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奶油面包
她现在肯定是买不起的。
所以孟溪没有贸然提出发光圆盘的情报请求,只是向窗口提了一个剑圣修行的情报请求。
节点人和沙民一直有交流的话,对剑圣应该也不陌生,那这类请求里,或许也会涉及到夜间仪式。
而且从节点人视角看剑圣修行,也许会看到一些基层剑圣自己注意不到的细节。
如果能买一份完整的剑圣修行相关的情报,不论对现在的紧急状况,还是对超凡力量研究,应该都有帮助。
最后,哪怕价格很高买不起,她提这个请求,也不会引起注意。
毕竟在沙罗,一千个人里至少有八百个想成为超凡者,她作为一个年轻人,想通过各种途径给自己找找助力,完全没有问题。
就是有点赌经费的意思,这一次操作,把她的采购经费几乎用光,手头只剩生活经费了。
这次排队并没有很久,情报窗口收到请求,报价,收钱,窗口里的节点人业务员咔咔咔一顿娴熟地操作,一叠文件装订盖章,准备完毕,交付到孟溪手上。
《沙罗剑圣修行》节点人情报部。
这次的情报文件比上次的黑潮变动情况要厚的多,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孟溪翻开封面,还能闻到淡淡的烟熏味,不清楚节点人的印刷技术是什么样,这烟熏味可能是印刷过程留下的。
孟溪再次好奇地看了眼地下,每次的文件都是从地下阶梯由节点人办事员送上来的,这地底应该有节点人的打字机印刷机,工作效率高得出奇。
孟溪离开节点人商会,走近路回到旅馆,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沙罗剑圣修行》。
里面关于超凡石碑,学徒入门,晨间修行之类的信息,和孟溪以及工作组目前掌握的差不多。
只不过节点人的材料更详细,而且有大量的例子来辅助证实其中的观点,所以在孟溪看来,这份资料虽然没有太多结论上的新内容,但是过程和例证非常有价值。
比如晨间修行的基本方法,如果做出调整,会有哪些变化,注意力不集中,会带来那些效率上的差别。
节点人看待超凡修行的视角,和沙民很不一样,感觉上倒是和孟溪以及工作组的视角比较像。
就像是观察另外一个文明,记录他们的行为,然后研究种种行为背后的理由。
看过了初级的修行,孟溪终于在中级修行里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
关于夜间仪式的。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剑圣的夜间仪式,并不是像晨间修行那样,可以直接推动修行进展的一种修行方式。
在节点人的观点看来,夜间仪式只是一种基于沙民民俗和剑圣文化传承的民间仪式。
它并不会改变超凡者的修行效率,也不会增进超凡者的能力。
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化行为。
如果有人因此有所提升,那也是因为个人的参悟,和仪式过程并无直接关系。
就像有的人睡了一觉灵感爆发想到了某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说这个办法是在睡醒时产生的,但是并不能说是因为睡醒所以才产生了解决办法。
所以大块头说的,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剑圣,会在夜间仪式感悟前进道路,真的就是纯感悟。
继续往后看,节点人的情报里提到了夜间仪式时出现的发光圆盘,这可是个意外收获。
节点人在其中引用了《超凡传说》和《沙的故事》的初代超凡者化作群星的说法,和大块头说的剑圣大师的话很类似。
节点人对此的观点和孟溪差不多,认为这是剑圣传承下来的精神寄托,没有找到相关依据。
不过节点人的用词挺严谨的。
“没有找到相关依据。”
这么说节点人还真的调查过超凡者飞天变成星星这件事么。
查了,但是没查到,所以说没有找到。
继续往后看,收获更多了。
虽说节点人也不知道发光圆盘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详细记录了圆盘出现的时间和频率。
从资料来看,节点人的观测站每天都会对天象进行观测,所以对方记录的时间和方位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资料里明确记载了发光圆盘第一次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并且记录了那场夜间仪式都有哪些沙罗超凡者参与。
甚至因为在第一次现象的记录部分,情报还整理了关于仪式参与者的访问内容。
这可比大块头口中的沙罗剑圣大师安慰晚辈的话要靠谱多了。
情报显示,每次天空中出现发光圆盘的时候,只有三个节点人观测点观测到了圆盘。
分别是红砂镇北塔观测点,绿脊山东脉观测点,以及沙流罗观测点。
孟溪比照世界地图,这三个观测点,前两个在红砂镇周围,最后一个在沙流罗城附近。
那时医师石碑还在沙流罗城,所以红砂镇在举行剑圣坛夜间仪式,而沙流罗城在举行医师坛夜间仪式,三个观测到发光圆盘的观测点距离举行夜间仪式的位置都不远。
也就是说虽然发光圆盘在很高的高空出现,但是并非地面所有人都能看到,而是只有举行夜间仪式的附近区域能够观测到圆盘。
如果按照工作组目前的假设,发光圆盘就是蓝星世界的月亮,那说明夜间仪式期间,月球及其周边宇宙出现在异世界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两个世界变成一个世界。
而是有区域,有范围,很可能就只是两个锥形的区域,从月球投射到地面的仪式区域周边。
不过孟溪很快又觉得奇怪,即便是锥形区域,那整个星球凭空出现,难道不会因为引力,造成异世界母星发生什么异常运动么?
每晚的仪式都出现,异世界母星早就应该出现变化了。
也许月球只是一个影像?
那卫星信号又是怎么落到自己的综合接收器的。
孟溪觉得即便是同事们的假设,目前也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于是她不急于下什么结论,而是继续阅读节点人的记录。
接下来就是在发光圆盘的初次出现时,参与仪式的超凡者们对它的看法。
节点人访问了当时参加仪式的红砂镇的剑圣坛红袍剑士,以及还在沙流罗城的医师坛黄袍卫士。
这些中高层的超凡者,有一部分人的确是认为这是先祖,也就是初代超凡者在星空中回应他们,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夜间仪式的变化属于某种世界要变的预兆。
只是他们也说不出是什么预兆。
再往后就是更小众的观点了,几位超凡者认为,这突然出现的奇异现象,是某些教徒搞的鬼,比如最近活跃起来的闪电飞升教,他们的嫌疑最大。
这倒也是一种可能性。
孟溪看到这里,感觉到沙民们对世界的认识方法,还停留在相当于蓝星世界农业文明时期的水平。
他们也会观察记录,但是科学方法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各种理论的积累也非常少,他们善于社会管理,不善于科技创新。所以他们可以把节点人的科技产品用得很好,却一直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同类产业。
相比起来,节点人看待世界的许多角度,和蓝星世界的现状就比较相似。
不过他们也有个奇怪的地方,这些节点人虽然热衷于观察这个世界,却并不太关注自身的发展,他们好像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足够,发展水平远不如自己被埋在地下的部分。
到这里,整部情报就看完了,孟溪以调查目的为中心,重新梳理情报中的全部内容。
节点人的观察站是遍布世界的,对方只在红砂镇和沙流罗城观测到了发光圆盘现象,也许别的地方的剑圣或者医师也在举行夜间仪式,但是那些地方并没有观测到发光圆盘。
这说明发光圆盘暂时还只是一个区域级别的现象。
这样一个区域现象,如果是某人或者某势力刻意造成的,那对方应该在影响区域内有所活动。
至少应该安排观测人员,观察他们的目的是否达成。
甚至,他们或许还想要主导现象的产生。
毕竟现在夜间仪式全是靠沙罗的超凡者举行的,而这些超凡者自己并不知道发光圆盘意味着什么。
相当于造成现象的人,并不是主导现象的人。
这不太合理。
当然也可能有某人在说谎,他就潜伏在超凡者之中,造成了夜间仪式出现发光圆盘这一新现象。
但是这也属于蓄谋者想要成为主导者的推测。
所以现在知道的是,这是一个区域现象,若是人为的非偶然的,那造成现象的人一定会参与到夜间仪式之中,或者用某种途径影响夜间仪式。
最近的异世界,有类似的事件么?
如果是剑圣会和医师会的人,孟溪估计自己不会有什么线索。
但如果是外边的人企图对夜间仪式施加影响,那孟溪最近还真知道一个可能关联的事件。
闪电飞升教抢夺医师石碑。
这些教徒想要抢走石碑,进行夜间仪式,然后利用发光圆盘现象?
孟溪摇了摇头,一路推测过来,假设的部分太多了,参考价值不大。
还是把信息送回去,看工作组的专业人士分析吧。
不过这一阵调查也不算没收获,起码目前确定了这是一个区域性的现象,而且确定了大多数荒野居民对现象的认知能力还不高,他们的社会也没有利用天体和空间现象的先例。
所以,威胁级别或许会稍微下调,起码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紧张,可以有一个更长的周期,让孟溪继续调查。
忙了一上午,孟溪也饿了。她想起贝尔和麦尔送给自己的烤甜饼,顺便也想起了自己该去参加麦尔的医师超凡洗礼了。
于是她收好报告,一路边走边吃饼,赶往外城区的东郊广场。
走过了港口大道,穿过了兽栏草地,孟溪来到了外城区东郊广场,医师坛的小金字塔下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
在晨间仪式以外的时间,孟溪还没见过这里这么热闹。
医师贝尔那和格纳人不相上下的身高在广场上很显眼,孟溪一眼就看到了对方,然后根据对方的位置,很快找到了小姑娘麦尔。
洗礼仪式似乎就要开始了,孟溪快步走了过去,保持安静,旁人友好地给她让了个位置,她得以来到金字塔的边缘,火盆区域的内圈。
医师贝尔也差不多待在这个范围,再往前的金字塔区域,就是受洗礼者待的地方了。
一队穿着干净整洁的青少年,彼此保持一米多的距离,呈三角队形一步一步登上金字塔顶。
麦尔在队伍的正中间,小姑娘面容坚定,左手抬起,掌心放在胸膛上。
其他人也双手抬起,小臂交叉,手心放在胸膛上。
队伍就这么静静站在金字塔顶,站在巨大且透明的医师石碑前,等待着什么。
观礼的群众们也静静等待,有的人则是和台上的人做出了同样的姿势。
孟溪观察金字塔平台上,那里只有透明石碑,并没有任何水盆或者水壶之类的工具。
沙民的语言里,“洗礼”也是类似“洗澡”、“洗手”的那个“洗”的词汇。
台上没有任何水容器,洗礼要怎么洗呢?
孟溪好奇,眼睛继续四处观察。
她在台下对面的观礼群众里,看到了一个面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