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奶油面包
孟溪的身影在河岸上奔跑着,等找到一处缓坡,她才跳入河道,侧身滑了下去。
她的滑行带起了一些沙土,但她的眼睛始终盯着前方。
在那里,河道的深处,有一片翠绿发光的影像,像一扇凭空打开的窗户,也像一块海市蜃楼,悬浮在河床底部。
这种形式,是孟溪最熟悉的原世界画面。
只是这一次的画面,并不是她开启的,也不在她身边,而是独自待在河床底部,也不知悬浮在这里多久了。
在河床底部站稳后,孟溪没有急着前进,她先是确认了一下身上的安全绳,确定滑行没有让安全绳松散,然后才开始靠近悬空画面。
孟溪在河床底部行走。越到近处,前方悬浮画面里的图像就越清晰,当她走到十米左右的时候,画面已经不再是一片绿光,而是清晰地显示出了一片自然景象。
嫩绿低矮的草地,河漫滩,沼泽。
沼泽深处的水面上除了水浮莲,还能看见许多水花起起伏伏。
看上去这个画面也和孟溪之前使用的画面一样,只能看到自然环境,但是看不到环境里的动物。
孟溪拍摄好画面周围的河床环境,并且做了取样,然后才靠近这个蓝天绿水的悬浮画面。
她仔细分辨了一下画面内的景物,判断这里应该是湿地生态。
难道和她的随机画面一样,也是桑德湿地?
这画面内部没有村寨之类的地标,孟溪没法肉眼确定这是不是自己曾到过的桑德湿地。
肉眼不行,就要用别的途径。
孟溪来到画面侧前方,开始尝试操作这个悬浮湿地画面。
她集中精神,像操作原世界画面或者随机联络画面那样,试着挪动湿地画面的视角。
孟溪本来没抱什么希望,只是按流程尝试。
结果没想到,一阵意识操作下,视角挪动竟然成功了。
就像在湿地开着一辆小车,窗口就像小车的车窗,按照孟溪的意识操控,在湿地上挪动起来。
孟溪尝试加速,绿草,水面,向后飞掠而过。
她控制画面挪出了一个很远的距离,才看到一阵灰白色雾气。
按照原世界画面的经验,这雾气就是边界了,再往外,属于当前画面无法探索的空间。
孟溪让画面归位,继续尝试其他操作。
这一次,她拿出一个随身的样本罐子,在手中颠了一下,随后意识控制,罐子消失不见,转瞬出现在悬浮画面的湿地里,小罐子落在河漫滩草地上,压弯了几株小草。
传送成功,取回来呢?
孟溪再次控制意识,一瞬间,罐子出现在她手上。湿地画面里,则是只剩下被压弯的小草。
取回来也没问题。
接下来孟溪快速尝试了所有功能,她能在原世界画面使用的功能,在这里全部都能使用。
甚至,她在这个画面里,挪动视角的范围还要更大一些。
最后一个问题,这个画面,连接的是哪里。或者说它连接的是不是蓝星世界。
很快,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孟溪刚刚放进悬浮画面里的发信器有反应了,在沾着水珠的草丛上,发信器的信号灯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同事们定位到她了。
所以这个悬浮画面,连接的也是蓝星世界。
孟溪立刻把卫星通讯器传送到画面里,然后在上面敲击按键,给同事们发信息。
“我是任务员,连接上了吗?”
“连接成功,这里是通讯组。”
“口令。”
“天王盖地虎。”
“打到小松鼠。”
“通过。”
虽说线路早就有加密和防伪环节,但是同事们还是坚持了对暗号这个复古环节。
“我是孟溪,本次联络不是通过随机画面。”
“我发现了一个新的连接画面,位于流沙河河床底部……”
孟溪汇报了自己的发现情况,并且询问发信器所在坐标。
“画面就在桑德湿地?”
“是的,专项行动小队正在向你的坐标移动。”
通讯器显示这行字的时候,孟溪已经看到了画面的河流位置,有一艘小船向着画面窗口靠近。
孟溪向通讯器描述了船的样子,通讯组的同事很快回复。
“他们看见你了,我把‘鞋印’小队接进来。”
孟溪在心里吐槽了一下专项小队的名称,工作组取名还是一贯的简单直接。
很快,孟溪就看见悬浮画面里的河滩出现了变化。河里的小船缓缓靠岸,停稳之后,孟溪看见“鞋印”小队在湿软的草地上,留下了一个一个鞋印,直行来到画面跟前,回收了她放进画面里的发信器。
“竟然真的连上了。”
“你就在我们面前吗?”
鞋印小队发来信息。
“是的,大概两米见方的窗口,距离地面十五厘米左右。”
孟溪描述自己眼前的悬浮画面。
她虽然看不见鞋印小队成员们的身影,但是她猜测对方应该在现场进行测量,模拟出窗口悬停的位置。
“真是太奇怪了,也许这是闪电教徒打开的窗口。”
“嗯,我也怀疑。这是我在河床取的土壤样本,可以回去再测定一下。”
孟溪说着将一袋土壤样本送进了悬浮画面,这是她刚刚在窗口附近的河床采集的。
想看看样本能不能匹配上之前袭击现场那些脚印携带的泥土。
如果有独特的相似成分,那或许能作为证据,证明闪电教徒确实从这里进入悬浮画面,然后跨越空间去到了袭击现场。
当然,要证明这点也不必全靠土壤分析。
只要能在悬浮画面连接的湿地区域,找到闪电教徒曾经穿越过的痕迹也可以。
比如带进去的泥土,踩出来的脚印之类的。
最直接的,如果能找到袭击现场那半截脚印的后半截,就是最好的证据。
“湿地多雨,我们查过天气,昨天下了很久的暴雨,痕迹留存的可能性不高……”
话虽如此,搜索工作还是要进行。
毕竟工作除了常理之外,还会有偶然。
在所需成本不高的前提下,就算理论上难以留存,他们也不介意试一试偶然发现。
“画面连接初始点的周边区域未发现踪迹,我们扩大范围找一找……”
接下来的时间,鞋印小队和孟溪,一个实地调查,一个操纵悬浮画面的视角,仔细对该湿地区域进行踪迹搜索。
看起来暴雨真的都把痕迹破坏了。
孟溪看到了一些疑似脚印和车痕的东西,在一些植物根系附近的泥土,稍微保留了一些,但是残留的状态也只能说是疑似,究竟是自然形成,还是人踩出来的,根本无法确定。
就在双方准备再次扩大搜索范围的时候,孟溪操控的悬浮画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在远处的雾气边界里,一个深灰色的人形出现,下一刻,一个人从雾气里跑了出来。
那人穿着黑袍,头发散乱,双眼瞪得很大,边跑边张着嘴,光着的脚在泥泞的湿地上踩出一个个大脚印。
看穿着,他可能是个闪电教徒,看精神状态,应该是疯了。
但重点不是这些,重点是,孟溪竟然在联通两个世界的画面里,看到了活人。
不论是原世界画面,还是随机画面,又或者是现在的悬浮画面,孟溪的同事们,海里的游鱼,飞鸟,全都是看不见的。
一些活的生物都是看不见的。
为什么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活人?
而且,为什么鞋印小队没有反应?
孟溪眼前不远处,就能看见草丛被推开的痕迹,那应该是鞋印小队正在进行痕迹搜索。
小队和这个疑似教徒的距离不到五米,一个大活人,怎么会让小队毫无反应。
“发现疑似闪电教徒,在你们六点钟方向。”
孟溪发出去信息,同事们愣了好几秒没有回复。
“六点钟方向未发现闪电教徒。”
“我们什么都看不到。”
同事们说着调整了通讯器画面,在文字交流界面的旁边,开出了一个视频画面,上面是现场拍摄的视频。
虽然全反射屏幕看起来有些吃力,但是视频画面清晰度还是可以的。
孟溪看到屏幕里出现了一位行动组同事,对方站在草地,调整镜头,示意现场除了鞋印小队,没有其他人。
“停,停在这个角度。”
在孟溪的要求下,小队控制的摄像头停了下来,对准了那个发疯教徒所在的位置。
随后孟溪把悬浮画面,也调整到了摄像头的相邻位置,对准了同样的位置。
孟溪清晰地看到,悬浮画面里,疑似闪电教徒的男人蹲坐在地上,痴痴地摇头。
而通讯器在蓝星世界拍摄的画面里,只有一片阳光灿烂的湿地,绿草,沼泽,甚至树梢还有飞鸟,唯独没有人,没有这位闪电教徒。
“我把随身摄像头送回去,你们带连接设备了吗?”
“我们有终端,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