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莲下藏鱼
李轩成背着书包,跑进屋里来:“哥!嫂子!高考恢复了!”
其实中央的文件九月份就出来了,沈清青也在十几天前就跟他们说了高考的事情。大家现在都在好好复习。
但是现在真的从广播上、收音机上、学校公告栏上看到这个消息,大家还是激动不已。
眼看着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了,沈清青直接把两三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自己把幼儿园的工作也辞了。
第103章 七零年代狠毒二嫂47
李轩军厂里知道他和张力要考大学,全力支持他们俩。给他们放假两个月让他们去复习和考试。
要是考不上就继续回来上班,考上了厂里也欢迎他们上学期间来做事或者毕业以后再回来就业。
机械厂是国营厂,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是十分吃香的工作。李轩军也喜欢这份工作,所以沈清青支持他大学报考机械制造专业。
沈清青自己呢,她觉得自己和老师还挺有缘的。而且自己之前怎么说也过了英语六级,现在国家精通英语的不多,如果能做英语老师就好了。
李轩成呢,其实他很羡慕那些当兵的,但是又不想离家这么远。很久才回家一次,他还是比较愿意和家人们一起生活。
最后李轩成在沈清青的建议下,决定报考军医大学。这样毕业以后就去部队医院当医生。既是军人、又是医生,还可以每天下班回家。
现在还没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但是沈清青还是给李轩成打了一针预防针。
要学医的话就已经很难了,当军医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军医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十分的高,要考军医大学还要加倍努力才行。
李轩成:“想要有出息,肯定就要吃苦了,我不怕。”
沈清青看着李轩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只能鼓励他了。
以至于后来在砖头厚的医书和巨大的训练量的压迫下,李轩成又恨二嫂的建议开启了自己悲催的大学生活,又恨自己不听劝。
三人这周回家以后,确定了大哥大嫂和沈清青的娘家大哥大嫂不去参加高考。和家里人说了以后,几人就窝在家里一起复习。
孩子送到幼儿园,放学以后师娘去接。平时他们吃饭也是师娘给大家做。
七七年高考,三个人都报名的理科考试,主要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这几科,沈清青要报名英语专业,所以多考一门英语。
沈清青复习期间就出了一趟门,跟李轩军说是去黑市,实际上是从系统里买了三本《数理化自学丛书》。
李轩成拿到书以后,对二嫂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其实学校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个书,大家都想要一本,但是真的买不到。二嫂一下子就弄到三本。
有了这本书,下个月十一号的高考,三个人都更有信心了。跟他们两个不同的是,沈清青还要复习英语。
李轩军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听见沈清青在背英语单词。
其实沈青青的英语很不错,但是这个年代有些特殊词汇,她确实没有接触过,什么“公社”、“生产队”之类的英文翻译,完全不知所云。
家里陈桂花和李长明他们知道,沈清青和李轩军他们要跟李轩成一起考大学。两人都很高兴,不过陈桂花还是很担心自己的孙子以后的奶粉钱。
主动提出不要沈清青他们的孝敬钱了,而且李轩成的学费也不要他们分担了,老两口自己存的钱够他第一年学费了。
沈清青和李轩军想着现在快高考了,先不说这么多,等高考结束了再来跟爸妈他们说这些事情。
一个多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沈清青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好,就要上去高考了。李轩军给他们两个人收拾考试用的东西的时候,她还反应不过来呢。
迷迷糊糊地坐到考场里,直到卷子拿到手里,沈清青才反应过来:这是高考!!
不过这一年的卷子,题目都不是很难,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沈清青觉得这完全是后世的高三上半学期普通月考的水平。
虽然题型不一样,但是卷子是真的简单,初中的大题,感觉高一就会做。
考试结束,三人出来谈话,明显他们都觉得卷子简单。
后面的日子,几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报了不同的大学。
沈清青和李轩军报的学校,都在他们省里。有好几所好大学都复学了,而且后世他们选的这两所大学发展都非常好,沈清青十分看好。
但是李轩成要读军医专业的话,只能报考外地的大学。本省是有军区医院的,但是并没有军医大学。
最后在沈清青的建议下,李轩成报考了广州的第一军医大学。
七七年的时候,报名学校是在高考出分数之后的。
沈清青他们填完志愿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分数。
最后录取通知书是寄到老家去的,李轩成跟着陈桂花和李长明在地里在干活的时候,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喊他们去拿录取通知书,丢了锄头就跑。
李轩国和吴兰也跟着一起去,村长家里有四份份录取通知书,其中有三份都是他们家的。
李长明还特意叫李轩国去沈清青家里报喜,让二儿媳妇她爸爸妈妈也高兴高兴。
沈清青和李轩军他们还在城里。高考过后,李轩成就回到家里跟着爸妈和大哥大嫂一起下地挣工分。
沈清青继续她在黑市的生意,李轩军也接着在厂里上班。
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消息是李轩成在村支书家里借的电话打到了厂里,李轩军他们才知道的。
昨天两人刚参加完张力的庆功宴,他也收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过张力学的是金融专业。
两人一起回到家里,看到三人的录取通知书。他们都被自己的理想学校录取了,特别是李轩成的成绩吓了沈清青一跳。
其实不管哪个时候,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是不低的,军医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李轩成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是能不能考上第一军医大,沈清青也是完全没底。
现在录取通知书下来了,李轩成考上了。虽然没能去到他想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以后出来做外科医生,但是被录取了中医专业。
李家人和沈家人现在走到哪里都被大家羡慕。
“哎哟,他们家的老二、老三和老二媳妇要去上大学了!”
“沈家的小女儿考上大学了。”
沈清青和李轩军的成绩也不差,特别是沈青青的英语成绩是全省最高分。两人都进入了自己想要的专业。
第104章 七零年代狠毒二嫂48
沈清青本来还害怕李轩成没能去到自己想去的专业会不高兴,毕竟这读军医大学,是自己给的建议,学临床医学也是自己给的建议。沈清青还挺过意不去的。
没想到李轩成特别想的开,自己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学校找老师借了城里图书馆的借书卡,在图书馆里看了好多关于中医的书,最后得出结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纵横中华几千年是一个很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学科。”
其实对于李轩成没能被临床医学专业录取,而是上了中医学。其他人多多少少的有点可惜,不是中医比不上西医,而是他没能考上自己选的专业。
但是陈桂花对这个结果很高兴,老一辈人还是有一些迷信的。虽说医生是治病救人,但是当外科医生要在别人身上动刀子,每天“开膛破肚”实在是让他们有点接受不了。
中医在他们看来,就是望闻问切,最“血腥”的也就是给人针灸、拔火罐之类的事情。
而且从古至今,中医大夫都很受大家的尊重,陈桂花觉得自己家小儿子能当中医真是再好不过了。
沈清青从吴兰那里知道,这次李家村一共有四个人考上了大学,另一个是之前跟自己一起教书的陈梧陈老师,而且她和自己报考了同样的师范大学,不过她学的是语文师范专业。
沈清青深深地感叹缘分深不可测,拿着自己为她准备的大学礼物——一支钢笔,带着李轩军一起到知青点去为她辞行。
陈梧在李家村当了几年知青,做了五年老师。她一直牵挂着城里的亲人,也有人劝她在农村找个好人嫁了,但是她始终不愿意为难自己。
终于她迎来了自己的曙光,她是知青点第一个回城的,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回城的。
陈梧家里也是市里的,她考上的大学确实省城里的,可以说她凭借着自己走得更远、更好了!
沈清青去到知青点的时候,就看见陈梧在女知青的房间里收拾东西。其他的女知青都在自己的床上坐着看着她收拾。
沈清青让李轩军在外面等着,她自己进去找陈梧。看着陈梧的背影,突然就想起当年大家一起考试当老师的时候,她也是这样。
当年她有自己的骄傲,她不愿意融入那些看自己笑话的其他的知青。现在则是她成为了自己的骄傲,主动地把其他知青甩在了身后。
“陈梧姐姐。”
陈梧转头看见沈清青,一瞬间考上大学的欣喜若狂和这么多年在乡下的憋屈,都化成了热泪从眼眶里流出来。
她快速地走到沈青青面前,把她拉出知青点,抱着她痛哭不已。
沈清青赶紧示意李轩军别过来,就在原地等着:“你别哭,你考上了大学,终于能名正言顺的回家和家里人团聚了,这是好事。”
陈梧:“我还以为,我再也等不到了,我以为自己要在李家村孤独终老了。”
沈清青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个平时一直看起来坚强向上的女孩子,只能看着她发泄,抱着她等她自己缓过来。
陈梧的情绪来得快走的也快,她停了哭声才想起来说:“青青,真的真的说了这么多遍还是要说,真的谢谢你。”
“要是没有你的鼓励,我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要是没有你给我带的书,我也考不上大学。”
沈清青去城里以后也没有断了和陈梧的联系,她很敬佩这个为了家庭付出、而且决不放弃自己的女孩子,每个周末回家都会鼓励她,说一些“国家肯定会需要人才”、“光明就在前方不远处”的话。
陈梧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那么绝望的时候、明明沈清青也只是一个小姑娘,可是她说的话真的成了自己内心的救命稻草。可能在这个时代,能有这样想法的人,对陈梧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救赎吧。
知道高考恢复以后,陈梧非常感谢之前沈清青偷偷给自己带的全套高中课本,还鼓励自己要继续学习。而且她没想到沈清青还会给自己带一本那么珍贵的书。
那本《数理化自学丛书》自己父母在城里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能考上大学,父母和姐姐弟弟都已经在想办法找关系先把自己调回城了。
自己考上大学,不光是让自己脱离噩梦,也是给他们这个在那一年遍体鳞伤的家庭,一剂最有用的疗伤药。
沈清青拿出自己为陈梧准备的钢笔:“陈梧姐,这个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庆祝你考上大学。”
这个年代钢笔是很珍贵的,陈梧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用了青青,你帮了我这么多,我都还没有做什么来回报你,怎么能要你这么珍贵的东西。”
沈清青:“没事,我们两以后在同一所学校,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而且以后我们两都要当老师了,当然要有一支趁手的钢笔了。”
陈梧再三推脱,最后还是收下了沈清青给的礼物。沈清青和李轩军一起送陈梧出村子,她的家人已经在村委会等着她了。
陈家父母和姐姐、弟弟,看见自家女儿,又骄傲又觉得愧疚。特别是她弟弟,想到姐姐代替自己到乡下来受了那么多苦,就觉得对不起她。
陈梧赶紧安慰弟弟,并且嘱咐他要好好学习,以后也考上大学才能报答姐姐。
陈母看到了沈清青,上前拉住她的手:“这就是青青吧,真是感谢你照顾我们家小梧。”陈梧在信里说了沈清青对自己的帮助。
但是陈母也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沈清青给陈梧书的事情说出来。只说陈梧写信回来知道沈清青一直照顾她,对她很好。
村里看热闹的人,也只是想着两人一起当过老师,所以关系比较好吧。沈清青进城以后回来的时候,还经常看到两人一起说话呢。
和陈父陈母约定好一定去他们家作客以后,陈家人就坐上自己租的拖拉机出村了。
第105章 七零年代狠毒二嫂49
沈清青和李轩军手牵着手一起回家的路上,沈清青突然说:“真好。“
上一篇: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