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便面君
陈慈心想,这迷宫果然不好过。
1号似乎有些不甘心,问入口处的路引目前有没有通关的人,路引说:“有呀,3号耗时45分钟就走出来了,4号卡在了58分钟的时间点通关。”
路引看了眼时间,喊:“10号可以进场参加挑战了。”
参加过不少比赛的陈慈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挑战,也不免紧张起来。
她走进迷宫,拐了个弯,所有目光便彻底被隔绝在茶树之后。
迷宫的通道宽1.2米,如果不是太阳日渐升高,只怕迷宫内的光线会暗淡许多,尤其是阴天的时候,鸡笼岭会有浓浓的云雾弥漫笼罩,一个人行走在迷宫里,真的很难不产生恐惧。
不过很快,她那些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就随着迷宫内植被绽放出来的花给驱散了。
只见走出刚才还颇为单调乏味的茶树道后,入目的便是一条两边绿叶丛中挂满了粉紫、黄白的小花的花道,芳香扑鼻,有蝴蝶在花丛间翩然起舞。
陈慈其实有轻微的花粉过敏,然而她惊讶地发现,自己在这条花道上驻足了几分钟,竟然都没有打喷嚏!
难道这些都是假花?不可能呀,如果是假花不可能将蝴蝶吸引过来,而且底下还有自然凋落的花瓣。
眼瞧着她在这里耽误的时间太长了,迟疑了一番后,她还是选择踏入这条花道。
“难怪这么难通关,就这美景,谁又能不为此停留几分钟呢!”陈慈自言自语。
乱花迷人眼是一个难点,迷宫的路只有一个出入口又是一个难点——一般的植物迷宫,往往选择一条路的时候,有可能有两个出口,因此知道出口在哪个方向后,随便莽都能在一个小时内莽出去。
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话说明,一旦选择了某条路遭遇到了死胡同,就得折返回原来的分岔路口,重新选择一条路。而这样的分岔路口可能有许多条,光靠方向感是很难走出这么错综复杂的迷宫。
她决定尝试用数学模型来解决迷宫难题。
已知这个迷宫是长方形的——公告栏里介绍过植物迷宫,它的大小、东西南北纵横长度等,都有数据。
然后根据屏障及通道的宽度与迷宫的总宽度,可以推测出屏障的坐标和节点,因出口在东边,那就可以排除好几条概率不高的路……
花了二十多分钟来计算模型,又不断地试错,排除更多错误的路,最后,陈慈也卡在了55分钟的时间点成功看到了出口!
第20章 美味的菌菇(游客视角)首日,迎来游……
“恭喜通关!”
迷宫的出口,森林公园的工作人员微笑着迎接通关者。
陈慈心情激荡,刚想说什么,身后传来惊喜的呼声:“嚯,还真的走出来了,大学生的脑子就是好使!”
陈慈回头,发现是她外公认识的乡亲。她刚才在迷宫里遇到了他们,还以为各走各的,没想到他们一直跟在后面。
虽然他们作弊了,但园方并没有禁止这种取巧的行为——路引说通关者比预想的要少,所以为了提高游客的积极性,适当地放水,都给他们发了蘑菇林的券。
陈慈找到了她外公和她哥,由于只能一个人进入蘑菇林采菌子,而陈杰又一脸热切地表示他要去采菌子,陈慈就将机会让给了他。
但是让他一个人进去又无法让人安心,陈慈想了想,主动找到蘑菇林出入口的工作人员,说明她哥的情况,希望工作人员能通融,让她或她外公进去看着点。
陈家兄妹也是坑仔镇的人,工作人员对陈杰的事早有耳闻,考虑到情况特殊,还是上报给了路引。
路引不至于连这点人情味都没有,况且她挺欣赏陈慈的——陈慈是如何通关的,她知道的一清二楚。陈慈是所有通关者里唯一靠头脑通关的,其余的不是运气好,就是投机取巧,还有的纯粹是靠莽。
蘑菇林中有十几道身影正弯着腰找菌子,这些不全是植物迷宫通关者,有些游客如路引所想,不愿意浪费时间去闯关,选择氪金。
氪金的游客不计人数,因为他们采到的菌子都是称重收费的。
陪同陈杰进蘑菇林的陈慈突然想到了一个园方会被薅羊毛的bug。倘若她拿着券进来,她哥花钱进来,然后她哥将采到的菌子都给她,那她哥岂不是可以不花一分钱就体验了采菌子的乐趣,而她一个小时内也能采到高于个人采摘的菌子?
当然,她这么想并不代表她会这么做。
不过她能想到,路引又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呢?她找bug可是专业的。
虽说不是人人都会占这种便宜,但只要有空子存在就肯定会有人去钻,所以路引将“打补丁”的事交给了菇灵。
毕竟菌菇都是菇灵种出来的,它可以决定菌菇的新鲜或腐烂变质程度。
为防止游客误食毒蘑菇、变质菌菇而出现中毒事件,所有游客采摘到的菌菇最后都是要放到蘑菇林工作人员那儿检查、包装的。
那些想要钻空子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终能带走的菌菇依旧只有自己摘的那部分。
林中,陈杰到处找菌菇,没一会儿就在一片枯叶中发现了一小丛草菇,他兴奋地将草菇从松软的土里刨出来,将它装在篮子里:“这是草菇,可以吃!”
陈慈微微讶异,发现陈杰来了森林公园后看起来跟平日不太一样,好像没那么迟钝呆傻了。
一个小时很快就到了,陈杰虽然兴致不减,但也知道要遵守规矩,老老实实地提着半篮子菌菇跟陈慈离开。
陈慈找到了正在跟人闲聊的老李头:“姐公。”
“出来了呀,捡了多少菌子?”老李头问。
“半斤多,都是我捡的!”陈杰自豪地说。
老李头一愣,旋即笑得眼睛都挤成了一条缝:“小杰真棒,居然捡了这么多菌子!饿不饿?我们中午就吃菌子吧。”
陈慈才发现现在都快中午了,她们在森林公园待了一上午,可她竟然丝毫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
还有,她这一上午又是闯迷宫,又是采菌子的,几乎没坐下来歇息过,平常她早就累得瘫坐在地了,现在竟也没有感觉到疲惫。
爷孙仨出了森林公园。此时的停车场几乎停满了车,而外边的空地也多了很多小贩,陈慈还看到了卖快餐的小车。那里搁着个扩音器,老板喊着:“短尾猴都说好吃的家常菜,快来尝一尝。”
那儿围了不少游客,有人较真说:“老板,牛皮吹过了,猴子哪里会说话。”
小贩郑信冉说:“肢体语言也是一种语言。你们知道前阵子这鸡笼岭的野生保护动物短尾猴抢人饭盒的事吗?”
“知道,都上热搜了。”游客说。
郑信冉朗声道:“哎,它抢的就是我的饭盒,看到没有。”
他亮出了用自己拍的小视频和直播录屏的画面剪辑而成的视频,游客看了虽然还是半信半疑,但都想知道详情。
郑信冉一边做饭一边说:“它只会抢我的饭,你们看打那之后还有人被它抢过食物吗?有人主动去喂,它都不吃,说明什么?说明它认准了我的饭!”
恰巧不少游客都饿了,而森林公园又没有餐厅,一些游客询问了一份饭只要12元后,干脆要了一份。
注意到外孙的目光,老李头说:“那小伙还挺会做生意的,这半个月来,就属他生意最好。”
“姐公,真有那么好吃?”
“嗐,就是普通的家常菜。”
陈慈打消了去买一份尝尝的心思。
回到老李头家,陈慈的母亲李艳已经在做饭了。
陈杰说他要吃菌菇,李艳看着桌上的几道菜,最后还是多添了一道素炒菇。
饭桌上,陈杰一直滔滔不绝地分享他今天去森林公园的游玩体验,李艳也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多话,条理还这么清晰,颇觉得惊喜。
陈杰提出下午去看水鹿,她激动地表示:“去,妈下午就带你去!”
陈杰低头扒拉饭,老李头就乐呵呵地给他夹菜。
已经习惯被忽视的陈慈没有插话,她夹了一筷子素炒菇放进嘴,惊讶地发现这菇跟她平常吃到的不一样,不仅鲜嫩,还味甘!
她无法形容更具体的口感,但吃菌菇多年,她第一次认为菌菇的山珍之名名副其实。
老李头和李艳也发现了这菌菇的鲜美。
尤其是老李头,上了年纪后,味觉就开始慢慢地退化了,所以平常他自己做饭都是放很多盐的。李艳炒的菜对他来说口味都偏淡了,唯独这道素炒菇,不仅让他吃出了菌菇原本的味道,还美味得令他食欲大增。
“下午再多采点菌子回来。”老李头对李艳说。
陈慈提醒说:“姐公,下午再去捡菌子的话就得花钱了,迷宫每人一天只能挑战一次。”
老李头大手一挥:“那就买,才30块钱一斤,不贵!姐公给钱你们买。”
李艳一听这个价格,就想说森林公园这是抢钱呢?但这菌菇都是长林子里的野生菌子,而且味道确实比市面那些蘑菇好吃,连平日里最抠搜的老父都能一掷千金,她又何必扫兴。
鸡笼岭森林公园。
平日游客人数最少的下午时段,在这个五一小长假的首日,竟迎来了游客高峰。
第21章 开门红首日,营收破万!
江垭和群友就是下午到达的鸡笼岭森林公园。
报了名来采风的群员都是早上才从各地出发的,好在高速最拥堵的时段已经过去,除了几个临时有事放了鸽子的群员外,其余群员都在中午之前到达了罗市。
群主早已经包了一辆中巴,吃过午饭,又去酒店休息了一小时,下午两点,中巴及时发车前往鸡笼岭森林公园。
这个群原本都是一些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睡眠障碍的人,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后,相当有话题。尤其是发现<鸡笼岭森林公园>这个直播间能治愈失眠,还很减压后,大家的共同话题就更多了。
“哎,星月,你的皮肤真好!”
江垭摸着自己的脸蛋,喜形于色:“是吗?但一个月前,我的皮肤可差了!”
长期熬夜的人都会面临皮肤变差的问题,比如江垭的导师就曾经问她是不是经常晒太阳,不然为什么脸黑了很多。
江垭无语凝噎,她天天待在室内,怎么可能是晒太阳变黑的,明明是熬夜,不仅黑眼圈出来了,肌肤暗沉,毛孔也越来越粗大。
更要命的是脱发,她每天扫地都能扫一团头发,导致不敢照镜子,就怕看到自己的发缝越来越大,发际线越来越往后挪。
然而这一个月,不管她白天有什么压力、有多焦虑,只要晚上打开直播间,她就能安心入睡,从无例外。
过了一个月早睡早起的养生生活,她发现自己脱发少了,就算不化妆,气色看起来都比一个月前要好很多。
另一个群友凑过来问江垭:“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直播间的?很奇怪,我以为自己的失眠好了,但我试了不开直播睡觉,发现竟然跟以前一样完全睡不着!”
江垭说:“我也是机缘巧合下点开的,可能是离得近,就推给我了吧!”
她没试过不开直播间睡觉,但如果群友说的是真的,那更加证实只在直播的时候发挥助眠效果。
想到梦中的情景,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鸡笼岭森林公园去一探究竟了。
罗市到鸡笼岭森林公园只有二十几分钟的车程,一下车,生活在城市里的众人便闻到了一股城里少有的清新草木花香。
虽说大城市的花圃园林也不少,但他们总觉得花香中会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尘土,不像这里,风很温柔,草木花的香味都很纯粹,就像喷了不添加任何工业香精的香水。
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午后的混沌都被驱散,脑袋十分清晰。
群主正在说她的安排:今天下午*先逛一逛森林公园,然后去瀑布不远处的空地那儿野餐——已经征得园长的同意,只要不破坏那边的环境,不乱扔垃圾,并且不生火。——傍晚六点离开去吃晚饭,明早再来爬山。
群员们对这个安排并无异议,纷纷拿着野餐的垫子、食物、帐篷等进入森林公园。
森林广场距离平云山瀑布到底还是远了些,大家又提着重物,因此群主决定去服务厅租车。
路引赶在五一小长假之前就买了一批自行车回来,有普通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还有那种可以双人、亲子,甚至是四人的共享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