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奶油面包
“这通道里的世界,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
剑圣泰罗再次眺望远方。
他心里在怀疑,教徒们把这里叫做“永恒的庇护之地”或许不止是一厢情愿,这里和他们了解的那个庇护之地,可能有着某种关联。
孟溪有些明白了,不过还不够保险。
她知道异世界的人,进入中间世界后,是看不见蓝星世界的主干状态的。
比如他们看见一棵草被拔起来,就是拔起来了。
但是在孟溪眼中,一棵草可以被异世界的人在中间世界拔起,却不会改变这棵草在蓝星世界的状态。也就是她能看到一棵草,变成两颗重叠的样子,然后一边被人拔起,另一边安然待在地上。
被拔起的是中间世界的草,而它对应的蓝星世界的草,还老老实实待在地上。
只有孟溪动用同步的力量时,才能把这种改动,传递到蓝星世界。
当然这种同步的力量,似乎别的时候也出现过。
比如动力矿被炸,十个输出齿轮被炸到了蓝星世界常云国的北部大省。
还有那辆沙罗装甲车,也是不知被谁送回了蓝星世界的未名岛。
现在剑圣泰罗所说的,感觉植物没有完全枯萎。
会不会就是,泰罗感受到了这颗被黑潮摧残枯萎的植物,其实在另一个世界,还有另一个生机盎然的状态呢?
按这样来推测,黑潮或许只能影响到中间世界,而无法直接同步到蓝星世界。
这样还算安全。
不过孟溪还是想亲眼看一看那座通道。
或者如果看不见通道,让蓝星世界的同事们,去通道内的中间世界对应的蓝星世界区域看一看也好。
实地调查一下,蓝星世界是否被黑潮覆盖的中间世界影响。
听剑圣泰罗的意思,那片通道被大剑圣封锁,估计是进不去了。
不知能不能通过一些特征,定位到那个区域。
虽说希望渺茫,但孟溪还是问了问,通道内的具体模样。
“那里有一群很宏伟的金字塔,还有一条大河……”
这,地标够明确的。
孟溪几乎是瞬间,就在脑海中的蓝星世界地图上,定位到了大概区域。
可以让同事们查一查了。
说完这些,后方的队伍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剑圣泰罗摆摆手,让两人离开,嘱咐他们好好干,仔细审查难民的身份。
“成为顶级超凡者很重要,不过那还很远,眼下的修行和任务,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完成。”
孟溪觉得,今天的剑圣泰罗和以往有些不同。
他似乎变得喜欢说教了。
离开土丘,孟溪和莱托归队。
两人跟上各自的队伍,穿过通道出口画面,回到异世界。
再次踏足异世界,孟溪抬头,天空还是烈日炎炎,眼前是一片半山坡地,看样子他们正处于北部群山的北边,靠近热砂边境的位置。
这里的绿色比起红砂镇以南要多一些,但那也只是覆盖了北部山脉,在山脉下边,向北方看去,热砂的边境还是一片土黄色的沟沟壑壑。
难怪说热砂是北方联盟里比较接近沙罗的一支势力。
这生活的环境,的确有八分相似。
坡地下边,边境军团的车队已经在此等候多时,孟溪几人跟上支援大队,一列列上车,去往边境三镇。
第94章
穿过通道,孟溪一行人来到了北部群山的背面,在更北方的位置,土黄色的地平线就是沙罗的北部边境线,而在地平线上一簇一簇的深红色块,就是在北部边境线一字排开的边境三镇。
孟溪站在车斗里,扶着装甲运输车的车头,用鸟人视觉去眺望地平线上的三座小镇。
三座小镇的规模都很大,比起南部的小镇要大许多,甚至目测下来,和红砂镇下方的港口区规模差不多大。
不过这些小镇的围墙更高一些,瞭望哨塔的密度也更大。
另外从颜色来说,这些小镇的建筑色彩,在红色部分要比红砂镇的颜色浅许多。
根据塔桑力亚从书上看来的说法,从红砂镇往北,北部群山一带的土石颜色会逐渐变浅,等到了热砂境内,建筑色彩会变成红中透黄的火焰色,在阳光之下,整座热砂城就仿佛一座燃烧的火焰山,热砂的“热”也因此得名。
不知怎么,听到“火焰山”这个称呼,孟溪一下子就想起了之前的“流沙河”。
最初认识剑圣泰罗,就是在护送节点人度过流沙河的时候。
又是一个意象重合,不知这个世界还有多少和蓝星世界相似的文化符号。
“……但实际上城内的热力并不高,和外观上正相反,优秀的外墙材料,让沙民的建筑隔热能力优秀,走进城内就好像走进一片绿洲一样让人凉爽舒适……”
塔桑力亚背诵着书上的内容。
“难怪你的阅读和作文成绩那么好。”
耶罗娜感慨,这种语法复杂的书面语长句,让她读都要琢磨半天,塔桑力亚竟然张口就能背。
塔桑力亚的趣味知识带起了运输车上的气氛,两队办事员也和孟溪他们聊了起来。
孟溪借此听到了更多关于边境和热砂势力的消息。
热砂领地,除了以“火焰山”文明的热砂城,还有一道被人称作“夜长城”的宏伟屏障。
热砂并不像沙罗这样,有着得天独厚的山脉充当北部屏障。
热砂势力的北部和西部只有一些孤峰,为了构筑边境防御,热砂用营垒将一座座孤峰连接在一起,铸成了一道宏伟的人工屏障。
并且为了能够随时响应屏障的军情,热砂组建了一支高机动能力的边境骑兵团,夜骑兵。
关于夜长城和夜骑兵名字中的“夜”,民间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因为营垒和夜骑兵的装备都掺有紫铁砂,所以色彩如夜幕,也有人说是因为营垒和骑兵在夜间会有特殊的战斗力,所以称“夜”。
在众人讨论那种说法更贴切的时候,孟溪更关注的是,这些信息透露出的热砂势力的社会结构。
听起来,热砂的人口比沙罗要多得多,但是统治模式却比沙罗要落后许多,反而有些接近中古时代的封建通知结构。
比如那座夜长城,就是多位热砂领主集合领地内领民建造的,而夜骑兵团,也是分属多位领主,对热砂大领主来说,只是掌握着兵团中最精锐的一支而已。
和沙罗依靠一套完整机构治理的模式不同,热砂虽然有基本的法度,但是却有着明确的贵族和平民制度,以及领主分封制度。
没有使用沙罗这样先进的制度,热砂肯定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基础。
或许是人口过多,土地太广。
又或者是地理区域割裂,导致地方势力压倒核心势力,保守势力压倒改革势力。
总之,热砂听起来很强大,但是在需要紧急动员的时候,他们的效率却远远比不上沙罗。
“不知道黑塔的兵团是怎么越过夜长城的,我听说双方开战到现在,黑塔已经快攻打到热砂城下了。”
热砂内战的战况,目前还未在沙罗的基层办事员之间公开。
办事员的消息大多来自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道听途说。
“如果这座屏障对外坚不可摧,那他的问题一定出在内部。”
有办事员断言。
治理中心的办事员们喜欢评说政治形势,提起这个话题,大家发言更加积极。
不过留给他们闲谈的时间并不多,车队已经走上大路,马上就要进镇子了。
随着小镇围墙的越来越近,运输车的行驶也越发平稳,靠近到这个距离,办事员们已经能看到北部山坡下方的难民隔离区了。
小镇外更往北的方向,早先到来的沙罗军团在这里驻扎,大量的装甲车,炮车,沙袋、拒马、木桩和麻绳网,拼成了长长的隔离带,隔离带两侧,全部都是沙罗的军团士兵、佣兵。
在隔离带北侧,是更多的难民简易帐篷,有些帐篷简单到连顶棚都没有,完全是木桩拉几块布挡一下风,地上再扑些地毯和干草。
之所以有这么多简陋的版本,是因为隔离带外边的难民区实在太大了,断断续续分布在边境三镇之间,几乎把镇子连在了一起。
如果说北方的热砂,有一道夜长城。
那现在沙罗北部边境,就有一道难民组成的难民长城。
眺望了一下大略情况,沙罗的管控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看似杂乱的难民区,其实每个大区域都有内部规划,伤员通道,取水通道,后厨帐篷,公告板等等基础设施全都有安排,道路之间还有大量沙罗的士兵小队在巡逻,维持难民区的秩序。
在靠近隔离带的最宽的那条过道处,孟溪看到许多难民正在集结。
一些有经验的办事员也在关注那里,看起来那就是今天要审核的难民队伍了。
“大块头,到这边来。”
特拉戈队长招呼孟溪一行人,大家在本地工作人员的安排下,陆续来到了各个小队的工作区。
工作区里,一格格审核工位就像市场上的小摊位那样,有桌子,有遮阳棚,桌子两边各有一把椅子,后边还有两个小石台,用于安放审核员的随身行礼,背篓藤筐以及文件袋文件盒之类的。
不过和市场不同的是,这里的小隔间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而是保持了两三米的距离,难民们排队的地方距离工作区也比较远,沙罗在小镇的围墙下边,给等待审核的难民单独划出了一片位置,用船帆做了遮阳,让他们不至于被晒昏头。
到了工作区,孟溪就和小队成员们分开了。
因为她们小队名义上是非战斗人员,所以在她们所在的工作隔间附近,每两个隔间会有一位沙罗佣兵或者军团士兵把守。
也好,可以看看难民们对军团士兵的态度。
孟溪进入自己的工位,卸下藤筐和行囊,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拿出档案袋,她举手向士兵示意,对方点点头,走进阳光下,向城墙那边的难民队伍叫号。
“一五零零!”
格纳人士兵大声喊道。
很快,一位皮肤黝黑的瘦小男孩,向孟溪的工位小跑过来。
对方的鞋子很不合脚,在沙地上踢踢踏踏很费劲的样子。
“慢一点,不必着急。”
士兵上前一步,友好地伸出胳膊,拉着这位差点跌倒的小男孩。
小男孩起来又是鞠躬又是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