中年人冷哼了一声。

  “说是后天换防。”挨着中年人的老者老随压着声音道。

  “嗯,我正是这么打算,趁着换防。”中年人眼睛微眯。

  “伤十指不如断一根。”老随声音极低。

  “嗯,他们人不少,咱们一家不行,你安排安排,大家伙儿聚聚,这不是咱们一家的事儿,那几家都不是糊涂人,这事儿联手。趁着后天换防,最好一次了断,把他们斩草除根!”中年人从牙缝里挤出斩草除根四个字。

  老随嗯了一声。

  “走吧,不用看了。”中年人转身往回走。

  ………………………………

  顾砚穿着黑底蟒纹箭袖,薄底快靴,迎着海风,看着一队几十艘战舰直冲而来,船头破浪的哗哗声传过来时,一面面巨大白帆哗啦啦落下,中间的舰船上令旗晃动,顾砚看着飞快变幻的令旗,露出笑容。

  战舰一艘艘靠近码头,抛下巨大的铁锚。

  舰船还没停稳,长长的跳板就伸下来,长沙王幼子杨启帆一身戎装,从跳板上冲下来,冲到顾砚身前,曲一膝跪下,“世子爷!”

  “是你来了!”顾砚笑起来,伸手拉起杨启帆,上上下下打量着他,“咱们有多少年没见了?好些年了。”

  顾砚喉咙微哽。

  他确实很多年没见过他了。

  从前那一回,他们绞杀他和皇上之前,斩除的皇上和他的羽翼中,排在最前的,就是统率江南水师的杨启帆,那一回,他们是含恨死别。

  “哪有几年,世子爷!”杨启帆被顾砚这一声哽咽,哽出了眼泪,“太多愁善感!哪有几年!三年还差三四个月。”

  顾砚伸一条胳膊,揽着杨启帆,用力搂了搂。

  “世子爷真是!”杨启帆也伸胳膊搭在顾砚肩上,用力搂了搂。

  “你来了,我就是如虎添翼。”顾砚双手推在杨启帆肩膀,再次打量他。

  “大哥接的旨意,说是护卫太子爷,人都是大哥挑的,帝国水师最精锐都在这里了。可太子爷写了封信给我,说你这边才是大事,你要干嘛?血洗海税司?”杨启帆挨着顾砚,声音压得极低。

  “清洗!”顾砚纠正道。

  “那差不多。”杨启帆声调上扬,“这帮龟孙子,越来越贪,越来越狠,大哥一提起来就恨的牙痒,照律法该杀就杀,那血肯定够把那座海税司里里外外擦洗一遍!”

  “明天夜里,头一战。”顾砚和杨启帆肩膀挨着肩膀,嘀嘀咕咕说起来。

  杨启帆不停的点头,听到最后,抬眉看着顾砚,“不杀?一个都不杀?嗯!行,我懂了,懂了!”

  “你还回船上,先别露面,明天之后,要说起来,你就是为了太子爷南下护卫的事儿,余事不管。”顾砚笑着交待道。

  “放心!”杨启帆严肃应了一声,看向顾砚,“正事都交待好了?”

  顾砚点头。

  杨启帆笑起来,“那说说闲事,听说你在平江城结交了位红颜小知己?”

  顾砚眉梢高扬,“你从哪儿听来的?谁跟你胡说八道的?”

  “你舅母我表姑奶奶,给大哥的信里说的。”杨启帆一脸笑。

  顾砚哼了一声,“我就知道是她,一把年纪了,成天没个正形,她给你大哥写信,也能扯到这个?她可真无聊!”

  “嗯,写了好几页,说你那个小知己狡猾得很,说不怎么好看,还夸了你,说你至少不是耽于美色。”杨启帆看起来兴趣浓厚。

  顾砚无语望天。

  “你真迷上了?”杨启帆仔细看着顾砚的神情。

  “你刚才都说了,又不好看,我迷上什么?”顾砚抽出折扇抖开。

  “我就是要问你这个,迷上什么了?真迷上了?”杨启帆从右边转到左边。

  “不是迷上,迷什么啊!就是朋友,你见了就知道了。”顾砚伸手将杨启帆往后推了推。

  杨启帆惊讶起来,“我见了?我能见?朋友?那我真要好好见见。”

  “明天夜里还有大事,你赶紧回去,该歇赶紧歇,该安排赶紧安排,赶紧回去吧。”顾砚挥着手,往回赶杨启帆。

  “放心,那我回去了,明天见。”杨启帆走几步回一次头,挥两下手。

  顾砚挥着折扇示意他赶紧回去。

  看着杨启帆上了船,顾砚才转身回去。

第148章 好生意

  于行老进了行会,施会长正对着面前的一份公文拧眉烦恼,抬头见是于行老,急忙招手,“我正要让人去找你,你过来看看这个。”

  施会长拿起那几页公文,递给于行老。

  “咱们已经往府衙和漕司衙门都撂过话了,越阳布庄这事儿他们要是不管,再有什么善款什么摊派,别找咱们,你看看,这又送过来了,哪儿来的脸?”施会长气的拍着桌子。

  “这是太子接驾的事儿,要是不给咱们送过来,那就是出大事儿了,这是咱们的脸面。”于行老仔细看过,笑道。

  施会长还是紧拧着眉,哼了一声,端起杯子喝茶。

  “越阳布庄的事,你那边打听到什么没有?”于行老放下公文,看着施会长问道。

  “说是越阳皮蛋行的生意,全靠德兴货栈张家大儿媳妇尹氏,说尹氏是高邮尹家老号的闺女。”施会长啐了一口,“这女人拿娘家祖传的手艺给别家赚钱,她娘家有这么个闺女,真是作了孽了!”

  “我去看过,铺子里全是那个尹嫂子打理,是个卖货的行家。”于行老接话笑道。

  “越阳布庄也是张家和李家合伙的。德兴货栈做的是草料上的生意,草料行肖当家的跟我是拐一个弯的姻亲,我打算让肖当家的去打个招呼,让张家撤出来,大不了,咱们送点儿生意给张家,弥补弥补。”

  施会长一脸烦恼。

  这是行里的公事,可搭进去的是他的私人人情,就是这桩弥补的生意,说不定也得他出钱出人。

  唉!当初真不该贪图这个从九品的虚衔,从当上这个会长,年年有事,真是烦透了。

  “我也打听到一些事儿。”于行老声音落低,上身靠近施会长,“您知道她这生意是怎么做的吗?”

  于行老仔细说了越阳布庄赊织机收布,一家最多四台织机的详情,啧了一声,“这心思,可真是机巧。也难怪咱们府衙和漕司衙门都袖手,就算她们后头没人,这么做生意,也确实都在律法内。”

  “这么做……”施会长拧着眉,大致算了算,也啧了一声,“不经行里,她这布进不了临海镇,可就是放铺子里零卖,这利润也正经不少!”

  “可不是,还不用占地方,不用招织工,这可是门好生意。”于行老一脸笑。

  “你这话什么意思?”施会长看着于行老。

  “会长不觉得这是门好生意吗?”于行老只重复了句,没多说。

  “越阳没有织坊,这事儿好讲,咱们都是有织坊的,到时候,这细布是织坊出的,还是收来的,怎么区分?”施会长摇头,“这生意好是好,咱们做不合适。”

  “法子总是有的。”于行老笑道。

  施会长拧着眉,片刻,摇了摇头,“不好,她这生意不比咱们织坊多挣多少银子,混在一起做,唉。”

  施会长叹了口气。

  “当年江南的织坊改成统统照五成收税,不就是内销外销混做,混水摸鱼的太多,才引得朝廷震怒。

  “唉,咱们还是别打这个主意,天底下赚钱的生意多得是,咱们这织坊不算最赚钱也差不多了,你要想多赚点儿银子,多添些织机,多招织工不是一样?何必插手这个。”

  “要添织机哪那么容易,今年年底又该议各家行里下一个三年的织机量了,您觉得咱们能添多少?”于行老似笑非笑的问道。

  施会长抬手揉了把脸,呆了片刻,一声长叹。

  各地丝绸行的织机额度每三年一议,为了多抢几台织机额度,年年都是当场打起来,今年又要抢额度了!他哪打得过人家!

  唉!他真不该当这个会长!

  于行老从行里出来,背着手一边走一边盘算,盘算了半条街,于行老站住,招手叫过小厮,吩咐去叫他妻弟过来,到前面同春茶坊喝茶。

  ………………………………

  苗媒婆忙了一天半夜,第二天睡到午后,起来直奔吴家。

  苗媒婆洗了脸,再往脸上细细匀了一层粉,吴婶子炒好了一盘子鸡蛋,煎了一碟子年糕端过来。

  苗媒婆一边吃,一边绘声绘色的讲她是怎么等的,怎么让车夫带她去了郭巷,又是怎么找到那个陆嫂子,怎么样把这门生意打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是怎么告诉了二姐儿。

  吴三娘子坐在苗媒婆对面,慢慢摇着团扇,斜瞥着说的笑的兴奋不已的苗媒婆。

  听苗媒婆说完生意经,吴三娘子慢慢转着眼珠,片刻,哼了一声,“这生意可真是好做。”

  “可不是好做!就是拿银子买台织机!就这么点儿本钱!往后就全是赚的了!啧,可真是会赚钱。”苗媒婆啧啧有声。

  “你问二姐儿没有,是谁让她打听的这门生意?”吴婶子前倾着上身,关切问道。

  “是平衙头让二姐儿打听的,那肯定是外头男人的事,外头男人的事儿,咱们二姐儿哪能知道,问也是白问。”苗媒婆给自己倒了杯茶。

  “说不定是有人看中了这门生意,这钱太好赚了。”吴三娘子再哼了一声。

  “瞧咱们三姐儿多聪明!我也是这么想。不知道是哪家,不过,能托到平衙头手上,必定是个有身份儿的,这一手插进来,越阳这生意可就不好做喽!”苗媒婆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