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红笙
“娘娘,您且看着珏儿,嫔妾先回长信宫了。”
薄皇后拉住了潘玉莲的衣袖,压低了声音,:“珏儿要是醒来看不见你该难过了。”
“等她醒了,你再和她一起回长信宫也不迟。”
闻言潘玉莲眉心蹙着,可怜巴巴的望着薄皇后。
她伸手晃了晃自己的胳膊,:“娘娘,您闻闻,嫔妾身上都快馊了。”
“珏儿缠嫔妾缠的紧。”
“嫔妾若是去沐浴,她就闹着也要一起下水。”
“如今她的风寒才好……”
潘玉莲双手合十,轻声的道:“娘娘,好娘娘,求求您发发慈悲,可怜可怜嫔妾吧。”
眼神楚楚的潘玉莲扮可怜,薄皇后哪里能说个不字?
薄皇后摸了摸潘玉莲的头,到底还是应允了。
眼见潘玉莲眉开眼笑的抱住她的胳膊晃了晃,说了几句娘娘真好之类的话,起身就一溜烟儿的跑了。
薄皇后摇摇头,失笑间合上了手里的薄子。
她起身往内寝宫去,冬英守在里面,待微微掀开床幔,就见榻上的慕容珏抱着个枕头,眼下睡得正香。
看着榻上的慕容珏,薄皇后的神色格外的柔和。
潘玉莲生的细雪似的白,她的女儿也和晴雪捏成的粉团子似的,编了几个小辫的头发又黑又亮。
这般睡着的模样和潘玉莲十分相似。
若是醒来,说着话的时候举止更像。
一大一小齐齐歪着头,笑的眼睛弯弯看过来,那简直就是但有所求,无有不应,百求百应。
见慕容珏忽的哼唧了一声,薄皇后轻轻的坐在了一旁,伸手慢慢的拍着慕容珏,轻声哼着幼时听过的歌谣。
……
“哗啦——”
在一片热气蒸腾,香气四溢中,痛痛快快泡进池里的潘玉莲伸出手拿起了托盘上的小酒杯。
这是因着潘玉莲喜欢,内尚监特意送来的棠梨春,滋味清甜间只略微带点酒味。
见潘玉莲饮了酒又在池内泡的时间长了些,怕她发晕,听梅都忍不住催了催。
等从净室出来又擦干了发,听梅便问道:“娘娘,可要去坤宁宫接了公主回来?”
潘玉莲瞅了瞅外头的天色,笑着摇了摇头,:“她睡的时辰没个准,咱们去尚书房看看琮儿。”
而去看学校里上学的孩子,哪有不带吃的,空手去的?
“再带些绿豆汤和马蹄糕。”
听梅笑着点点头,:“是。”
……
尚书房
瞧着忽然出现的庄贵妃,长荣愣了愣,随后他连忙上前行礼,:“奴才见过贵妃娘娘,娘娘如意吉祥。”
潘玉莲也是认识长荣的。
这是明崇帝后来拨给慕容琮使唤的,现如今跟着慕容琮已经有两年了。
她点点头,免了长荣的礼,:“长信宫今日制的绿豆汤甚是清甜,本宫想着也让琮儿尝尝。”
长荣躬身引着潘玉莲穿过庭院往内殿去,:“娘娘,章大学士正在里头给殿下讲义,奴才立即去通禀一声。”
听着里头章大学士抑扬顿挫的声音,潘玉莲连忙止住了长荣
的举动。
“大学士还在讲学,左右时辰还早……春日里景色正好,本宫在这赏赏景也好。”
潘玉莲自己有个什么名声她是知道的,而朝堂里的那些死死攥着文人风骨的人本事大,脾气更拗,个顶个的固执。
若是往常,但凡敢给她甩脸色,潘玉莲总要他们知道厉害,但现在慕容琮跟着这些名师一道读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就这么透过半开的窗,看着里头坐着端端正正,仰着头认真听着的慕容琮。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
坐在殿内的慕容琮忽的回头看向了半开的窗——只有被风吹得微微摇曳的芭蕉叶。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上首的章大学士顿了顿,捋了捋胡须,:“殿下可知后面是什么?”
慕容琮站起了身,对着上首的章大学士拱了拱手,;“回先生,学生知道。”
“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
一问一答间痛快讲完一段经义的章大学士,让慕容琮暂且休息,自己去了后殿喝茶润润嗓子。
章大学士去了后殿,慕容琮倒是还没起身,他提着笔写着什么的时候,只听“吱——”殿门又被打开了。
“琮儿。”
听着熟悉的声音,慕容琮猛地回过头,眼里一瞬有了惊喜。
“母妃!”
慕容琮笑着丢下笔立即起身,朝着潘玉莲紧走了两步。
随后慕容琮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看着听着动静从后殿出来的章大学士,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矜持的压了压嘴角,对着潘玉莲拱手施礼。
“儿臣见过母妃。”
慕容琮是个什么人?
那就是慕容珏这个“小炮弹”的翻版,小时候更是,又黏糊又闹腾。
看着眼前忽然一本正经,一板一眼‘小大人’似的慕容琮。
潘玉莲死死的憋住笑,使劲压了压嘴角的笑意,同样一本正经的颔首,:“嗯,宫里煮了些绿豆汤,很是清甜可口,母妃顺道过来看看你。”
贴身伺候的听梅和长荣哪里不知道潘玉莲和慕容琮私下礼的模样?
眼见两人此刻颇具‘喜感’的装模作样,忍不住悄悄的低着头憋笑。
慕容琮正儿八经的又对着潘玉莲拱了拱手,:“儿臣多谢母妃。”
潘玉莲和慕容琮坐了下来,听梅上前打开了食盒。
漆木红的食盒被慢慢打开了,石榴红的盘上放着七八块精致的糕点,瓷白的小汤盅里是青绿色的甜汤。
而站在后殿的章大学士看着眼前母慈子孝,规规矩矩的一幕,捋着胡子满意的笑了笑。
随后他想起什么又愤愤的‘哼’了一声——到底是谁说他们殿下莽撞无礼,任性肆意的?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他们殿下小小年纪就如此行事有度,行事沉稳。
此等小人蓄意诋毁污蔑,必定是包藏祸心,他一定要禀明陛下彻查此事。
一边心里恨恨的盘算着要揪出哪些小人,章大学士一边又回了后殿——庄贵妃忽然过来看大皇子的事,章大学士虽说不怎么赞同,但到底没有糊涂到跳出去惹人嫌。
瞧着章大学士的身影消失了,端端正正坐着的潘玉莲和慕容琮同时塌了塌肩,随后头碰头的靠近一起笑了起来。
“母妃,母妃,孩儿今日天不亮就起身了。”
果然,慕容琮还是那个熟悉的小话痨。
他嘴里面还一个劲儿巴巴的叫着屈,:“时辰太早,怕扰了皇祖母,都没能去慈宁宫给皇祖母请安。”
“章大学士一开口,孩儿就觉得嗡嗡的实在是催眠……”
慕容琮说着话,还不耽误他吃东西。
很快,盘中的点心做的小,一口一个消失的很快。
潘玉莲一边应着慕容琮的话,一边将绿豆汤递给了他。
“慢些,慢些。”
即便知道御膳房肯定不敢亏待慕容琮,但看着儿子这般可怜巴巴的模样,潘玉莲到底还是心疼了。
待到最后,她更是拍着胸脯向慕容琮保证,让他今晚上
先去慈宁宫,剩下的她来想办法。
闻言慕容琮的眼睛一瞬间就亮了起来。
他扑进潘玉莲的怀里,连连道:“母妃最好了。”
“琮儿最喜欢母妃了。”
行吧,潘玉莲忍不住揉着慕容琮的头笑了起来。
她笑,眼见未来好日子有指望的慕容琮也跟着笑,待看见章大学士的身影,两人又齐齐的收声。
潘玉莲一脸温柔的擦了擦慕容琮脸上的点心碎屑,起身离开之际还不忘温声嘱咐他要好好的听大学士讲的经义。
慕容琮沉稳的起身,很是规规矩矩的拱手相送,:“母妃慢走。”
……
第124章 感谢大家支持(修)正文完……
民间都说大儿子小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这话放在宫里都一点都不夸张。
这不,闻太后早上没见着人,下午就惦记着将小孙子接到了慈宁宫。
眼见的时辰晚了些,慈宁宫的宫人还来长信宫报信,说慕容琮今晚就歇在了慈宁宫。
而慕容珏也被潘玉莲和慕容琮许下了一大堆的好处,心满意足的留在了坤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