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奶油面包
因为从机械河马肚子里吐出来的方块物体,有着众人非常熟悉的外观。
透明的立方体,内部镶嵌有一块金属片,金属片上还有许多纹理,这方块和超凡石碑唯一的区别就是,表面没有刻字,大小也小一些。
又是微型超凡石碑?
孟溪立刻想起了自己从回忆里获取的那块教徒们的珍藏,巴掌大小的立方体小石碑。
不过眼前这个河马吐出来的透明立方体,比孟溪见过的微型石碑要大许多,大概有一台电饭煲那么大。
莱托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立刻用手去拿,而是用剑鞘去捅了捅,把透明立方体在地上翻了个个,每个面都观察了一边。
“好像超凡石碑。”
塔桑力亚疑惑。
“是啊。”
耶罗娜也赞同。
在场的人,每天早晨都要对着闪电石碑进行训练,对超凡石碑再熟悉不过了。
不止是石碑的立方体外形,她们还很熟悉石碑材质在各种光线下的质感。
起码就肉眼看起来,眼前这个小立方体,和超凡石碑几乎就是同一种材质。
“要不感应一下试试?”
在触碰之前,众人都觉得,应该先用超凡之力尝试一下。
于是一时间,栈桥码头上,一群人开始了一场小型的晨间仪式。
大家像感受剑圣石碑、闪电石碑和医师石碑那样,尝试去感应这块小号的透明立方体。
一番尝试下来,塔桑力亚表示没有多少反应。
米尼斯姐姐也是摇头。
而耶罗娜,有了显著的感应。
就像她感应闪电石碑时的强烈反应一样,这一次她也很快察觉到了石碑的回馈。
只不过这种反馈是在拒绝。
“它很抗拒我的感应,就好像一把把我推开了一样。”
耶罗娜解释自己的感受。
至于莱托和第一组的组员们,也是类似,他们同样感受到了抗拒,而且根据对超凡力量的感知天赋,他们感受到的抗拒也不一样。
“你怎么样?”
莱托满心期待地看着孟溪。
孟溪纳闷,她是在接触测试中垫底的,莱托怎么总对她在超凡力量方面的表现有这么高的预期。
“我什么也感应不到啊。”
孟溪坦然,她对各种石碑蕴含的力量,都不太敏感,哪怕是努力去做,也只能在力量积累上追上平均水平,而天赋感悟、感应方面,她一直保持着最末尾行列的水准。
然而莱托对她的这种坦然似乎很不满意。
“你肯定是不认真。”
“你怎么可能没感应呢。”
莱托觉得孟溪至少也应该和他一样,感受到明显的抗拒才对。毕竟是老爷子很看重的人。
“好了,我是感应最不明显的,就由我把它装起来吧。”
孟溪从船上拖下来一个小板车,把透明立方体放到板车上,用固定绳绑好。
这石碑的大小,也就这么运输比较方便了。
莱托过来帮忙一起打绳子,边打结边催促孟溪再试一试,多换点角度试试看。
孟溪只好点头。
她其实试了好几次了,从刚才到现在推车,她一直在观察,注意力一直放在立方体上。
甚至连立方体内部的金属片,她看得都快把纹路记住了,但没感觉就是没感觉。
“咱们接下来去哪?”
米娜问道,终于把莱托的注意力引走了。
莱托照例站在最高点,向四周眺望,充当领队。
他看见来时的方向,东南方已经被黑潮完全覆盖了,而且黑蛇群似乎还在往北推进,反倒是正南方早已被黑潮侵蚀过的区域,看起来更加安静一些。
于是莱托产生了一个想法。
“咱们,要不去另一个出口看一看?”
他一手拿着小镜筒,一手指向正南方。
其他人或许看不清,但是孟溪能看到,在莱托指着的方向,南方林地已经被黑潮完全染成了黑色,而就在那黑色的边缘区域,有一个微微发光的东西。
因为阳光刺眼,地平线上的那一点光线并不引人注意,但是在孟溪的鸟人视觉看来,它的轮廓却非常清晰。
它就像一扇凭空开出来的窗口那样,里面装着另一片天地。
很显然,那就是中间世界作为通道的另一个出入口。
按照之前的情报,也就是那些从西大陆逃过来的教徒们来时的地方,本轮黑潮的源头之地。
就在孟溪感慨莱托真是大胆,准备拒绝他这个危险的提案的时候,她的鸟人视觉,在那远方的通道口上方,看到了另一个悬浮在半空的东西。
同样在微微放光,那半空中,竟然有一行小字。
此时距离如此之远,孟溪却能清晰分辨每一个字。
虽然她看不懂,但是却对字型很是熟悉。
这些字看起来,就像是超凡石碑上凿刻的文字。
第112章
站在集装箱顶上,孟溪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在南边出口的位置看到了漂浮的文字,连来时的东南方向入口上,那个已经被封闭的入口所在的位置,也有一行漂浮的文字。
如此远的距离,一行路标大小的文字,竟然看得格外清晰。
为了确认是不是自己的视觉,孟溪调整了一下皮甲上的镜头,内置的高倍变焦器对准了封闭入口所在的小高地。
她小声询问指挥中心。
“能看到什么文字吗?”
耳边的通讯,很快传来了指挥中心的答复。
“没有,镜头画面只能看到灰色草原。”
这时候,莱托从后边赶了过来。
“怎么样,你觉得安全吗?”
莱托还以为孟溪是在评估他去通道出口看一看的建议。
“我再看看。”
孟溪说道。
这回她暂时按下对悬浮文字的好奇,只是把文字字型记在心里,眼下重新观察起黑潮所经之处,自然的改变和魔物的分布。
魔物们在追逐孟溪一行人到达海岸线后,并没有向继续西北方向蔓延,而是向东方覆盖过去,那些黑蛇和飞虫组成队伍就像一股浪潮,以一种不撞墙就不回头的气势,远远离开了众人登岸的区域。
而那些已经被魔物腐化的区域,似乎并没有什么危险,除了大地和植物都变成了灰黑色,肉眼看过去并不能发现什么别的显著改变。
区域内没有新的魔物出现,上一轮魔物的潮流又离得很远。
这样看来,去一趟黑潮边缘区域的西大陆出口,可能也不是特别危险。
往那边走有一条公路,孟溪一行人可以继续驾驶皮卡车,靠着公路的高速移动,就算魔物潮流回头,她们也有充足的时间返回码头,上船保平安。
“我觉得可以考虑考虑。”
孟溪表面上在和莱托说话,其实是在用暗语和指挥中心沟通。
她判断眼前的局面相对安全,可以考虑去中间世界和西大陆相连的出口看看情况,获取更多发现,于是她用这样的方式向指挥中心报告,提起自己的建议。
“中心支持你的观点,建议前往。”
“我们会在魔物潮区域设置信标,你将一个镜头留在船上,我们会根据魔物潮的状况,给你发警戒信号……”
指挥中心继续在蓝星世界为孟溪一行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支援。
中间世界这边,孟溪得到了工作组支持,便决定支持莱托的想法。
她和莱托回到队伍里,向大家说明情况。
这种时候,按照学徒培训中的纪律,组员要听组长安排。
不过孟溪和莱托作为组长,还是向组员们详细说明了情况。
这个请求意见的环节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补足组长们想不到细节,另一方面还可以统一行动思想,提高行动中组员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从而增加安全性。
“咱们要不要留一个人在高地放哨?”
塔桑力亚建议。
“我也觉得需要有人观察魔物的动向。”
米尼斯姐姐附和。
“确实要观察,不过咱们不用留人,可以用这个镜筒,在车斗里站高一些就能看到东面。”
莱托说着又举起自己的小镜筒,他操作比较熟练,可以在路上保持观察,这样不用留人观察,真要有情况,大家撤离起来也比较方便。
讨论完这个,莱托又把自己摸索的驾驶技术,给众人介绍了一下,让每个人都上车试了试,起码保证在万一出状况分开的时候,任何一个组员都能把车开动。
“好了,应该没有问题了。”
“咱们出发。”
准备好一切,众人收拾东西,重新上车,向南面林地边缘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