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凌
第119章 拆迁这还只是传闻
“你认识?”高秀秀着急,“你们关系很好吗?”
“一个单位的,关系自然有很好的。”方旭东道,“关系普通的,也是认识的。”
方旭东想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件事情,也是,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方旭东不知道那些人做了多久,他知道的是这一件事情可能从高考恢复后第一年第二年就已经开始了。
别人辛辛苦苦参加高
考,想着要改变命运,却被别人摘了桃子。
方旭东觉得太可怕了,他身边竟然有那样的人,那些人还一副没事人的样子。方旭东都不知道他们竟然做出这么恶毒的事情来,这不是一点点可怕。
“你少跟他们碎嘴子。”方旭东道,“别牵扯进那些事情。”
“我没有说。”高秀秀道,“这么大的事情,我哪里敢说。我害怕你被卷进去,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没有工作,都得靠你的工资。”
高秀秀身体不好,她在家里带两个孩子,方旭东不能没有工作的。
“我跟你说一声,别跟以前那样,到处嚷嚷。”方旭东道,“这样的事情一出,闹很大的。有的人就住在附近,你少说几句。”
“嗯,少说几句。”高秀秀道。
高秀秀这个人哪里可能真的少说,她去跟住在胖嫂隔壁的那家人说,那家人又跟别人说。然后,有冒名的家属还跑到高秀秀的面前,一上来就是一巴掌。那些人本来就是被告了,有的人都已经被抓,等着判刑,高秀秀还那么说,别人很生气也就跑来打高秀秀。
至于高秀秀的男人是不是派出所的人,对那些人而言,这都不是顶顶重要的。
等方旭东得知高秀秀挨打了,他都很无语。方旭东再一次警告高秀秀,让高秀秀不要出去说了,别人破罐子破摔,才不可能多给高秀秀面子。那些人心黑着呢,能去抢别人上大学的名额,能是什么好东西。
要是推荐上大学的话,他们能直接改名字,换掉别人,改成他们自己的名字。现在,高考,他们没有改掉别人的名字,那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跟别人的名字一样。
一切有了规矩之后,还是有这么黑暗的事情。
范雅妮唏嘘,她没有想到这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范雅妮看过电视剧,电视剧里面就有这样的桥段,还有就是新闻,她没有想过能在现实之中遇见。
“太可恶了。”范雅妮吃晚饭的时候在那边道,“那些人都不是好东西,他们知不知道高考有多难考?不对,他们知道,就因为他们知道,所以他们才卖别人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录取通知书就能卖不少钱。他们怎么能这么做呢?”
“别气。”岳宏卫给范雅妮夹菜。
“早年,那些高考上的,他们该怎么办?”范雅妮道,“学校又不可能让他们再去上一遍。”
“唉,这就是……”岳宏卫想说:这就是命。
“这不是命。”范雅妮一下子就想到岳宏卫要说什么话,“那些人太丧良心了。还好,这也是因为凤兰姐在首都,她大哥还在教育局工作,要是凤兰姐没有在首都,没有这一层关系,也许大家都还不知道呢。”
“这……”
“你也没有用,你们这些人都没有用。”范雅妮道,“什么烈士女儿,你们保护不了的。”
“我们是没有用。”岳宏卫道,“我们哪里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
“你们想不到的事情多了去了。”范雅妮道。
主要是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冒名顶替的事情,等到互联网发达年代,学生照片等各方面信息都跟着。那些人想要再冒名顶替,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也难怪人家想着找宋凤兰,而不是找你们。”范雅妮道,“是你们的话,别人跟你们说她就是没有考上,你们就当她真的没有考上。”
毕竟报考志愿的时候,有人就会往高了报的。到时候,老师再说一下,考不上,招生办老师,高中的老师,都那么说,岳宏卫这些人一定觉得老师们说的很对。他们都会觉得是那个女孩没有考好,是那个女孩自己的问题。
“这……我们哪里知道这个。”岳宏卫道,“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情。”
“遇见一次就够了,遇见那么多次干嘛。”范雅妮道,“那些人以为让他们家的孩子改名字了,他们家的孩子就那么有用了吗?”
“别气,别生气。”岳宏卫道,“这不是已经被发现了吗?”
“这里的是被发现了,其他地方的不一定就被发现。”范雅妮道,“那些人自己没有考好,也好意思冒名顶替。别说他们未成年,基本也有十六周岁,十七周岁了吧。不是什么都不懂得的人,父母让他们冒名顶替,他们就冒名顶替。有的人还是同学呢,同学啊,不是别的人。”
范雅妮真真是想不明白那些人,那些人是不是觉得他们不去冒名顶替,别人也会去?
“这种事情,基本都是父母已经安排好的,都已经花钱了的,确定好了之后再说的。”岳宏卫道,“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开始就知道。”
“他们知道之后,不还是占据着名额吗?”范雅妮道,“别说他们年纪小就没有错。”
“他们当时还没有成年,主要是判决他们的父母坐牢。”岳宏卫道,“被发现了,他们也不能再跟以前那样。”
“但是别人的一辈子就这么毁了。本来想着考一个学校,不管是大专也好,那些更好的大学也好。”范雅妮道,“只要上了大专,后面都能好混许多。大专,好歹也能教导初中,不至于出大问题。一辈子还是能走比较稳妥的道路的,特别是对女的而言,很多女的没有考上就只能早早嫁人的。”
范雅妮怎么可能不生气,哪怕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要是有电脑,范雅妮一定要在网上狠狠地痛骂这些一顿,这些人压根就不是多好的人,一个个心都黑着呢。
这一次的事情,宋大哥也算是立功了,算是把事情解决比较好的了。冒名顶替,不管有什么原因,都是不行的,哪怕是本人卖的录取通知书,那都是违法的。教育局那边让各个高校查看一下,是否还存在其他冒名顶替的人,特别是那些曾经改名的人,就更得看看 。
当然,有的人改名了,也不一定留下痕迹,人家想要冒名顶替,有的是法子,不一定会在明面上留下证据。
宋凤兰去宋家的时候,她听她大哥说了几句。
“这只是冰山一角。”宋大哥道,“各个高校在查的时候,还查出一些人存在冒名顶替的情况。有的学校,有不少学生考入同一所学校,很容易被发现,基本都是去以前同学少的学校,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被查到。”
“除了顶替上大学的,还有顶替工作的,用别人的名字顶替别人的工位。”宋凤兰道,“现在或许还不会被发现,等到退休的时候,可能就会被发现。要是……要是人家有手段,指不定到最后都没有被发现。”
这些信息没有全国联网的时候,那些人就有各种各样的法子,有的人还在不同的省份结婚,一个人结婚几次。
“能查出来就去查,查不出来,那就等看以后能不能查出来。”宋大哥道,“各大报纸和电视台都已经播放了这个新闻,有一些学生就有打电话去学校的招生办询问情况。但那些偏远的地方,他们不一定能看到报纸,看到电视。我们能做的,尽量让阳光多照耀到一些地方。”
“嗯,那些人就是恶魔。”宋凤兰道,“这种事情就是这样,没有发现的时候,压根没有办法。没有证据,大海捞针,不容易。只有有了证据,才能快速找到方向。”
“没有错。”宋大哥道,“这一次还多亏了你。”
“我又没有做什么。”宋凤兰道,“我就是帮别人问一下。”
“有一些人也说他们被人冒名顶替,或者说他们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结果是他们真的没有考上。”宋大哥在教育局工作,每年都有这样的事情,有的人还说他们应该考了很高的分数,他们的试卷被掉包了。等找到那些人试卷,对比笔迹,确实是他们自己写的试卷,试卷压根就没有被掉包。
因此,宋大哥觉得宋凤兰还挺有耐心的,“你没有觉得人家考不上。”
“就是问一句,让事实说话而已。”宋凤兰道,“我又没有损失,不存在相信不相信的话。”
宋凤兰的想法就是这般简单,问一句话,又不是不能问。宋凤兰又不是强迫人家非得录取谁,那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这倒是。”宋大哥道,“梓航呢,他上了大学,你们有什么规划?”
“他读研读博。”宋凤兰道,“路,他自己都想好了。我们学校有老师愿意带他的,有一个教授想让我带他的亲戚,他再带梓航,我拒绝了。我不想这样,相互带亲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动用了关系。还是得看实力,看学校安排。”
“你就是太纯粹了。”宋大哥道,“你也是有本事,要是不够有本事……”
“不够有本事,我就妥协呗。”宋凤兰道,“我就那么一个儿子,还能咋滴?”
“……”宋大哥嘴角微扯,“你的风骨呢?”
“学阀,听说过没?”宋凤兰道,“很多教授的儿子女儿,他们不用考非常高的分数,他们就能读研究生。很简单,暗箱操作。”
宋凤兰还能不懂得么,自主招生,可操控的空间大着呢。大多数人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的儿子当你的研究生,你的女儿当我的研究生,相互互换资源。实力不够强大,可不就是这么折腾么。等到以后,儿女的工作也能这么安排。
这世界本质上还是那些人脉关系大的人说的算的,他们手里抓着很大权力,他们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别人还不能说他们的不是。
前世,宋凤兰就知道一个学校自主招生,把学生分数压得特别低的,低得太离谱。人家前一年考的分数还非常高,第二年的分数就非常低,这一件事情还比爆料出来。别人就说,要是那个学校没有压分数压得那么低,那个人还能调剂到别的学生,被搞成那个样子,分数太低了,那个人都没有办法调剂。
事情在互联网上闹大了,也就是那样。学校就是说没有错,学生的分数就是那么低的。
别人都说学校就是加一下分数,没有去看题目到底答得如何,不能说真的有错。要是真的有错的话,很多事情都不好解决了。
“我又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宋凤兰道,“梓航的成绩好,完全没有必要那样,省得以后被人诟病。他被保送我们学校的时候,都还有人去举报。举报到教育局,大哥你都得避嫌,不能是你去调查,得是别人去调查。”
“是,我是避嫌了。”宋大哥点头,当他知道这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很火大,秦梓航的成绩摆放在那边,绝对没有暗箱操作的。
宋大哥火是火,但他的情绪还是表现得比较稳定,真金不怕火炼,他不怕别人调查秦梓航。
“梓航,他自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老师。”宋凤兰道,“不需要我为他操心,有的教授没有说要换学生,就说让梓航过去当他们的学生。我说,让梓航自己做决定。梓航当我的学生,那不大好,还是另外有导师好。梓航想要跟我学习,随时都能跟我学。”
“这倒是。”宋大哥道。
宋大哥的孩子,大儿子宋恒考上清北,女儿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宋恒比秦梓航大了差不多五周岁,秦梓航又早两年上小学,因此,宋恒现在还没有大学毕业,他现在读大四。
虽然宋恒和宋姿两兄妹曾经在乡下待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来到首都的时候一开始也有点跟不上,但是他们后面很快就跟上了。宋姿的分数稍微低一点,她去首都师范大学上学,首都师范大学隶属于教育部,也是国内最好的师范大学。
宋姿想的是以后当老师,当然,她不只是要读本科,后面也要读研,读上去后,后面当老师评职称什么的都更方面。
宋大哥有为儿女规划,儿女想要做研究就做研究,要做别的就做别的。宋大哥没有强迫孩子非得去做什么,他的就是他尽可能替孩子多想一些。孩子拥有首都的户口,确实能少走很多弯路,能更容易考上好的大学。
“吃饭了。”宋母过来道,“你们两兄妹还在那边说什么?”
“吃饭,吃饭。”宋大哥道。
江老太没了之后,江雨菲没有从江老太的房间里搜出别的东西,于小姨不让江雨菲继续搜下去。于小姨想江老太没有把那些东西留给江雨菲,那些东西就不是江雨菲的。
于小姨搜了江老太的房间,最后搜出了将近一千块钱。江老太挺能攒钱的,儿女们给她的孝敬钱,她没有都拿去买吃的,有积累起来。一个柜子里面还放了一些糖果,有的糖果都化了,里面放的一些钱还发霉了。
江老太是这里藏一点钱,那里藏一点钱,藏了好几个地方。
于小姨一件一件地去翻找那些衣服,这才把那些钱翻找出来,这才能把那些旧衣服烧掉。于小姨把那些钱拿出来买了几个银手镯,不过不是大的银手镯,而是比较细的,分给江老太的外孙外孙女们,儿子女儿,一个人一百块,剩下的就是留给江父一家,这也算是有给大家分了一些东西。
江雨菲还不大高兴,她不高兴也没有用,这些钱又不是江雨菲的。
于小姨不是那等小气的人,别人也别觉得东西少,到底是于小姨夫妻赡养的是江老太。江老太的其他儿女倒是没有闹腾,他们都知道江老太的年岁大,老太太能留下这些东西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于小姨要是不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分,其他人也不会不高兴,钱不多,不是非得去争这个钱的。
这些年过来,江二嫂夫妻把欠亲戚的钱都还上了,他们还在摆摊子,继续做豆腐卖豆腐。江二哥的臭豆腐摊子生意还行,没有很差。
江二哥跟江二嫂的孩子大了,有的孩子出去做事,就先行搬出去住在单位的宿舍,年岁小一点的还有留在家里。家里的房子住不下去,他们的房子,隔开两个房间,又有四个孩子,四个孩子挤在一间房间,小的时候还好一点,用帘子隔开就隔开了。孩子大了,就很麻烦。
两个人的孩子读书成绩不怎么好,基本都是早早出来工作的。江二哥江二嫂又没有工作可以给孩子顶替,就让孩子自己出去找工作,或者是找人,看看有没有关系。
“也该攒钱买房了。”卧房里,江二嫂算了一下他们最近赚的钱,买铺子就算了,他们现在在院子里还能做豆腐,家里的院子够大。家里的孩子大了,没有房子不行,他们还有两个儿子,总不能让儿子结婚之后,跟他们挤在一起。
那不现实,还是得有房子,至少得多一间房间。
两个女儿是要外嫁的,一个儿子留在家里,家里两间房间,一间房间给其中一个儿子儿媳妇住,另外一个儿子呢?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生这么多。”江二嫂感慨,“早当初就不该借高利贷,不该借那些钱的。”
江二嫂想要是没有借那些钱,他们早就能买房子了。
“以后不要借钱投资。”江二哥是怕了,还了好几年的钱,现在也没有攒下多少钱。
“知道,知道。”江二嫂道。
还没等江二哥江二嫂买房子,后一年,有传出房子要拆迁的事情。
首都要发展,有一些房子就得拆掉,得重新建设。江家的房子就在这一批,不只是江家的房子,秦家人给秦一舟买的那一套房子也要拆迁了。
房产证上是秦一舟的名字,拆迁款当然应该是秦一舟的。被秦母知道房子拆迁的消息,她想要秦一舟的拆迁款,听说拆迁款会有不少,特别是那些平房的拆迁款比较可观,反倒是筒子楼拆迁款没有那么高。
田可淑还去找了秦立安,她觉得秦父秦母当初给大房的是不是平房,大房的房子拆迁了,都没有那么多钱。而秦一舟的平房拆迁能有不少钱,能分房子还能分钱。田可淑要让秦立安去争,那么大笔钱,怎么能不争。
“不去。”秦立安拒绝去找秦一舟。
秦立安跟田可淑在外面的小巷子里说话,田可淑非得让秦立安去争。
“你小叔的房子拆迁,能有很多钱,你知道吗?”田可淑道,“你们住的这一套房子未必会拆迁的。就算你爸出租出去的那一套房子要拆迁,也没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