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红笙
这冷不丁的被传唤过来,由不得她不紧张。
而站在一旁的诚王世子也是忽然被一道叫过来的,这会儿他显然也糊涂着呢。
看着脸色有些严肃的诚王,世子试探道:“爹,可是出了事?”
“出了什么事?”
诚王看了看诚王世子,随后又看看诚王世子妃。
“陛下忽然以大不敬为由,处置了齐王府。”
大不敬?
诚王世子微微愣了愣。
这却是十不赦的罪责里,最能清清楚楚彰显明崇帝态度的。
如今是战时,明崇帝克制,群臣更克制。
这种时候你敢顶着风头搞出点事,绝对从严从重处理,剥了你的皮都没得商量。
齐王府的人不怎么顶用,后辈里就没几个争气的,出名全靠齐老王妃。
按说这样的人,压根没什么值得明崇帝收拾的地方,偏偏有了慈宁宫的那一茬,旨意甚至是直接长信宫出来的……
书房内,诚王父子二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诚王世子妃这个去过慈宁宫的人身上。
诚王世子妃下意识的一颤,但随即就反应过来。
不等诚王再问,她立即开始说起了慈宁宫里发生的事。
“最开始,是庄妃娘娘先同那位齐老王妃见礼。”
“可齐老王妃却……”
旁观那场热闹的诚王世子妃说的很详细。
而一旁听着的诚王世子,听着听着,眉毛都拧了起来,神色颇为纠结。
这事吧——说戳明崇帝的痛楚,倒也确实是。
那老王妃非要明里暗里的拿庄妃腹中的‘皇子’夭折的事说嘴,陛下气恼也无可厚非。
但到底,齐老王妃还没彻底疯,也不敢大大咧咧幸灾乐祸的瞎嚷嚷。
这么处置——陛下是被那位娘娘鼓着劲儿的吹了多少风?
“哼。”
诚王世子看向哼笑了一声的诚王。
“爹,你说这事,是不是那位娘娘太过……”
诚王笑了起来,:“没想到啊。”
“咱们那位,啊,那位竟然还是个痴情种。”
诚王世子听见这话都扭着脸沉默了一瞬。
“行了。”
“去备份厚礼给那位庄妃娘娘送去吧。”
这,这,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毕竟明崇帝给所有人留下的印记实在深刻。
即便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在了眼前,诚王世子都下意识的想着其他理由。
他确实是半点不信,明崇帝会是那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
看着诚王世子的神情,诚王摇摇头,感慨着:“陛下又何尝不是小题大做?”
“小事大作,不可不慎也。”
诚王看着诚王世子,沉声道:“欲成大事,必得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陛下爱重,甚至不惜为之‘杀鸡儆猴’……不管真假,那哪怕是条狗,你就也得小心敬重。”
“更何况,现如今不过是宫里的一个娘娘而已,你甚至连她的面都见不了几次……”
说着,诚王的目光落在了诚王世子妃的身上。
世子妃一个激灵,
她连连应着声道:“还请父王放心,儿媳明白。”
……
第90章 发宠妃城堡保卫大作战
齐王府的事不出意料的传进了慈宁宫。
闻太后当场破防了。
一点都没带犹豫的将明崇帝直接给“请”到了慈宁宫。
“皇帝!”
这会儿实在压不住满心悲愤失望的闻太后眼中带着点点的泪意。
她看着站在面前的明崇帝,颤着手指着他连连道:“从前,从前先是谢家,然后是赵家,还有徐家、涂家……”
“皇帝,你如今,如今便是连哀家的母家,你的亲外家都容不下了吗?”
前段时日因着潘玉莲小产,惊怒之间昏厥后大伤心神的闻太后,先是被迫冷静,后来她渐渐的就变成了主动冷静。
虽然闻太后之前嘴里一直嚷嚷着给潘玉莲贴上像什么‘妖妃’,祸水,‘蛊惑圣心之类乱七八糟的名头喊打喊杀。
但闻太后自己是拼命熬过一次‘宫斗’修罗场的‘胜斗士’。
她更是亲眼看着明崇帝,到底是怎么从一众皇子里‘杀’出来,登上那个位置的。
做了三十多年的母子,明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闻太后心中有数。
她只是,只是一直不愿意将他往最不堪,最凉薄的地方去想而已。
如今,闻太后看着明崇帝借着潘玉莲这个‘妖妃’的名头,悄无声息的将那些世家一个个顺理成章的连根拔起……
一直刻意忽视,漠视这些的闻太后实在是骗不了自己了。
“闻家上上下下的清正贤名,在这大晋朝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一直憋着一口气的闻太后眼睛都红了。
她流着泪悲愤不已的捂着自己的胸口,连连道:“你如今若是看闻家碍眼,看着哀家碍眼……不如尽早下一道都赐死的旨意!”
“免得我们这些人活在这世上,徒惹你心中烦闷,还要让你殚心竭虑没日没夜的算计着要怎么干干净净的除掉我们。”
这话说的也太重了。
眼见闻太后气的不轻,明崇帝没有对着气头上的闻太后冷言相伤,而是先低头跪了下来,:“母后这些话,叫儿臣实在惶恐。”
“还请母后且先息怒,保重凤体。”
“实在是涂家和徐家都是事出有因……”
“哀家知道什么因,不用皇帝多言。”
闻太后道:“自高祖在时,闻家就和涂家就交好,自此世代如此,两府多有姻亲往来……”
到底还记得那个被害的没了的皇孙,心中苦痛犹在。
闻太后轻叹了一声:“皇帝……”
“你,不顾及那些人也就罢了。”
“事到如今,再说其他的也无益。”
“哀家现在只问你一句——”
闻太后直勾勾的看着明崇帝,:“皇帝,你到底能不能容得下哀家,容不容的下闻家?”
明崇帝缓缓抬头看向了闻太后。
对着明崇帝的目光,闻太后莫名一窒。
她抿了抿唇,又急道:“别忘了,哀家是闻家的人,皇帝你身上也流着闻家的血脉!”
若是一意否定闻家,其实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否定明崇帝自己。
名——可以是名正言顺。
也可以是身败名裂。
这世上有多少人都倒在‘名’这个怪圈里,至死都不能超脱。
明崇帝垂下眼,淡淡的道:“母后多虑了。”
“于家国有助,于社稷有益的贤才,都是国之栋梁。”
“百姓安居乐业,大晋海晏清河也离不开这些大贤尽心竭力。”
“如今朝政繁忙,又遭逢战事,儿臣只恨这朝中得用的人还不够多,哪有自断一臂的道理?”
眼见的明崇帝肯表这份态,闻太后心中才算稍稍缓和了些。
待明崇帝走后,闻太后想了想,又吩咐郑嬷嬷去了闻府一趟。
皇帝肯容情,闻家也得上上心,好好用心辅佐帝王才是。
……
长信宫
昨晚上迷迷糊糊间就着明崇帝的手用了点东西的潘玉莲,倒头两眼一闭就睡了过去。
一直睡到今早上潘玉莲才醒。
充分的睡眠,混合着某个标满不健康元素的道具,很好的抚平了‘稀里哗啦’、‘窝窝囊囊’潘玉莲的所有疲惫。
只不过醒了潘玉莲也没敢动,她甚至还下意识的做出一副柔弱亟需修养的姿态。
免得某个会真的会吃人的‘野狗’看见她‘体力好’又‘恢复的快’,往后折腾的时候愈发的不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