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奶油面包
看起来也不像出了什么错,因为所有人都安稳地站着,就像在等待什么。
看了眼时间,此时已经是十二点半多,比昨天仪式时间晚了许久。
孟溪有些怀疑,莫非是医师坛也要举行同样的仪式,两边的超凡者们要等待彼此就位,一起开始?
这是很正常的猜想,尤其是现在两个广场都在她的视野范围内,她现在就仿佛端着大视野的望远镜,同时看着两个广场的动态,两边虽然隔着数百米,但是行动明显在彼此配合。
大概又过去了五分钟,在三角形火阵包围中的金字塔台上,医师坛的超凡修行者们也做好了准备。
一行披着黄袍的人站在医师石碑周围,面朝医师石碑,张开双臂,抬头望天,开始等待。
仪式要开始了。
孟溪不知道双方是怎么协调的,但从她这个位置看来,这两处石碑的两队超凡修行者,以同一个步调,开始了夜间仪式。
孟溪刚才已经把备用设备架设了起来,内部配置她来不及改,就弄成了手动模式,自动的那边拍剑圣石碑,手动的由她操控,拍摄医师石碑。
两个设备的预览画面里,这些火光映照下的修行者们协调一致,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接下来,和昨天仪式同样的现象出现了。
这些分别围在两处石碑外层的修行者们,望向了天空中同一处一地方。
那天空原本被云层覆盖,在这一瞬间,一个区域的云层竟然消失了,灰蓝色的夜空露了出来,就在那块露出来的天空中间,夜空中的发光圆盘再次出现了。
这个瞬间被拍摄设备捕捉记录了下来,与此同时的,孟溪身上的提示其再次震动。
只是这次震动,孟溪一时看不出是在提示什么,因为窗台上的设备,不论是拍剑圣坛和医师坛的,还是拍高空发光圆盘的,全都没有报特殊提示信息,和她的提示器的震动规律不符。
对了,还有通信设备。
孟溪想起自己的手机以及几个感应器和基站拓展包。
昨天通讯组发现,孟溪的手机在剑圣坛夜间仪式期间进行过信号搜索,于是给她追加了一些提示程序,现在若是手机进入信号搜索状态,不止在后台记录,还会给她提示到前台,然后根据前台的逻辑,反映到各种级别的提示器上。
孟溪摸出手机,在系统桌面看到了提示信息。
上面的时间显示,就在刚才发光圆盘出现的时候,手机再次进入了信号搜索状态。
不一样的是,这次有了通讯组追加的程序,系统可以根据各设备的日志,记录并显示更加详细的过程信息。
孟溪看着过程信息和分析结果,睁大了眼睛。
就这些结果显示,手机进行信号搜索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手机系统收到了综合接收器的新信号提醒。
而综合接收器,是一台用于中继孟溪的各种设备通信的中继器,它可以接受所有外部设备发射的信号。
比如基站拓展包,无人机,各种传感器,近距离定位器等等。
这样一台综合接收器,通信组为了保证它的可靠性,在综合接收器了冗余了大量的各种信号接受装置,各种天线,接收器,配套程序等等。
目的就是在任何一套通信方式出问题或者进入干扰的时候,使用其他信号进行网络重建,保证孟溪所有设备的正常。
可以说是各种通信类型,不管有用没有,全都装了一个遍。
先不说这些天才是怎么把这么多东西塞进综合接收器里的,现在的情况是,这些冗余着,大部分时间都不会有用的通信程序里,竟然接收到了一条意外的信号。
一条来自月球,由地月中继卫星发回的信号。
孟溪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背包。
这太扯了。
这只是个背包,这么小的面积,就算真的装了对应的接收程序和设备,它怎么可能收到来自地外的信号?她背的是包,不是地面雷达测控站。
定向传输也没有这么定向的,又不是巡航制导武器。
但是它的确出现了。
一台在异世界的小小综合接收器,用它的系统日志,高调宣称自己在异世界地面收到了来自蓝星世界的月球中继卫星的信号。
孟溪觉得这事不是自己能想明白的,她还是写进报告,交给同事们和专家组去研究吧。
不过若是这个信号为真。
那是否以为着,天上出现的发光圆盘,其实就是月球?
而且是蓝星世界的月球。
孟溪回看刚才仪式期间录制的视频,忽然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
这算是异界版的千里共婵娟么。
两处东郊广场的仪式开始散场,孟溪又回到了写报告阶段,将今晚的闪电骷髅袭击以及两坛仪式追加进报告条目,又是熬到深夜,孟溪才得以休息。
睡觉的时候,环境安静,她思路更活跃。
重新考虑信号的问题,她有了一种奇特的想法。
小小的综合接收器,之所以能接收到地外信号,会不会是因为她的意志在起作用呢?
也许因为她看见那圆盘,觉得圆盘好像月亮,所以接收器就真的收到了月亮上的信号。
或许,有什么东西在让人的想法变成现实,又或者是让现实变成了人的想法。
这个思路太奇幻,不过孟溪还是翻身起来,如实将想法加进了报告,写下最后一个句号,这才满意睡去。
一夜休息,第二天清早,报告开始。
原世界画面开启,孟溪和工作组交换物资装备,送回手机更新工作系统数据库,提交报告,汇报重要内容……
虽说昨夜不论是闪电骷髅袭击还是疑似异世界地月通信,都很惊人,但按照报告流程,孟溪还是应该先提出保密级别最高的“伪造石碑”和“欺骗式超凡者修行”计划。
孟溪提出保密级别调整,原世界画面里,各种痕迹表明,同事们开始迅速变更现场人员,将通信参与人员调整到对应的保密级别。
等同事们打出调整完毕的信号,孟溪对工作组提出自己的想法。
孟溪没想到,她的想法都没上执委会,就直接得到了认可,并且工作组还给她发来了一份提案。
看了眼提案内容,孟溪才明白,原来在她想到“欺骗式超凡者修行”计划的时候,研究组的专家们也提出了相似的想法。
因为现阶段没法弄来超凡石碑,研究进展实在是让人看不到希望。
于是脑洞大开的几位主任和研究员,就想到了一个“自我欺骗式修行”的探索方向。
和孟溪的想法异曲同工。
而且工作组这边所有的工作都是追求效率的饱和式推进,所以这些研究员确定想法后,马上就做出了提案。
原本工作组就计划,今天通讯中,告知孟溪这件事,并且召开一次最高密级的执委会,让孟溪直接参与提案表决。
虽然有些占用两界通信的时间,但是作为超凡者项目的新切入点,这个时间很值得。
于是接下来就是执委会议,这次孟溪亲自参加,代理人白骁作为计划实际参与者,没有出席。
说起来,“欺骗式”的关键本身就在于对志愿者的隐瞒。
就像是一些实验的对照组那样,有时不能告知参与者自己参与的验证内容。
执委会流程很快,显然是为了节约时间预排过的,会上的两个天都得到了多数通过。
关于超凡者研究项目的调整,今天就会开始。
说起来,仿造的超凡石碑,莫非也已经在做了?
孟溪扫了一眼工作系统,最高密级里,还真的已经有了这个条目,点开一看,不是在做,而是已经做好了。
系统界面里,一块一比一全仿真的剑圣石碑已经制作完成,正停在孟溪家的主卧里。
说起来这也不能算主卧了,门和墙壁都做了改造,别说边长两米的立方体石碑,就是再大点的东西也能运进来。
按照刚通过的提案计划,这座伪造的石碑一会就会被当作从异世界送回来的重要物品,被转运到研究基地。
原本这计划是明天才能进行的,今天只是告知和表决。
是大家的默契配合,让这工作进度提前了一天。
随着对异世界情况的了解,孟溪和工作组的同事们,越发觉得时间的重要。
不论是黑潮还是地月通信,似乎都在说明,两个世界的联系,不止是孟溪这一个通道这么简单。
他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尽快推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不止是对常云国,那也许是对整个世界的挑战。
同一时刻,蓝星世界的另一个半球,“杀人蜂行动”专项小组的组长李海峰,正在实地调查一条可疑度最高的线索。
“……迪特国治理杀人蜂卓有成效……”
“……奇迹般的突破,不再‘杀人’的杀人蜂……”
李海峰坐在公园长椅上,一边回忆脑海中的线索,一边若无其事地吃着汉堡喝着咖啡。
这座公园就在迪特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背面,每天中午的这个时候,他的一个任务目标都会在这里出现,经过这条路,前往技术信息中心。
这位让杀人蜂不再“杀人”的博士,是专项小组筛选出来的最可疑人物。
忽然不再攻击人类的杀人蜂,和异世界里绝对不攻击人类的杀人蜂螯虾。
相同的毒液成分,相同的特异行为。
总不能一切都是巧合。
李海峰这一行,最不相信巧合。
现在,他期待的目标出现了。
那位瘦高的金发博士出现在公园路口,大步流星地走在林荫道上。
李海峰通过转弯处的大镜子,观察着“杀人蜂博士”。
他不会做任何行动,就只是看看。
他们现在还没有任何验证一个人是否和异世界有关联的手段。
能做的就只是看。
看这个人的工作,生活。
看他如何上班,下班,如何吃饭,如何睡觉。
如果这是一个和异世界接触过的人。
那他绝对和蓝星世界的一般人不一样。
看出那不一样的细节,就是他们的工作。
李海峰吃完汉堡,擦了擦手,离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