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斩千尘
孟厂长也没见过本人,但他听别人说过,赵小甜身量不算太高,所以马上就认出来了。
用?不着人介绍,他主动道歉:“是赵小甜同志吧?我是孟普,这?里的厂长,实?在抱歉,我这?边安排失误,竟劳烦小唐替我们跑一趟,你看我们先去办公室还是先去车间转转?你难得来一次,也算是我们交流交流经?验。”
这?话说得漂亮,没点名赵小甜是来改良技术的,直接说交流经?验,这?样双方都有余地。
赵小甜也理解他的紧迫,他们不熟,没有叙旧的必要,还不如直接进入正题。
官方的话还是要说的,“孟厂长你好,我是赵小甜,我把互换的福利物资已经?带来了,随后你可以亲自去看看,要是没问题,就按照我们说好的比例兑换。”
孟厂长点头,“好,稍后我就去看看,今天?一定能处理好。”
不是他着急,而是新鲜的鱼不等人。
赵小甜微笑,“孟厂长,来之前我看了下厂子的编年史,咱们龙江纺织厂建厂已经?快四十年了,一直都以纺织为主业,这?么多年的坚持不容易啊。”
孟厂长很意外,没想到赵小甜还提前做过功课,心里的信任多了几分,主动道:“是的,建国后,我们自动划入龙江县的国营厂中,一开始纺织工都是人力,没什么技术含量,后来从老大哥那里引进了设备,虽然有点笨重,好歹效率不错,这?一用?就是十几年,再好的老大哥,也磨损的差不多了。”
不是没引进过新机器,可都反响平平,他们厂子看起来规模大,很气?派,实?际上空的很。
很多小纺织厂的技术远超他们,无论效率还是质量,都是完虐,就算他们走薄利多销的路子都不行,毕竟大家多不贵。
赵小甜上辈子并没有听说过龙江纺织厂,想必淹没在历史洪流中了。
赵小甜没多说,“孟厂长,方便?参观一下你们的设备和技术车间吗?”
孟厂长忙道:“当然可以,这?边请。”
第69章
其实龙江纺织厂的问题出在原材料上。
七零年代初期, 国家的粮食产量不丰,棉花的产量更低,毕竟, 填饱肚子比穿暖更重要。
尽管国家已经号召大量收集棉花, 但产量仍然上不去,纺织厂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棉花,这才出现一布难求的现象。
赵小甜看过资料,西方很多国家已经改良了纺织技术,用化?纤代替棉花, 龙江纺织厂也是?这么干的, 不过他们只有基础的粘胶纤维车间。
赵小甜查资料时想到?一个节点, 这个世间, 国家应该已经开启了“四大化?纤”的建设了,不过最快的一个化?纤厂,也要两年后才能投入使用。
化?纤的合成速度与合成效率赵小甜确实没?办法, 看过生产车间的细纱机和并条机后, 赵小甜明白了, 为什么孟厂长确定她能做这次技术改革。
心中有?数, 赵小甜没?在车间说?什么, 人?多嘴杂, 很多事情不方便。
参观差不多了,孟厂长带着赵小甜进了厂长办公室。
不愧是?龙江县第一纺织厂, 办公室十分?气派,装下十几个人?都不成问题。
办公室里?,钱学东、唐良、袁书翠都在, 再加上赵小甜和陈霏,正好六个人?。
孟厂长关上门, 叮嘱助理送茶。
“小甜同志,这里?没?外?人?,这位是?袁书翠,是?厂里?的技术员,剩下的你都认识,我不介绍了,咱们关起门来谈,我想听听你的真实看法,厂里?的机器能不能改良。”
赵小甜没?想到?,孟厂长确实很有?魄力?,为了让她安心,竟然找来了钱厂长。
此刻,孟厂长也十分?坦诚,“小甜同志,不瞒你说?,我在市里?立了军令状,这个季度的产量一定要翻倍,可现状你也看到?了,靠那些东西,我的军令状就是?一纸空谈。”
估计也是?被逼到?立军令状的地步了,赵小甜还有?心情无伤大雅的玩笑,“孟厂长果然有?大将之风。”
孟厂长都被都被逗笑了,“行了,知道你们都笑我鲁莽,笑我吹牛,可在座的应该都知道,化?纤厂开工了,也许马上就能投入生产,到?时候我们原材料肯定是?不缺的,要是?我们速度上不去,早晚都要淘汰。”
改革势在必行,老一套不管用了。
破釜沉舟的勇气,孟普有?,但也发?虚。
“孟厂长干的漂亮!”没?想到?孟厂长是?一个实打实等我改革派,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激进派,而是?充分?权衡利弊后,肯勇往直前的那种。
孟厂长盯着赵小甜,“小甜同志,厂里?的未来,你可有?把握?”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赵小甜身上。
赵小甜淡然一笑,“说?实话?,就现状而言,我觉得龙江厂有?未来。”
她说?得毫不留情,“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争取一个未来。”
接下来,她不再大喘气,继续道:“说?白了,目前厂里?的产量最低的就是?化?纤,不仅仅是?咱们的设备不够先进,而是?细节部分?错误率太高,我刚刚简单算了一下,损耗率竟然超过了15%,这还是?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如果纯机械生产线,不敢想象这个数字会?有?多大。”
“所以,我觉得,厂里?要想提高质量和效率,可以从?两点入手。”
赵小甜抽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各型号细纱机、并条机的利弊,还有?化?纤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解决方案。
纺织厂的状况和这些例子不太相同,但触类旁通,多实验几次,肯定能找到?问题关键所在。
孟厂长也不含糊,直接拿过笔记本开始翻阅。
赵小甜的笔记十分?规整,图文并茂,部分?零部件还有?英文标注,甚至那部分?国家还没?掌握核心技术都画出来了。
不说?别的,单说?这份笔记,就知道赵小甜用心了,她在很认真准备这次见?面。
难受的是?,一个不在纺织厂的小姑娘,可以用短短几天时间找到?这么多资料,可他们这些纺织厂干了一辈子的老人?,就知道吃老本,不懂变通。
心里?悬着的大石终于?放下了,他知道,他没?找错人?,赵小甜,就是?他等待的那个奇迹。
恋恋不舍的将笔记本还给?赵小甜,语气真诚很多,“有?心了,就算只有?这份笔记,让厂里?技术工熬一两个月,也能找到?问题所在。”
同为技术员的袁书翠眼睛一亮,到?底没?好意思看那本笔记,只是?目光越来越火热。
赵小甜把笔记交给?了陈霏,实际这份笔记都是?李晓霜和陈霏合作完成的,她早就把内容记在了脑子里?。
赵小甜道:“厂里?的问题我确实能解决,用不上一两个月,如果零件加工能跟得上,最多一周时间,改造好后,出错率大概在5%左右,我说?的是?纯机械做工。”
孟厂长激动的直说?好,不过他可没?忘记,赵小甜不是?他请来修理的,是?请来看看的。
作为一个爱才,有?魄力?的领导,他个人?很想把赵小甜吸纳进组织,但现实不允许,人?家也是?厂长,大概率也看不上他这个几近穷途末路的纺织厂。
当然,该问还是?要问,“小甜同志,修理这件事还是?要过明路,把你安排成厂里?的特邀顾问怎么样?,当然,如果你想加入纺织厂,我自然双手欢迎。”
赵小甜可没?想独自一人?接单,她不仅代表小小的机器厂,细说?的话?,农场的修理厂也是?她的。
虽然很心动能来县里?工作,但她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孟厂长,今天我就是?来互换福利物资的,顺便以433修理厂代理厂长的身份参观一下纺织厂,如果纺织厂想做技术或者机械改进,欢迎随时找我们。”
孟厂长有?些遗憾,但还是?问道:“那合作方式?”
技术改造是?大事,要是?付钱,他很可能付不起。
赵小甜早就想好了,就等着他问呢,“是?这样?的,孟厂长应该知道我有?一个修理培训班,学员也差不多都能毕业了,我打算这次毕业实践场地就定在纺织厂这里?,我亲自带队,一周之内,尽我所能,完成改造任务。不需要钱票,但有?三点要求。”
一听到?不要钱,孟厂长放下一半心,“你提。”
“第一,我大概会?带着二十人?过来,食宿方面需要孟厂长操心一下,住在纺织厂的员工宿舍就行,吃也一样?。”
这个好办,太简单了,也是?应该的,孟厂长果断点头。
“第二,因修理产生的修理费用,包括零件等,需要孟厂长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会?给?出图纸。”
这个也可以,他和修理厂的钱学东是?好友,这事不在话?下。
“第三,这次改造结束后,我希望孟厂长可以帮我宣传一下,这是?我们433修理厂独自完成的改造任务,包括改造前后的效率对比等,如果将来有?必要,还请孟厂长能帮我作个证。”
孟厂长也没?想到?,赵小甜的要求竟然这么简单,简单到?他都想倒贴!
他以为赵小甜会?提需要多少件衣服,或者让他出工出力?办某件事的,没?想到?她的格局竟然这么大,只想谈合作,谋未来发?展!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433修理厂,要出大风头了!
实际上,这也是?赵小甜的无奈之举。
说?起来,那些学员都不是?修理厂的人?,更不是?学改造纺织机的,为了培养自己的班子,赵小甜只能强拉一把。
内部会?议愉快结束,孟厂长神清气爽地拉着赵小甜去大会?议室。
厂里?地核心骨干成员,还有?柳副厂长等人?已经坐好等着了,孟厂长提前打预防针,“小甜同志,我可以代表厂里?的决定,但代表不了厂里?所有?人?的个人?意志,一会?不管有?人?说?什么,好听的难听的都算,你先别气,我来挡。”
赵小甜点头答应。
孟厂长介绍完赵小甜后,赵小甜明显感觉出一道厂里?的三八线。
一左一右,泾渭分?明。
右边是?孟厂长,齐齐响起了掌声,左边是?柳副厂长,纷纷低头装闷葫芦。
说?完外?聘赵小甜所属修理厂解决厂里?的技术问题后,柳青钢冷笑,“厂长,钱厂长是?县里?最大的修理厂,完全?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你确定一个农场出来的草台班子修理厂,就能搞技术?”
生产车间的技术员袁书翠站出来道:“我亲眼所见?,赵小甜同志的技术就是?好,我们厂里?机械的毛病,她不仅一眼都能看出来,还能马上拿出解决办法。这些解决办法我研究过,都是?可行的!”
说?这话?她不虚,虽然她没?看过赵小甜的笔记本,但她见?过徽省改良过的细纱机,也相信厂长会?带领他们走正确的路。
另一个技术员郝永超反讽道:“就你那三两技术,还不如回家奶孩子呢!”
袁书翠当场变了脸色,孟厂长先一步训斥,“郝永超,坐在这里?的都是?战友,是?同志,你如果再有?下次,厂里?可容不下你这种贬低同伴的,到?时候谁劝都没?用!”
说?话?间,还故意扫了柳青钢一眼,意思不言而喻。
柳青钢依旧没?给?赵小甜半丝正眼,看都不看发?到?手里?的资料,挑剔道:“厂长,不是?我泼冷水,改造是?大事,如果我们整个厂都参加改造,那损失的产量怎么办?难道修理厂补吗?如果改造不成功又该怎么办?厂长引咎辞职?”
这话?十分?不讲道理,孟厂长不受激将,“柳副厂长,改造是?我们全?厂的事,不改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用不上今年,这个季度结束,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可可以卷铺盖回家,下乡种田了!”
柳青钢还想再说?什么,孟厂长没?给?说?话?的机会?,“我把话?摆在这里?,大家是?想拼一把,还是?等着头上的铡刀大发?慈悲忘记你,自己选!”
郝永超不满道:“厂长,你之前接军令状的时候,也没?和厂里?人?商量啊。”
孟厂长很硬气,“郝永超,我现在要开除你,也不需要开大会?决定,从?明天起,你不用来了。”
柳青钢一听不干了,这是?要断他左膀右臂啊,“厂长,话?不能这么说?,小郝是?我手底下的人?,你也不能轻易任免。”
孟厂长勾唇一笑,“那柳副厂长也应该记得,厂里?要不要改革,是?我统管,你这个副厂长,负责订单就行。”
这下所有?人?都安静了,哪怕和柳青钢一个阵营的,都不免估量一下孟厂长改革的决心。
不同意,就滚蛋,在这种明确的态度下,还真的很少有?人?直接怼。
第70章
不管怎么说, 纺织厂设备大?改造的事情算是定了。
见柳副厂长敢怒不敢言,孟厂长的心终于舒坦了点。
这位地头蛇,不强硬点还真没办法。
早就想?改革了, 但这头拦路虎处处阻挡, 不要是这次借着军令状的机会,厂里这些老油条恐怕还要推三阻四。
上一篇: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结婚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