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草莓珍珠蛋糕
谷思则适当插话:“有句古话说,家中小孩不和,多是老人失德。我和陶老师作为父母,其实压力也蛮大的。”
场内发出笑声,谷思则确实很擅长活跃气氛。
如果有人完整听过柏林评委们的讨论,就会知道上述回答是他们最终决定把金熊奖发给姐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不仅呈现了一条清晰的主线,还有一条需要探索、解谜的暗线,对剧情的处理和叙事能力要求相当高了。
谁说只有白飞是白薇的“对手”啊,他们想竞争当新任“老爷”,有问过现任的意见吗?
这可是谷思则指望打个翻身仗的电影,要是角色真的很简单,他也就不用呕心沥血做那么多准备了。
又有观众问:“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同时也想到了一些剧情之外的事情。我有个疑惑就是,白飞刚找回来,父母就想起白薇还没对象了。这是因为有白飞的两个孩子做对比,还是因为之前是有让白薇招赘的打算吗?”
“还有,如果白飞没被找回来,白薇会发现自己在家庭里的处境吗?白飞到底是那个不稳定因素,还是只是一根导火索?”
严思菱笑了笑:“你说的这些问题,其实穗岁之前都有和我讨论过,让她回答吧。”
第314章
我们在讨论权力,但家庭里也有亲情
全场的目光汇聚到凌穗岁身上,她拿起话筒回答:
“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连着前面一起回答。首先说招赘这件事,感觉这个词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这是21世纪,又不是旧社会,而且白薇她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以她家庭的情况,还不足以被称为‘豪门’。”
“我猜你用这个词,想表达的意思应该和它在旧社会的含义有区别吧。”
提问的观众点头,她组织了下语言:“就是那种……孩子和谁姓,春节去谁家过年之类的问题。白薇和她未来的丈夫,将来谁主外,谁主内,但这么说好像也不够准确……”
凌穗岁帮她概括:“如果我们把婚姻理解为是两个家庭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小家庭,你想问的是,以后这个小家庭在代际传承的关系上,以谁之前的家庭为中心?
“对对对。”观众连连点头,“师姐,我想说的就是这个。”
凌穗岁接着说:“那无论是白薇,还是她的父母,肯定都希望以自己家为中心,或者是对比东亚传统家庭模式,‘娘家人’要占据更多的话语权。”
“从白薇个人角度,这么做对她的好处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家肯定能想到。从她父母的角度,小家庭以白薇为中心,他们手中的权力才能继续使用下去。”
“根据社会学的解释,权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影响力。手握权力者,必须要有一个,或者多个能让ta使用权力的对象。”
“在父权体系下,如果白薇是以出嫁的形式离开家庭,她的身份就从父母的女儿,变成了别人的妻子,她生的孩子和她父母就是外祖孙的关系,他们对女儿和外孙辈的影响力会被传统观念严重削弱。”
“这里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使用权力的对象,那他们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就失效了。其实白飞带着他的妻子孩子出现,让白父白母成为了爷爷奶奶,某种程度上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这个家庭已经完成了代际传承,他们不会面临长辈权力无处可用的情况。”
观众追问:“这是否意味着在他们心里,白薇之前是这种传承的平替,现在他们心中的大牌回来了,用不上的平替就可以出掉。”
嗯……好像有点物化啊?凌穗岁想了想。
“这个比喻可以帮助理解,但用于概括就太片面了。我觉得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没有这么简单,这种感情是更复杂、更纠结的东西,我们一直在讨论权力,但家庭里也有亲情。”
“再回到你刚才说的——如果白飞没被找回来,白薇能否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在我和导演的讨论中,这个问题被讨论得最久,也是我在脑海里完善白薇的人设时最常想到的事情。严导说这是一种薛定谔的存在,只要她去想,就会发现,如果她不去想,那这件事就不会被戳穿。”
观众:“白薇有点自欺欺人?”
“有一点吧。”凌穗岁这么评价,“白薇并不是活在象牙塔里的人,她在打拼自己的事业时,肯定会意识到女性在社会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现在互联网又这么发达,她也许会刷到过类似的信息。”
“那她会不会想到自己在家里的情况,或者庆幸自己是个独生女呢?我觉得她把家庭看成了桃花源和自留地,在潜意识里不愿意思考这些问题,但白飞出现后,她不得不面对。”
严思菱接话:“所以白薇对白飞很排斥。白飞回来后,她有那种幻想的泡泡被戳破的感觉。”
“岁姐对角色的理解真的很准。我当时问她白薇对家人是什么样的态度,她给我的回答是无从下手。白薇在事业上特别强势,对竞争对手重拳出击,她在家里也想赢,但她不能沿用这种以打败对方为目的的态度和家人相处。哇,那时我觉得,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现场观众们品味一会,也觉得这个形容很贴切。它充分说明了白薇的心态已经变化,与父母间毫无保留的信任不复存在,又保留了几分亲情羁绊下的局促和纠结。
这让观众们觉得,白薇不是一个脸谱化、要在特定题材里喊口号的角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就生活在大家身边的人。
张浩宇在旁边说:“其实姐姐对父母的态度比较软,对我就比较硬。我感觉我们在演戏的时候,姐姐给我的感觉就是,她很想让我服从她。”
谷思则斜眼看他。白飞在电影里都没叫过白薇几声姐姐,他在戏外倒是一口一个叫得欢。
这个年轻人,还挺擅长厨艺的嘛。
“是有点。”凌穗岁承认道,“因为她和你没什么感情基础嘛。”
张浩宇做了个伤心的表情,现场观众都被他逗笑了。
又是几轮提问后,也差不多到活动该结束的时间。虽然观众们依依不舍,但主创们还是鞠躬退场,在保安护送下从后台通道离开学校。
凌穗岁和严思菱边走边闲聊,她余光中看到有个女生向她们走来。保安伸手要拦,凌穗岁看到她穿的是电影学院的外套,就让保安放行了。
“你有什么事吗?”她问。
女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师姐,我是导演系的应届毕业生……我有问题很想向你请教,但现场举手的人太多了,没点到我。”
“没事,那你在这里说吧。”凌穗岁特地停下脚步等她。
女生咽了咽,似乎是鼓起勇气才开口:“我想拍一部女性主义题材的微电影,但预算有点高,男朋友说他可以出这笔钱。但他有个朋友就……他说我拍的是独立女性,但花的还是男人的钱……虽然我男朋友说他是开玩笑的,但我还是……我挺难受的。”
严思菱嘴巴微张,她想说这小朋友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不知道拉投资有多难。遇到投资人,先拍就完事了,管别人怎么说呢!再说了,男朋友愿意给你出钱,那是他乐意,这朋友干嘛对别人钱包有那么大的占有欲。
不过她知道,对方想听的应该不是这些。
凌穗岁认真听完,然后笑了笑。
“你不要掉进他们的陷阱里。”她说,“首先,你是导演,有人给你出钱拍电影,是对你的投资。你成功了,他获得收益,你失败了,那他也应该承担风险。脱离你们男女朋友的身份,我们这行的规则就是这样。”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你不要把自己变成孤岛。什么才算独立女性,为什么没有独立男性?为什么男性被伴侣和家庭托举是天经地义,你就是接受了男人的帮助,不够独立?”
“人本来就是社会化的动物,一旦你开始往后退,留给你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如果我们想发出某种声音,要做的事情不是斩断可选项,而是努力争取身边的资源,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女生愣愣地站在原地,时间有限的凌穗岁等人已经先行一步。
在车上,严思菱回想起这件事,悄悄和凌穗岁说:
“这个师妹……会不会本来是希望你给她投钱的呢?”
不怪严思菱这样想,实在是因为她的经历已经变成了电影学院的一个梗。她在柏林颁奖礼上哽咽的图片被做成表情包,朋友圈都在转发求伯乐,幻想马上有投资人给自己打钱。
“有可能。”凌穗岁看向窗外,“但我愿意往不是的方向去想。”
**
四月中旬,《嫁不出去的姐姐》内地票房破3亿,平台预测最终票房5.4亿。
虽然同为欧三获奖影片,姐姐的预测票房成绩只有《大侠无忧》的三分之一,但考虑到题材和受众,这已经是在细分赛道做得很出色,非常亮眼的成绩了。
有些黑粉还说凌穗岁越混越回去,岁丝都懒得理,这种智商水平治好了也是流口水。小成本能打出五个亿的票房,不知道多少同行对丰收传媒眼红到滴血。
要是换个主演,别说票房能否破亿了,连保住排片都困难。
尽管凌穗岁的人气摆在这,尽管她特意找了张蕴,尽管岁丝点了很多想看,也在预售时冲了波票房,但《嫁不出去的姐姐》还是没拿到特别好的排片,硬是用小于二十的场次占比,打出大于四十的票房比例。
严思菱现在每天睁眼就两件事,一是看看电影票房,二是在互联网各个平台搜罗影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是她认为说的有道理的,她就转发到主创群聊里。
当然,绝大部分有道理、讲逻辑的评论都是好评。看到题材就开始应激跳脚的,她压根就不在乎对方说什么。
凌穗岁打开手机时,就看到严思菱又转发了新的一条影评。
【三刷《嫁不出去的姐姐》成就打卡!这部电影真的是我心中目前的年度最佳,每次看都有新体验。所以,即使这是我第三次为姐姐写影评,我还是有很多新东西想和大家分享。
先回顾一下,第一篇我写了白薇和白飞这两姐弟,强烈呼吁内娱以后带有“相爱相杀”标签的作品,都以他们为模版,不带有这种想掐死对方的狠劲和冲动,算什么相杀!禁止用这个标签撒娇调情!
第二篇我详细分析了白薇每次相亲时的微表情,全文又名凌穗岁演技大赏,并斗胆给岁皇配了内心os,分析了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伴侣,能够构建她心中的理想家庭。
至于现在要写的第三篇,让我们把关注点重新放到白薇的家庭。这次我要写的是白父,沉默寡言只是他的表象,老实木讷和他完全不沾边。其实他是这个家里隐藏的老登。】
凌穗岁本来是随意地扫一眼,看到这里,就把手中的咖啡放下,认真地阅读起来。
第315章
影评:为什么老登能被称之为老登
【我不知道大家对白父是什么样的观感,至少我在第一次看电影时,觉得这个角色戏很少,台词也少,发挥空间不够。比起经常下场调停,直面姐弟冲突的白母,白父大多数时候都很沉默。
我之前还寻思,谷思则演这个角色是不是来还人情债了,后面通过和朋友的讨论,以及我的二刷三刷,我忽然就从他身上品味到点什么。
先来句概括:这是一个很少主动做决定、从不和别人起冲突,但会通过语言和动作去影响别人的决定,从而保证很多事情都按照他的意愿来发展的角色。
如果仔细回忆电影,就会发现他真的是很多情节的幕后推手。
举个例子,他说,看到白飞儿女双全非常欣慰,就是不知道薇薇是怎么打算的,等她老了之后,谁照顾她呢?
他还说,佳佳很快就要上初中,佑佑也要上小学了,这两孩子看着就聪明,一定要好好念书,向姑姑学习。
这两段发言看起来很正常,就是关心女儿,关心孙子孙女。但他说这些话时,白母都在身边,再看看白母之后的行为。
她很积极地张罗和催促白薇相亲,迫不及待想让她结婚;也是她主动拿出老两口的存款,给白飞夫妻买了套学区房,并挂在佑佑名下。
家里人这种催婚的态度让白薇很反感,而且他们拿出的存款绝大部分都是白薇给的养老钱,电影里这两件最得罪白薇、让亲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的事情,都是白母做的。
白母固然是偏心的,但这真的是她一个人的决定吗?
前面催婚还好说,给白飞买房子的事就很耐人寻味。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母亲有着难以根除的重男轻女观念,那在她的逻辑里,家庭的支柱和话事人一定是男性。那么她真的敢独立做主,在未经过丈夫同意的情况下,就决定这么大一笔款项的用途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且白父的行为还不止是“默许”,想想他前面说的小孩要好好读书的话,这未尝不是一种暗示。
他了解白母,他知道她肯定会这么做,因为现实情况下的最佳路径就是如此。
这就是我用“老登”来形容他的原因——你说他聪明,偏偏他人到中老年,也没做过什么成功的事;你说他老实,他对自己人可太有心眼了。
这种人最擅长的就是窝里横,他们在社会上很难享受到什么尊重,而在家庭里掌握点权力后,就恨不得运用到极致。
为什么老登能被称之为老登(这个词不代表褒义,但有一定门槛),为什么很多观众包括我自己,在第一遍观看时没察觉到大问题,就是因为白父从来不会提要求,他也不告诉你要怎么做,他似乎只是在描述事实和感想。
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他的行为就像是把一颗皮球放在斜坡上,在松开手之后和大家说,他可没有干涉皮球的运动轨迹,是它非要往下滚的。
在物理上,这叫重力,在社会学领域,这叫权力。
他用夫权让白母冲锋陷阵,用父权让白薇按时纳贡。他对前者纵容默许,通过她的行为来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对后者戴以“孝顺”、“贴心小棉袄”、“从来不让父母为难”的高帽,一边索取金钱,一边道德绑架她接受自己对儿子的偏心。
这样的细节太多了,多到我认真去数时,感觉他每句话似乎都别有深意。他和白母买菜时经过一家小卖部,他都会指着某款零食说,薇薇小时候最爱吃这个,然后就停下来。白母会替他补完后半句,可惜飞飞没吃过,他小时候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哟。
白父这时候会摆手,说你提这些干什么,然而在回到家,白母以此为理由,让白薇多让着点白飞时,他又在旁边装聋作哑,只会无奈地叹气。
我无意证明白父有意挑起姐弟俩的矛盾,只是这个点让我觉得如芒在背。
同时,编剧的设计也很巧妙,很多观众会觉得,这段情节的重点在于白薇的童年莫名其妙有了原罪。她又不是白飞走丢的责任人,为什么在白母口中,她吃点零食就成了对不起弟弟、需要补偿他的事情?
上一篇: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