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结婚后 第45章

作者:玉胡芦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贺衍早已蓄势勃发,被她问得停顿,可又想想近在眼前的一切,便仍体恤地问她心意:“早就想要的也是你,但如果忽然不愿意,我就停止。”

  苏麦麦没说话了。

  他也没用过那玩意,但只稍一眼,他就知道怎么用了。男人浓眉凤眼盯着她的双颊,兀自用手托住她的肩膀,然后苏麦麦便感觉到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独特一刻。

  然后就再也没有了思考的余力。

  贺衍果然如她先前所估测,远非常人的耐力。苏麦麦都忘记自己何时心黄黄过了,她只觉得在海面上沉浮了很久。

  大概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翻江倒海,跌宕起伏,剑拔弩张的感觉。

  贺衍起先很体恤着她的感受,但后来却管不住自己。还未到熄灯时间,他只见苏麦麦似乎破散地摇曳开来,晃得他头晕眼花。

  他从未想过和谁结婚,更未想过结婚之后会有这样的过程,但至此她与他是真正的夫妻了。

  直到最后,贺衍才抵住苏麦麦的耳际道:“之后别再跟我提离婚了,咱们两口子继续过下去,都不要想分开,你说呢?”

  谁第一回就能持续四十几分

  钟啊,大佬果然非一般常人,之后转业了赚钱有魄力,现在搞起事儿也有魄力。

  苏麦麦还是很欣慰的,幸福的生活谁都喜欢。但是,但是,原书之后要转业离婚再创业嘛,苏麦麦还想去南方发展呢,八/九十年代港媒粤媒迅速腾飞,她一边说要躺平,一边又控制不住想卷成一代大媒体人。

  但苏麦麦这会儿连张嘴都两颊发颤,她眼角挂着不知道啥时候激动出的泪花,脱力地应他道:“可我没力气说话了。”

  娇弱无骨的模样,叫人疼爱发自心底。

  贺衍把手放在她腰上暖着,两个人都感觉睡不着,熄灯没多久后,贺衍便又起来继续了一次。

  这次苏麦麦关于四个字的成语更多了,惊涛拍岸、兵荒马乱什么的,她咬着贺衍的肩头都不敢吱声,结果嗓子竟然还是喑哑了。

  隔天早上周一,训练场上的号角声按时响起。运送物资的车辆天亮刚到达,贺衍早早起床去清点,给苏麦麦买了早饭搁在炉灶上热着。

  苏麦麦直睡到了九点多钟,才腰酸腿痛得爬起来。

  洗漱完吃过早点,院子里马妹花正在洒水扫地,看见她,指了指她栅栏外的几根茄子说:“柳淑芳给的,叫我带给你的。小苏昨晚没睡好啊?听你半夜又叫了几声,是不是洞眼还没堵上,趁贺衍在,得叫他多鼓捣鼓捣,免得他一走,你还要自己来。”

  听得苏麦麦脸红,她答道:“是又闹了耗子,中午他不回来,等傍晚他下班了,叫他检查检查。这茄子长的真好,中午正好做个鱼香茄子吃。”

  天气转凉了,听说去年十月初北疆就下起了雪。苏麦麦今早穿了一件樱桃粉的衬衣,外面搭一条商店买的黄色羊毛衫,下面是简单的黑色长布裤,棕色的单皮鞋。

  马妹花瞅着她的脸颊,怎么觉得气色恁的娇艳呢,好像朵花一样。再又看她半俯着的身段,啧啧道:“小苏啊,你咋长得,肉又多又少的,真知道长地方。”

  快别说了,苏麦麦感觉就像是刚经历了八百米和仰卧起坐等体能测试,胯都胀痛了,哪有心思去关注身材。

  她含糊道:“估计吃多躺多了,看来得多跳跳健美舞呢。”

  上午十点多钟,她正在院里看书,陶向红竟然过来找她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周正的文职干部,身上背一副相机。

  苏麦麦仰起头来:“陶大姐来了,这位是……陆韬记者?”

  陶向红热情地介绍道:“小苏在啊,可不就是,我带陆记者过来找你了。人家要采访你,上报纸!”

  陆韬军装笔直,微笑着扶了扶镜框:“好久不见,小苏。”他看到苏麦麦更加姣丽的模样,先是惊讶脸红,又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每次都有那么瞬间错愕的恍惚。

  

第49章 春天时有刮沙尘暴,冬天……

  九月中旬了,北疆的气候一下子转入秋,而秋与冬之间过渡短暂,不出意外的话,照往年,国庆后就得下雪了。

  今天周一,陆韬过来给陶向红送样刊,军区生活画报是半月刊,关于陶向红的那篇优秀模范军嫂的文章放在了下半月刊登出。

  陶向红正在织毛线手套,拿过刊物,架起了眼镜看。文字上的介绍她之前就已经看过了一遍样稿,陆韬记者文采斐然,写得让她很满意,某些方面本来是寻常小事,被他描述得都具有典型意义,陶向红还感觉不敢当呢。

  做为旅长爱人她比较关注形象,她重点瞄了瞄文章上的三张配图。除了前文是一个大的人物特写照外,还有一张是她坐在沙发上织毛衣的,一张是透过她的身影,看到了满院子瓜果蔬菜,显出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

  陶向红瞅了几眼,又忍不住再瞅瞅,然后指着配图笑道:“这两张什么时候照的啊,我怎的没点印象?”

  陆韬像是正在等她问出这句话一样,郑重其事道:“这两张是上回那位小苏军嫂,她帮我修理完照相机之后,顺手试照的。我也没想到她随手一照,竟然取景这么优秀,我们总编主任看到后夸赞好几句,直接就给用上了。说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军属,照相技术能如此老练,正好我今天过来也要给她送稿费的。”

  陆韬的眼睛里和言辞里都透露着欣赏。

  听得陶向红心里更对小苏看重了几分,陶向红忍不住说道:“这小苏啊,真是有才干,又修照相机又照相,会这个会那个的。她要不是后妈作梗,恐怕也嫁不到咱们北疆军区来。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才住进家属区来没久,就已经发光发热了。”

  陆韬凝眉一顿,似乎对苏麦麦很感兴趣,问起了她是如何发光发热的。

  陶向红就把苏麦麦住进家属院来之后,软化刺头烟花筒子马妹花,土方法紧急救治吃蛋噎着的小娃,用行动促使爱编瞎话的柳淑芳改正,写广播稿、促成家属委员会,分享食谱、衣服款式,编健美舞等等都粗略地提了一下。

  当然,陶向红很敏觉地没提柳淑芳对苏麦麦身份怀疑的事情,身为总军区政委的儿媳妇,若被平白怀疑身份,传出去还怎么向上级交代啊。

  陆韬本来端正地两腿并坐在沙发上,越听唇角越咬紧,渐渐就坐不住了。十月初这一轮优秀模范军嫂宣传完之后,军区报社下达了任务指令,接下来要开展不间断的新北疆新军嫂新生活的宣传内容,内容将同步在收音机广播电台由播音员朗读,部分优质选材还可能在省台的新闻上播出。

  陆韬正愁入哪着手呢,眼前这么好的一个对象就送上来,听着他就按捺不住了。

  正好要送稿费,陶向红就亲自带他过来找了小苏一趟,一方面感激小苏拍了好看的配图照片,也显得对军区报社工作的重视。

  自从上次偶然一见,到现在过去了好几个星期。陆韬睨着苏麦麦,镜片后的眼神忽闪,显得几分惊讶和客套。

  怎么小苏军嫂嫁到北疆之后,水土这么服,变得越来越娇艳妍丽了呢。

  陆韬笑道:“原来小苏你擅长取景,两张照片我们总编看得非常满意。今天我过来送稿费的,顺便刚才听陶大嫂说了一些你的事迹,我想增加了解一下。”

  苏麦麦听完身旁的陶向红介绍来意,显然很意外。她把正在看的小说放下来,连忙谦虚地说:“只是拍了两张试试能不能用,习惯性凭感觉取景了,很多时候都是觉得好看就拍上的,没想到还能有稿费拿,太高兴了。但我就一个刚结婚的家属,哪有什么事迹可采访呀。”

  陶向红跟秦旅长结婚多年,在部队生活中也历练出了思想觉悟的高度,还有一些不显山露水的人情世故来。

  小苏如果能采访上报纸,能上收音广播,甚至省台新闻,那都是对他们十一旅的大好宣传。甭说总军区老政委那边了,就自个旅部都算一种荣誉。

  陶向红笑着说道:“看咱小苏,年纪轻轻的老谦虚了,一点不浮躁,要我说来,照陆记者的写作手法,你的桩桩件件都值得拿出来采访!”

  苏麦麦听得这样说,也就不委婉了,伸手接过了陆韬递来的稿费信封。

  打开信封讶异

  道:“两张照片就能有三十块钱了?”

  这个年代的部队果然福利好啊,这个年代的文化事业果然收入高啊。

  要知道,一般工厂的新普工每月也就三十块。

  她的手指似白玉一样纤长柔美,比名画上的仕女柔荑都要好看,陆韬看得眼神一晃,感觉镜片都被白得起雾了似的。

  陆韬收敛心神,下意识取下眼镜擦了擦镜面,说道:“我们总编还让我问问你,有无意向暂时担任编外人员,最近我们人手很缺,如果小苏还没安排工作,不妨考虑考虑。正好摄影并非我强项,后续伊坤这边的采访,可由你协助拍照。”

  陶向红见他俩聊起正事儿,就说道:“那你们聊,我先回去。带陆记者熟悉熟悉路,之后再来就方便了。”

  两人和陶向红挥手。

  苏麦麦抿唇问陆韬:“真的?有工资拿吗?”

  她知道家属随军后,可由驻地根据个人能力和岗位实际需求,安排工作上班。就比如报刊亭的营业员汪婷这样的。

  苏麦麦刚穿书结婚,还没咸鱼躺腻,原本只想写稿赚稿费,没想到送来一个和自己专业对口的临时工作。

  她当然要干了,多有趣味啊,还能多一项履历。这个时代无论在哪里,和军人挂钩的都是备受尊敬的,当过部队的记者,之后出去找工作很有体面的。

  陆韬见她第一句不问别的,而问的是有没工资,被她逗得忍俊不禁,觉得小苏真是直白得可爱。

  他正经地应道:“当然有的,普通岗位工资加发表提成。只不过是临时编外,后续大约开春后三月,人员补齐了,这份临时工作就要结束了,你仔细考虑。”

  原本的驻分军区报社文职,转业或者调离了好几个,新的要等年后才能安排来,这也是总编着急的原因。

  陆韬睨了眼苏麦麦看的书封面,《安娜。卡列尼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他再抬眼看一看她,更加觉得她也像书一样丰富多彩。

  苏麦麦往远处的白杨树眺去,又问道:“比如像最近的三个旅联合演练,应该也需要人拍照嘛,像我这样的编外军属记者,可以去参与素材拍摄吗?”

  军属都是经过严格政-审调查的,陆韬答说:“只要成为分军区记者,那就可以。不过最好先等我问问,确定后立即回答你。”

  又好笑道:“你是不是想趁着这时,去一睹贺副团长的风采?那可要抓紧了,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结束,如果要这份工作,我今天回去就和总编主任说。”

  被看穿意图的苏麦麦脸颊红了红,她的确想去那样热血的场面瞧一瞧,长长见识,当然……顺便看看自个大佬丈夫的风采。

  那么苏麦麦就当仁不让地接下这个好机会了。

  正好午饭时间,又收到了意外的三十元稿费,苏麦麦大方地邀请陆韬去食堂吃饭。

  本来打算自己中午随便炒个鱼香肉丝,煮个粥的,下午再去供销店买菜。一道茄子不好拿来招待人,就去食堂请客好了。

  *

  贺衍忙完了上午的物资清点工作,正准备从食堂给苏麦麦打点儿饭菜回去。没想到刚走进家属食堂,就赫然望见苏麦麦和一个文职干部,坐在中间的一张饭桌上,正在眉飞色舞地谈笑风生。

  女人姣好的脸颊笑得像花一样明媚动人,红唇更是艳艳的,让人想起樱桃水果的津甜。

  而那个文职干部,虽然看不清正脸,也能看到侧面上露出的笑容。仿佛聊的格外投入和专注,那眼神里的光都锁着小麦不挪开。

  以贺衍的眼力劲,他一下就记起来了是上个月刚结婚时,在陶向红家里遇到的那个陆记者。

  不是,这我媳妇,你没事儿过了这么久,又跑来找她聊天?

  贺衍英俊的脸庞露出冷意,莫名生出一股霸道的干扰欲。

  当然,他应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妻子苏麦麦,无论在哪儿都是能够大放光彩吸引人的。

  贺衍迈开修长双腿走过去,在苏麦麦桌前站定,假装啥事也没有的淡定道:“小麦也在这里吃?我刚想给你打一份回去,看到你和人吃得正开心。”

  眼尾余光瞥了眼陆韬,友好示意。

  无端端的,一股震慑的气场逸散开来,却叫陆韬的筷子都顿了顿。

  陆韬连忙热情地招呼道:“是贺副团来了,我今天是来给小苏送配图稿费的,和小苏正在谈论报社的采访工作。”

  啧,这人……都说能干大事的人最大气有魄力,怎么未来的转业首富大佬,看起来是个在感情家庭方面肚量狭窄的家伙啊。

  见男人刚毅正气脸庞上的冷肃,竟把个二十好几的陆韬大小伙子唬得紧张兮兮解释。

  苏麦麦扯了扯贺衍的袖子,把给军区生活画报拍照的事儿简单说一下,带着几分羞嗔地说:“刚才你们团部的同事路过,说你也要来打饭,我就提前给你打好了,刚打的,坐下来吃吧。”

  说着,冲陆韬眨了眨眼睛,让别把她去当编外记者的事儿告诉贺衍。

  陆韬会意点头。

  原来如此,贺衍心头安定,恭喜了苏麦麦:“我媳妇儿就是能干。”但两人那心神意会的交流,却又莫名让人不自在了。

  不过男人面上从容,在苏麦麦身旁挪椅子坐下来。

  给他打的午饭是一碗烩面,加一份猪蹄炖黄豆,一份煎带鱼还有青菜,很丰盛的了。

  贺衍夹了一筷子剔好的带鱼给她,说道:“带鱼不常见,难得一个月出现一两顿,你该多吃点,别累瘦了。”

  旁人不知道意思,苏麦麦却是脸红了,说道:“我刚吃过了,这一份是给你买的。每人或每家最多买两份,一份就两块,你自己吃吧。”

  贺衍却没夹回来,仍旧放在了苏麦麦的碗里。附近都是家属,也就别推来攮去的了,反正应付大佬的体力,苏麦麦是该多吃点才是,她就咬进了嘴里。

  看得贺衍眉间凝笑,也夹起筷子吃饭。

上一篇:七零骄棠绽西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