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收过万
铁锅里的鸡汤已经炖好了,王凤娇喝了一碗,鸡肉她没动,厨房菜盆里放了二三十个鸡蛋。
王凤娇是不可能出去买鸡蛋的,周秉行在部队,也没时间买,这些鸡蛋是哪里来的?
听到厨房有动静的王凤娇,正好从屋里出来了,瞧见杨念念看着鸡蛋出神,她大着嗓门解释。
“丁主任从同事嘴里听说我流产的事情了,早上就带着计生办的人来了,通知我养好身体就去结扎,大家知道后,就都送鸡蛋来了。”
在生活条件不富裕的年代,东西金贵,也没那么多讲究,军嫂们过来,每人送了两个鸡蛋给她补身子。
军嫂们之间有时候会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有点小摩擦,谁家真出了啥事儿,还是会互相探望一下的。
杨念念扯了扯嘴角,“估计丁主任是把在我身上积攒下来的怨气,发泄在你身上了。”
“她就是多此一举,就算她不带人来,我也是打算要结扎的,流产疼死了,我可不想再受罪了。”王凤娇道。
“孩子们快回来了,我先煮饭,你快去屋里休息。”
杨念念把王凤娇赶回了里屋,撸起袖子揉了一大块面团出来,她把锅里的鸡肉撕成肉丝,单独舀了一大碗鸡汤出来,剩下的全用来煮面条了。
天气热,鸡肉放到晚上不吃会坏掉的,王凤娇一个人也吃不完一整只鸡,干脆煮面条孩子们一起吃算了。
面条还没出锅,几个孩子就风风火火的回来了,瞧见是杨念念在厨房煮饭,个个都高兴坏了。
“杨婶儿,你今天咋在我家煮饭啊?”周平平睁着大眼睛好奇问。
杨念念笑回答,“因为我最近不用去城里干活呀。”
没等周平平说话,周海洋就兴奋的大喊,“太好了,婶儿煮饭比我妈煮饭好吃多了,我们有口福了。”
杨念念没瞧见安安,她问,“安安是不是回家去了?你们去把他叫来吃饭。”
“我去叫。”
周平平小腿跑的特别快,没一会儿就把安安叫来了。
“婶儿,我考了语文考了90分,数学考了98分,得了一等奖。”安安把书包放在地上,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红色奖状。
杨念念眼睛一亮,欣喜万分的夸赞,“安安这么厉害啊?竟然考了一等奖回来,吃完饭回去,我们就把奖状贴墙上。”
没有家长辅导,全靠孩子自学,能考这个分数,在杨念念看来确实是很不错的。
看到杨念念这么开心,安安很有成就感,信心满满地说,“婶儿,我下次争取考100分回来。”
周海洋蹲下身,帮安安把书包口撑开,催促说,“好啦,杨婶儿看到了,快把奖状收起来,别被我妈看见了,不然又得说我们四个都是只知道动嘴吃,不知道动脑学习的草包了。”
杨念念听得直笑,“安安,你先把奖状收好吧,当心别弄破了。”
安安小心翼翼的把奖状放了进了书包里,他就是想让婶儿知道他考了第一名,现在婶儿知道了,他就满意了。
杨念念将手上的面粉洗掉,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零钱,先给了安安五毛,“这是给你考第一名的奖励,下一次如果还能考第一名,我就奖励给你一块钱。”
“谢谢婶儿。”
安安拿着五毛钱,高兴的都快起飞了,五毛钱能买很多冰棍吃呢。
周海洋兄弟几个羡慕坏了,杨婶儿可真大方呀,他们也好想当杨婶儿的儿子。
杨念念注意到几个孩子的表情,笑嘻嘻说,“你们全把小手伸出来。”
几个孩子倒是也听话,配合的伸出小手,杨念念给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放了两毛钱。
“这些钱呢,是给你们去买冰棍吃的,以后你们只要考试考到90分以上,我就奖励5毛钱,要是能考到前三名的话,我也奖励给你们一块钱。”
平时爸妈能给一分钱,孩子们就满足的不行,杨念念出手就是每人两毛,比他们的压岁钱都多。
周海洋兄弟几个兴奋的睁大眼睛,异口同声,大着嗓门说,“谢谢杨婶儿。”
以后谁要是敢说杨婶儿不好,他们第一个上去揍人家。
杨念念把剩下的零钱又装进口袋里,催促说,“锅里面条好了,都快去洗手吃饭。”
第203章 老家来信
几个孩子乐呵呵的跑去门口水盆里洗了手,争先恐后地进厨房里端面条。
王凤娇见几个孩子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奇怪道。
“考上状元了这是?咋一个个都这么高兴?”
周海洋喜滋滋地说,“杨婶儿给了我们每人两毛钱,让我们去买冰棍吃。”
王凤娇一听说他们要了杨念念的钱,拿着拖鞋就要揍周海洋,被他灵活的躲了过去。
嘴里大喊,“杨婶儿,你快来看,我妈要打人了。”
王凤娇指着他大骂,“我平时咋教育你的,你咋能问你杨婶儿要钱花?”
杨念念正好拿着筷子进堂屋,笑着解释,“不是他们要的,是我给他们的,奖励给他们好好学习的动力。”
说着,她又对几个孩子说,“都快坐下来吃饭吧。”
周海洋不敢,“我妈得先保证不打人,我才过去。”
王凤娇瞪了他一眼,“我追的上你啊?”
这话一出,几个孩子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考完试也就正式放假了,几个孩子都很放松,吃了饭,周海洋主动承担了洗碗的任务,别看这孩子平时调皮,可眼皮是最活泛的,做事也勤快。
下午孩子们都出去玩儿,王凤娇闲不住,一会儿织毛衣一会儿纳鞋底的,反正手就没停下来过。
杨念念就在旁边坐着聊天,心想着,这要是有台电视看就好了,谁知道她只是想一想,晚上就听说丁兰英买电视回家。
虽然只是一台黑白电视,却是军属院的第一台,可把军嫂和孩子们新奇坏了,晚上全跑到丁兰英家里去看电视。
屋子里待不下那么多人,张政委干脆将电视机搬到屋檐下,电视机里正播放着抗战剧,军嫂和孩子们看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丁主任,这一台电视机得大几百块钱吧?”于红丽张口就是恭维的话,“咱们这军属院里头,就属你跟丁主任心胸最敞亮,买了新电视机,就放到屋檐下给咱们大家一起看。”
徐嫂跟着附和,“是啊,你家出大几百买电视机的钱,还要出电费,换做一般人,可不愿意搬出来给大家一起看。”
“要不咋说张政委和丁主任心胸宽广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着。
张政委和丁兰英被夸的心花怒放,这两天堆积的郁气也好了不少,两人都笑的满脸褶子,都快开出一朵花了。
张政委开口就是一副官腔口吻,“这是应该的,有好东西不独自享受,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是身为党员最基本的觉悟。”
军嫂们只想带着孩子过来看看电视,才不懂那啥觉悟不觉悟的,哈哈附和了两句,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电视机上。
只有于红丽嘴巴闲不住,“丁主任,我听说雨婷要来海城医院实习了,啥时候回来呀?”
提起闺女,丁兰英满脸骄傲,“后天回来。”
下午收到闺女寄来的信了,说后天回来,她是为了给闺女惊喜,才买的电视机。
过年那会儿,闺女就在家里念叨无聊,想看电视剧。
这次跟丈夫商量了一番,就动用了全部的存款,买了台电视机回来。
“哎呦,咱们军属院里头,就属你跟张政委最厉害了,一双儿女全都考上了大学,这样的成就,在整个海城也没几家,你们以后有福气啦。”于红丽又是一阵夸赞。
其她军嫂纷纷附和,“是啊,现在孩子们都要出来工作了,你们总算是熬出头了。”
“主要还是孩子们争气,要是孩子们不争气,我跟老张再厉害也没用。”丁兰英嘴上谦虚,脸上却是自傲的神态。
“我听说这跟什么基因遗传有关,还是你跟张政委基因好,要是基因不好啊,考个十次八次也上不了大学。”于红丽拍马屁的同时,还不忘记阴阳一下杨念念。
张政委见她们聊着聊着要聊歪了,赶紧出声打断话题,“都专心看电视吧,大人往边上站一站,别挡到了孩子们视线。”
于红丽向后退了退,脚底好像踩到了什么,接着就听安安“啊”的一声惨叫。
“你踩到安安了。”
周海洋推了于红丽一把,别看他才9岁,力气倒是不小,于红丽脚底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扭头就见安安瘸着一条腿,疼的龇牙咧嘴。
见大家都被安安吸引了视线,于红丽表情讪讪的解释,“我也没用力,你这是跟你后妈学的吧?这么娇气。”
“杨婶儿才不娇气。”周海洋张口反驳。
“哟,我又没说你妈娇气,你跟个小狼狗一样这么凶是干啥呀?”于红丽阴阳怪气道。
周海洋大声说,“反正你就是不能说杨婶儿。”
徐嫂被二人说话声打扰到看电视,有点不高兴,插话说,“红丽,你就别逗孩子了,快看电视吧。”
于红丽心里憋着一股气,不发出来难受,她目光瞥向安安。
“你婶儿做生意不是赚了很多钱吗?咋不买台电视机给你看啊?”
安安有点害怕于红丽,他不知道咋回答这个话,加上脚趾头还有点疼,红着眼眶不吭声。
周海洋却不怕于红丽,“你家不是也没买电视机吗?就许你来看,就不能我们来了?”
于红丽懒得去搭理周海洋,她见安安红着眼圈,就觉得解气,继续怪腔怪调地说。
“你后妈赚了那么多钱,连台电视机都不舍得买,这是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了吧?我瞅她天天穿的衣裳不重样,裁缝店老板都没有她那么风光,你回去跟你后妈说,就说你想看电视,你看看她给不给你买电视机。”
安安眼泪绷不住了,壮着胆子反驳,“你胡说,我婶儿才没有把钱全花在自己身上,你是坏婶婶,我不看电视了。”
说完,转身跑了。
“我也不看了。”周海洋看到安安走了,他也跟着跑了。
“不看拉倒,还能吓唬到我啊?”于红丽撇撇嘴,悠闲自得的看起了电视剧。
大家都被电视剧吸引,压根没注意院子里走了两个孩子。
此时,陆时深正在院子里晾衣服,杨念念坐在堂屋门口看陆庆远寄来的信。
信上说陆若灵婆家爷爷病重,男方家想要提前结婚,冲冲喜气。
若是现在不结婚,按照老家规矩,得等老人去世三年后,家里才能办喜事。
拖三年时间太长了。
两家商量过后,决定半月后办喜酒,写信过来,就是询问两人有没有时间回去。
“信是一周前寄出来的,还有几天若灵就要结婚了,你能请假回去不?”
陆时深摇头,“婚假已经用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